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尹祖荣:教育硕士,现任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珠海市特级校长,广东省督学,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兼职教授。发表数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论文70余篇,主编或参编书籍16部,出版专著《追寻教育真谛的路上》。
2017年,尹祖荣离开工作了12年的斗门一中,调任珠海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珠海二中”)校长。这是他校长生涯的第三站,在斗门一中之前,他曾就任湖北石首一中校长。工作地点虽几经变化,他对自己的要求却始终如一:“视事业如生命,有崇高情怀;视学校如家庭,有豁达胸怀;视学生如己出,有终极关怀。”
对于教育,尹祖荣有什么样的思考?在珠海二中,他如何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并带领学校阔步向前?在一个闷热的午后,记者采访了尹祖荣。
做教育,既要对民族未来负责,又要对民众眼前负责
记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时代对于教育的新要求。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您如何理解“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尹祖荣:任何问题我们只有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才是深刻的,教育问题同样如此。在谈论“人民满意的教育”之前,我认为首先应该厘清教育的本质。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唤醒人、激励人、转化人、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自产生之日起,教育就具有了价值属性,即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对教育价值的不同认识形成不同的教育评价观,不同的教育评价观又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学校的教育行为。
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主体的人,既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还要满足社会民众和家庭成员的需要。这些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不同的教育类型,总体可划分为两类:理想的教育和现实的教育。
理想的教育,就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人的成长规律的教育,它呼唤人性的回归,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人格的完善、发展和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是一种对民族未来和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现实的教育,则是满足民众升学需求的急功近利的教育,它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往往忽略教育对象的身心感受,是一种对民众眼前负责的教育。
在弄清楚教育的本质,分析了理想教育和现实教育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才能做到既对民族未来负责又对民众眼前负责。对此,我的观点是“在理想教育与现实教育的交汇处做教育”——只有既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又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同时还能满足民众现实需要的教育,才是有效、有生命力的,才能真正令人民满意。
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好的“文化场”
记者:“以优良的学校文化滋养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是珠海二中的办学理念,也体现了您“文化养人”的教育思想。这一理念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文化养人”何以实现?
尹祖榮:该理念的精神内核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希望能造就“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个人层面:珍惜生命,珍爱自我,自觉担当,不懈追求;社会层面:不忘初心,尽职尽责,和谐共进,行稳致远;国家层面: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心系家国,造福人类。
实际上,原来珠海二中的办学理念只是“做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以优良的学校文化滋养”是我来校后主张加进去的。在我看来,办学理念一定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怎样培养人。原来的理念只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因此我们调整了一下。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学校文化的作用呢?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好的“文化场”,能通过“场”的引力凝聚智慧,通过“场”的势能约束行为,通过“场”的辐射激励教师,通过“场”的影响促进师生发展。师生在学校“文化场”无数次的融合中不断得到陶冶和塑造,用一种激情去塑造自己的生命历程。
因此,学校必须抓好文化建设。我校从两方面入手来实现“文化养人”——
一是物质文化。在珠海二中,我们赋予每条路、每栋楼以文化意义:学校主干道命名为“立德路”“立言路”“立功路”“立身路”“树人路”,主要楼宇命名为“博爱楼”“博学楼”“博闻楼”“博雅楼”“明德楼”“厚德楼”“忠德楼”等。整个校园充盈着文化气息,于无声中滋养着师生生命。
二是精神文化。我们建设了“夯实基础、全面发展、张扬个性、挖掘潜力”的课程文化,“平等尊重、和谐共生、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的课堂文化,“关爱学生、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和谐合作”的教师文化,“行为规范、文明礼貌、富有抱负、充满自信”的学生文化,“以诚相待、和谐相处、资源共享、互助共进”的社区文化,“以文化引领,靠制度管理,凭激励驱动、重人文关怀”的管理文化。
立德树人,建筑“人格长城”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您如何理解立德树人之于教育的意义?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珠海二中做了哪些工作?
尹祖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为此,他主张“建筑人格长城”。对于这一点,我深以为然。在我看来,教育总体来说就是在做育人的工作,只有立德树人的教育才是有价值的教育。
具体到珠海二中,立德树人可以落脚到培养“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上。在德育实践中,我们以责任感培养为核心,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做了一系列工作。
学校实施序列化的德育方案,比如:高一年级,上学期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下学期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高二年级,上学期注重奋斗精神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下学期注重成人成才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高三年级,上学期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奋斗精神教育,下学期注重爱校感恩教育、成人成才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通过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等多种途径育人。 以活动为例,为增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升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心理健康周、科技节、体育艺术節、“感动二中校园人物”评选活动……其中,设置“校长助理”是我校的一个特色。我们在高一、高二40个班级中,每班聘请一个校长助理,由他们担任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每月底将学生的意见或建议收集汇总、分门别类,然后交给我。我给出整改意见后,再通过校长办公室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整改落实。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而且也畅通了学校和学生沟通的渠道,深受学生欢迎。
构建开放多元、以过程体验为追求的课程体系
记者: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践行办学思想的载体。对于课程建设,您有什么样的思考?在“文化养人”的过程中,珠海二中构建了什么样的课程体系?
尹祖荣:课程目标要全方位体现育人目标。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课程不能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而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以及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学校应该着力打破学科体系的封闭性,建立以过程体验为追求的课程体系,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课程内容既要体现时代性,又要反映基础性,还要强调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珠海二中,我们专门成立了“课程委员会”,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在具体的实践中,学校以“夯实基础、全面发展、张扬个性、挖掘潜力”的课程文化为指向,着力打通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在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自主构建了提高课程、研究型课程、实践型课程等拓展课程,开发了竞赛课程、科技创新、体艺专修等特长课程,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其中,较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特色课程。基于每位学生所表现出的不同天赋和兴趣倾向等,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分别为理科拔尖创新型人才、人文社科型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体育艺术人才等多样化人才的成长搭建了不同的课程平台,涵盖数学与思维、语言与表达、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艺术与修养、道德与情操、生命与健康七大模块。
以鲜明特色培植高品质学校
记者:多样化、特色化是新时代普通高中发展的指向。您如何看待学校的特色化问题?在实现高品质发展的过程中,珠海二中形成了哪些特色?
尹祖荣:我认为,高品质的学校应该有其鲜明的办学特色。每所学校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传统优势和师资状况,依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不断挖掘、培植、打造办学特色项目。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珠海二中也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一是科技创新。我校于2014年开设科技创新实验班,装备了四个顶尖的创新实验室——物理、化学、生物和工程,引入STEM教育相关课程,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11月,我校被批准成为“广东省STEM教育实践研究课题学校”。同年12月,成立“少年科学院”,包括躬行创客空间、3D设计打印工坊、机器人实验室等多个研究机构。2017年至今,涌现出李泽轩、韦泽基、郑镇洪等一批“科创小达人”。其中,李泽轩同学获得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第三届世界发明创新论坛银奖、2018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计算机)入围奖等多个奖项。
二是校园天文监测。2004年秋,我校成立珠海市第一个“天文爱好者协会”。16年来,观测、拍摄了月球、太阳黑子、大行星和星座,并对月全食、日全食、金星凌日等特殊天象进行了观测和记录。同时,精心打造并开设校本课程“天文观测”,培养了数千名天文爱好者。
三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我校自2001年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目前已形成以生态文明教育、科技创新教育和乡土历史文化教育为特色的三大主题板块。课程纳入生涯规划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专业导师制精细化辅导,致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目前,有14项研究性学习课题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另外,我校羽毛球运动和轮滑球运动也颇具特色。目前,我们正在大力培植财经素养项目,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财经素养教育活动,并开设了校本课程“青年理财”。
任职校长多年,尹祖荣有自己的一套“治校经”。其中,建立一种创新而稳定的运行机制,被他视为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如今,以“同频共振”为主要目的的目标机制、以“评价激励”为主要导向的约束机制、以“三制一包”为主体内容的动力机制,正引领珠海二中向着高品质、有特色的方向发展。今年是珠海二中建校40周年,这所尚年轻的学校,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对此,尹祖荣满怀信心。
2017年,尹祖荣离开工作了12年的斗门一中,调任珠海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珠海二中”)校长。这是他校长生涯的第三站,在斗门一中之前,他曾就任湖北石首一中校长。工作地点虽几经变化,他对自己的要求却始终如一:“视事业如生命,有崇高情怀;视学校如家庭,有豁达胸怀;视学生如己出,有终极关怀。”
对于教育,尹祖荣有什么样的思考?在珠海二中,他如何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并带领学校阔步向前?在一个闷热的午后,记者采访了尹祖荣。
做教育,既要对民族未来负责,又要对民众眼前负责
记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时代对于教育的新要求。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您如何理解“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尹祖荣:任何问题我们只有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才是深刻的,教育问题同样如此。在谈论“人民满意的教育”之前,我认为首先应该厘清教育的本质。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唤醒人、激励人、转化人、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自产生之日起,教育就具有了价值属性,即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对教育价值的不同认识形成不同的教育评价观,不同的教育评价观又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学校的教育行为。
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主体的人,既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还要满足社会民众和家庭成员的需要。这些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不同的教育类型,总体可划分为两类:理想的教育和现实的教育。
理想的教育,就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人的成长规律的教育,它呼唤人性的回归,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人格的完善、发展和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是一种对民族未来和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现实的教育,则是满足民众升学需求的急功近利的教育,它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往往忽略教育对象的身心感受,是一种对民众眼前负责的教育。
在弄清楚教育的本质,分析了理想教育和现实教育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才能做到既对民族未来负责又对民众眼前负责。对此,我的观点是“在理想教育与现实教育的交汇处做教育”——只有既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又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同时还能满足民众现实需要的教育,才是有效、有生命力的,才能真正令人民满意。
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好的“文化场”
记者:“以优良的学校文化滋养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是珠海二中的办学理念,也体现了您“文化养人”的教育思想。这一理念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文化养人”何以实现?
尹祖榮:该理念的精神内核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希望能造就“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个人层面:珍惜生命,珍爱自我,自觉担当,不懈追求;社会层面:不忘初心,尽职尽责,和谐共进,行稳致远;国家层面: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心系家国,造福人类。
实际上,原来珠海二中的办学理念只是“做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以优良的学校文化滋养”是我来校后主张加进去的。在我看来,办学理念一定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怎样培养人。原来的理念只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因此我们调整了一下。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学校文化的作用呢?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好的“文化场”,能通过“场”的引力凝聚智慧,通过“场”的势能约束行为,通过“场”的辐射激励教师,通过“场”的影响促进师生发展。师生在学校“文化场”无数次的融合中不断得到陶冶和塑造,用一种激情去塑造自己的生命历程。
因此,学校必须抓好文化建设。我校从两方面入手来实现“文化养人”——
一是物质文化。在珠海二中,我们赋予每条路、每栋楼以文化意义:学校主干道命名为“立德路”“立言路”“立功路”“立身路”“树人路”,主要楼宇命名为“博爱楼”“博学楼”“博闻楼”“博雅楼”“明德楼”“厚德楼”“忠德楼”等。整个校园充盈着文化气息,于无声中滋养着师生生命。
二是精神文化。我们建设了“夯实基础、全面发展、张扬个性、挖掘潜力”的课程文化,“平等尊重、和谐共生、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的课堂文化,“关爱学生、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和谐合作”的教师文化,“行为规范、文明礼貌、富有抱负、充满自信”的学生文化,“以诚相待、和谐相处、资源共享、互助共进”的社区文化,“以文化引领,靠制度管理,凭激励驱动、重人文关怀”的管理文化。
立德树人,建筑“人格长城”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您如何理解立德树人之于教育的意义?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珠海二中做了哪些工作?
尹祖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为此,他主张“建筑人格长城”。对于这一点,我深以为然。在我看来,教育总体来说就是在做育人的工作,只有立德树人的教育才是有价值的教育。
具体到珠海二中,立德树人可以落脚到培养“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上。在德育实践中,我们以责任感培养为核心,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做了一系列工作。
学校实施序列化的德育方案,比如:高一年级,上学期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下学期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高二年级,上学期注重奋斗精神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下学期注重成人成才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高三年级,上学期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奋斗精神教育,下学期注重爱校感恩教育、成人成才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通过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等多种途径育人。 以活动为例,为增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升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心理健康周、科技节、体育艺术節、“感动二中校园人物”评选活动……其中,设置“校长助理”是我校的一个特色。我们在高一、高二40个班级中,每班聘请一个校长助理,由他们担任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每月底将学生的意见或建议收集汇总、分门别类,然后交给我。我给出整改意见后,再通过校长办公室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整改落实。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而且也畅通了学校和学生沟通的渠道,深受学生欢迎。
构建开放多元、以过程体验为追求的课程体系
记者: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践行办学思想的载体。对于课程建设,您有什么样的思考?在“文化养人”的过程中,珠海二中构建了什么样的课程体系?
尹祖荣:课程目标要全方位体现育人目标。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课程不能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而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以及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学校应该着力打破学科体系的封闭性,建立以过程体验为追求的课程体系,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课程内容既要体现时代性,又要反映基础性,还要强调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珠海二中,我们专门成立了“课程委员会”,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在具体的实践中,学校以“夯实基础、全面发展、张扬个性、挖掘潜力”的课程文化为指向,着力打通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在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自主构建了提高课程、研究型课程、实践型课程等拓展课程,开发了竞赛课程、科技创新、体艺专修等特长课程,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其中,较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特色课程。基于每位学生所表现出的不同天赋和兴趣倾向等,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分别为理科拔尖创新型人才、人文社科型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体育艺术人才等多样化人才的成长搭建了不同的课程平台,涵盖数学与思维、语言与表达、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艺术与修养、道德与情操、生命与健康七大模块。
以鲜明特色培植高品质学校
记者:多样化、特色化是新时代普通高中发展的指向。您如何看待学校的特色化问题?在实现高品质发展的过程中,珠海二中形成了哪些特色?
尹祖荣:我认为,高品质的学校应该有其鲜明的办学特色。每所学校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传统优势和师资状况,依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不断挖掘、培植、打造办学特色项目。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珠海二中也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一是科技创新。我校于2014年开设科技创新实验班,装备了四个顶尖的创新实验室——物理、化学、生物和工程,引入STEM教育相关课程,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11月,我校被批准成为“广东省STEM教育实践研究课题学校”。同年12月,成立“少年科学院”,包括躬行创客空间、3D设计打印工坊、机器人实验室等多个研究机构。2017年至今,涌现出李泽轩、韦泽基、郑镇洪等一批“科创小达人”。其中,李泽轩同学获得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第三届世界发明创新论坛银奖、2018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计算机)入围奖等多个奖项。
二是校园天文监测。2004年秋,我校成立珠海市第一个“天文爱好者协会”。16年来,观测、拍摄了月球、太阳黑子、大行星和星座,并对月全食、日全食、金星凌日等特殊天象进行了观测和记录。同时,精心打造并开设校本课程“天文观测”,培养了数千名天文爱好者。
三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我校自2001年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目前已形成以生态文明教育、科技创新教育和乡土历史文化教育为特色的三大主题板块。课程纳入生涯规划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专业导师制精细化辅导,致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目前,有14项研究性学习课题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另外,我校羽毛球运动和轮滑球运动也颇具特色。目前,我们正在大力培植财经素养项目,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财经素养教育活动,并开设了校本课程“青年理财”。
任职校长多年,尹祖荣有自己的一套“治校经”。其中,建立一种创新而稳定的运行机制,被他视为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如今,以“同频共振”为主要目的的目标机制、以“评价激励”为主要导向的约束机制、以“三制一包”为主体内容的动力机制,正引领珠海二中向着高品质、有特色的方向发展。今年是珠海二中建校40周年,这所尚年轻的学校,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对此,尹祖荣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