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儿亦有道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炮儿是老北京方言里混混的意思,管虎导演在这样的一个角色塑造里融合了中国文化的很多精髓,他的身上展示着仁义、尊老爱幼、善良等等许多人性中熠熠生辉的品质。
  老炮儿里六爷的出场就展现了活在老北京规则里有情有义的爷们形象,尽管在新的价值体系的冲击下,其尊严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但他以自己固有的方式坚守了规则与底线,最终也以情义撼动了身边所有的人,无论世界怎样改变,情义二字永远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和弥久经世的魅力。
  六爷在对待邻居、哥们、儿子、对手与陌生人的时候,展现了其所坚守的尊重、义气、爱护、仁厚与善良,也正是在与或熟悉或陌生的人的交往中,六爷以其一如既往的固执坚持他的原则和底线,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着人性的善与爱,也正是在这样的道义弘扬中,老炮儿建构了一个有规矩但有情有义的世界。
  一、 外化的世界:规矩
  (一)规则的遵守
  影片的开篇就以影像建构了新时代里固守在自我世界里的老炮儿的形象,以老北京时代顽主儿遛鸟训鸟的生活方式传达出他自我的认可与认知,而其与问路的年轻人的对话则显示出其对传统文化里尊老爱幼的固守,在年轻人的无礼之后依旧选择指点行路,刻画了其内在的善良。其后的形象建构则在其爱管闲事的遛弯中展现出来。在遛弯中,老胡同里不断有人尊敬地称之为“六哥”或“六爷”,通过这一细节塑造了其在胡同里受人爱戴的形象。而其在碰见花白头发的老邻居时,则为其敬烟、点烟,传神地描摹了老炮儿对于传统文化的坚持。随后在邻居与城管发生冲突时,他挺身而出,为邻居垫付砸坏执法车的车灯钱,但执意要求以平等的方式来处理邻居所受的侮辱,以尊重的原则还回邻居被城管扇的大耳刮子。之后则重点刻画了其动用私房钱及找霞姨等信任的人筹钱捞取入狱的老哥们的情形,以非主流的方式展现了其与友人的社会处境,也展现了处于灰色地带的这一群体不同寻常的道义世界。
  事件的高潮部分是其与新时代新达观权贵层的冲突,在其与邻居看见年轻人的打架斗殴后,决定寻找已经失联半年的儿子,而在寻找中,则发现儿子与某官员儿子发生了冲突。在获悉儿子被囚禁时,则只身前往飙车的车队与新时代的顽主儿对话,试图以自己一直遵循的老北京规则解决问题。在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影片中最尖锐的冲突凸显,也就是新老时代的价值体系的偏差。这个世界变化太大,人们认可的是新时代顽主儿的权利与利益,而老时代顽主儿们靠侠义横扫北京城的事件已经成了逝去的传说。正是在这一巨大的反差与冲击下,六爷他们依旧选择符合道义的做法而不屈服于强权,这一坚持自我价值体系的过程使其形象的可读性丰满很多。
  (二)价值观的坚持
  传统价值观与新时代达观权贵的价值观其实正是现实社会鸿沟的写照,正如影片中,六爷接到电话时被告知:“很多事情不是你们这些小老百姓能够理解的”,在这一与权力对抗之中,他并未屈服,而是坚持自我的价值观。在其与官二代谭小飞的首次会面中,冲突的张力就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了,他与闷三儿只身前往,在面对新达观权贵嚣张的气焰中,他坚持不报警并按照对方索要的赔偿的解决问题,在儿子尚未获得解救之前,以不卑不亢且宽容的态度容忍了一切,这份深厚的爱因忍辱而变得铿锵有力。而在与闷三儿相约前往修理厂交纳赔偿金时,其邻居灯罩儿的屌丝出场更是引起了深层的冲突,他以自己原先的修理技能来处理豪华版的恩佐法拉利,使得原本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迅速进入无解状态,也使得原本谈妥的带走儿子的状态变得纷繁芜杂。在灯罩儿的好意介入而变得难以处理的境况下,六爷与闷三儿不约而同地拿起了武器,以解决这一困境,这一状态在儿子的眼里有了不一样的意义,这样的父亲不仅为着自己,也可以是为了朋友和邻人而肝胆相照。最终双方约定以“茬架”的方式来解决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
  随后,引起矛盾事端的女孩以私下偷窃的方式送回了六爷的儿子和赎金,但在慌乱中则夹带了官二代谭小飞的国外银行的资金信息,这一转折使得原本处于劣势的六爷群体暂处上风,随着谭父的干预与威胁,六爷的内心关于大义与小义的斗争完全站在了大义一方,无论霞姨如何劝说,他依旧决意独自赴约以解完这道难解的题。
  (三)信仰的追寻
  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1]确实,在一个信仰缺失的实用主义年代,信仰稀缺而珍贵,老炮儿里一帮老哥们却不因利益而因道义执手相抱的义气终究还是令很多人为之动容,哪怕是出身显赫的谭小飞从开始对于六爷这一群体的蔑视,但却在与六爷的不断交往中,逐渐改变了对于这一曾经属于时代“顽主儿”的看法,为他们的侠义吸引,为他们的忍耐折服,也为他们的信仰落泪,在谭小飞与六爷不断的会面中,他的发型与服饰逐渐地发生改变,在最后的谈判中,谭小飞更是道出了内心的言语:“六爷,没碰上您之前,我以为这样的人都是书里写的,碰上您,我信了。”他所期望见到的书中的侠义人物,其实就在身边。正因这份侠义,新旧两代的顽主儿握手言欢,同意以江湖规矩解决争纷纠葛。
  影片的结尾,六爷身着军大衣,手持军刀,单人赴约,在北京街头追逐鸵鸟的镜头为整部影片增添了魔幻现实色彩,这一富有喜感的镜头,为后续六爷倒下的镜头铺垫了些许温暖的色彩。六爷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寻回了属于自己那个年代的人所特有的尊严与价值,这一抗争何不是与自己同一时代崛起的特权层的殊死较量,死亡在这里已然是必然的选择。影片通过大篇幅的长镜头渲染了六爷必死的决心与决然的坚持,惟尊严与道义不可弃,放弃生命也在所不惜。也正是在这样的坚持里,六爷这样一个无所事事的老混混角色被升格为一位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信仰、有追求的痞子式英雄。
  二、 内化的世界:情义
  (一)对儿子的爱
  六爷对儿子的爱深沉而真挚,但儿子因其年轻时曾经的不负责任而始终耿耿于怀。在他的印象里,父亲终究不是那么爱自己,爱这个家,正是在这个事件上,六爷经历了父权的崩塌,也正是在这件事情的质问上,六爷在面对儿子时留下了懊悔的泪,年轻时未曾珍惜,年老的他何尝不愿意享受其乐融融的家的温暖,可惜,在儿子眼里,这一切却是不现实的。   父子情感的转折是六爷在面对儿子的困境时,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化解与新时代顽主儿的矛盾,也正是在这苦心的忍辱与坚持下,他重建了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与父之权威。这一重建过程体现在在他为了儿子不顾一切地谈判与茬架上。在与新时代的达官权贵的对峙中,这份父爱愈发醇厚,因为六爷已经不再知悉现时代的游戏规则,他以微弱的资本对抗着新时代的一切新规则,也默默地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营救儿子。在儿子回来后,与儿子的交流中言及儿子破坏规则在先,也即做事的分寸与道义不容破坏与践踏。而在儿子被打伤至昏迷后,则与小飞约好后只身赴敌,用自己日益衰弱的身体,但依旧雄健的内心为儿子赢得一个说法,亦为自己做为公民应尽的责任交上一份有分量的答卷,也正是在最后的选择与较量中,这一重建的父权已经扩大为具有使命感和正义感的某种民间权威了,也正是这一重构建立了新时代挑战权贵与权威时代的平民化视角。
  他对儿子的爱更多是等待,默默地等待儿子的理解,默默等待儿子的和解,默默等待儿子对自己的接受,这份爱一直持续到他以自己的赴死交上一份答卷。也正是这不顾一切的爱最终融化了儿子内心的坚冰,在家里开起了他曾斥之为老土的“聚义厅”酒吧,以缅怀已经逝去的父亲的爱,也以自己的行动追随了父亲的那份道义。
  (二)与霞姨的情
  六爷与霞姨的情是以激情开篇的,而后越是跟随剧情推动,越发感受两人的深情与厚爱。这份情在霞姨决定拿出8万块现金给六爷救回儿子时已经铺垫下来,而后则在六爷心脏病突发时霞姨的奔波中体现了出来。而在面对儿子晓波对父亲的“吹牛”的否定中时,霞姨对六爷曾经的壮举娓娓道来。在与六爷的并肩中,霞姨与六爷的那份情感已经历久弥新。六爷选择赴约之时,偷偷地将保险及资产等留与霞姨;而霞姨则暗地里通知了所有的兄弟们前往助阵,两人并未相约,却心心相惜。
  (三)对友人的义
  对友人的“义”,是在反复捞闷三儿出局的事件里正面表述的,同时也在与有钱的老哥洋火儿的理论中及老哥们对他的态度中侧面展现的,洋火儿言说有事需前往谈判,六爷却误以为老友拿钱和借口打发自己,在老哥们业已适应新时代的节奏里,他却冥顽不化地守着义字。而这份义气更多地被烘托于其身边的友人们对待其的态度上,在其生病之际,洋火儿支付了所有的医疗费用;也正是这份义气,霞姨拿出积攒许久的积蓄助其燃眉之急;也正是这份义气,所有的老哥们儿在其危难之际放下工作与家庭携手前往对抗新兴权贵阶层,哪怕最终是进局子也是心甘情愿,这一切若不是六爷种下的义因,何来的义果。六爷的“义”,成全了自己,成就了友人,也在这个重利轻义的新时代留下了些许男儿血气情怀的印记。
  (四)对陌生人的仁
  六爷从始至终均以侠义、仁慈,受胡同里人们敬重爱戴的形象而存在。影片开篇就着力刻画了他爱管闲事的形象。其后则随着事件的不断推动,逐渐深化了他仁慈的特点,在他筹集经费赎回儿子的过程中,他面对许多同他一样处于困境的人们,他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努力帮助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在面对乞讨的女孩,他拿出两百块并说:“如果你是真的呢,就算我积一福报,假的呢,六叔也认。”而在面对同样困窘的老兄弟时,他在钱盒子里偷偷留下了钱,也正是这些润物细无声的关心,使得众兄弟在得知他患病的消息时,不约而同赴约。在路过高楼下,得知有人跳楼时,他爱管闲事的特点再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在面对众多路人漠然的鼓噪中,他反诘并质疑路人的居心何在。而最终在自己心脏病发作时,冷漠的路人心态依旧存在着。也许世界在某些时候有些人会因某些事情而被改变,但有些时候个人的力量终究还是单薄了些,影片建构了一个描摹着现实但依旧怀揣着理想的世界,尽管有着漠视,但终究还是有着一些改变了。
  结语
  总体而言,《老炮儿》是一部触动人心的现实主义之作。管虎用江湖的视野刻画了时代变迁下一群人的坚守,一群人的改变。《老炮儿》的情义世界终究还是以微弱的灯光照亮了人心深处的那丝悲悯与仁慈,在不能言说的沧桑中追寻着信仰、尊严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兴.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J].政工学刊,2011(7):45.
其他文献
政府号召大家摆摊以后,小区门口出现了一个蔬菜水果摊。晚上散步回来,看到摆摊的爷儿俩往车里装东西,人家要下班的意思。我问还有西瓜吗?小伙子说,剩两块1/4和整只的。我想要半个西瓜,不好意思让人家再切一个,便空手而归了。  经常买半个西瓜,把内瓤挖出来榨汁,西瓜皮留1公分厚的红肉,50克的咖啡豆现磨成粉,倒进西瓜皮里,加一袋鲜奶(240克),榨出的西瓜汁倒回到西瓜皮里,稍微搅开,用保鲜膜把开口密封,放
《史蒂夫·乔布斯传》  的作者Walter Isaacson  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乔布斯生前希望重新发明摄影。  维基百科中  已经出现了“iPhoneography(iPhone摄影)”这个词条。  有些人认为iPhone根本就算不上是相机,或者顶多比卡片机强一点点。  另一些人认为,iPhone强大的拍照功能 丰富的摄影App带来的可能正如乔布斯生前的希望:“重新发明摄影”。  这
[摘要] 贵州省福泉市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发达,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福泉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物先进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泉山被中国传统文化专委会命名为“中国十大道教文化圣地”。即将出版的《福泉历史文化精粹》一书将福泉市从周朝末年且兰国邑至民国时期的平越县近三千年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民族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汇集成册,现将其中重要篇章节录,以飨读者。   [关键
[摘要]文体的起源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不同文体的起源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渊源。从《诗经》“三颂”和秦汉时期的礼仪文化入手,探讨其对颂体文学的起源和发展的影响,进而探讨颂体文学的文体特征。  [关键词]秦汉 颂体文学 礼仪文化 文体特征    中国古代文体众多,《文选》、《文心雕龙》等古代经典性文集、文论著作所涉及的几十种文体中,绝大多数“起源于先秦,成熟于汉代,繁荣于六朝。”这是从文体发展史的角度谈
马兰清(Gina Marchetti),博士、教授,任教于香港大学人文学院比较文学系,主讲电影与流行文化、叙事与身份文化、批判理论与文化研究等课程。主要著作包括《浪漫与“黄祸”:好莱坞电影中的种族、性与传播策略》《从天安门到时代广场:全球银幕上的中国与离散华人》《美国银幕上的离散华人:种族、性别与电影》《引用中国:政治、后现代主义与世界电影》等多本合著书籍和多篇论文。  研究缘起:功夫艺术—香港电
2021年6月13日上午,我在你的航程里——柳江南书法展在北京81美术馆举办。来自北京、江苏的军队、地方领导,书法家、画家、理论家、媒体记者等各界人士1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这是一个主题鲜明、构思精巧、特色突出的书法作品展,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和赞许。  徐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军队的这一批书画家们非常了不起,军队的艺术家伴随着共和国一路走来,从建党建军一直到强军,从来就没有脱离各个
摘要 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的不同,美国西部片与中国西部电影在文化符码、价值取向和视觉景致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的西部电影并不是以具体的地理地域来标明的,它主要是指影片中所承载的精神气质和人文气息。西部电影在主题思想上的深刻内蕴主要源自于对西部历史、文化、民俗的吸收和消化。表征了华夏民族对现代文明的思考的精神母题,是中国西部电影与美国西部片在深层精神内核上的不同。  关键词 西部类型片 英雄 神话
[嘉宾] 戴锦华 冉 平 梁 鸿 张 越  [整理] 陈 昕 薄诗文  跨界对话沙龙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的首创,其中“电影与文学”跨界对话沙龙由张越女士主持,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国家一级编剧冉平与中国人民大学梁鸿教授讨论了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张越:最早的电影是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工厂大门》(1895)、《火车进站》(1895),只是短暂地展现一个场景,其中没有故事,也没
[摘要]美国动画的发展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毋庸置疑的是,这种领先是全方位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动画产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业体系,实现了“美式动画”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而美国动画的这种良性发展,包含了几个关键性的转变。首先新技术完成了从2D动画到3D动画(平面到立体)的升级换代,然后是越来越多的表现出“真人动画”这种新口味新趋势,在未来美国动画的商业之路上,激烈的竞争必将呈现给大家更多优秀动画。
摘 要: 语文教学要有成效,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激情,要充满青春。让青春与语文作伴,需要教师的青春之心;需要教师的尊重关爱;需要教师的创新之举,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结构,创新课堂师生对话。唯有青春与语文做伴,课堂才会灵动。  关键词: 语文 青春 尊重 关爱 创新  语文曾伴随我们从儿童到少年,从少年到青春,走向成熟。一路走来,语文永远充满着激情,充满着青春,这就是语文的强大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