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博伊斯在他于德国举办
的新展开幕式上初次见到沃霍尔,
之后他们制作了跟彼此相关的作品,
两位艺术家就此开始过招。三十多年后,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沃霍尔再遇博伊斯。随着《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回顾展开幕,
与此前的博伊斯展览《社会雕塑:
博伊斯在中国》出现在同一空间里,
欧美两大当代艺术巨星又一次相遇了。
还原一个完整的沃霍尔
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这大概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当代艺术作品,它的名气绝不亚于从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微笑到今天的《蒙娜丽莎》。而沃霍尔本人,几乎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当代艺术巨星。但或许是波普艺术的名号太响,也或许是梦露的笑容太迷人,很多人以为,波普艺术和梦露就代表着沃霍尔。至于什么是波普艺术?完整的沃霍尔什么样?人们似乎并不关心。
简单地将他与波普艺术和梦露画等号,是我们长期以来对沃霍尔的一种误解。今年,由匹兹堡安迪·沃霍尔美术馆带来的这个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亚洲巡展,从新加坡一路经过香港和上海来到北京,200多件展品涵盖了他的绘画、摄影、丝网印刷、装置和电影作品。你会清晰地发现,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沃霍尔和他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
在中央美院美术馆里,我们借由《十五分钟的永恒》可以重新认识沃霍尔:在他三四十年代学生时代的作品中,他正在一点点摸索后来对色彩的运用模式和风格;五十年代的商业插画作品,他成为纽约最成功的商业广告插画家,也造就了他后来的商业艺术路线;到六十年代的《坎贝尔罐头》《玛丽莲·梦露》和《伊丽莎白·泰勒》,这是日后他最广为人知的波普艺术系列;最后是七八十年代的电影作品,包括他最著名的长达八小时的《帝国大厦》。对于沃霍尔而言,这些一个都不能少。
经过四年的筹备,安迪·沃霍尔美术馆馆长埃里克·夏纳总算带着这个完整的沃霍尔来到北京。“我非常期待中国观众能够沉醉于沃霍尔的世界,体会与之相关联的流行文化、创新精神以及美国梦。我也希望大家在离开的时候,可以更加了解沃霍尔和他的艺术生涯。”
在夏纳看来,现在才带来完整的沃霍尔一点儿也不晚,相反“这正是一个完美的时机”。“他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商业插画,在60年代成为时尚艺术家,那时正是美国经济大发展的时期,这一点与当下的中国非常相似,而同时,现在中国的文化艺术也在蓬勃发展,这种时代的微妙关联,让我们更加觉得沃霍尔是属于当下的。”
沃霍尔与中国的缘分,是1982年那次仅有三天的短暂的北京之行。“他对当时的中国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北京的公共交通,那种大规模的人潮,他觉得非常有趣。我们很高兴能把他的作品分享给中国观众,这其中有两张克里斯多佛·马可斯在北京为他拍摄的照片。其实他那次的旅途中拍摄了上百幅照片,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出版一本书叫《沃霍尔的中国之行》,其中收录了许多沃霍尔拍下的当时中国的面貌。”
谁是博伊斯?
相较于沃霍尔,德国观念艺术大师约瑟夫·博伊斯的名字,在中国并不响亮。于是,《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作为首个博伊斯的中国个展,自然地担负起了将这位当代艺术大师介绍给中国观众的任务,而这个展览的展示方式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在布满博伊斯作品《卡普里电池》中的黄色白炽灯的展厅里,黑板上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他的创作历程,我们据此开始一点点探寻有关博伊斯的旧物,去认识他和他的艺术。展览中近400件展品大多来自德国收藏家马歇尔·博格,其中包括大量的照片、明信片、海报、报纸以及博伊斯的影像及装置作品。尽管没有博伊斯一些最经典的大型作品,但对于并不熟悉他的观众来说,这也算是最基础也最有效了解他的方式了。
博伊斯的一生,做过空军飞行员,当过大学教授,建立了德国学生党,参与社会活动,提倡环保。正是这种多重身份和经历,让博伊斯走上了艺术救赎和艺术治疗的创作路线,他一直保持的创作理念,是要用艺术展示出人类最真诚的博爱精神。在博伊斯“社会雕塑”的概念下,人类社会被视为一个完整而伟大的艺术品,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积极的参与和创造,从而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也是他所说的“人人都是艺术家”。
他与沃霍尔的作品,都是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揭示。夏纳馆长提到,1980年博伊斯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展览遭到了恶劣的评价,但同时期沃霍尔也受到了非常糟糕的评价。“很多人说他们已经过时了,认为他们是两个无聊的老家伙。但在我看来,恰恰是他们的作品非常具有即时性,对评论界而言,这样反映当下社会问题的作品是显得过于新鲜刺激了。”
当代艺术经常不能论一时的成败,时间最终会给他们公平的评价和待遇。如今他们都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当两者的艺术作品同时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展出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他们敏感的艺术捕捉中,准确了解到当时美国和德国的社会状况。而同时,因为布展空间的相对独立又彼此交叉,为如何观看两个展览也制造了不同的可能性。是按照不同展览按序观看,还是按照空间交互观看?这种有趣的设计,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认知和感受。
{F=FAMOUS E=埃里克·夏纳馆长}
F:北京的展览比香港少了多少展品?会影响我们了解沃霍尔吗?
E:因为布展空间的问题,这次在北京我们展出了大约200件艺术品,大概是之前在香港展出的一半。但是这些作品完全涵盖了沃霍尔的各个艺术时期,足够带领中国观众完整地认识沃霍尔。当然,这个展览只是一个开始,今后我们还可以带来更多的专题展览。
F:在沃霍尔逝世半个世纪之后,他的艺术对今天还有什么作用呢?
E:之所以我将这次展览命名为《十五分钟的永恒》,就是因为这十五分钟正在进行,并将延伸到未来的时光中。沃霍尔的作品最敏感地抓住了当时美国社会的脉搏,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如此的鲜活。去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有一个展览叫“有关沃霍尔”,我们惊诧地发现,他的艺术语言是如何强烈地影响了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家们的创作。
F:北京的布展你觉得如何?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部分?
E:中央美院美术馆的这次布展非常美。特别是在二楼的一个三角形空间里,在几面墙上,你能看到沃霍尔的名人作品(《伊丽莎白·泰勒》《玛丽莲·梦露》)、商业作品(《坎贝尔罐头》《布里诺肥皂垫箱》)以及他关于死亡的作品。当这些被聚集在那么一个小小的空间里时,能让你真正感觉到沃霍尔的存在。
的新展开幕式上初次见到沃霍尔,
之后他们制作了跟彼此相关的作品,
两位艺术家就此开始过招。三十多年后,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沃霍尔再遇博伊斯。随着《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回顾展开幕,
与此前的博伊斯展览《社会雕塑:
博伊斯在中国》出现在同一空间里,
欧美两大当代艺术巨星又一次相遇了。
还原一个完整的沃霍尔
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这大概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当代艺术作品,它的名气绝不亚于从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微笑到今天的《蒙娜丽莎》。而沃霍尔本人,几乎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当代艺术巨星。但或许是波普艺术的名号太响,也或许是梦露的笑容太迷人,很多人以为,波普艺术和梦露就代表着沃霍尔。至于什么是波普艺术?完整的沃霍尔什么样?人们似乎并不关心。
简单地将他与波普艺术和梦露画等号,是我们长期以来对沃霍尔的一种误解。今年,由匹兹堡安迪·沃霍尔美术馆带来的这个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亚洲巡展,从新加坡一路经过香港和上海来到北京,200多件展品涵盖了他的绘画、摄影、丝网印刷、装置和电影作品。你会清晰地发现,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沃霍尔和他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
在中央美院美术馆里,我们借由《十五分钟的永恒》可以重新认识沃霍尔:在他三四十年代学生时代的作品中,他正在一点点摸索后来对色彩的运用模式和风格;五十年代的商业插画作品,他成为纽约最成功的商业广告插画家,也造就了他后来的商业艺术路线;到六十年代的《坎贝尔罐头》《玛丽莲·梦露》和《伊丽莎白·泰勒》,这是日后他最广为人知的波普艺术系列;最后是七八十年代的电影作品,包括他最著名的长达八小时的《帝国大厦》。对于沃霍尔而言,这些一个都不能少。
经过四年的筹备,安迪·沃霍尔美术馆馆长埃里克·夏纳总算带着这个完整的沃霍尔来到北京。“我非常期待中国观众能够沉醉于沃霍尔的世界,体会与之相关联的流行文化、创新精神以及美国梦。我也希望大家在离开的时候,可以更加了解沃霍尔和他的艺术生涯。”
在夏纳看来,现在才带来完整的沃霍尔一点儿也不晚,相反“这正是一个完美的时机”。“他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商业插画,在60年代成为时尚艺术家,那时正是美国经济大发展的时期,这一点与当下的中国非常相似,而同时,现在中国的文化艺术也在蓬勃发展,这种时代的微妙关联,让我们更加觉得沃霍尔是属于当下的。”
沃霍尔与中国的缘分,是1982年那次仅有三天的短暂的北京之行。“他对当时的中国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北京的公共交通,那种大规模的人潮,他觉得非常有趣。我们很高兴能把他的作品分享给中国观众,这其中有两张克里斯多佛·马可斯在北京为他拍摄的照片。其实他那次的旅途中拍摄了上百幅照片,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出版一本书叫《沃霍尔的中国之行》,其中收录了许多沃霍尔拍下的当时中国的面貌。”
谁是博伊斯?
相较于沃霍尔,德国观念艺术大师约瑟夫·博伊斯的名字,在中国并不响亮。于是,《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作为首个博伊斯的中国个展,自然地担负起了将这位当代艺术大师介绍给中国观众的任务,而这个展览的展示方式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在布满博伊斯作品《卡普里电池》中的黄色白炽灯的展厅里,黑板上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他的创作历程,我们据此开始一点点探寻有关博伊斯的旧物,去认识他和他的艺术。展览中近400件展品大多来自德国收藏家马歇尔·博格,其中包括大量的照片、明信片、海报、报纸以及博伊斯的影像及装置作品。尽管没有博伊斯一些最经典的大型作品,但对于并不熟悉他的观众来说,这也算是最基础也最有效了解他的方式了。
博伊斯的一生,做过空军飞行员,当过大学教授,建立了德国学生党,参与社会活动,提倡环保。正是这种多重身份和经历,让博伊斯走上了艺术救赎和艺术治疗的创作路线,他一直保持的创作理念,是要用艺术展示出人类最真诚的博爱精神。在博伊斯“社会雕塑”的概念下,人类社会被视为一个完整而伟大的艺术品,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积极的参与和创造,从而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也是他所说的“人人都是艺术家”。
他与沃霍尔的作品,都是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揭示。夏纳馆长提到,1980年博伊斯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展览遭到了恶劣的评价,但同时期沃霍尔也受到了非常糟糕的评价。“很多人说他们已经过时了,认为他们是两个无聊的老家伙。但在我看来,恰恰是他们的作品非常具有即时性,对评论界而言,这样反映当下社会问题的作品是显得过于新鲜刺激了。”
当代艺术经常不能论一时的成败,时间最终会给他们公平的评价和待遇。如今他们都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当两者的艺术作品同时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展出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他们敏感的艺术捕捉中,准确了解到当时美国和德国的社会状况。而同时,因为布展空间的相对独立又彼此交叉,为如何观看两个展览也制造了不同的可能性。是按照不同展览按序观看,还是按照空间交互观看?这种有趣的设计,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认知和感受。
{F=FAMOUS E=埃里克·夏纳馆长}
F:北京的展览比香港少了多少展品?会影响我们了解沃霍尔吗?
E:因为布展空间的问题,这次在北京我们展出了大约200件艺术品,大概是之前在香港展出的一半。但是这些作品完全涵盖了沃霍尔的各个艺术时期,足够带领中国观众完整地认识沃霍尔。当然,这个展览只是一个开始,今后我们还可以带来更多的专题展览。
F:在沃霍尔逝世半个世纪之后,他的艺术对今天还有什么作用呢?
E:之所以我将这次展览命名为《十五分钟的永恒》,就是因为这十五分钟正在进行,并将延伸到未来的时光中。沃霍尔的作品最敏感地抓住了当时美国社会的脉搏,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如此的鲜活。去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有一个展览叫“有关沃霍尔”,我们惊诧地发现,他的艺术语言是如何强烈地影响了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家们的创作。
F:北京的布展你觉得如何?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部分?
E:中央美院美术馆的这次布展非常美。特别是在二楼的一个三角形空间里,在几面墙上,你能看到沃霍尔的名人作品(《伊丽莎白·泰勒》《玛丽莲·梦露》)、商业作品(《坎贝尔罐头》《布里诺肥皂垫箱》)以及他关于死亡的作品。当这些被聚集在那么一个小小的空间里时,能让你真正感觉到沃霍尔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