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罗庚说过:“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的。”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样来对待差错。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的差错看成是难得的资源,并且加以运用,我的课堂也因差错而变得有意义和生命力。
一、顺水推舟,反抛问题
纠正错误的最好时机是当堂解决,解决问题的最佳对象是学生自己,通过问题“反抛”,让学生自己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各人的思维不同,方法各异,却也异曲同工,自有一番趣味。
案例:《3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
师:3×1用哪句口诀?
生1:三一得三。
生2:是的!这里应该用“三一得三”。刚才1×3是用“一三得三”,那3×1不就应该用“三一得三”吗?我认为我们在发明口诀时,少发明了一句口诀。
师:真不简单,生2又发明了一句口诀。你们觉得把它放在哪儿呢?
生3:我也感觉少了一句“三一得三”,就把它放在“一三得三”的下面吧。
师板书。
师继续:3×2用哪句口诀呢?
生4:这里也少了一句口诀“三二得六”。
……
师:请小朋友自己把黑板上的乘法口诀读一读。(学生读口诀,一会儿,生4举手想发言)
生4:老师,太多了,我想是不是可以减少点儿?
师:可以少哪儿的呢?
教室里一片沉默。
师:独立思考之后,也可以与小组的成员商议啊。
生5:我们发现“一三得三”和“三一得三”差不多,3×1和1×3是好朋友,知道1×3=3,就可以知道3×1=3了。
生6:我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我们也发现“二三得六”和“三二得六”差不多,只不过把口诀里的“二”和“三”调换了一下位置,结果都是六。
师:是这个理儿!你们觉得用哪一句好呢?
生5:“一三得三”和“三一得三”这两句中,我觉得用“一三得三”好。在家吃饭时,大人让着小孩吃,这里两个乘数在一起,小数也要在大数的前面。
生6:“二三得六”和“三二得六”,我更喜欢“二三得六”。我们数数的时候是0、1、2、3……从小到大排的,我想这里两个乘数在一起的时候,也要把小的乘数排在前面,大的乘数排在后面。
师:数学家在发明乘法口诀的时候,也就像小朋友们刚才一样,反复讨论、反复商量,决定在乘法口诀里,把小的乘数放在前面。
思考:
(1)当学生出现与预期不相符的回答时,教师采取的是顺水推舟的方法,这是我们在面对学生的非理想答案时,最合适的应对方式。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引导能够引发学生继续思考,在前行的路上会有适当的时机由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让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会更丰满。
(2)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上述片段中,教师在面对错误时,准确地抓住错误,却将发现错误、研究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机会留给了学生。教师引领学生发现错误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在反复读口诀中学生发现了不妥当的地方,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简约化的美妙。
二、课堂遗憾,课后反思
不是每节课我们总能做到合适并且及时地处理错误。这种遗憾被带到课后,我们可以坐下来把这些片段记录下来,能够为后面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我出示这样一题:78×99 78。学生尝试计算后,组织学生进行了交流。
生1:把99看做100-1,78×99 78=78×(100-1) 78=78×100-78×1 78=7800-78 78=7800。
生2:把99看做100,再把多算的减去,78×99 78=78×(99 1)-78 78=78×100-78 78=7800。
生3:把78看做78×1,78×99 78=78×99 78×1=78×(99 1)=78×100=7800。
师:同学们,你喜欢哪种方法?
生4:我喜欢第二种方法,因为99接近100,就先把它看做100,多算了再减。
生5:把99看成100与1的差,就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我喜欢第一种方法。
生6:第三种方法,把78看成78与1的乘积后,就能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所以我喜欢第三种方法。
……
学生们各抒己见,最后我说:“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方法,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
反思:
这个环节看上去,我是尊重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实质上,不但没有引导学生实现算法的优化,更深层次的是缺乏对发展学生的整体意识的关注,直白地说我当时对数的运算就缺乏整体意识。孤立地算78×99,机械地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虽然不乏合理的成分,但稍有数学审美鉴赏力的人总觉得有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生2的想法从本质上讲也没有逃脱这种窠臼。后来教学这一系列的知识时,我更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某一类算式所具备的共同特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整体结构。同时这种结构应当是开放的,并作为一个容量较大的组块整体提取和应用,才能在学生遇到新问题时实现顺应,达到新的平衡。
三、优化组合,正反对比
“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学生所犯的错误特别是对错误的再认识,是学生获得和巩固知识的宝贵财富。面对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教学资源,教师要能善于捕捉,灵活处理,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引导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
这种正反对比在后继教学中,经常体现在有针对性的对比练习中,但并非是大量重复的机械练习。下面是纠正练习极好的范例。
运算律练习设计方案:
(1)按规律改写算式,并比较哪个算式计算较简便,哪个算式计算反而麻烦。你想到什么?
21×5×8 45×2×7 25×4×6
210÷6÷5 280÷7÷87 20÷8÷2
通过练习使学生对简便算法中“有时”二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明确使用结合法简算时,两个一位数结合相乘的积为整十数时才便于口算,否则更麻烦。
(2)先想一想,把24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其中哪种情况有利于用分解法使下面的题计算比较简便?
①25×24 ②360÷24
先让学生列举出乘积是24的几种不同情况,并比较哪种情况最简便,再延伸到“乘法中怎么拆比较简便,除法中怎么拆比较简便”的大背景中去,从简单的两道算式入手,引导学生逐步走进知识的本质。
错误是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偏差与失误,伴随着教学的始终,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不必整天为学生的出错而苦恼,为防错、纠错费尽心机。防微杜渐、亡羊补牢的做法也算不上十分明智,教师在遇到教与学的错误时,宽容地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冷静地分析错误原由,有效地挖掘错误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引领学生灵活地纠正错误,带领学生从错误中反思,从错误中学习,不断地从错误走向正确,走向成功。
“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探究,给学生出错的时空,甚至可以促进差错的生成,引导学生最终能“拨开云雾见明月”,使我们的课堂更具智慧和趣味!
一、顺水推舟,反抛问题
纠正错误的最好时机是当堂解决,解决问题的最佳对象是学生自己,通过问题“反抛”,让学生自己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各人的思维不同,方法各异,却也异曲同工,自有一番趣味。
案例:《3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
师:3×1用哪句口诀?
生1:三一得三。
生2:是的!这里应该用“三一得三”。刚才1×3是用“一三得三”,那3×1不就应该用“三一得三”吗?我认为我们在发明口诀时,少发明了一句口诀。
师:真不简单,生2又发明了一句口诀。你们觉得把它放在哪儿呢?
生3:我也感觉少了一句“三一得三”,就把它放在“一三得三”的下面吧。
师板书。
师继续:3×2用哪句口诀呢?
生4:这里也少了一句口诀“三二得六”。
……
师:请小朋友自己把黑板上的乘法口诀读一读。(学生读口诀,一会儿,生4举手想发言)
生4:老师,太多了,我想是不是可以减少点儿?
师:可以少哪儿的呢?
教室里一片沉默。
师:独立思考之后,也可以与小组的成员商议啊。
生5:我们发现“一三得三”和“三一得三”差不多,3×1和1×3是好朋友,知道1×3=3,就可以知道3×1=3了。
生6:我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我们也发现“二三得六”和“三二得六”差不多,只不过把口诀里的“二”和“三”调换了一下位置,结果都是六。
师:是这个理儿!你们觉得用哪一句好呢?
生5:“一三得三”和“三一得三”这两句中,我觉得用“一三得三”好。在家吃饭时,大人让着小孩吃,这里两个乘数在一起,小数也要在大数的前面。
生6:“二三得六”和“三二得六”,我更喜欢“二三得六”。我们数数的时候是0、1、2、3……从小到大排的,我想这里两个乘数在一起的时候,也要把小的乘数排在前面,大的乘数排在后面。
师:数学家在发明乘法口诀的时候,也就像小朋友们刚才一样,反复讨论、反复商量,决定在乘法口诀里,把小的乘数放在前面。
思考:
(1)当学生出现与预期不相符的回答时,教师采取的是顺水推舟的方法,这是我们在面对学生的非理想答案时,最合适的应对方式。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引导能够引发学生继续思考,在前行的路上会有适当的时机由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让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会更丰满。
(2)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上述片段中,教师在面对错误时,准确地抓住错误,却将发现错误、研究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机会留给了学生。教师引领学生发现错误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在反复读口诀中学生发现了不妥当的地方,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简约化的美妙。
二、课堂遗憾,课后反思
不是每节课我们总能做到合适并且及时地处理错误。这种遗憾被带到课后,我们可以坐下来把这些片段记录下来,能够为后面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我出示这样一题:78×99 78。学生尝试计算后,组织学生进行了交流。
生1:把99看做100-1,78×99 78=78×(100-1) 78=78×100-78×1 78=7800-78 78=7800。
生2:把99看做100,再把多算的减去,78×99 78=78×(99 1)-78 78=78×100-78 78=7800。
生3:把78看做78×1,78×99 78=78×99 78×1=78×(99 1)=78×100=7800。
师:同学们,你喜欢哪种方法?
生4:我喜欢第二种方法,因为99接近100,就先把它看做100,多算了再减。
生5:把99看成100与1的差,就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我喜欢第一种方法。
生6:第三种方法,把78看成78与1的乘积后,就能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所以我喜欢第三种方法。
……
学生们各抒己见,最后我说:“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方法,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
反思:
这个环节看上去,我是尊重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实质上,不但没有引导学生实现算法的优化,更深层次的是缺乏对发展学生的整体意识的关注,直白地说我当时对数的运算就缺乏整体意识。孤立地算78×99,机械地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虽然不乏合理的成分,但稍有数学审美鉴赏力的人总觉得有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生2的想法从本质上讲也没有逃脱这种窠臼。后来教学这一系列的知识时,我更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某一类算式所具备的共同特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整体结构。同时这种结构应当是开放的,并作为一个容量较大的组块整体提取和应用,才能在学生遇到新问题时实现顺应,达到新的平衡。
三、优化组合,正反对比
“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学生所犯的错误特别是对错误的再认识,是学生获得和巩固知识的宝贵财富。面对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教学资源,教师要能善于捕捉,灵活处理,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引导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
这种正反对比在后继教学中,经常体现在有针对性的对比练习中,但并非是大量重复的机械练习。下面是纠正练习极好的范例。
运算律练习设计方案:
(1)按规律改写算式,并比较哪个算式计算较简便,哪个算式计算反而麻烦。你想到什么?
21×5×8 45×2×7 25×4×6
210÷6÷5 280÷7÷87 20÷8÷2
通过练习使学生对简便算法中“有时”二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明确使用结合法简算时,两个一位数结合相乘的积为整十数时才便于口算,否则更麻烦。
(2)先想一想,把24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其中哪种情况有利于用分解法使下面的题计算比较简便?
①25×24 ②360÷24
先让学生列举出乘积是24的几种不同情况,并比较哪种情况最简便,再延伸到“乘法中怎么拆比较简便,除法中怎么拆比较简便”的大背景中去,从简单的两道算式入手,引导学生逐步走进知识的本质。
错误是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偏差与失误,伴随着教学的始终,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不必整天为学生的出错而苦恼,为防错、纠错费尽心机。防微杜渐、亡羊补牢的做法也算不上十分明智,教师在遇到教与学的错误时,宽容地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冷静地分析错误原由,有效地挖掘错误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引领学生灵活地纠正错误,带领学生从错误中反思,从错误中学习,不断地从错误走向正确,走向成功。
“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探究,给学生出错的时空,甚至可以促进差错的生成,引导学生最终能“拨开云雾见明月”,使我们的课堂更具智慧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