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韦斯安德森的电影一贯以强烈的个人风格著名,不论是强调对称美学的构图,干净利落的镜头,还是油画色调般的画面,这一次韦斯安德森《布达佩斯大饭店》靠着出色的配乐获得了金球奖最佳音乐和奥斯卡最佳配乐。
关键词:最佳配乐,叙事,背景音乐,气氛
韦斯安德森电影的配乐一直都非常出色,这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他一贯的搭档迪斯普拉特,迪斯普拉特除了为韦斯安德森的《月升王国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配乐之外,还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色戒》《返老还童》《时尚先锋香奈儿》《国王的演讲》《暮光之城新月》《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担任配乐,这些电影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们在具备自身鲜明特色的同时,或是充满着往昔的美好时光的眷念,或是充满着奇幻神秘的色彩,又不同程度上具备人物传记的色彩。而这些,正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酒店》电影的基调,迪斯普拉特的音乐恰当地出现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像《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那样,与人物的动作,镜头的节奏融为一体。
1.0人物小调对角色的塑造
在《布达佩斯》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音乐《穆斯塔法》的反复出现,每当穆斯塔法先生出现在布达佩斯大酒店中时,这首以俄罗斯的巴拉莱卡琴为主乐器的人物音乐就开始响起。从穆斯塔法与作家共进晚餐这一小段可以看出,《穆斯塔法》其实是布达佩斯大酒店大堂背景音乐,而穆斯塔法由于在布达佩斯大饭店多年的工作,他早已与饭店融为一体,这段音乐既代表了大饭店,也代表了穆斯塔法,欢快中带着神秘和忧伤。
而同一个动机构成的《战争》和《三等车厢》把穆斯塔法和大酒店连接在了一起,这两段音乐比《穆斯塔法》节奏慢半拍,带有更强的叙事型,《战争》交代了穆斯塔法为什么背井离乡来到了陌生的酒店,而《三等车厢》交代了古斯塔夫因为与穆斯塔法的友情而决定写遗嘱将自己死后财产都给穆斯塔法。
在穆斯塔法成为真正的大饭店一员之前,他的人物音乐是《新门童》,这段音乐中间有与《穆斯塔法》相似的部分,但更主要以低音号和吊镲来表达一种急促不安定感,表现了穆斯塔法对于门童生活的逐步适应。
另一个重要的人物音乐是《古斯塔夫前奏》,这是古斯塔夫先生的序曲,急促的匈牙利扬琴预示了即将到来的危险,而马铃声则增加了古斯塔夫先生的神秘气息。在古斯塔夫先生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这段音乐响起,而在古斯塔法先生入狱之后给员工写信时,这段音乐又响起,就像是古斯塔夫先生在现场一样。
《为蒂夫人祈祷》这段音乐是《穆斯塔法》变调的版本,主要乐器是匈牙利扬琴和巴拉莱卡琴,比原来有更多的不安定感,同样动机的乐曲还有《蒂夫人家》。
《作家SZ》是作家的音乐,悠扬像颂歌式的的男声将作家的过去经历和作家写《布达佩斯》两个时间段连接在一起,将读书的少女和已逝去的作家联系在一起。
2.0隱喻暗示型音乐对情节的推动
《鲁特琴和拨弦协奏曲一乐章》这首像是中世纪唱诗班的配乐,主要乐器是轻快的羽管键琴,六弦琴,鲁特琴,出现在穆斯塔法每每回忆到美好时光的地方,如穆斯塔法正式入职,古斯塔夫对穆斯塔法耐心教导,女主角阿加莎第一次出现,穆斯塔法与阿加莎约会等。每当这段音乐响起,会让人自然而然感觉到美好事情会将发生,就像是在教堂里聆听来自天堂里纯净音乐。
《代理的冷血谋杀》乐曲在德米特里和律师对话时,狱友和古斯塔夫挖地道时,律师去拿寄存的死波斯猫时响起,而此时杀手并没有入镜,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诡异的杀手在背后一直虎视眈眈的氛围,暗示杀手一直蓄谋屠杀此人,此人危在旦夕。
《临终遗嘱》出现在律师宣读遗嘱时,运用了低沉管风琴和低音号,还有大量的民间管弦乐,同时也有略微欢快的马铃,象征了古斯塔夫将要遇到的巨大的麻烦但同时也暗藏机遇,为往后的情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3.0背景音乐对气氛的渲染
在重要的戏剧冲突,主人公面临危险,各种紧张的段落中,韦斯安德森总是会让恰当的背景音乐出现来渲染气氛,这其实是一般导演都会使用的常规手法,但是安德森选择的迪斯普拉特的音乐却能渲染出独特的氛围。
作曲家为古斯塔夫在卢兹所作的一些列乐曲如《卢茨城堡序曲》《白天去卢茨的列车》《蒂夫人家》都不止一次在片中出现,都由管弦乐队渲染出一种阴沉而危机四伏的气氛,调式相似中又有一些区别。《卢茨城堡序曲》出现在古斯塔夫和穆斯塔法执行他们的任务,三十二分音符的颤音让氛围十分紧张;而《蒂夫人家》出现在古斯塔夫与死去的D夫人对话,和《为蒂夫人祈祷》前半段旋律是一样的,但是后半段减去了轻快的马铃,而是加入了沉重的军鼓,同样是对话,第二次更加沉重并且预示了即将到来的危机。
《上下楼》用独特的铃声营造了玄幻神秘的效果,古斯塔夫带着穆斯塔法爬上了长长的旋转向上的员工楼梯,然后到达D夫人家的客厅,去见神秘的苹果男孩的油画,而后面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围绕着这一幅神秘的画而展开。在紧张中带有戏谑,欢快中带有特色,运用各种少见的民族乐器或者非常规乐器来烘托气氛。
4.0音乐节拍与镜头节奏
韦斯安德森在一些欢快的,紧张的,逃跑的镜头中总喜爱加上和镜头节奏,主人公步伐一致的音乐。《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和《布达佩斯大饭店》中两段逃跑中令人印象深刻。
《逃跑》是以古斯塔夫越狱这个主题展开的,主要是三角铁,匈牙利扬琴,低音鼓,军鼓,踢踏舞的脚步声等,节奏鲜明,危机四伏,让人不由自主为着越狱的几个人捏一把汗。在狱友们下楼梯跳过熟睡的狱官时,音乐节奏与人物步伐一致,有强烈的戏剧感,而在越狱时被其它不怀好心的狱友发现时又适时低沉,可以说迪斯普拉特和安德森配合地天衣无缝。
《十字钥匙协会》是为大饭店的管理员协会所作的乐曲,是用《穆斯塔法》中动机的几个尾音编排而成,虽然低音声部节奏急促,但是旋律与穆斯塔法》相似,表现了大饭店的管理员协会的管理员工作的高效优雅,有条不紊,像是一种共性的音乐,与镜头管理员们的动作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韦斯安德森的电影音乐不但很好地衬托了镜头和画面,还推动情节,渲染氛围,强化了安德森的个人风格。有意思的是,在片尾字幕中,各式各样的巴拉莱卡琴的插画也不断出现,可见这个乐器在影片中的作用,也说明了导演安德森对于音乐在他的电影里的作用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曾田力,雷伟.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付龙,视觉特效下的情感撞击—影片《2012》配乐解析[J].北京. 电影文学.长春电影集团期刊出版有限公司. 2010(5).
作者简介:黄玮,女,1992-02-18,安徽滁州人,现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艺术学专业,全日制研究生。
关键词:最佳配乐,叙事,背景音乐,气氛
韦斯安德森电影的配乐一直都非常出色,这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他一贯的搭档迪斯普拉特,迪斯普拉特除了为韦斯安德森的《月升王国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配乐之外,还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色戒》《返老还童》《时尚先锋香奈儿》《国王的演讲》《暮光之城新月》《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担任配乐,这些电影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们在具备自身鲜明特色的同时,或是充满着往昔的美好时光的眷念,或是充满着奇幻神秘的色彩,又不同程度上具备人物传记的色彩。而这些,正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酒店》电影的基调,迪斯普拉特的音乐恰当地出现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像《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那样,与人物的动作,镜头的节奏融为一体。
1.0人物小调对角色的塑造
在《布达佩斯》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音乐《穆斯塔法》的反复出现,每当穆斯塔法先生出现在布达佩斯大酒店中时,这首以俄罗斯的巴拉莱卡琴为主乐器的人物音乐就开始响起。从穆斯塔法与作家共进晚餐这一小段可以看出,《穆斯塔法》其实是布达佩斯大酒店大堂背景音乐,而穆斯塔法由于在布达佩斯大饭店多年的工作,他早已与饭店融为一体,这段音乐既代表了大饭店,也代表了穆斯塔法,欢快中带着神秘和忧伤。
而同一个动机构成的《战争》和《三等车厢》把穆斯塔法和大酒店连接在了一起,这两段音乐比《穆斯塔法》节奏慢半拍,带有更强的叙事型,《战争》交代了穆斯塔法为什么背井离乡来到了陌生的酒店,而《三等车厢》交代了古斯塔夫因为与穆斯塔法的友情而决定写遗嘱将自己死后财产都给穆斯塔法。
在穆斯塔法成为真正的大饭店一员之前,他的人物音乐是《新门童》,这段音乐中间有与《穆斯塔法》相似的部分,但更主要以低音号和吊镲来表达一种急促不安定感,表现了穆斯塔法对于门童生活的逐步适应。
另一个重要的人物音乐是《古斯塔夫前奏》,这是古斯塔夫先生的序曲,急促的匈牙利扬琴预示了即将到来的危险,而马铃声则增加了古斯塔夫先生的神秘气息。在古斯塔夫先生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这段音乐响起,而在古斯塔法先生入狱之后给员工写信时,这段音乐又响起,就像是古斯塔夫先生在现场一样。
《为蒂夫人祈祷》这段音乐是《穆斯塔法》变调的版本,主要乐器是匈牙利扬琴和巴拉莱卡琴,比原来有更多的不安定感,同样动机的乐曲还有《蒂夫人家》。
《作家SZ》是作家的音乐,悠扬像颂歌式的的男声将作家的过去经历和作家写《布达佩斯》两个时间段连接在一起,将读书的少女和已逝去的作家联系在一起。
2.0隱喻暗示型音乐对情节的推动
《鲁特琴和拨弦协奏曲一乐章》这首像是中世纪唱诗班的配乐,主要乐器是轻快的羽管键琴,六弦琴,鲁特琴,出现在穆斯塔法每每回忆到美好时光的地方,如穆斯塔法正式入职,古斯塔夫对穆斯塔法耐心教导,女主角阿加莎第一次出现,穆斯塔法与阿加莎约会等。每当这段音乐响起,会让人自然而然感觉到美好事情会将发生,就像是在教堂里聆听来自天堂里纯净音乐。
《代理的冷血谋杀》乐曲在德米特里和律师对话时,狱友和古斯塔夫挖地道时,律师去拿寄存的死波斯猫时响起,而此时杀手并没有入镜,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诡异的杀手在背后一直虎视眈眈的氛围,暗示杀手一直蓄谋屠杀此人,此人危在旦夕。
《临终遗嘱》出现在律师宣读遗嘱时,运用了低沉管风琴和低音号,还有大量的民间管弦乐,同时也有略微欢快的马铃,象征了古斯塔夫将要遇到的巨大的麻烦但同时也暗藏机遇,为往后的情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3.0背景音乐对气氛的渲染
在重要的戏剧冲突,主人公面临危险,各种紧张的段落中,韦斯安德森总是会让恰当的背景音乐出现来渲染气氛,这其实是一般导演都会使用的常规手法,但是安德森选择的迪斯普拉特的音乐却能渲染出独特的氛围。
作曲家为古斯塔夫在卢兹所作的一些列乐曲如《卢茨城堡序曲》《白天去卢茨的列车》《蒂夫人家》都不止一次在片中出现,都由管弦乐队渲染出一种阴沉而危机四伏的气氛,调式相似中又有一些区别。《卢茨城堡序曲》出现在古斯塔夫和穆斯塔法执行他们的任务,三十二分音符的颤音让氛围十分紧张;而《蒂夫人家》出现在古斯塔夫与死去的D夫人对话,和《为蒂夫人祈祷》前半段旋律是一样的,但是后半段减去了轻快的马铃,而是加入了沉重的军鼓,同样是对话,第二次更加沉重并且预示了即将到来的危机。
《上下楼》用独特的铃声营造了玄幻神秘的效果,古斯塔夫带着穆斯塔法爬上了长长的旋转向上的员工楼梯,然后到达D夫人家的客厅,去见神秘的苹果男孩的油画,而后面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围绕着这一幅神秘的画而展开。在紧张中带有戏谑,欢快中带有特色,运用各种少见的民族乐器或者非常规乐器来烘托气氛。
4.0音乐节拍与镜头节奏
韦斯安德森在一些欢快的,紧张的,逃跑的镜头中总喜爱加上和镜头节奏,主人公步伐一致的音乐。《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和《布达佩斯大饭店》中两段逃跑中令人印象深刻。
《逃跑》是以古斯塔夫越狱这个主题展开的,主要是三角铁,匈牙利扬琴,低音鼓,军鼓,踢踏舞的脚步声等,节奏鲜明,危机四伏,让人不由自主为着越狱的几个人捏一把汗。在狱友们下楼梯跳过熟睡的狱官时,音乐节奏与人物步伐一致,有强烈的戏剧感,而在越狱时被其它不怀好心的狱友发现时又适时低沉,可以说迪斯普拉特和安德森配合地天衣无缝。
《十字钥匙协会》是为大饭店的管理员协会所作的乐曲,是用《穆斯塔法》中动机的几个尾音编排而成,虽然低音声部节奏急促,但是旋律与穆斯塔法》相似,表现了大饭店的管理员协会的管理员工作的高效优雅,有条不紊,像是一种共性的音乐,与镜头管理员们的动作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韦斯安德森的电影音乐不但很好地衬托了镜头和画面,还推动情节,渲染氛围,强化了安德森的个人风格。有意思的是,在片尾字幕中,各式各样的巴拉莱卡琴的插画也不断出现,可见这个乐器在影片中的作用,也说明了导演安德森对于音乐在他的电影里的作用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曾田力,雷伟.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付龙,视觉特效下的情感撞击—影片《2012》配乐解析[J].北京. 电影文学.长春电影集团期刊出版有限公司. 2010(5).
作者简介:黄玮,女,1992-02-18,安徽滁州人,现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艺术学专业,全日制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