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发现在实际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足够重视德育教育,过于在意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知识学习状况。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巩固,因此在这一阶段必须有效的对孩子的德育方面的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而小学语文则是除了专门的德育知识教学之外最能够实现渗透德育的一个学科。因此,老师在实际进行教学时必须有效的对其进行相应教学,重视德育教育渗透。本文就此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370
目前,由于社会的时代发展,我国所需的人才也是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在实际对孩子们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也应当注重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为社会培养更加全面的人才。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们德育方面能力的重要阶段,必须在这一阶段采取有效的德育渗透措施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也不应当仅仅注重智育教学,同时也应当把我德育渗透,将德育渗透于实际教学的全过程当中,让孩子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德育知识。
1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
通过简要概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并没有有效的渗透在课堂当中,以下对我国目前的德育工作现状进行探索。
1.1重智育而轻德育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老师们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还有发生根本改变,就算在实际教学当中不断转变教学策略以不断提高最终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旧存在着不重视德育教育的现象。一般情况来说,老师的最终教学效果会被列入评价教师的标准之一。这也是老师过于重视课堂的教学效果与孩子实际成绩的原因之一。但正因如此,才会呈现出德育、智育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现象。
1.2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通常是老师为课堂主导者,但是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模式也应当发生转变,转向于突出孩子们的地位,在课堂当中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但绝大多数教师仍旧没有做到这一转化,仍旧按照自身传统理念进行教学,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实际发展进步。在这种状况下,孩子的思维,想法也无法得到表现。与此同时,孩子们只能被动的去接受德育知识,而不是主动去感受德育的重要作用。
1.3缺乏师生沟通
与此同时,在实际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的课堂状态绝大多数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进行知识讲授,孩子们在讲台下听讲,老师几乎上不会与孩子进行相应的互动交流,丝毫不注重孩子是否真正的理解所讲述的语文知识。孩子们与老师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也不敢主动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看法,在这一状态下,孩子们的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无法得到有效培养,也不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孩子们在实际学习语文时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所下降,不仅不利于语文教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学习德育知识。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在上文当中所提及的德育渗透当中所存在的相应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够有效的针对其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有效的进行德育渗透工作呢?以下对其进行有效探究。
2.1挖掘教材内涵,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课本当中涵盖着非常多的德育知识信息,这是有效进行德育教育的教学资源,因此老师必须有效的借助这一教学资源实現德育的渗透工作。老师在实际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当注重德育知识发掘。语文课本当中也存在着相应的德育知识,在进行课文讲述时就可以有效的对孩子进行相应的引导,把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让孩子们深入掌握与了解德育知识,培养和发展德育能力。在学习每篇课文时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讲述描写景物的文章时就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爱家乡等教育,在讲述有关于亲情的文章时,就对学生进行孝亲敬长、感恩教育。这样一来,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就能感受与学习到德育知识。
2.2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
孩子们在小学语文学习当中的学习积极性也严重影响着德育知识的渗透效果。因此,老师必须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将注意力有效的集中在课堂当中,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在这一段可能并不能长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因此,老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如创造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融入到情境当中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有效集中孩子注意力,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孩子们学习《落花生》一课时,老师就可以在孩子们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之后,让孩子们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还原和演绎文章内容,这样一来,孩子们可以更好的感悟文章含义,从中获取德育知识。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有效的掌握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老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时也应当改变自身的传统观念,切不可只重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更应该不断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力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志玺.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5 (30):100.
[2]朱寿琴.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文理导航(下旬),2013(8):45.
[3]张润清.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学 习,2013(3):16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370
目前,由于社会的时代发展,我国所需的人才也是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在实际对孩子们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也应当注重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为社会培养更加全面的人才。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们德育方面能力的重要阶段,必须在这一阶段采取有效的德育渗透措施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也不应当仅仅注重智育教学,同时也应当把我德育渗透,将德育渗透于实际教学的全过程当中,让孩子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德育知识。
1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
通过简要概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并没有有效的渗透在课堂当中,以下对我国目前的德育工作现状进行探索。
1.1重智育而轻德育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老师们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还有发生根本改变,就算在实际教学当中不断转变教学策略以不断提高最终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旧存在着不重视德育教育的现象。一般情况来说,老师的最终教学效果会被列入评价教师的标准之一。这也是老师过于重视课堂的教学效果与孩子实际成绩的原因之一。但正因如此,才会呈现出德育、智育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现象。
1.2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通常是老师为课堂主导者,但是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模式也应当发生转变,转向于突出孩子们的地位,在课堂当中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但绝大多数教师仍旧没有做到这一转化,仍旧按照自身传统理念进行教学,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实际发展进步。在这种状况下,孩子的思维,想法也无法得到表现。与此同时,孩子们只能被动的去接受德育知识,而不是主动去感受德育的重要作用。
1.3缺乏师生沟通
与此同时,在实际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的课堂状态绝大多数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进行知识讲授,孩子们在讲台下听讲,老师几乎上不会与孩子进行相应的互动交流,丝毫不注重孩子是否真正的理解所讲述的语文知识。孩子们与老师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也不敢主动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看法,在这一状态下,孩子们的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无法得到有效培养,也不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孩子们在实际学习语文时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所下降,不仅不利于语文教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学习德育知识。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在上文当中所提及的德育渗透当中所存在的相应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够有效的针对其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有效的进行德育渗透工作呢?以下对其进行有效探究。
2.1挖掘教材内涵,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课本当中涵盖着非常多的德育知识信息,这是有效进行德育教育的教学资源,因此老师必须有效的借助这一教学资源实現德育的渗透工作。老师在实际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当注重德育知识发掘。语文课本当中也存在着相应的德育知识,在进行课文讲述时就可以有效的对孩子进行相应的引导,把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让孩子们深入掌握与了解德育知识,培养和发展德育能力。在学习每篇课文时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讲述描写景物的文章时就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爱家乡等教育,在讲述有关于亲情的文章时,就对学生进行孝亲敬长、感恩教育。这样一来,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就能感受与学习到德育知识。
2.2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
孩子们在小学语文学习当中的学习积极性也严重影响着德育知识的渗透效果。因此,老师必须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将注意力有效的集中在课堂当中,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在这一段可能并不能长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因此,老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如创造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融入到情境当中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有效集中孩子注意力,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孩子们学习《落花生》一课时,老师就可以在孩子们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之后,让孩子们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还原和演绎文章内容,这样一来,孩子们可以更好的感悟文章含义,从中获取德育知识。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有效的掌握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老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时也应当改变自身的传统观念,切不可只重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更应该不断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力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志玺.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5 (30):100.
[2]朱寿琴.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文理导航(下旬),2013(8):45.
[3]张润清.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学 习,2013(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