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wei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
  1.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理念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主导”关系处理好。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倡导学生养成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老师要做的应是给予点拨和引导,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欲望和热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优秀的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让学生有可能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际中去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进行肯定和否定。”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使教学活动符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2 实现以情育人,营造良好氛围。如今,在不少学校,仍然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捧着一本教学参考书或语文练习册走进课堂,然后照本宣科——念着教学参考书中的“课文说明”和练习册里的标准答案来开展所谓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的;应该是同学生的生活和丰富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会得到学生的喜爱,不断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兴趣,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最后达到在教书中育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营造教学氛围,构建一个和谐课堂:①情感交流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和种子就播在这块土地上。”一个仅有教师冷冰冰地进行知识发售,而没有师生情感交流的课堂是病态的课堂。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通过情感交流,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当课文的基调清新爽朗时,教师应以愉悦欢快的讲授心情去感染学生;而基调哀怨悱恻的课文,应以沉郁凄凉的讲授心情去影响学生。又如,说明文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清晰的条理性,教师的心情则应平和、舒快;议论文的思维逻辑严密,或深沉,或激昂,教师的心情也必须随之或严肃,或振奋。教师的这些情感借助教材,通过形象的意境语言,传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②动作启示法。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语文教师的手势、表情等能传递信息,是课堂上师生能够相互感知到的意识信号,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教学的作用。
  2 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
  多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探究的步伐从未停止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目前语文教学还存在着课堂教学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以及对好奇心的刺激等等弊端。著名的特级教师,有“北魏南钱”之称的钱梦龙老师就批评现在的语文教学是“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的语文课堂教学,填鸭式教学方法还普遍存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尚难以落实,“双基”落实和学法指导有待提高,目前意识和训练意识大需加强。归纳起来,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弊端:
  2.1 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仍沿袭“教师中心论”,重“教法”轻“学法”,过分强调语言传授方法,不太在意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实践活动。采取填鸭式的“满堂灌”,使得学生只能消极,提不起半点学习的兴趣,从而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个性和独立的思维品质的。
  2.2 课堂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仍在,家长与社会给学校教育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以至于不少语文教师把语文课作为应付中考的训练课。几乎是用唯一的方法,即把学生推进“题海”中,把他们几乎变成一群没有灵性和个性的“机械人”。这种教学理念重知识性传授而轻能力培养,重技术训练而轻素质培养,重单纯记忆而轻实践运用,没有能够从素质教育的层面上把“教书”与“育人”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不能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2.3 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陈旧单调,不够“活”。多少年来,不少语文教师上课的教学步骤总是:①生字生词教学;②作者简介;③段落划分、分析、归纳;④概括中心思想;⑤归纳写作特点。所有的课文都被强行纳入一整套不容置疑的“规则”中了。比如,运用了何种写作技巧、表达方式?重点语段、重点词句有哪些?这些“规则”几乎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学问”。为了说明这些“规则”运用的何其高妙,老师甚至不惜把一篇流光溢彩的文章肢解得惨不忍睹,最终使学生也能照着这套“规则”去对付所有其他的文章。事实上,学生这样学完一篇文章之后,得到的是什么呢?他们会熟知诸如“小中见大”、“情景交融”等“写作术语”,或者用一种近乎思想品德课上的话语复述文章的主题意义,但对文章内容永远都是“夹生饭”。这种教学的弊端显而易见:理性知识多而滥,感性积累少而薄。结果是,学生得到了无用武之地的读写之“技”,丢弃的是影响终身的读写之“道”,得到的是漂亮的皮毛,失去的是质朴的本体。
其他文献
教育的创新,是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观念,来自学习,来自实践。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抓住了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实施素质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作为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 树立创造信心和勇气  要使工作、学习获得成功,首要的是树立信
期刊
【摘 要】 认知论是经历了长期过程发展起来的学习理论。它在解释内在的复杂认知技能习得的心理活动过程方面,对运动技能的获得理论和实践作出了独特的宝贵贡献,作为一种完整的系统化理论,认知论的实践意义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认知整体结构的认知学习论、运动技能获得的实质和阶段的角度出发,以认知学习论为指导,结合运动技能的获得实质,总结出运动技能获得的认知性学习的一些特定规律和方法,对运动技能获得从认知论的立场进
期刊
【摘 要】 结合士官任职教育特点,结合实践性教学规律,提出对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高实践性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改革实践性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士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以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模式。  【关键词】 任职教育 士官 实践性教学 实践能力  士官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求学员应“掌握必需的专业基本技能”、“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等,强调对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即要突出实际动手
期刊
信息技术学科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学校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它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讲,我们应努力培养他们
期刊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时代的学习型、创新型社会,新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主要依赖教师课堂45分钟的教来学习,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应彻底变革。未来的社会知识更新更快、社会协作分工更细,这就要求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一些充满求知欲的会自主学习的充满合作精神的
期刊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1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1 注
期刊
学生进入初中后,两级分化的现象比小学阶段更为突出,学习上的后进生数量越来越大,特别是进入八年级以后,更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造成学生两级分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结合多年数学教学实践谈一些初浅的认识。  1 分化共性的原因  1.1 思维定势的原因。学生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对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与衔接逻辑性不强。进入初中后,首先表现在数学教材的衔接上,
期刊
我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多年,所教过的学生中,约占三分之一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不理想的现象,一是同其他学科相比成绩偏低甚至偏低幅度较大,呈现学科间的显著不平衡;二是对物理学科的多次检测发现或是成绩欠佳,或是有一定下降。对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这就促使我不得不从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方法上寻找原因。下面是我调查整理后
期刊
1 注意把握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三大要素  1.1 把握语音资料。听力材料的题材应该涵盖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医学、体育等各方面,形式也应该丰富多彩,如新闻报道、电影、电视、诗歌、音乐等。而且,听力材料应该实现语音多样化。学生不但能听到美国、英国等英语国家的英语,还能听到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用英语表达,以提高他们理解现实语境中的英语的能力。  1.2 把握背景音乐。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
期刊
新课改实施以来,中学语文的教学被提上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在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备课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到底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备课?笔者着重研究了初中语文备课的不良现状,并在此与大家深入探讨。  1 初中语文备课的现状  1.1 迷信教参。国家教育部为教师编写的教参,在课文点评、教材分析以及课后练习的参考答案方面都写得十分具体,有些篇目甚至连板书也设计好了。如果从有利于教师备课,有利于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