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结合头痛宁胶囊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2168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考察针刀结合头痛宁胶囊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刀结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比灵片和维生素B1。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针刀结合头痛宁胶囊的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针刀头痛宁胶囊颈源性头痛总有效率
  颈源性头痛以后枕部多见,也可出现头颞部或前额眉棱骨部,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颈源性头痛的主要病因是头颈部肌肉紧张挛缩与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受压。应用针刀结合头痛宁胶囊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資料与方法
  2009~2010年收治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随机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18~56岁,平均36岁;病程6个月~7年。观察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21~61岁,平均402岁;病程5个月~6年。经过统计学分析分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P>005具有可比性。
  颈源性头痛的诊断依据:①枕神经走行区压痛是诊断颈源性头痛的重要依据;②在X线五位片所示颈椎退行性改变是诊断的主要依据;③除外其他可至头痛的器质性病变。
  治疗方法:治疗组具体操作方法:①针刀疗法:定位于颈枕部项韧带处松解挛缩的硬性条索、切碎痛性结节,剥离颈枕部软组织对颈神经后支的卡压。②头痛宁胶囊(药物组成:天麻、土茯苓、制何首乌、当归、防风、全蝎),3粒/次,3次/日口服。对照组:临床服用氟桂利嗪(西比灵)片5mg,维生素B1 20mg,早晚各1次,连续服药1个月。治疗期间,均嘱避免劳累及情绪过度波动。两组均4周1个疗程,一般治疗1个疗程,半年内随访。治疗中不再配合其他药物。
  观察方法: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头痛分级情况。头痛强度分为4级:①1级:无头痛发作;②2级:轻度头痛,不影响日常生活;③3级:中度头痛,影响日常生活;④4级:严重头痛,需卧床休息。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头痛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②显效:疼痛程度减轻2级;③有效:疼痛减轻1级;④无效:疼痛减轻不足1级,或疼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
  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的痊愈率3667%,对照组的痊愈率1667%。治疗组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未发现相关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头晕6例,嗜睡4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
  讨论
  解剖中发现[2],颈神经后支自颈神经发出后分出肌支、皮支各自分布在颈部肌肉及枕部皮肤。所以,如果头颈部各肌群发生紧张挛缩,可使颈枕部神经穿梭转折走行处受到卡压或刺激故而出现头痛症状。颈1~4神经后支与颈源性头痛关系密切。第2颈神经内侧支与来自第3颈神经的纤维共同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这些神经受压是导致颈源性头痛的主要原因。
  头痛宁胶囊具有滋阴养血,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的功效,还有一定镇静作用,可整体调节气血阴阳平衡,为无依赖性镇痛药物。其方剂成分有天麻、全蝎、当归、何首乌、土茯苓、防风等,其中的君药天麻,含有天麻素等多种活性成分,能调整神经系统的神经功能,并有效改善微循环和脑循环,同时刺激镇痛物质的产生,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达到止痛效果;全蝎中蝎毒多肽为小分子形式,而且活性很强,可刺激血脑屏障开放,直接作用于头痛调控位点;臣药当归、制何首乌可以滋阴养血,护肝固本,佐药土茯苓、防风可以利湿健脾、通络止痛。
  针刀本身于颈枕部项韧带处松解挛缩的硬性条索、切碎痛性结节,剥离颈枕部软组织对颈神经后支的卡压。同时也可起到活血通络,疏通经脉,理气去痛的作用。针药并施,止痛祛邪的功效倍增。本组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的痊愈率3667%,对照组1667%,治疗组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体效果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治疗颈源性头痛西医多以对症治疗为主,效果多不理想。采用针刀结合头痛宁胶囊的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操作简单,标本兼治,无不良反应,且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社区基层医疗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倪家骧.颈源性头痛及其治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0,2:116.
  2王金武.颈神经后支综合征-解剖与临床研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1,1:4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比较冠向下法与步退法根管预备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采用Protaper手用镍钛器械结合冠向下技术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采用手用不锈钢K型銼结合步退技术进行根管预备。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效果,术后1周复诊,评价疼痛反应,随访6个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根管充填后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根管充填后1周后疼痛发生率明显少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討两种不方法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患者83例,随机分成单切口组和双切口组,对比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两组术前眼压、前房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眼压、前房深度与手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单切口组和双切口组术前散光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散光值比较无差异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散
期刊
关鍵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宫腔内人工授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高原肺水肿的特殊临床病理特点和发生心律失常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47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心动过速发生率87.2%(41/47),心率>170次/分12.8%(6/47)。结论:急性高原肺水肿心律失常如需药物干预宜选用钙通道阻滞剂,不宜选用强心苷类药和β受体阻断剂。  关键词急性高原肺水肿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探讨  资料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與治疗。方法:对12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12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围生因素44例,感染因素31例,母乳性黄疸24例,新生儿溶血病17例,多因素混合9例,不明原因3例。治愈112例,好转13例,转诊3例。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复杂,及早的治疗干预可提高治愈率,改善患儿的预后。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42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325,P<0.0
期刊
摘要目的:采用连续缝合切口及术中合理腹腔引流等。方法:预防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评价。结果:收治急性阑尾炎伴继发性腹膜炎患者436例,其中术后切口感染12例,较前比较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治疗急性阑尾炎导致腹膜炎病例,首先要严格无菌操作,降低对周围组织的创伤,减少失血,止血彻底,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恰当正确引流,阑尾麦氏切口采用连续全层缝合方法,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明显减少术后切口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患者17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5例,给予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40mg/次静脉推注,2次/日;试验组85例,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首次80mg/次静脉推注,之后8mg/小时静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止血总有效率、输血量、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对照组止血总有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鲜姜汁在风寒湿痹涂擦治疗中祛寒散湿通中的作用。方法:收治风寒湿痹患者168例,进行详细的入院评估,采用双盲随机分组,实验组(鲜姜汁)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组84例,观察鲜姜汁涂擦治疗后局部整体疗效。结果鲜姜汁涂擦治疗风寒湿痹后,疗效明显69例,好转12例,控制率96.42%,二者之间的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鲜姜汁涂擦治疗风寒湿痹可提高局部治疗效果好,无任何不良反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太极拳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收治脑梗死患者69例,对康复训练进行评估,观察比较:太极拳运动疗法及对照组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患者神经心理康复的影响。结果:兩组抑郁评分值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太极拳运动疗法对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