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历史的尘烟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hj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谁为为之,孰令听之”,论述了司马迁写“史记”是历史的必然;从“天人之际,古今之变”概速《史记》的主要内容;从“史无前例,传唱不衰”阐述《史记》的重大意义。最后总结:司马迁的一支如椽大笔不仅把历史的恢宏一一尽出,而且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文人操守。
  关键词:司马迁 《史记》 价值
  
  历史本是一段灰飞烟灭的过往,假如我们缺乏任何可资追溯的凭借。历史也仅是一些选择和沉淀后的后世想象,只因我们永远无法回到现场。《史记》,纵横捭阉的三千载春秋,从司马迁笔端磅礴而出(司马迁,字子长,约公元前145年一公元前90年,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家、文学家)。这并非不期而遇,而是一场瓜熟蒂落的必然事件。
  
  一、谁为为之。孰令昕之
  
  (一)历史契机
  汉武帝时。经济发展、政权稳固、文化学术空前繁荣,封建地主阶级要求整理一部“上记轩辕,下至于兹”的贯通古今的历史著作。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汉惠帝废除禁止私人藏书的法令,汉武帝建立国家图书馆(石室金匮),并派专人广泛收集和抄写书籍,使得书库丰富,这些都为司马迁写《史记》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二)家学渊源
  司马迁出身于史官世家,其父司马谈对其影响极大(司马谈,汉初为五大夫,汉武帝时任太史令,通阴阳、儒、墨、名、法、道各家之长短)。司马迁自幼聪慧、童年无忧。后随著名经学家董仲舒、孔安国研习《春秋公羊传》和《古文尚书》。他博览群书,学术渊博,成为他写《史记》的重要条件。
  (三)交游广博
  司马迁20岁举足漫游江山史迹。形态各异的民俗民情为他的写作提供了新鲜材料。加深了他对历史记载的理解和自我斟析;形形色色的各阶层人物。加深了他对某些历史人物的印象和理解。从而使见诸笔端的人物惟妙惟肖。富有生活气息。
  (四)飞来横祸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当司马迁潜心撰写《史记》之际,却遇上了飞来横祸。因李陵事件蒙冤入狱,含辱接受宫刑。至此司马迁修史动机有所调整,由“明圣盛德”、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的初衷,转以抒发心中的抑郁不平,对盛世的赞颂融入了较重的怨刺成分,人物传记更多抒发着他的含冤肺腑。
  
  二、天人之际,古今之变
  
  (一)残缺之《史》
  司马迁虽为朝廷史官,却并未完全体现最高统治者的意志。朝廷曾下诏删补《史记》,被删后仅十余万言的《史记》,在汉以后即失传,以后一直流传的是经续补的《史记》。可知今见之《史记》并非当日司马迁所著之完整版,《史记》的残缺确凿无疑,这注定是一个遗憾。
  (二)磅礴之《史》
  《史记》是一部通史,全书有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约五十二万字。“本纪”是全书总纲,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是用表格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是各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也是全书叙事的脉络和补充。“书”则记述制度发展,囊括礼乐兵律、社会经济、天文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主要记载诸侯国之事。“列传”主要记载除帝王诸侯外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重要人物传记,少数列传则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主统治的历史。《史记》由这五种不同体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全面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发展,是对古代历史的宏阔总结。
  
  三、史无前例。传唱不衰
  
  在浩如烟海的文史卷牍中,《史记》何以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它的价值,也许可用鲁迅先生“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语要之,以见其历史学和文学上的“独创性”与“先锋性”。
  (一)史学价值
  1 历史编纂的独创性。(1)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在继承前人著述体例的基础上“勒成一书,分为五体”,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学方法。(2)百科全书史。在历史研究领域方面,囊括古今中外、汇总百科,无论深度广度都是史无前例。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
  2 史学思想的先锋性。(1)秉笔直录。《史记》明确表示反对那种“誉者或过其失,毁者或损其真”的作法,主张实录。(2)重视人的历史作用。司马迁是反天命的,强调人是历史的中心。因此,他在写帝王将相的同时,注意为社会上的各种人立传。(3)进步的历史观。司马迁在《游侠列传》里“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所体现的是对法律、道德的阶级本质的反思;在《货殖列传》里,看到“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重视物质生产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并强调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以史为镜、鉴往知来”的思想。
  (二)文学价值
  1 文学地位。(1)世界意义传记文学的确立。《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要比“世界传记之王”普鲁塔克的《列传》几乎早产生两个世纪。(2)人物传记文学传统的开创。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此外,史传以外的别传、家传、墓志铭等各种形式的传记。也与《史记》所开创的传记文学传统有渊源关系。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史记》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多种写作可能性。
  2 叙事艺术。《史记》由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贯古通今,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1)合情合理原则。本纪、世家的传主基本上都是传说或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皇帝侯王,根据政治地位决定他们入本纪还是人世家。此等安排,可谓苦心孤诣,既充分尊重史实,又合乎逻辑。(2)兼顾相从原则。《史记》各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间的内在联系,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3)详略得当原则。在处理材料时,司马迁是略古详今的。这并非他薄古厚今,而因越相近的史料越完备,也越易辨真伪、驾轻就熟。(4)两相呼应原则。“互见法”的运用,是《史记》选取、安排材料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特点,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5)论断于叙原则。《史记》结合具体史实,吸收当事人的评论或反映,以“寓论断于序事”的手法间接勾画出了人物性格,表达了作者的立场。
  3 人物刻画。(1)人物丰富多样。司马迁以传神之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个栩栩如生、风采各异的人物画像,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个重要的人物原型宝库,对后世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创作等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个性丰满鲜明。在司马迁的《史记》里,自以为功高盖世的帝王们同样有无耻暴戾、虚假懦弱的一面。这种个性与共性的展现,让复杂的人物性格因多维透视而旁见侧出。
  4 风格特征。(1)宏阔深邃。《史记》中“囊血射天、破釜沉舟”等恢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等洞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等豪情。俱被司马迁以一支如椽巨笔凛然而出。(2)悲壮雄浑。司马迁羞愤著书、韩信鸟尽弓藏、屈原忠而被谤、项羽四面楚歌……全书包括一百二十多个悲剧人物,令人唏嘘,发人深省。(3)跌宕传奇。司马迁爱猎奇。曾把许多传说故事写入人物传记中造成一种神秘感。写汉高祖发迹,用刘媪“感蛟龙而生子、刘邦斩巨蛇”等传说显示灵异;张良的出现“恍若神仙”……为文疏荡多变,忽起忽落,可谓精彩妙绝。
  5 不足之处。受时代的限制,《史记》也存在某些缺点与不足。例如存在“天命”、灾异和历史循环论的神秘思想的影响。在《六国年表序》论述秦并天下的原因时,指出这是“天所助”的结果;在《天官书》中,记述各种特殊的自然天象时,常常与人事联系在一起,更多地表现了灾异的神秘思想。这些说明《史记》在“究天人之际”时,仍没有摆脱“天人感应”神学思想的影响等。
  
  四、道德文章。山高水长
  
  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司马迁的一支如椽大笔不仅把历史的恢宏一一尽出,而且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文人操守。可谓道德文章,山高水长。
其他文献
摘 要: 即将步入社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在面对择业时往往表现出焦虑、恐慌和茫然,他们强调自我,却又信心不足。因此亟需对他们进行择业辅导,引导他们调适自我心理。通过构建系统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分阶段开展好择业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和正确解决就业心理问题,以实现顺利就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 择业心理 就业指导    大学生群体是由青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处
早在20世纪末,李安导演即以其原创的家庭三部曲蜚声世界影坛。家庭三部曲以艺术化视野,巧妙地将中西文化得心应手地融汇至影视艺术作品,同时,更以其超卓的影视艺术创制技巧,令其作品中的人物鲜活地跃然于光影之中。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是其在1992-1994年间,每隔一年推出的,继《推手》与《喜宴》相继问鼎金马奖后,仅时隔一年,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饮食男女》即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相继获奖的三部影片,分别诠释了
摘 要: 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浮华的风气,强调形式,忽略语文本真的课也随处可见。撇去虚华的内容泡沫,煽情的语言泡沫,浮夸的设计泡沫,回归平实语文,才是我们应该去走的路。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浮华 平实    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可以说是变化万千。多彩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学生思维更活跃了,老师们也更加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
书画相通,人所共识。印画亦相通,诸君以为然否?论画重神韵,重气息,篆刻之艺,其道一也。  振亚先生的“童子功”,是从绘画起始的,少时即投梁溪名家秦古柳先生门下,研习山水,问道六法,含英咀华,沉浸浓郁。同门师友中,钱绍武、华士清、董欣宾辈,俱为一时俊彦,振亚先生相与砥砺,艺道日进。  世事沉浮,振亚先生年青入川,遂与绘事暌违,却又一头扎进了篆刻艺术的渊薮。时渝州有曾右石先生,治印有大名,追秦摹汉,无
[摘要] 巴托克的《小宇宙》是一部内容广泛的作品,是为学习钢琴的学生创作的一部出色的钢琴教材。如果纳入我们今天的钢琴教材体系之中,和传统教材结合使用,相辅相成,互补长短,可以完善我们当今的钢琴教学内容,这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关键词]《小宇宙》;教材体系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3.045  贝拉?巴托克(Bela Bortok ) ,
摘 要: 本文在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学习、生活、求职等状况进行了问卷分析和研究,以寻得一些当代大学生在做人和做事方面所共存的特征和结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21世纪初期的国家文化教育事业及文化教育实践,为当代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高校当代大学生 阅读 做人 做事    一、引言  目前,针对大学生阅读的
摘 要: 英籍加勒比海女作家简·里斯在《藻海无边》中塑造了一个和她有着相同出身的女性——安托瓦内特。里斯在该小说中采用镜像手法来凸显安的双重身份给她带来的身份危机,安在经历一次次求助外在的镜像来获得身份认同的努力失败后,意识到只有打破外在的镜子,才能重新独立构建自己的身份。  关键词: 《藻海无边》 镜像手法 身份    英籍女作家简·里斯(Jean Rhys,1849—1979)出身在英国的殖民
2012年以来,在“新韩流”战略的实施背景下,韩国动画呈现出以海外市场为重要目标、以婴幼儿为主要受众、以电视和网络为主要媒介、以形象授权为主要盈利手段的产业特征。根据韩国《2019年动画产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韩国动画产业“销售额与附加值分别达到了6293亿韩元(约36.8亿人民币)和2230亿韩元(约13亿人民币)……近五年同比增长率为5.4%”[1],其中动画输出额与进口额的贸易顺差为1
摘要: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面临着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认真分析大学生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价值观多元化 大学生党员 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高校党建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党在新时期历史任务的重要保障。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党员是未来党和国家
摘 要: 《不—不仔》是美籍日裔作家约翰·冈田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主要描述了第二代日裔美国人Ichiro在二战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探寻自己文化身份的过程。小说中的母亲形象代表着日本文化身份,而在美国出生长大的Ichiro倾向于选择美国文化身份,因此两者爆发了巨大的冲突。这个过程实际正是对拉康提出的“镜像阶段”的映射。在这场自我与他者的斗争中,母亲最后选择了自杀,他者覆灭;Ichiro最终选择了忠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