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oowew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有好多年了,学生绝大部分知识和各种能力是在课堂中获得的,虽然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较前些年有明显的改变和进步,但是这仍然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近些年来课本的修订和课程标准也是不断完善和变化,以适应新的形势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教学,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思政课”教学模式单一,教师是以“讲授式”“灌输式”为主,这样的课堂枯燥无味,也导致学生对本门课程也毫无兴趣。这样的课堂也必然导致教学质量差,育人效果不理想。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有的放矢地打造高效创新课堂。
  思想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要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成为每位“思政课”教师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效创新课堂;立德树人;社会实践;多媒體;网络资源;分析理解能力
  一、精心谋划课堂、巧妙设计情景
  教师对课本知识脉络及重点能很好把握,对课程标准达到的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使用网络资源,制作课件,课件中所体现的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中的画面内容。这样让学生有“亲近感”画面中的他们就是生活中的自己。
  例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中“年轻人不给老年人让座”“无故迟到、旷课,是违反校规的” 等等这些都是课件中的很好的素材。这是学生能在活中能见到的一些现象,可以让学生对这些人的行为做出评价。并且说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做,如何对待这种现象中的“主角”。还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这样起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解决、表述问题的各种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强调知识重点“道德在生活中对人们的行为起到规范、调整的作用”。让学生回归知识点,准确把屋和理解,而且印象深刻。还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些情景剧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
  二、拓展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事物和现象的表述水平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脉络的学习后,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培养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对材料的分析有好多的方法,如“材料分层法”“原文引荐法”“总结段意法”等。材料分层法就是能过对材料的分析,分出层次,然后从每层中提取有效信息,以联系可能与课本相关的知识点,从而为整合答案提供依据。原文引荐法就是针对材料里边一些课外信息通过变通后整合到答案中。段意总结法就是对材料进行段落大意的总结,从而整合到答案当中去。这样的分析理解方法即符合题意要求,又不会遗漏知识点,保持答案的完整性。这里要注意的是要求学生对材料回答的表述要用课本重点知识的关键词,用到答案当中去,从而又使答案规范有矩。
  为了突出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解教师可以有目的的设计一些和社会现象、课本重点知识相关、自已身的材料。既符合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也提高了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比如材料:小明平是在校园里飞扬跋扈,很多同学受他欺辱。他让小同学为他买礼物,威胁小同学索要钱物等等。这既是身边事,也和课本知识相关。对我们同学有很好的教育意义。相关的知识点就是:法律为我们护航。知识点关键词就是: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受侵害。还要引以为戒,防微杜渐,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还要敢于而且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要学会依法维权等等。
  三、从生活实践中汲取养分,到生活实践中淬炼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学以致用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准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一些适合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革命基地祭奠革命先烈,了解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史,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创举,从而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让他们认识到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做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从而达到“思政课”的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还可以通过升国旗仪式、志愿者服务社团让学生去感悟生活,感悟社会。课上老师可以从爱国主义、道德情操、法制观念等方面组织提问、讨论、辩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课本知识角度去回答自己所经历的实践生活。这样,学生不仅能熟练深刻掌握课本知识点,而且对他们的情感观念、道德情操、法制意识都会有提升。
  四、结语
  总之,上好思想政治课还有好多方面,教师要大胆的整合材料别出新意,灵活掌握教学方法,使课堂有幽默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多激励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等等。只有把所有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的所有因素积极调动起来,才能达到很好的育人效果。我们每位“思政课”老师在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曹艳瑾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0(6):40,47.
其他文献
阳光底下  从尼木一直到日喀则,公路畅行,汽车开得像在内地的感觉,仿佛已经远离了高原的险峻和艰难,而这一切仅是幻觉而已。偶尔驻足,望见夹岸的群山连绵,并且有不可穷尽的感觉,狭窄的年楚河与雅鲁藏布江上段组成了河谷平原的狭长风景。东西横亘着两座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将藏北和藏西北的荒漠与寒冷隔绝在山的那一边。日喀则就交给了阳光和晴朗,虽然东西向的河谷造成终年的强风,阳光之下的日喀则依然多了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学生的写作能力,而目前学生所看的课外书目远远达不到所规定的课外书目,其背后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有家长以及教师在阅读方面的引导,未能给予学生良好的环境引导其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兴趣,但目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受到空间的限制,导致学生阅读范围较窄,从而对阅读与写作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本文将基于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对如何实
期刊
一切安静的  一个行为艺术表演。表演者阿部幸子在一个艺术馆进行剪纸表演,和其他艺术剪纸不同的是,她的剪纸只是将纸剪成细细的线条,每一天剪十个小时。将纸剪得细细碎碎的,这治愈了她的精神病。  二十岁那年,阿部幸子因为有自杀倾向住进了精神病院,其间多次自残。  直到有一天晚上,她拿起剪刀剪开一张纸时,被纸张破碎的声音和剪刀行进的节奏吸引,便一直剪了下去。连续剪了很多天之后,她爱上了剪纸。医生发现剪纸转
期刊
摘要:在民办学校的发展进程来看其后勤服务起着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高效率、高质量的后勤管理能为民办学校的教学以及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着重要的保障服务。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民办教育也在不断地探寻创新改革的新方式和方法中。要想实现民办学校的教育事业得到稳定的、高效地向前迈进的目的,民办学校就要加大对后勤工作的重视以及支持的力度,为寻求更专业的管理而积极努力,以便能够提升后勤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本
期刊
一杯茶,这片山水就是你的了。  当然这是我的想象。来到艺圃的延光堂茶室时,临水的位置已经坐满了人。这可能是周末的缘故。我们勉强在墙角找到一个座位。  当年几位艺圃主人,从袁祖庚、文震孟到姜垛,一定很享受这样的日常时光。他们在此做得最多的,恐怕就是“一杯茶”吧。  与网师园相比,这个水榭显得开阔大气得多,仿佛可以更舒心地呼吸。也许因为如此,如今这里演变成了苏州人的一个小小公共空间。  有的是一家子来
期刊
醉酒能让人忘记一些东西,但有时也会无限放大疼痛。曾经有位年轻男诗人酒后倒在我怀里痛哭涕零,不断陈述他的悲惨遭遇,我差点也跟着泪流满面,因为觉得自己的遭遇恐怕还要比他悲惨十倍。第二天,这位年轻诗人果然风轻云淡,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回归生活。  还有位年轻诗人朋友,突然给我发来十几首诗,说以后再也不写诗了,很多事情都不想继续了,包括婚姻、工作等等。他说他想要毁掉一切重来。我很震惊,不知道他遭遇了什么,
期刊
玉树流光  青葙的美是从里向外浸染的,天底下最美女儿的妆容都有青葙的韵,尤其是眼妆,你看了就会想起青葙。那样白净的穗子丰腴有度,明媚皎洁,慢慢地浸出了淡淡的女儿红,娓娓道来的意思,竟是逐渐深下去了。穗梢的灵动一遍一遍在风中晕染,秋阳的色彩便浓重起来,朝朝暮暮的霞光无限潇湘,人走在里面亦如养在水里的荷花,鲜润高洁,与日月天地皆成风光。  植物有这样好的名字本就不多见,偏偏南朝后主陈叔宝在御花园看见一
期刊
臀部的伤疤  那时候真是幼稚呀!  面对着河道里铺天盖地、寸土必争的水葫芦,我忍不住叫出了声。这些绿油油的、的确有些像葫芦的外来生物,这些曾让我欣喜若狂、望着就觉得可人的小生命,之于我之于我们那个时代,全部的意义就在于它能不断生长,在那个很多东西都感觉不怎么生长的时代,它却长得不管不顾,仿佛生长就是存在。我虽不曾目睹它生长的全部细节,却有幸目睹它旺盛到一个水窟氹的面积一夜能长出满满一担,一担就是两
期刊
白鳝  白鳝,也叫鳗鱼、河鳗等,俗称蛇鱼。它的形状有点像蛇和黄鳝,但要粗扁得多,无鳞,背为青黄色,腹白,故而得名。因其烹食味道鲜美,在川江一带很有名气。  古人发现白鳝可治痔瘘、便血、白癜风等症,能杀体内外各种虫子。宋时,长江上一个叫瓜村的地方,有个村民的女人得了痨病(肺结核病),不仅治不好,还传染给很多人,都送了命。有人出主意,趁女人没死,装进棺材,把棺盖钉上,丢到江里流走,这种病才灭绝,不再害
期刊
一  知道陆蠡,缘于十年前一本偶然得到的书。  这本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于1982年的小书,名曰《现代散文诗选》。书体业已泛黄,透着时光浸染过的轻斑,翻开时书页在指尖掠过,像寒冬里的枯叶蝶。首篇鲁迅先生的《火的冰》,是第一次读到。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虽说热爱鲁迅,但也绝对没热爱到非要读尽他每一个文字的地步。  很显然,鲁迅在创作时并没有将《火的冰》当作一首散文诗。《火的冰》源自他发表在1919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