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唐末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在契丹的扶持下,灭掉了后唐,然后建立后晋。后晋是在契丹扶持下建立的,石敬瑭采取了与契丹和平处之的政策,但是后来由于契丹的嚣张态度、石重贵挑衅契丹的行为、后晋野心家的挑拨等原因导致双方关系恶化,战争爆发。
【关键词】后晋;契丹;战和关系;转变原因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1-0043-02
一、石敬瑭卑微侍奉契丹,双方维持和平局面
石敬瑭,沙陀人,五代后唐时期任河东节度使。因后梁和后唐都是藩镇叛乱窃取了政权,所以石敬瑭一直觊觎皇位。后唐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唐军队围困了太原,石敬瑭于是向契丹求援,“遣间使求救于契丹,令桑维翰草表称臣于契丹主,且请以父礼事之,约事捷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之。”[1]可以看出石敬瑭给予了契丹巨大的好处,称儿、称臣、割让土地。而后契丹派兵援助石敬瑭,解除了太原之围。辽太宗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从中可以看出,后晋政权不同于以往中原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契丹成为中原王朝的宗主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二者的关系地位。所以石敬瑭的行为在古今都饱受非议。石敬瑭派遣官员出使契丹,“上尊号,及归雁门以北与幽蓟之地,并岁贡帛三十万匹” [2]。但是幽云十六州的割让中原地区门户大开,而契丹则实力大增,进可攻退可守,后晋政权时刻都面临着契丹的军事威胁。另外,当时后晋国力弱小、朝堂不稳、民生凋敝。而契丹军事正盛、盛气凌人。因此在与契丹的交往中,石敬瑭卑微对契丹既有无奈也有情理之处。后晋天福三年八月戊寅,“以左仆射刘昫为契丹册礼使,左散骑常侍韦勋副之,给事中卢重为契丹皇太后册礼使”[3]。从公元937年到公元943年,契丹向后晋遣使13次。契丹统治者还以宗主国的身份对石敬瑭进行册封,天福三年(938)契丹遣使封石敬瑭为“英武明义皇帝”。晋高祖石敬瑭对契丹唯唯诺诺的姿态,维持了双方的和平局面,虽然契丹并不满足,时时苛责,但是双方始终没有爆发战争。
二、后晋与契丹战和关系转变的原因
后晋和契丹和平的局面维持了七年,但是在石敬瑭去世以后,他构建的和平关系便迅速瓦解。
(一)契丹的嚣张傲慢态度招致后晋的不满
其实在石敬瑭统治时期,双方虽然保持着和平局面,但是已经有破裂的征兆。因为后晋政权是契丹一手扶持,所以耶律德光从没有尊重过石敬瑭。史载“德光每有邀请,小不如意,则来谴责,晋祖每屈己以奉之”[4]。可以看出尽管石敬瑭对耶律德光俯首帖耳,但是契丹并没有满足,作为一国之君的石敬瑭必然会觉得颜面无光,此时他的内心应该十分矛盾,契丹强后晋弱,一旦开战,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是尽心侍奉,换来仍是契丹的责辱,尊严受损,心中这口气怕是难以咽下。桑维翰上书晋高祖石敬瑭写道:“训抚士卒,养育黔黎,积谷聚人,劝农习战,以俟国有九年之积,兵有十倍之强,主无内忧,民有余力,便可以观彼之变,待彼之衰,用己之长,攻彼之短,举无不克,动必成功。”[5]从这话看出,桑维翰主张韬光养晦,在强大时再与契丹决裂。也就是说在当时无论是皇帝还是朝臣都对契丹心怀不满,只不过碍于实力,一直在隐忍。
(二)石重贵即位,挑衅契丹,直接导致双方关系恶化
石敬瑭晚年对于继位人选和朝廷重臣产生了分歧。石敬瑭膝下只有一名幼子,他想立自己的儿子石重睿做皇帝。而景延广和冯道等大臣认为,国家政基不稳,内忧外患,立年长的石重贵更合适,只有这样才能稳定朝局。但是石重贵是石敬瑭的养子,从传统的宗法伦理来看,养子继位名不正言不顺,必将被人非议。国内拥有重兵的各藩镇未必会真心臣服于他。假如与契丹开战,一旦取胜,一来可以让后晋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二来可以赢得很大威望,为自己捞取更丰厚的政治资本。所以石重贵当政后对契丹的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石重贵继位如何向契丹禀报此事,景延广坚持“致书而不奉表,称孙而不称臣”的方针,结果引起辽太宗大怒。这时后晋对待在中原地区的契丹商人也非常严苛,竟将他们拘禁起来,没收货财,随意处死。并说道:“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他日不禁孙子,则取笑天下,当成后悔矣。”[6]这种严重的挑衅,是耶律德光无法容忍的。况且他一直想夺取中原地区,正好成为南下的借口。所以战争不可避免,一触即发。
(三)朝臣内部分裂,野心家的挑拨
石敬瑭建立后晋以后,政权始终都不太稳固,他对契丹割地称儿的屈辱行径一直受到人民的唾弃,再加上契丹的嚣张态度,朝廷很多官员非常不满:“契丹骄倨,多不逊语,使者还,以闻,朝野咸以为耻。”[7]其实在契丹扶持石敬瑭建立后晋之前,卢龙节度使赵徳钧父子也曾想借助契丹的力量,夺取中原。史书记载:“欲依契丹取中国”“别为密书,厚以金帛赂契丹主”[8]。后来因为石敬瑭给契丹的利益更多,权衡之下,耶律德光自然选择了扶持石敬瑭。但是卢龙节度使赵延寿并没有放弃做皇帝的美梦,屡屡劝说契丹伐晋。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耻臣契丹,见契丹使者必箕踞慢骂,使过其境,或潜遣人杀之。”[9]表面上看在顺应反契丹的舆论,实际上却是挑拨在后晋与契丹的关系,以便自己从中渔利。
三、后晋和契丹战争爆发
(一)后晋和契丹第一次战争
开运元年(944年),契丹南下,攻打后晋,双方战争开始。契丹依仗自己兵力雄厚,进攻凶猛,多路大军进发。西路大军进攻后晋重镇并州和代州地区,但是被后晋大将刘知远击溃;中路军则由耶律德光亲自率领,誓要攻破后晋。东路大军也蓄势待发一直南下至黄河岸边。契丹准备充分、来势汹汹,但是各路军出击造成了兵力分散。此时后晋也积极应战,晋出帝石重贵率军亲征,士气大振。李守贞等将领指挥有方,军民顽强抵抗,契丹各军的联系被切断。随后又趁契丹軍队在渡黄河时展开猛烈的进攻,结果契丹军队大败。征战失利的契丹军在辽太宗的率领下北返。 (二)后晋和契丹第二次战争
第一次灭晋虽然失败,但是辽太宗南下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开运二年(945年)耶律德光再次率领大军南下。当时,后晋皇帝石重贵卧病在床,无法领兵出征。所以命令安审琦、皇甫遇等名将组织兵力抵抗契丹。由于用人得当,后晋士兵的拼死搏杀,契丹大军再次被打败。耶律德光只能再次失望北归。
契丹南下灭晋虽几度失利但实力依然强大,后晋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国内天灾频繁再加上战争的消耗显然已无法支撑。所以石重贵遣使向辽太宗称臣,表示愿意重修于好。面对后晋的示好,契丹很多大臣也主张接受讲和,但是辽太宗南下的决心特别坚决。一方面是契丹兵强马壮,特别是在得到幽云地区以后,国力日盛,军事上进可攻退可守。而后晋国力日衰,经不起长久的战争消耗,另一方面南下夺取中原也是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起就梦寐以求的夙愿。
主和失败后后晋忧心忡忡,想要从契丹国的内部撕开缺口,后晋多次致书给赵延寿,对他进行招纳,但是赵延寿却将此事直接告诉了耶律德光,于是耶律德光将计就计,让其假意投降。所以后晋此时已经落入契丹的圈套,局势非常不利。
(三)后晋和契丹第三次战争
公元946年契丹第三次南下灭晋。石重贵派遣杜重威、张彦泽等将领出战,但是用人不察,他们不但毫无抵抗意志,而且杜重威居然私下谋降契丹。耶律德光于是抓住时机招降杜重威,并对其假意承诺如果能投降契丹,将扶持他做中原地区的皇帝。杜重威果然中计,命令后晋大军投降契丹。随后张彦泽也率众投降。主将纷纷投降,后晋军队无法像前两次那样组织有效的抵抗,士气低迷,所以很快被契丹大军击溃,赵延寿此时也倒戈一击,和契丹里应外合。于是开元三年(947),耶律德光顺利进入汴梁,后晋灭亡。石重贵被俘,被耶律德光削去皇位,封为负义侯。
后晋与契丹的关系比较微妙。和以往的中原政权不同,后晋是在契丹扶持之下创立的,作为契丹的附属国,是耶律德光控制中原的工具。通过研究后晋历史脉络,可以看出后晋的建立与灭亡都是契丹南下欲夺取中原的结果。石敬瑭当政时期,卑微侍契丹,确保了局面的稳定。后晋利用这个时期进行政治改革,恢复农耕,增强国力。而契丹在得到幽云十六州以后,给契丹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胡汉融合,汉人带去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汉人的儒家文化以及佛教文化被契丹加以吸收,加快了封建化的进程。和平处之的时期双方都得到了好处。而战争爆发以后,后晋生灵涂炭,黄河流域经济遭受重创。同样契丹国内也是人口大量伤亡,农牧业荒废,厌战情绪越来越强烈。晋出帝石重贵成为亡国之君,被俘虏回契丹。本想摆脱屈辱的地位,结果却落得更加悲惨的下场。而辽太宗在进入汴梁以后,由于“纵兵掠刍粟”“括民私财”“不遽遣诸节度还镇”等统治政策的失误,在中原只短暂统治了三个月就被迫北归。途中感染了热疾,病死于杀胡林,南下灭晋的果实也化为乌有。从两人结局来看,开战谁都没有得到好处,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80·后晋纪一[M].北京:中华书局,1956:9146.
[2]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卷11[M].北京:中华书局,1983:225.
[3]薛居政.旧五代史卷77·高祖本纪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37·外国列传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6:1834.
[5]薛居正.旧五代史卷89·桑维翰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1166.
[6]薛居正.旧五代史卷88·景延广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1144.
[7]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81·后晋纪二[M].北京:中华书局,1956:9188-9189.
[8]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80·后晋纪一[M].北京:中华书局,1956:9155.
[9]袁樞.通鉴纪事本末卷40[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关键词】后晋;契丹;战和关系;转变原因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1-0043-02
一、石敬瑭卑微侍奉契丹,双方维持和平局面
石敬瑭,沙陀人,五代后唐时期任河东节度使。因后梁和后唐都是藩镇叛乱窃取了政权,所以石敬瑭一直觊觎皇位。后唐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唐军队围困了太原,石敬瑭于是向契丹求援,“遣间使求救于契丹,令桑维翰草表称臣于契丹主,且请以父礼事之,约事捷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之。”[1]可以看出石敬瑭给予了契丹巨大的好处,称儿、称臣、割让土地。而后契丹派兵援助石敬瑭,解除了太原之围。辽太宗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从中可以看出,后晋政权不同于以往中原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契丹成为中原王朝的宗主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二者的关系地位。所以石敬瑭的行为在古今都饱受非议。石敬瑭派遣官员出使契丹,“上尊号,及归雁门以北与幽蓟之地,并岁贡帛三十万匹” [2]。但是幽云十六州的割让中原地区门户大开,而契丹则实力大增,进可攻退可守,后晋政权时刻都面临着契丹的军事威胁。另外,当时后晋国力弱小、朝堂不稳、民生凋敝。而契丹军事正盛、盛气凌人。因此在与契丹的交往中,石敬瑭卑微对契丹既有无奈也有情理之处。后晋天福三年八月戊寅,“以左仆射刘昫为契丹册礼使,左散骑常侍韦勋副之,给事中卢重为契丹皇太后册礼使”[3]。从公元937年到公元943年,契丹向后晋遣使13次。契丹统治者还以宗主国的身份对石敬瑭进行册封,天福三年(938)契丹遣使封石敬瑭为“英武明义皇帝”。晋高祖石敬瑭对契丹唯唯诺诺的姿态,维持了双方的和平局面,虽然契丹并不满足,时时苛责,但是双方始终没有爆发战争。
二、后晋与契丹战和关系转变的原因
后晋和契丹和平的局面维持了七年,但是在石敬瑭去世以后,他构建的和平关系便迅速瓦解。
(一)契丹的嚣张傲慢态度招致后晋的不满
其实在石敬瑭统治时期,双方虽然保持着和平局面,但是已经有破裂的征兆。因为后晋政权是契丹一手扶持,所以耶律德光从没有尊重过石敬瑭。史载“德光每有邀请,小不如意,则来谴责,晋祖每屈己以奉之”[4]。可以看出尽管石敬瑭对耶律德光俯首帖耳,但是契丹并没有满足,作为一国之君的石敬瑭必然会觉得颜面无光,此时他的内心应该十分矛盾,契丹强后晋弱,一旦开战,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是尽心侍奉,换来仍是契丹的责辱,尊严受损,心中这口气怕是难以咽下。桑维翰上书晋高祖石敬瑭写道:“训抚士卒,养育黔黎,积谷聚人,劝农习战,以俟国有九年之积,兵有十倍之强,主无内忧,民有余力,便可以观彼之变,待彼之衰,用己之长,攻彼之短,举无不克,动必成功。”[5]从这话看出,桑维翰主张韬光养晦,在强大时再与契丹决裂。也就是说在当时无论是皇帝还是朝臣都对契丹心怀不满,只不过碍于实力,一直在隐忍。
(二)石重贵即位,挑衅契丹,直接导致双方关系恶化
石敬瑭晚年对于继位人选和朝廷重臣产生了分歧。石敬瑭膝下只有一名幼子,他想立自己的儿子石重睿做皇帝。而景延广和冯道等大臣认为,国家政基不稳,内忧外患,立年长的石重贵更合适,只有这样才能稳定朝局。但是石重贵是石敬瑭的养子,从传统的宗法伦理来看,养子继位名不正言不顺,必将被人非议。国内拥有重兵的各藩镇未必会真心臣服于他。假如与契丹开战,一旦取胜,一来可以让后晋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二来可以赢得很大威望,为自己捞取更丰厚的政治资本。所以石重贵当政后对契丹的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石重贵继位如何向契丹禀报此事,景延广坚持“致书而不奉表,称孙而不称臣”的方针,结果引起辽太宗大怒。这时后晋对待在中原地区的契丹商人也非常严苛,竟将他们拘禁起来,没收货财,随意处死。并说道:“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他日不禁孙子,则取笑天下,当成后悔矣。”[6]这种严重的挑衅,是耶律德光无法容忍的。况且他一直想夺取中原地区,正好成为南下的借口。所以战争不可避免,一触即发。
(三)朝臣内部分裂,野心家的挑拨
石敬瑭建立后晋以后,政权始终都不太稳固,他对契丹割地称儿的屈辱行径一直受到人民的唾弃,再加上契丹的嚣张态度,朝廷很多官员非常不满:“契丹骄倨,多不逊语,使者还,以闻,朝野咸以为耻。”[7]其实在契丹扶持石敬瑭建立后晋之前,卢龙节度使赵徳钧父子也曾想借助契丹的力量,夺取中原。史书记载:“欲依契丹取中国”“别为密书,厚以金帛赂契丹主”[8]。后来因为石敬瑭给契丹的利益更多,权衡之下,耶律德光自然选择了扶持石敬瑭。但是卢龙节度使赵延寿并没有放弃做皇帝的美梦,屡屡劝说契丹伐晋。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耻臣契丹,见契丹使者必箕踞慢骂,使过其境,或潜遣人杀之。”[9]表面上看在顺应反契丹的舆论,实际上却是挑拨在后晋与契丹的关系,以便自己从中渔利。
三、后晋和契丹战争爆发
(一)后晋和契丹第一次战争
开运元年(944年),契丹南下,攻打后晋,双方战争开始。契丹依仗自己兵力雄厚,进攻凶猛,多路大军进发。西路大军进攻后晋重镇并州和代州地区,但是被后晋大将刘知远击溃;中路军则由耶律德光亲自率领,誓要攻破后晋。东路大军也蓄势待发一直南下至黄河岸边。契丹准备充分、来势汹汹,但是各路军出击造成了兵力分散。此时后晋也积极应战,晋出帝石重贵率军亲征,士气大振。李守贞等将领指挥有方,军民顽强抵抗,契丹各军的联系被切断。随后又趁契丹軍队在渡黄河时展开猛烈的进攻,结果契丹军队大败。征战失利的契丹军在辽太宗的率领下北返。 (二)后晋和契丹第二次战争
第一次灭晋虽然失败,但是辽太宗南下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开运二年(945年)耶律德光再次率领大军南下。当时,后晋皇帝石重贵卧病在床,无法领兵出征。所以命令安审琦、皇甫遇等名将组织兵力抵抗契丹。由于用人得当,后晋士兵的拼死搏杀,契丹大军再次被打败。耶律德光只能再次失望北归。
契丹南下灭晋虽几度失利但实力依然强大,后晋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国内天灾频繁再加上战争的消耗显然已无法支撑。所以石重贵遣使向辽太宗称臣,表示愿意重修于好。面对后晋的示好,契丹很多大臣也主张接受讲和,但是辽太宗南下的决心特别坚决。一方面是契丹兵强马壮,特别是在得到幽云地区以后,国力日盛,军事上进可攻退可守。而后晋国力日衰,经不起长久的战争消耗,另一方面南下夺取中原也是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起就梦寐以求的夙愿。
主和失败后后晋忧心忡忡,想要从契丹国的内部撕开缺口,后晋多次致书给赵延寿,对他进行招纳,但是赵延寿却将此事直接告诉了耶律德光,于是耶律德光将计就计,让其假意投降。所以后晋此时已经落入契丹的圈套,局势非常不利。
(三)后晋和契丹第三次战争
公元946年契丹第三次南下灭晋。石重贵派遣杜重威、张彦泽等将领出战,但是用人不察,他们不但毫无抵抗意志,而且杜重威居然私下谋降契丹。耶律德光于是抓住时机招降杜重威,并对其假意承诺如果能投降契丹,将扶持他做中原地区的皇帝。杜重威果然中计,命令后晋大军投降契丹。随后张彦泽也率众投降。主将纷纷投降,后晋军队无法像前两次那样组织有效的抵抗,士气低迷,所以很快被契丹大军击溃,赵延寿此时也倒戈一击,和契丹里应外合。于是开元三年(947),耶律德光顺利进入汴梁,后晋灭亡。石重贵被俘,被耶律德光削去皇位,封为负义侯。
后晋与契丹的关系比较微妙。和以往的中原政权不同,后晋是在契丹扶持之下创立的,作为契丹的附属国,是耶律德光控制中原的工具。通过研究后晋历史脉络,可以看出后晋的建立与灭亡都是契丹南下欲夺取中原的结果。石敬瑭当政时期,卑微侍契丹,确保了局面的稳定。后晋利用这个时期进行政治改革,恢复农耕,增强国力。而契丹在得到幽云十六州以后,给契丹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胡汉融合,汉人带去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汉人的儒家文化以及佛教文化被契丹加以吸收,加快了封建化的进程。和平处之的时期双方都得到了好处。而战争爆发以后,后晋生灵涂炭,黄河流域经济遭受重创。同样契丹国内也是人口大量伤亡,农牧业荒废,厌战情绪越来越强烈。晋出帝石重贵成为亡国之君,被俘虏回契丹。本想摆脱屈辱的地位,结果却落得更加悲惨的下场。而辽太宗在进入汴梁以后,由于“纵兵掠刍粟”“括民私财”“不遽遣诸节度还镇”等统治政策的失误,在中原只短暂统治了三个月就被迫北归。途中感染了热疾,病死于杀胡林,南下灭晋的果实也化为乌有。从两人结局来看,开战谁都没有得到好处,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80·后晋纪一[M].北京:中华书局,1956:9146.
[2]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卷11[M].北京:中华书局,1983:225.
[3]薛居政.旧五代史卷77·高祖本纪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37·外国列传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6:1834.
[5]薛居正.旧五代史卷89·桑维翰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1166.
[6]薛居正.旧五代史卷88·景延广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1144.
[7]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81·后晋纪二[M].北京:中华书局,1956:9188-9189.
[8]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80·后晋纪一[M].北京:中华书局,1956:9155.
[9]袁樞.通鉴纪事本末卷40[M].北京:中华书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