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校共有学生1969人,教师128人,64个教学班。学校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提炼出自己的办学理念——“淳慢教育”。淳,高淳的“淳”;慢,是桠溪第一国际慢城的“慢”。淳是指学生的发展目标,意指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淳朴、上进、阳光品质的孩子;慢,是指教育手段,放慢教学节奏,放大教育细节,让每一个孩子经历、体验、感晤过程。
我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依托地处国际慢城的地域优势,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
一、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拓展课程内涵
学校在进行课程建设时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土化”“校本化”的课程资源,既保持学校文化的独特性,同时又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让学生走入现实生活,亲自体验“本土化”“校本化”的文化资源,学会从不同的文化中吸取课程营养,渤闰身心。
2010年10月,桠溪镇被国际慢城组织命名为“中国首家国际慢城”后,我校也积极行动起来,经过充分准备,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于2013年5月,开发了校本教材《国际慢城,我的家乡》。
《国际慢城,我的家乡》全套教材共六本,分为“了解慢城”“认识慢城”“走近慢城”三大块。校本课程框架:第一部分,关于慢城,主要介绍慢城的基本常识,适用于一二年级;第二部分,慢城风光,主要介绍慢城著名景点,如正在筹建完善的“慢城十八景”,适用于三四年级;第三部分,慢城特产,主要介绍慢城本地土特产,如水果、茶叶等特产;第四部分,慢城风俗,主要介绍小马灯、河蚌舞、颂春、打叉等慢城民间风俗,适用于五六年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我们希望依托课程的实施,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不断探究事物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有效开展社团活动,为校本课程的落实提供活动载体
在“淳慢教育”理念指导下,我校不断探索创新育人模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与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让学生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个性得到发展,丰富校本课程的体系。
我校整合周五下午相关课程,为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从时间上提供了保障。学校制订了社团活动原则:
第一,尊重主体,尊重选择。活动前,学校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选择好辅导项目,同时根据课程的开设情况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合适的社团活动,提高活动的参与率和互动性。
第二,重视管理,重视实效。学校深化学生社团的实践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社团实践活动中寻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体验。辅导老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安排好活动内容。
第三,因材施教,开发潜能。把社团活动作为学校实施“淳慢教育”的重要途径,激励学生表达观点、张扬个性。
2012年,学校围绕校本课程,重点确立了“六小活动”,以项目凸显课程发展特色。“六小”活动即慢城小摄影家、慢城小书画家、慢城航模、慢城小导游、慢城数字博览馆、慢城运动。
2017年以来,我校又结合地域地点,成立了“慢城非遗社团”,开发了剪纸、绣香包、竹编、鹅毛扇等非遗项目。低年级注重小马灯、蚌蟹舞民俗活动的学习与体验,激发童趣,为民俗传承奠定基础;中高年级注重非遗技能的学习与展示,如剪纸、竹编、绣香包等,争做非遗小传人。在每年的国际慢城金花节期间,我校在慢城旅游中心设立“小蜗牛体验站”,让我们的小导游为来自各地的客人做好导游工作。学校的剪纸、绣香包、竹编社团也到现场展示,来宾们都伸出大拇指,连声夸奖。系列活动全面提升了学校办学品质与声誉,锻炼了学生,拓宽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三、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确保校本课程有落脚处
为了让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能够更顺利地开展,学校建立了自己的实践基地。2007年,我校经多方协调,在校园西面征地三亩,建立了一个校内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的优势是学生参与机会多,安全隐患少。对于实践基地,我们着力做到农教结合,使它们成为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樂土,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对学生有目的的系统训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同时结合实践,让学生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科学发现能力,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学校还在“桠溪第一国际慢城”挂牌,设立校外实践基地。有了实践基地,我们的课程实施就更加灵活机动。每周2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时间,我们可以集中使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四种活动方式,也很好地体现在我们平时开展的活动中:剪纸社团很好地运用了考察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索多种剪纸的艺术;学校的小导游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学生们自行设计制作香包,将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2018年10月举行的亚洲国际慢城年会中,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得到了游人们的啧啧称赞;学生们参与竹编、鹅毛扇的制作,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得到了职业体验。
四、建立专业指导团队,让校本课程不断完善
学校课程建设的精髓在于过程,目标在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学校课程建设具有发展性。因此,学校课程建设,从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到组织实施与评价都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基于学校发展变化的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目前的分学科课程不一样,不再以单学科的知识传授为目标,而要体现综合性。鉴于此,我们与社区联系,将学校的教师和社区的力量有效整合,聘请了一批专业人员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比如,实践基地的农技师、苗圃的技术人员、旅游公司的专业导游、非遗传人以及备行备业的家长等。
学校整合备年级开展的活动,定期邀请这些指导老师到学校为学生服务,不仅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压力,也提高了指导的针对性。
五、我校课程实践的思考
今后,我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将要向以下方向努力:国家课程地方化,地方课程校本化,充分挖掘利用本地资源,探索校本课程之“源”;巩固部分非遗项目,结合慢城地域资源,开发班本课程,实施一校一品、一班一味;建设一个校内“非遗馆”,让师生和来宾角色扮演、互动体验;开展慢城小公民相关课题研究,促进办学内涵。
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普遍实施、教师易导、学生爱学、效果实在。这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立足之本。
我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依托地处国际慢城的地域优势,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
一、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拓展课程内涵
学校在进行课程建设时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土化”“校本化”的课程资源,既保持学校文化的独特性,同时又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让学生走入现实生活,亲自体验“本土化”“校本化”的文化资源,学会从不同的文化中吸取课程营养,渤闰身心。
2010年10月,桠溪镇被国际慢城组织命名为“中国首家国际慢城”后,我校也积极行动起来,经过充分准备,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于2013年5月,开发了校本教材《国际慢城,我的家乡》。
《国际慢城,我的家乡》全套教材共六本,分为“了解慢城”“认识慢城”“走近慢城”三大块。校本课程框架:第一部分,关于慢城,主要介绍慢城的基本常识,适用于一二年级;第二部分,慢城风光,主要介绍慢城著名景点,如正在筹建完善的“慢城十八景”,适用于三四年级;第三部分,慢城特产,主要介绍慢城本地土特产,如水果、茶叶等特产;第四部分,慢城风俗,主要介绍小马灯、河蚌舞、颂春、打叉等慢城民间风俗,适用于五六年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我们希望依托课程的实施,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不断探究事物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有效开展社团活动,为校本课程的落实提供活动载体
在“淳慢教育”理念指导下,我校不断探索创新育人模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与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让学生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个性得到发展,丰富校本课程的体系。
我校整合周五下午相关课程,为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从时间上提供了保障。学校制订了社团活动原则:
第一,尊重主体,尊重选择。活动前,学校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选择好辅导项目,同时根据课程的开设情况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合适的社团活动,提高活动的参与率和互动性。
第二,重视管理,重视实效。学校深化学生社团的实践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社团实践活动中寻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体验。辅导老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安排好活动内容。
第三,因材施教,开发潜能。把社团活动作为学校实施“淳慢教育”的重要途径,激励学生表达观点、张扬个性。
2012年,学校围绕校本课程,重点确立了“六小活动”,以项目凸显课程发展特色。“六小”活动即慢城小摄影家、慢城小书画家、慢城航模、慢城小导游、慢城数字博览馆、慢城运动。
2017年以来,我校又结合地域地点,成立了“慢城非遗社团”,开发了剪纸、绣香包、竹编、鹅毛扇等非遗项目。低年级注重小马灯、蚌蟹舞民俗活动的学习与体验,激发童趣,为民俗传承奠定基础;中高年级注重非遗技能的学习与展示,如剪纸、竹编、绣香包等,争做非遗小传人。在每年的国际慢城金花节期间,我校在慢城旅游中心设立“小蜗牛体验站”,让我们的小导游为来自各地的客人做好导游工作。学校的剪纸、绣香包、竹编社团也到现场展示,来宾们都伸出大拇指,连声夸奖。系列活动全面提升了学校办学品质与声誉,锻炼了学生,拓宽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三、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确保校本课程有落脚处
为了让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能够更顺利地开展,学校建立了自己的实践基地。2007年,我校经多方协调,在校园西面征地三亩,建立了一个校内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的优势是学生参与机会多,安全隐患少。对于实践基地,我们着力做到农教结合,使它们成为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樂土,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对学生有目的的系统训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同时结合实践,让学生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科学发现能力,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学校还在“桠溪第一国际慢城”挂牌,设立校外实践基地。有了实践基地,我们的课程实施就更加灵活机动。每周2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时间,我们可以集中使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四种活动方式,也很好地体现在我们平时开展的活动中:剪纸社团很好地运用了考察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索多种剪纸的艺术;学校的小导游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学生们自行设计制作香包,将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2018年10月举行的亚洲国际慢城年会中,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得到了游人们的啧啧称赞;学生们参与竹编、鹅毛扇的制作,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得到了职业体验。
四、建立专业指导团队,让校本课程不断完善
学校课程建设的精髓在于过程,目标在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学校课程建设具有发展性。因此,学校课程建设,从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到组织实施与评价都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基于学校发展变化的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目前的分学科课程不一样,不再以单学科的知识传授为目标,而要体现综合性。鉴于此,我们与社区联系,将学校的教师和社区的力量有效整合,聘请了一批专业人员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比如,实践基地的农技师、苗圃的技术人员、旅游公司的专业导游、非遗传人以及备行备业的家长等。
学校整合备年级开展的活动,定期邀请这些指导老师到学校为学生服务,不仅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压力,也提高了指导的针对性。
五、我校课程实践的思考
今后,我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将要向以下方向努力:国家课程地方化,地方课程校本化,充分挖掘利用本地资源,探索校本课程之“源”;巩固部分非遗项目,结合慢城地域资源,开发班本课程,实施一校一品、一班一味;建设一个校内“非遗馆”,让师生和来宾角色扮演、互动体验;开展慢城小公民相关课题研究,促进办学内涵。
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普遍实施、教师易导、学生爱学、效果实在。这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立足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