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奉行的想法:
全世界有很多野鸡学校。我怎么保证我的孩子是去的正规学校?这个学校教育质量有保证,你说了算吗?
子女的心声:
反正人家就算推荐牛津剑桥你也不会相信,全世界人都是骗你的,WHATEVER,既然那么担心干嘛送我出国?
简单案例描述
家长社会背景
父母为苦心经营多年的私营生意业主,中年得子,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倾注全部的心血。母亲多年前放弃事业专门腾出所有时间,照顾孩子成长。
家长心态特征
既有给孩子最好的未来的心愿,送出国门便是水到渠成、应势而为的想法了。社会上太多负面新闻,让他们患得患失,生怕一步走错,前途尽毁。带着“怀疑有理,宁可错过千万,不肯轻易决定”的心态,在选择国家、学校面前,父母迟疑犹豫了若干年,令家长及学生心态都有些疲累了。家长另一典型心态是:每每选择学校总爱与中国相应的标准对照来比对,比如,是否相当于中国的北大清华?读完该校文凭后是否能“保证”获得某名校录取?为何查询不到“官方”排名?为何查询的结果总不一致?其共同点是习惯于拿放大镜搜寻被骗证据否定自己或别人推荐的一个又一个方案。否定比决定来的容易得多。
孩子背景及性格特征
×学生为国内重点中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尽管成绩出色,但×情绪极其闭塞,抵触。患了与家长一样的情绪焦虑,且极其执拗,凡事动辄口气是, “你怎知?”“果真如此?”。“凭什么你比我正确?”
希望送子女出国动因
家长希望成绩优异的儿子,理应获得最好的未来。出国是摆在面前的优先考虑。家长的焦虑是,既想给孩子最好的前途,又担心到手的是“挂羊头的狗肉”;另一层面上,没有给孩子清楚定位,在树立目标与选择标准面前有盲目和冲突。
专业规划
有人说读商科,家长就想了,是否商科好申请呀,录取标准低,毕业找不到工作你管呐?别人推荐工科,家长又想了,因为工科招不满人,就胡乱让我孩子读工科,给招生部门创收充数呐?那么自己选择吧!别人说医科不好申请,家长想了,我偏要孩子读医科,怎么找,好位子机会你们都捂着藏着掖着,等我孩子捡漏呐?
发展过程
通过历时一年多的与家长及孩子的反复沟通,他们的心态逐渐从执拗的、近乎扭曲的、怀疑否定一切的心态到正确平和地看待X的留学规划。
最初,家长数次拿到一大叠资料,前来咨询,继而否定所有推荐和旁人分析。
到后来,经过多次心理建设和辅导,加上笔者为其建议的一些第三方公立查询机构手段,笔者令其自己设立择校规划,拿来大家一起参详讨论。最后经过合理的自身资源评估,做出适当钓选择和规划。
最后结果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孩子终于在高中毕业前夕,申请到了美国数间排名前百的大学录取,其中包括加州大学、布朗大学等很多名校。专业也是×自己慎重选择的生命科学专业。
笔者看点
中年得子,让他们的孩子萦绕在过度关注的目光下成长。殷实的家境,来之不易,孩子的前途选择面前,更让他们举步小心,谨慎难择。
家长的这种心态,其实带有典型中国家长式的普遍作风。笔者也十分理解他们的顾虑和担心。一些不规范的令人不堪的中介举措行为,也让家长寒心和迟疑。有顾虑是可理解的,但应有适当的官方、第三方途径可供查询核实;即便不懂英文。也可寻求相应帮助渠道获得充分的证据。凡事矫枉过正。反而会过犹不及。当一件事情反复再三,犹豫不已仍不能做出抉择的时候,请反问自己:是否要做?自己是否不得法?我树立的选择标准是否适当?从无知,到盲目自信,到狂妄,只有一线之隔。无知不可耻也不可怕。人都是从不懂到懂的。可怕的是妄自揣度,擅自盖棺定论。这样执拗的心态,于己,于家庭,都不好。言之凿凿,可能话是不中听的。
x生活在被骄纵的环境,让其滋生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心态,而且容不得别人质疑反对。一旦旁人对其不成熟、略显稚嫩偏颇的观点予以否定,x立即情绪急躁暴怒。性格上受家长影响很深。成绩上智商高人一头,可情商建设上,令人担忧。
不良中介的做法,让家长担心“被骗”、 “被迫害情结大于实际应清醒地对孩子做出理智规划的思考。他们更致力于“打假批斗”,而忽略了利用恰当的官方查询工具,慎重考虑权衡。心思都放在担心的份上了。
其实家长的顾虑和分析是有一定现实道理的,只不过还是心态上的问题。不够健康、良性、看正面。是有些拧巴的。
最关键的,其实还是要与孩子沟通,分析其特点,帮助其建立良性健康的未来规划心态。首先明确一点,定位自己一定得是个普通人,别把自己看成比天还高;另外,普通人通过努力奋斗,也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清楚自己能干什么,想要什么,还不具备什么,有什么缺点。想清楚了,再谈留学专业规划!
心理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世界上任何事都存在良莠不齐,很正常,人需要辨析是非的智慧,更要有得法的技能和渠道。凡事假手别人不行,一些查找搜寻的工作,须得亲力亲为,才有第一手的判断。分析可多与第三方人士评估参详,比如中国教育部官方网站,使馆教育处,就有咨询服务的功能。另,关于查询学校良莠,强烈建议直接在海外的官方网站查询,而不是在经过翻译“编辑”的中国相应网站。
结果很皆大欢喜是吗?过程虽然艰辛,劳心劳力,可结果是令人欣喜的。
x最后临行前对笔者言,他很享受这一年多的过程,认为自己成长了很多。
总结陈述:
在了解本案的故事之后,请家长再次认真思考下列问题:
在我轻易否定一个选择时,我是否足够客观冷静?我是否基于学校标准与孩子自身素质匹配度、知名度、各项利弊分析做出的判断?我是否曾听信旁人、路人、网络的某篇被转载无数次的帖子的风闻困扰,宁可信其有?当我在向旁人征询意见时,心底里是否已预设判断和答案?我向旁人征询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寻求意见和帮助还是只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更正确?我是否认为我的判断最正确?当别人越是说得天花乱坠时我是不是越应该多一只耳朵多一只眼睛?相信在各位家长的心目中,一定会有适合自己的正确答案。
良好的留学心态,尤为重要。笔者建议:
首先,要清楚自己的需求。很多人对为什么出去、去哪儿、出去之后学什么,往往没有明确的概念。这样他们在咨询的时候不知道该从哪里问起,很容易跟着中介的问题和建议走,但另一方面他们在心里并不完全信任中介,导致最终不了
了之。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的时候,往往会对事物有更好的了解。留学也是这样,在送孩子出去之前,家长应该好好地问问自己:我的孩子的特点是什么?我送孩子出去的目的是什么?根据孩子的特点看哪个国家更能适合 孩子。
其次,留学消费者应该对想要去的国家的背景知识如地理、历史、气候以及这个国家的教育概况有大致的了解。留学者不管是有很好的英语基础,还是对国外一无所知,只要一旦有了这个想法,就应该主动地多方了解国外教育的基本知识,这样在咨询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够对中介提供的信息有一个初步的鉴定和辨别。现在查询这些信息的渠道特别多,很多报纸媒体对此都有介绍,相关书籍也不少,互联网更是查询这类信息最为方便和快捷的手段。
第三,客观地评价自己的申请条件和经济能力。既然是留学,当然是学校越有名越好。但名校要求的条件也相应要高,消费者必须考虑自己的客观条件如学历背景、语言能力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不可一味追求名校。比如去英国读硕士至少需要在国内大学本科毕业,如果是大专,必须要先读硕士预科或寻找有相应衔接课程的学校。但有的人就不这样认为,他在国内读了大专便要求去读英国的硕士,如果中介表示有困难就认定中介的服务跟不上。不管去哪个国家,经济能力在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有人经济能力不具备但仍然要去,材料不符合要求便造假。一些操作不太规范的中介公司便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浑水摸鱼,造成了留学市场上的混乱。
第四,对留学中介保持一个平和、宽容、成熟的心态。客观地讲,留学中介近年来在促进中外教育交流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国内的留学市场上,一方面留学消费者有时会需要中介的帮助,需求帮助的程度多少层面介入,因人而异;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有关留学中介的种种违法违规的传闻和事实也确实不少。这使得留学消费者对于留学中介普遍抱着又爱又怕的心理。其实,在选择留学中介的过程中,必要的小心是正常的,但走到另一个极端也是不可取的。办理留学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涉及到国内国外很多机构很多程序。就算是你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来替你办理,也不可避免会地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弄清问题出在哪里,并且以合作的态度协调好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准留学生们,笔者建议:
首先,要清楚地认识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把握好自己的优势,综合评价自己;要树立奋斗的目标,做好计划。
其次,不能脱离现实谈理想,切勿相互攀高。学会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分析因果,培养自主能力;
最后,请学会保护自己,我们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做任何事情都不是很容易的,关键在于坚持,有人说坚持就是胜利,我说坚持也是一种美德和责任。我们但求做人做事对得起良心。现在的社会太复杂。我们不能有害人之心,但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留学心态建设TIPS:留学生如何避免“海归”变“海待”?
人人都希望学有所成,“海归”们更是如此,经过在海外摸爬滚打几年之后,都希望能够在回国之后利用自己的智慧与技能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随着职场压力的增大,如今的“海归”已今非昔比。他们同样面临着来自手各方面的挑战。那么对于“海归”们回国求职应该注意的因素有哪些呢?笔者对几位已就职的“海归”进行了采访,以下是他们送给同道中人的建议:
工作经验-重量级求职砝码
工作经验及国外的相关经历在职场十分吃香,而且最好是能够和你将要找的工作和职位相关的工作经验。这样回国求职会方便许多。假如你有工作经验,会有很多人来主动找你。如果实在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相关工作经验,那么找工作的起点就要略低一些。
心态决定成败
在留学的日子里,学到的东西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还是一种学习的能力。迅速找出高效率的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是 “海归”的财富,因为这样能让你更快地融入新角色,适应新领域的工作。在求职中一定要把心态调整好:人生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进入到新行业,承担了新的角色,接触到新知识,学更多的东西是件令人快乐的事。
耐心+信心:为创业保驾护航
找工作时一定要有耐心,还要有信心。找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刚归国的留学生不能太急躁。事实上, “海归”的语言优势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特别是一些与海外联系比较多的公司。为了开拓海外市场,他们会对“海归”进行特殊的考虑。最重要的是“海归”要放低身价,期望值不要太高,用平常心压住自身的优越感。这是重要的求职前提。
总之。语言是“海归”们找工作的一大优势:专业和工作经验是硬手的砝码。如果在留学期间能够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则能使你较快地找到工作。在求职中。务实的做法是:关注“买家”的想法,探究用人单位需要的“海归”类型,努力去迎合市场的需求。平和的心态,随机应变的思维能帮助你更顺利地找到工作。
本专栏设置公告
1 《专家看点》:每期将发表一篇笔者对于留学心态的看点分析,辅之以案例研讨,与各位读者分享,
2 《读者答疑》:作为栏目开办的宗旨,希望能更多地与读者分享笔者的经验、视角,也能希望同步听到读者的意见及建议,本专栏从下一期开始,将增设《读者答疑》环节;各位读者如若对于上一期刊登的话题有任何需要与笔者交流的,或在留学心态方面的有任何疑惑需要征询的,请来信,发邮件与笔者交流,每期将选登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为大家进行分析。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信,让我们在留学路上一同努力,共同收获。
全世界有很多野鸡学校。我怎么保证我的孩子是去的正规学校?这个学校教育质量有保证,你说了算吗?
子女的心声:
反正人家就算推荐牛津剑桥你也不会相信,全世界人都是骗你的,WHATEVER,既然那么担心干嘛送我出国?
简单案例描述
家长社会背景
父母为苦心经营多年的私营生意业主,中年得子,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倾注全部的心血。母亲多年前放弃事业专门腾出所有时间,照顾孩子成长。
家长心态特征
既有给孩子最好的未来的心愿,送出国门便是水到渠成、应势而为的想法了。社会上太多负面新闻,让他们患得患失,生怕一步走错,前途尽毁。带着“怀疑有理,宁可错过千万,不肯轻易决定”的心态,在选择国家、学校面前,父母迟疑犹豫了若干年,令家长及学生心态都有些疲累了。家长另一典型心态是:每每选择学校总爱与中国相应的标准对照来比对,比如,是否相当于中国的北大清华?读完该校文凭后是否能“保证”获得某名校录取?为何查询不到“官方”排名?为何查询的结果总不一致?其共同点是习惯于拿放大镜搜寻被骗证据否定自己或别人推荐的一个又一个方案。否定比决定来的容易得多。
孩子背景及性格特征
×学生为国内重点中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尽管成绩出色,但×情绪极其闭塞,抵触。患了与家长一样的情绪焦虑,且极其执拗,凡事动辄口气是, “你怎知?”“果真如此?”。“凭什么你比我正确?”
希望送子女出国动因
家长希望成绩优异的儿子,理应获得最好的未来。出国是摆在面前的优先考虑。家长的焦虑是,既想给孩子最好的前途,又担心到手的是“挂羊头的狗肉”;另一层面上,没有给孩子清楚定位,在树立目标与选择标准面前有盲目和冲突。
专业规划
有人说读商科,家长就想了,是否商科好申请呀,录取标准低,毕业找不到工作你管呐?别人推荐工科,家长又想了,因为工科招不满人,就胡乱让我孩子读工科,给招生部门创收充数呐?那么自己选择吧!别人说医科不好申请,家长想了,我偏要孩子读医科,怎么找,好位子机会你们都捂着藏着掖着,等我孩子捡漏呐?
发展过程
通过历时一年多的与家长及孩子的反复沟通,他们的心态逐渐从执拗的、近乎扭曲的、怀疑否定一切的心态到正确平和地看待X的留学规划。
最初,家长数次拿到一大叠资料,前来咨询,继而否定所有推荐和旁人分析。
到后来,经过多次心理建设和辅导,加上笔者为其建议的一些第三方公立查询机构手段,笔者令其自己设立择校规划,拿来大家一起参详讨论。最后经过合理的自身资源评估,做出适当钓选择和规划。
最后结果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孩子终于在高中毕业前夕,申请到了美国数间排名前百的大学录取,其中包括加州大学、布朗大学等很多名校。专业也是×自己慎重选择的生命科学专业。
笔者看点
中年得子,让他们的孩子萦绕在过度关注的目光下成长。殷实的家境,来之不易,孩子的前途选择面前,更让他们举步小心,谨慎难择。
家长的这种心态,其实带有典型中国家长式的普遍作风。笔者也十分理解他们的顾虑和担心。一些不规范的令人不堪的中介举措行为,也让家长寒心和迟疑。有顾虑是可理解的,但应有适当的官方、第三方途径可供查询核实;即便不懂英文。也可寻求相应帮助渠道获得充分的证据。凡事矫枉过正。反而会过犹不及。当一件事情反复再三,犹豫不已仍不能做出抉择的时候,请反问自己:是否要做?自己是否不得法?我树立的选择标准是否适当?从无知,到盲目自信,到狂妄,只有一线之隔。无知不可耻也不可怕。人都是从不懂到懂的。可怕的是妄自揣度,擅自盖棺定论。这样执拗的心态,于己,于家庭,都不好。言之凿凿,可能话是不中听的。
x生活在被骄纵的环境,让其滋生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心态,而且容不得别人质疑反对。一旦旁人对其不成熟、略显稚嫩偏颇的观点予以否定,x立即情绪急躁暴怒。性格上受家长影响很深。成绩上智商高人一头,可情商建设上,令人担忧。
不良中介的做法,让家长担心“被骗”、 “被迫害情结大于实际应清醒地对孩子做出理智规划的思考。他们更致力于“打假批斗”,而忽略了利用恰当的官方查询工具,慎重考虑权衡。心思都放在担心的份上了。
其实家长的顾虑和分析是有一定现实道理的,只不过还是心态上的问题。不够健康、良性、看正面。是有些拧巴的。
最关键的,其实还是要与孩子沟通,分析其特点,帮助其建立良性健康的未来规划心态。首先明确一点,定位自己一定得是个普通人,别把自己看成比天还高;另外,普通人通过努力奋斗,也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清楚自己能干什么,想要什么,还不具备什么,有什么缺点。想清楚了,再谈留学专业规划!
心理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世界上任何事都存在良莠不齐,很正常,人需要辨析是非的智慧,更要有得法的技能和渠道。凡事假手别人不行,一些查找搜寻的工作,须得亲力亲为,才有第一手的判断。分析可多与第三方人士评估参详,比如中国教育部官方网站,使馆教育处,就有咨询服务的功能。另,关于查询学校良莠,强烈建议直接在海外的官方网站查询,而不是在经过翻译“编辑”的中国相应网站。
结果很皆大欢喜是吗?过程虽然艰辛,劳心劳力,可结果是令人欣喜的。
x最后临行前对笔者言,他很享受这一年多的过程,认为自己成长了很多。
总结陈述:
在了解本案的故事之后,请家长再次认真思考下列问题:
在我轻易否定一个选择时,我是否足够客观冷静?我是否基于学校标准与孩子自身素质匹配度、知名度、各项利弊分析做出的判断?我是否曾听信旁人、路人、网络的某篇被转载无数次的帖子的风闻困扰,宁可信其有?当我在向旁人征询意见时,心底里是否已预设判断和答案?我向旁人征询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寻求意见和帮助还是只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更正确?我是否认为我的判断最正确?当别人越是说得天花乱坠时我是不是越应该多一只耳朵多一只眼睛?相信在各位家长的心目中,一定会有适合自己的正确答案。
良好的留学心态,尤为重要。笔者建议:
首先,要清楚自己的需求。很多人对为什么出去、去哪儿、出去之后学什么,往往没有明确的概念。这样他们在咨询的时候不知道该从哪里问起,很容易跟着中介的问题和建议走,但另一方面他们在心里并不完全信任中介,导致最终不了
了之。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的时候,往往会对事物有更好的了解。留学也是这样,在送孩子出去之前,家长应该好好地问问自己:我的孩子的特点是什么?我送孩子出去的目的是什么?根据孩子的特点看哪个国家更能适合 孩子。
其次,留学消费者应该对想要去的国家的背景知识如地理、历史、气候以及这个国家的教育概况有大致的了解。留学者不管是有很好的英语基础,还是对国外一无所知,只要一旦有了这个想法,就应该主动地多方了解国外教育的基本知识,这样在咨询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够对中介提供的信息有一个初步的鉴定和辨别。现在查询这些信息的渠道特别多,很多报纸媒体对此都有介绍,相关书籍也不少,互联网更是查询这类信息最为方便和快捷的手段。
第三,客观地评价自己的申请条件和经济能力。既然是留学,当然是学校越有名越好。但名校要求的条件也相应要高,消费者必须考虑自己的客观条件如学历背景、语言能力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不可一味追求名校。比如去英国读硕士至少需要在国内大学本科毕业,如果是大专,必须要先读硕士预科或寻找有相应衔接课程的学校。但有的人就不这样认为,他在国内读了大专便要求去读英国的硕士,如果中介表示有困难就认定中介的服务跟不上。不管去哪个国家,经济能力在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有人经济能力不具备但仍然要去,材料不符合要求便造假。一些操作不太规范的中介公司便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浑水摸鱼,造成了留学市场上的混乱。
第四,对留学中介保持一个平和、宽容、成熟的心态。客观地讲,留学中介近年来在促进中外教育交流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国内的留学市场上,一方面留学消费者有时会需要中介的帮助,需求帮助的程度多少层面介入,因人而异;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有关留学中介的种种违法违规的传闻和事实也确实不少。这使得留学消费者对于留学中介普遍抱着又爱又怕的心理。其实,在选择留学中介的过程中,必要的小心是正常的,但走到另一个极端也是不可取的。办理留学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涉及到国内国外很多机构很多程序。就算是你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来替你办理,也不可避免会地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弄清问题出在哪里,并且以合作的态度协调好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准留学生们,笔者建议:
首先,要清楚地认识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把握好自己的优势,综合评价自己;要树立奋斗的目标,做好计划。
其次,不能脱离现实谈理想,切勿相互攀高。学会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分析因果,培养自主能力;
最后,请学会保护自己,我们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做任何事情都不是很容易的,关键在于坚持,有人说坚持就是胜利,我说坚持也是一种美德和责任。我们但求做人做事对得起良心。现在的社会太复杂。我们不能有害人之心,但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留学心态建设TIPS:留学生如何避免“海归”变“海待”?
人人都希望学有所成,“海归”们更是如此,经过在海外摸爬滚打几年之后,都希望能够在回国之后利用自己的智慧与技能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随着职场压力的增大,如今的“海归”已今非昔比。他们同样面临着来自手各方面的挑战。那么对于“海归”们回国求职应该注意的因素有哪些呢?笔者对几位已就职的“海归”进行了采访,以下是他们送给同道中人的建议:
工作经验-重量级求职砝码
工作经验及国外的相关经历在职场十分吃香,而且最好是能够和你将要找的工作和职位相关的工作经验。这样回国求职会方便许多。假如你有工作经验,会有很多人来主动找你。如果实在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相关工作经验,那么找工作的起点就要略低一些。
心态决定成败
在留学的日子里,学到的东西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还是一种学习的能力。迅速找出高效率的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是 “海归”的财富,因为这样能让你更快地融入新角色,适应新领域的工作。在求职中一定要把心态调整好:人生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进入到新行业,承担了新的角色,接触到新知识,学更多的东西是件令人快乐的事。
耐心+信心:为创业保驾护航
找工作时一定要有耐心,还要有信心。找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刚归国的留学生不能太急躁。事实上, “海归”的语言优势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特别是一些与海外联系比较多的公司。为了开拓海外市场,他们会对“海归”进行特殊的考虑。最重要的是“海归”要放低身价,期望值不要太高,用平常心压住自身的优越感。这是重要的求职前提。
总之。语言是“海归”们找工作的一大优势:专业和工作经验是硬手的砝码。如果在留学期间能够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则能使你较快地找到工作。在求职中。务实的做法是:关注“买家”的想法,探究用人单位需要的“海归”类型,努力去迎合市场的需求。平和的心态,随机应变的思维能帮助你更顺利地找到工作。
本专栏设置公告
1 《专家看点》:每期将发表一篇笔者对于留学心态的看点分析,辅之以案例研讨,与各位读者分享,
2 《读者答疑》:作为栏目开办的宗旨,希望能更多地与读者分享笔者的经验、视角,也能希望同步听到读者的意见及建议,本专栏从下一期开始,将增设《读者答疑》环节;各位读者如若对于上一期刊登的话题有任何需要与笔者交流的,或在留学心态方面的有任何疑惑需要征询的,请来信,发邮件与笔者交流,每期将选登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为大家进行分析。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信,让我们在留学路上一同努力,共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