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
1.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理念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主导”关系处理好。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倡导学生养成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老师要做的应是给予点拨和引导,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欲望和热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优秀的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让学生有可能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际中去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进行肯定和否定。”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使教学活动符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2 实现以情育人,营造良好氛围。如今,在不少学校,仍然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捧着一本教学参考书或语文练习册走进课堂,然后照本宣科——念着教学参考书中的“课文说明”和练习册里的标准答案来开展所谓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的;应该是同学生的生活和丰富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会得到学生的喜爱,不断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兴趣,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最后达到在教书中育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营造教学氛围,构建一个和谐课堂:①情感交流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和种子就播在这块土地上。”一个仅有教师冷冰冰地进行知识发售,而没有师生情感交流的课堂是病态的课堂。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通过情感交流,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当课文的基调清新爽朗时,教师应以愉悦欢快的讲授心情去感染学生;而基调哀怨悱恻的课文,应以沉郁凄凉的讲授心情去影响学生。又如,说明文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清晰的条理性,教师的心情则应平和、舒快;议论文的思维逻辑严密,或深沉,或激昂,教师的心情也必须随之或严肃,或振奋。教师的这些情感借助教材,通过形象的意境语言,传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②动作启示法。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语文教师的手势、表情等能传递信息,是课堂上师生能够相互感知到的意识信号,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教学的作用。
2 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
多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探究的步伐从未停止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目前语文教学还存在着课堂教学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以及对好奇心的刺激等等弊端。著名的特级教师,有“北魏南钱”之称的钱梦龙老师就批评现在的语文教学是“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的语文课堂教学,填鸭式教学方法还普遍存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尚难以落实,“双基”落实和学法指导有待提高,目前意识和训练意识大需加强。归纳起来,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弊端:
2.1 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仍沿袭“教师中心论”,重“教法”轻“学法”,过分强调语言传授方法,不太在意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实践活动。采取填鸭式的“满堂灌”,使得学生只能消极,提不起半点学习的兴趣,从而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个性和独立的思维品质的。
2.2 课堂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仍在,家长与社会给学校教育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以至于不少语文教师把语文课作为应付中考的训练课。几乎是用唯一的方法,即把学生推进“题海”中,把他们几乎变成一群没有灵性和个性的“机械人”。这种教学理念重知识性传授而轻能力培养,重技术训练而轻素质培养,重单纯记忆而轻实践运用,没有能够从素质教育的层面上把“教书”与“育人”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不能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2.3 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陈旧单调,不够“活”。多少年来,不少语文教师上课的教学步骤总是:①生字生词教学;②作者简介;③段落划分、分析、归纳;④概括中心思想;⑤归纳写作特点。所有的课文都被强行纳入一整套不容置疑的“规则”中了。比如,运用了何种写作技巧、表达方式?重点语段、重点词句有哪些?这些“规则”几乎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学问”。为了说明这些“规则”运用的何其高妙,老师甚至不惜把一篇流光溢彩的文章肢解得惨不忍睹,最终使学生也能照着这套“规则”去对付所有其他的文章。事实上,学生这样学完一篇文章之后,得到的是什么呢?他们会熟知诸如“小中见大”、“情景交融”等“写作术语”,或者用一种近乎思想品德课上的话语复述文章的主题意义,但对文章内容永远都是“夹生饭”。这种教学的弊端显而易见:理性知识多而滥,感性积累少而薄。结果是,学生得到了无用武之地的读写之“技”,丢弃的是影响终身的读写之“道”,得到的是漂亮的皮毛,失去的是质朴的本体。
1.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理念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主导”关系处理好。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倡导学生养成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老师要做的应是给予点拨和引导,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欲望和热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优秀的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让学生有可能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际中去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进行肯定和否定。”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使教学活动符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2 实现以情育人,营造良好氛围。如今,在不少学校,仍然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捧着一本教学参考书或语文练习册走进课堂,然后照本宣科——念着教学参考书中的“课文说明”和练习册里的标准答案来开展所谓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的;应该是同学生的生活和丰富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会得到学生的喜爱,不断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兴趣,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最后达到在教书中育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营造教学氛围,构建一个和谐课堂:①情感交流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和种子就播在这块土地上。”一个仅有教师冷冰冰地进行知识发售,而没有师生情感交流的课堂是病态的课堂。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通过情感交流,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当课文的基调清新爽朗时,教师应以愉悦欢快的讲授心情去感染学生;而基调哀怨悱恻的课文,应以沉郁凄凉的讲授心情去影响学生。又如,说明文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清晰的条理性,教师的心情则应平和、舒快;议论文的思维逻辑严密,或深沉,或激昂,教师的心情也必须随之或严肃,或振奋。教师的这些情感借助教材,通过形象的意境语言,传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②动作启示法。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语文教师的手势、表情等能传递信息,是课堂上师生能够相互感知到的意识信号,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教学的作用。
2 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
多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探究的步伐从未停止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目前语文教学还存在着课堂教学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以及对好奇心的刺激等等弊端。著名的特级教师,有“北魏南钱”之称的钱梦龙老师就批评现在的语文教学是“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的语文课堂教学,填鸭式教学方法还普遍存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尚难以落实,“双基”落实和学法指导有待提高,目前意识和训练意识大需加强。归纳起来,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弊端:
2.1 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仍沿袭“教师中心论”,重“教法”轻“学法”,过分强调语言传授方法,不太在意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实践活动。采取填鸭式的“满堂灌”,使得学生只能消极,提不起半点学习的兴趣,从而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个性和独立的思维品质的。
2.2 课堂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仍在,家长与社会给学校教育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以至于不少语文教师把语文课作为应付中考的训练课。几乎是用唯一的方法,即把学生推进“题海”中,把他们几乎变成一群没有灵性和个性的“机械人”。这种教学理念重知识性传授而轻能力培养,重技术训练而轻素质培养,重单纯记忆而轻实践运用,没有能够从素质教育的层面上把“教书”与“育人”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不能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2.3 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陈旧单调,不够“活”。多少年来,不少语文教师上课的教学步骤总是:①生字生词教学;②作者简介;③段落划分、分析、归纳;④概括中心思想;⑤归纳写作特点。所有的课文都被强行纳入一整套不容置疑的“规则”中了。比如,运用了何种写作技巧、表达方式?重点语段、重点词句有哪些?这些“规则”几乎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学问”。为了说明这些“规则”运用的何其高妙,老师甚至不惜把一篇流光溢彩的文章肢解得惨不忍睹,最终使学生也能照着这套“规则”去对付所有其他的文章。事实上,学生这样学完一篇文章之后,得到的是什么呢?他们会熟知诸如“小中见大”、“情景交融”等“写作术语”,或者用一种近乎思想品德课上的话语复述文章的主题意义,但对文章内容永远都是“夹生饭”。这种教学的弊端显而易见:理性知识多而滥,感性积累少而薄。结果是,学生得到了无用武之地的读写之“技”,丢弃的是影响终身的读写之“道”,得到的是漂亮的皮毛,失去的是质朴的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