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利用反省性思维分析了潘岳的《西风胡杨》,认为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使读者更清楚地认识胡杨这种沙漠植物,同时也能正确地认识《西风胡杨》的描写特点;另外,通过反省性思维对《西风胡杨》的分析有助于培养读者严谨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也能为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进行科学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西风胡杨 反省思维 文章结构 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反省思维在教学中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杜威认为反省思维是“最好的思维方式”,但是不是碰巧出现的“心中的闪念,而是指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和持续不断的深思。反省思维包含“感觉问题所在观察各方面的情况,提出假定的结论并进行推理,积极地进行实验的检验”等五个步骤。具体包括:(1)暗示;(2)理智化;(3)假设;(4)推理;(5)用行动检验推理。但这五个阶段的顺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思维五步”在每一阶段均可展开。这种思维方式目前在文学分析已经初见端倪,但是对其在教学中的系统的应用还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反思性思维来分析潘岳的《西风胡杨》,旨在寻找一种恰当的思维方式,更容易理解胡杨这种沙漠植物,同时掌握沙漠胡杨的写作技巧。
一 《西风胡杨》的写作重点的反思性思维分析
首先通过《西风胡杨》的标题可以看出,该标题是“西风胡杨”,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西风中的胡杨,“西风”是胡杨的定语,关键词是胡杨,题目暗示写作重点应集中于胡杨,西风应该作为衬托。其次,通过“西风”的景色和情感暗示可知,“西风”代表萧瑟,凄凉景象和伤感的感情基调。例如:毛泽东的《忆秦娥》中的“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柳永笔下的“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李清照笔下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些词句中,“西风”都代表萧瑟凄凉的景象,因此《西风胡杨》中的西风也是代表西风胡杨的景象,也就是说胡杨的生存环境应该是恶劣的环境,因此标题首先给胡杨一个坚韧性格的暗示;另外,胡杨首先是一种植物,对植物的描写,一般要描写:生存的环境;外貌(根、茎、干、叶);根、茎、干、叶中的特殊性;植物的作用;作者的情感。但是由西风和胡杨两个词构成的“西风胡杨”。这个题目又不是西风和胡杨两个词的简单相加,它能够派生出新的意思,暗示是通过西风中胡杨的品格来表现胡杨的精神和内在美。因此对胡杨的根、茎、干、叶以及根、茎、干、叶的描写应该是具有侧重的,通过这样的反省性思维分析,我们就能大致地了解整个文章的全貌。
二 《西风胡杨》文章结构的反省性思维分析
文章结构是文章的框架,没有框架的构建,文章只能是词汇的堆积,不可能成为一片优秀的文章,只有具有清晰的脉络结构,整个文章就会纲举目张。通过文章的通读,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胡杨的描写主要是以下五个部分:胡杨叶、胡杨的干、胡杨品质、对胡杨精神的赞美。
1 用对比的手法将胡杨叶置于特定的美景之中。关于胡杨叶的描写,我们一般的描写手法就是写胡杨叶的颜色,胡杨叶的形状,以及胡杨叶的纹理,胡杨叶的特性,但是这样简单描写似乎不能表现胡杨的坚韧性质,所以这种写作技巧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1)通过对文章阅读我们可以知,作者对胡杨叶的描述是通过对比的方法完成的,而对比的方法也是在说明事件突出差异性是常用的方法,“在那里,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曾经英雄逐霸的故事,曾经狂嘶的烈马……还剩下胡杨簇簇金黄的叶”。这段的描写恰是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了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很多的事物在艰苦条件下消失时,胡杨依旧存在,从而通过进一步引出胡杨叶;(2)利用对比的手法,用胡杨衬托胡杨叶的美,其它的树木在春天争奇斗艳,而胡杨叶没有显示出“过人之处”,但是在秋天它却是最有生命力的树,这很像鲁迅笔下的“真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面视淋漓的鲜血”,在作者的笔下,通过对比的说法折射出胡杨叶这样顽强的精神;(3)给胡杨叶艰苦而美丽的环境,给读者以凄凉而美好的景象。
“那金黄,那鲜红,那刚烈,那凄婉,那裹着红云顶着青天的娇艳,那如泣如诉如烟如雾的摇曳,会使你在夜里借着月光去抚摸隐约朦胧的花影,会使你在清晨踏着雨露去感触沙沙的落叶”。
将胡杨置于“烈风,凄婉,红云”来表现胡杨的“形”;用“娇艳,金黄”展示胡杨的色;用“如泣如诉如烟如雾的摇曳”来表现胡杨的“态”;而月光下隐约朦胧的花影则是胡杨叶的魂。作者以对比将事件置于特定环境中充分地描绘了胡杨的美,将“色、形、态、魂”的描写熔于一炉。
2 胡杨的生存环境。作者对胡杨生存环境的描写是数字化的描写,从而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到胡杨是生存在“风沙满天”的沙漠地带:
“在这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32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3800平方公里的塔里木胡杨林。两个天敌彼此对视着,彼此僵持着,整整一亿年”。
这充分表现了胡杨生命力的顽强和生存环境的恶劣。
3 胡杨品格的描写。作者描写了五种品质:坚韧、无私、包容、悲壮、“胡杨,不孤独”。如,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韧的树;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包容的树;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并不孤独。对于胡杨的坚韧,作者也是把胡杨置于特定的困难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不是一般描写中的苍白的呼喊。作者通过面对“霜风击倒”,“沙尘掩盖”,“断臂折腰”,“痕伤遍体”四种特定环境表现胡杨的坚韧,写出胡杨坚韧的“魂”;对于胡杨的“无私”是利用比喻和拟人两种手法表现出来的,即“屏障”和“让”,但是对于屏障的描写却是直观而且贴切的,屏障前是沙漠,而“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喧闹的红尘世界,是并不了解他们的芸芸众生。背后的芸芸众生……”,胡杨与其说是屏障还不如说是挡在前面最勇敢的抗沙战士,而且通过前面的胡杨存在的时间维度“上亿年”就更能体现出胡杨的无私(舍己为芸芸众生)。通过这样的描写已经是很深刻了,但是在作者的笔下,这还不够,还需要继续地加入,因为屏障是静的东西,只用静态“屏障”表现无私好像缺点什么。因此作者又引入了动态的无私,利用“让”和“留”来表现胡杨的无私,是对胡杨无私精神的升华;对于胡杨的包容,作者是利用了直接陈述和比喻相结合的手法来完成的,即“包容天地、和谐共生、根入深土”,这是从低级层面来表现胡杨的包容,更高的层面是通过比喻来完成的,“胡杨林是硕大无边的群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是典型的东方群体文明的构架”;“如同我们中国人的心,每个细胞,每个支干,每个叶瓣,无不流动着文明的血脉,使大中国连绵不息的文化,虽经无数风霜雪雨,仍然同根同种同文独秀于东方”。这两段话极其强烈地表现了胡杨的包容,也从另一个层面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对胡杨不孤独的刻画是具体的陈述,表现了抗击沙漠敌人的树种不仅仅是胡杨,还有红柳、红树林,通过这样一个理念,我们可能顺理推出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无论如何应该是胡杨的坚强后盾,因为胡杨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但是遗憾的是“身后的人们用泥土塑成一个个偶像放在庙堂里焚香膜拜,然后再将他们这些真正神圣的勇士砍下来烧柴。短短几十年,因过度围海养殖与滥砍滥伐,中国4.2万公顷的红树林已变成1.4万公顷。为此,红树哭了,赤潮来了。”作者利用这种反差手法来表现胡杨的不孤独,确实可以说是绝妙之笔,从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人类的无知和“恩将仇报”的渺小,更好地呼吁了保护胡杨的重要性,必然性;胡杨的悲壮是通过“胡杨生下来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朽”来完成的,利用三个“一千年”,“不倒—不死—不朽”高层递进地表现胡杨的悲壮。同时,作者把胡杨的悲壮同维护我们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伟人相类比,更加凸显了胡杨的不平凡和悲壮。
通过上面品质的描写,对胡杨的情感描写就顺理成章了,首先胡杨不能倒,不能离去,而且作者用血和泪来祈求胡杨不能倒:
“我站在这凄然高耸的胡杨林中,我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红柳与红树,请他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我想哭,我想为那些仍继续拼搏的战士而哭,我想为倒下去的伤者而哭,我想为那死而不朽的精神而哭。我想让更多的人在这片胡杨林中都好好地哭上一哭,也许这些苦涩的泪水能化成细雨再救活几株胡杨。这难道是一种英雄末路的悲怆?这难道是一种传教士的无奈?不是。因为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鼓励。”
作者对胡杨的爱已经达到如此之高的境界,因此对胡杨的描写是井然有序,入情入理的。读者能感受到胡杨之美,胡杨之忍,胡杨的重要,从而唤起芸芸众生保护胡杨。但是仅仅通过文学层面来分析胡杨还不能够起到保护胡杨的作用,还必须通过文中的一些暗示来给读者以悬念才能起到珍爱胡杨和保护胡杨的目的,因为文中体现的只是呼吁保护胡杨,而没有保护胡杨的具体做法,以及让胡杨发挥最大作用的科学理念。
三 《西风胡杨》的暗示分析
仅仅对《西风胡杨》做文学层面的分析是对文本较为粗浅的认识,笔者认为在分析胡杨时有必要提出文本中的种种暗示,以便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和阅读培养合理的反省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同时也能激发读者对科研的兴趣,以便更充分地了解胡杨,理解胡杨和保护胡杨,让胡杨为人类发挥更大的作用。
1 对历史叙述设问提出暗示:
“在那里,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曾经英雄逐霸的故事,曾经狂嘶的烈马,腾燃的狼烟,飞旋的胡舞,激奋的羯鼓,肃穆的佛子,缓行的商队,以及那六百里加急飞奔的长安信使……”。
这一段描写暗示了在西域变成沙漠之前的景象,那么看到这些我们就会想到,经历了哪三十六国呢?为什么最后消失了呢?是因为地球的变化吗?是因为人为的因素吗?还是有其它背后的原因?当然这些答案从文本里面是找不出来的,但是这样的设问能激发读者对西域以前历史的研究的关注。
2 对数字设问提出暗示:在《西风胡杨》中用的数字有好几处,但是数字设问仍会引起读者对胡杨更大的兴趣,也激发更多的人研究胡杨。
“能在零上40℃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40℃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
在这段话中,作者用了两个数字,这就使我们想到,这些温度是极限温度吗?也就是说胡杨耐高温就是零上40℃吗?耐低温是零下40℃吗?若不是,那么其耐高温的极限温度是多少呢?为什么即耐高温又耐低温呢?它怎么能耐盐碱呢?
3 对性质描述的暗示:胡杨的根能延伸地下20米,那么这个数字是准确数字吗?其它植物的根能不能达到呢?要是不能达到,能不能利用嫁接或者目前的一些技术使其达到呢?胡杨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成长呢?我们发展胡杨和保护胡杨的最佳措施是什么?看了这篇文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设问,但是作者认为更清楚地理解胡杨,了解胡杨,发展胡杨,利用胡杨这样的设问是必不可少的,也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达到对胡杨的真正保护。
四 结语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沙漠胡杨的写作和表现手法,《西风胡杨》是一篇佳作,不但能够从文学方面给人美的感受,同时也能激发人们对胡杨的保护,值得注意的是在读《西风胡杨》时,不能仅仅看到文本的字面意思,揭示文本中的种种暗示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只有通过暗示的揭示才能真正地了解胡杨,理解胡杨,发展胡杨和利用胡杨。
参考文献:
[1] 约翰·杜威,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课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 约翰·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 让·皮亚杰,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4] 凯瑟琳·梅休,王承绪译:《杜威学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宁爱萍,女,1972—,江苏常熟人,本科,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与文学研究,工作单位:常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关键词:西风胡杨 反省思维 文章结构 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反省思维在教学中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杜威认为反省思维是“最好的思维方式”,但是不是碰巧出现的“心中的闪念,而是指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和持续不断的深思。反省思维包含“感觉问题所在观察各方面的情况,提出假定的结论并进行推理,积极地进行实验的检验”等五个步骤。具体包括:(1)暗示;(2)理智化;(3)假设;(4)推理;(5)用行动检验推理。但这五个阶段的顺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思维五步”在每一阶段均可展开。这种思维方式目前在文学分析已经初见端倪,但是对其在教学中的系统的应用还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反思性思维来分析潘岳的《西风胡杨》,旨在寻找一种恰当的思维方式,更容易理解胡杨这种沙漠植物,同时掌握沙漠胡杨的写作技巧。
一 《西风胡杨》的写作重点的反思性思维分析
首先通过《西风胡杨》的标题可以看出,该标题是“西风胡杨”,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西风中的胡杨,“西风”是胡杨的定语,关键词是胡杨,题目暗示写作重点应集中于胡杨,西风应该作为衬托。其次,通过“西风”的景色和情感暗示可知,“西风”代表萧瑟,凄凉景象和伤感的感情基调。例如:毛泽东的《忆秦娥》中的“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柳永笔下的“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李清照笔下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些词句中,“西风”都代表萧瑟凄凉的景象,因此《西风胡杨》中的西风也是代表西风胡杨的景象,也就是说胡杨的生存环境应该是恶劣的环境,因此标题首先给胡杨一个坚韧性格的暗示;另外,胡杨首先是一种植物,对植物的描写,一般要描写:生存的环境;外貌(根、茎、干、叶);根、茎、干、叶中的特殊性;植物的作用;作者的情感。但是由西风和胡杨两个词构成的“西风胡杨”。这个题目又不是西风和胡杨两个词的简单相加,它能够派生出新的意思,暗示是通过西风中胡杨的品格来表现胡杨的精神和内在美。因此对胡杨的根、茎、干、叶以及根、茎、干、叶的描写应该是具有侧重的,通过这样的反省性思维分析,我们就能大致地了解整个文章的全貌。
二 《西风胡杨》文章结构的反省性思维分析
文章结构是文章的框架,没有框架的构建,文章只能是词汇的堆积,不可能成为一片优秀的文章,只有具有清晰的脉络结构,整个文章就会纲举目张。通过文章的通读,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胡杨的描写主要是以下五个部分:胡杨叶、胡杨的干、胡杨品质、对胡杨精神的赞美。
1 用对比的手法将胡杨叶置于特定的美景之中。关于胡杨叶的描写,我们一般的描写手法就是写胡杨叶的颜色,胡杨叶的形状,以及胡杨叶的纹理,胡杨叶的特性,但是这样简单描写似乎不能表现胡杨的坚韧性质,所以这种写作技巧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1)通过对文章阅读我们可以知,作者对胡杨叶的描述是通过对比的方法完成的,而对比的方法也是在说明事件突出差异性是常用的方法,“在那里,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曾经英雄逐霸的故事,曾经狂嘶的烈马……还剩下胡杨簇簇金黄的叶”。这段的描写恰是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了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很多的事物在艰苦条件下消失时,胡杨依旧存在,从而通过进一步引出胡杨叶;(2)利用对比的手法,用胡杨衬托胡杨叶的美,其它的树木在春天争奇斗艳,而胡杨叶没有显示出“过人之处”,但是在秋天它却是最有生命力的树,这很像鲁迅笔下的“真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面视淋漓的鲜血”,在作者的笔下,通过对比的说法折射出胡杨叶这样顽强的精神;(3)给胡杨叶艰苦而美丽的环境,给读者以凄凉而美好的景象。
“那金黄,那鲜红,那刚烈,那凄婉,那裹着红云顶着青天的娇艳,那如泣如诉如烟如雾的摇曳,会使你在夜里借着月光去抚摸隐约朦胧的花影,会使你在清晨踏着雨露去感触沙沙的落叶”。
将胡杨置于“烈风,凄婉,红云”来表现胡杨的“形”;用“娇艳,金黄”展示胡杨的色;用“如泣如诉如烟如雾的摇曳”来表现胡杨的“态”;而月光下隐约朦胧的花影则是胡杨叶的魂。作者以对比将事件置于特定环境中充分地描绘了胡杨的美,将“色、形、态、魂”的描写熔于一炉。
2 胡杨的生存环境。作者对胡杨生存环境的描写是数字化的描写,从而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到胡杨是生存在“风沙满天”的沙漠地带:
“在这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32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3800平方公里的塔里木胡杨林。两个天敌彼此对视着,彼此僵持着,整整一亿年”。
这充分表现了胡杨生命力的顽强和生存环境的恶劣。
3 胡杨品格的描写。作者描写了五种品质:坚韧、无私、包容、悲壮、“胡杨,不孤独”。如,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韧的树;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包容的树;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并不孤独。对于胡杨的坚韧,作者也是把胡杨置于特定的困难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不是一般描写中的苍白的呼喊。作者通过面对“霜风击倒”,“沙尘掩盖”,“断臂折腰”,“痕伤遍体”四种特定环境表现胡杨的坚韧,写出胡杨坚韧的“魂”;对于胡杨的“无私”是利用比喻和拟人两种手法表现出来的,即“屏障”和“让”,但是对于屏障的描写却是直观而且贴切的,屏障前是沙漠,而“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喧闹的红尘世界,是并不了解他们的芸芸众生。背后的芸芸众生……”,胡杨与其说是屏障还不如说是挡在前面最勇敢的抗沙战士,而且通过前面的胡杨存在的时间维度“上亿年”就更能体现出胡杨的无私(舍己为芸芸众生)。通过这样的描写已经是很深刻了,但是在作者的笔下,这还不够,还需要继续地加入,因为屏障是静的东西,只用静态“屏障”表现无私好像缺点什么。因此作者又引入了动态的无私,利用“让”和“留”来表现胡杨的无私,是对胡杨无私精神的升华;对于胡杨的包容,作者是利用了直接陈述和比喻相结合的手法来完成的,即“包容天地、和谐共生、根入深土”,这是从低级层面来表现胡杨的包容,更高的层面是通过比喻来完成的,“胡杨林是硕大无边的群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是典型的东方群体文明的构架”;“如同我们中国人的心,每个细胞,每个支干,每个叶瓣,无不流动着文明的血脉,使大中国连绵不息的文化,虽经无数风霜雪雨,仍然同根同种同文独秀于东方”。这两段话极其强烈地表现了胡杨的包容,也从另一个层面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对胡杨不孤独的刻画是具体的陈述,表现了抗击沙漠敌人的树种不仅仅是胡杨,还有红柳、红树林,通过这样一个理念,我们可能顺理推出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无论如何应该是胡杨的坚强后盾,因为胡杨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但是遗憾的是“身后的人们用泥土塑成一个个偶像放在庙堂里焚香膜拜,然后再将他们这些真正神圣的勇士砍下来烧柴。短短几十年,因过度围海养殖与滥砍滥伐,中国4.2万公顷的红树林已变成1.4万公顷。为此,红树哭了,赤潮来了。”作者利用这种反差手法来表现胡杨的不孤独,确实可以说是绝妙之笔,从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人类的无知和“恩将仇报”的渺小,更好地呼吁了保护胡杨的重要性,必然性;胡杨的悲壮是通过“胡杨生下来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朽”来完成的,利用三个“一千年”,“不倒—不死—不朽”高层递进地表现胡杨的悲壮。同时,作者把胡杨的悲壮同维护我们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伟人相类比,更加凸显了胡杨的不平凡和悲壮。
通过上面品质的描写,对胡杨的情感描写就顺理成章了,首先胡杨不能倒,不能离去,而且作者用血和泪来祈求胡杨不能倒:
“我站在这凄然高耸的胡杨林中,我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红柳与红树,请他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我想哭,我想为那些仍继续拼搏的战士而哭,我想为倒下去的伤者而哭,我想为那死而不朽的精神而哭。我想让更多的人在这片胡杨林中都好好地哭上一哭,也许这些苦涩的泪水能化成细雨再救活几株胡杨。这难道是一种英雄末路的悲怆?这难道是一种传教士的无奈?不是。因为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鼓励。”
作者对胡杨的爱已经达到如此之高的境界,因此对胡杨的描写是井然有序,入情入理的。读者能感受到胡杨之美,胡杨之忍,胡杨的重要,从而唤起芸芸众生保护胡杨。但是仅仅通过文学层面来分析胡杨还不能够起到保护胡杨的作用,还必须通过文中的一些暗示来给读者以悬念才能起到珍爱胡杨和保护胡杨的目的,因为文中体现的只是呼吁保护胡杨,而没有保护胡杨的具体做法,以及让胡杨发挥最大作用的科学理念。
三 《西风胡杨》的暗示分析
仅仅对《西风胡杨》做文学层面的分析是对文本较为粗浅的认识,笔者认为在分析胡杨时有必要提出文本中的种种暗示,以便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和阅读培养合理的反省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同时也能激发读者对科研的兴趣,以便更充分地了解胡杨,理解胡杨和保护胡杨,让胡杨为人类发挥更大的作用。
1 对历史叙述设问提出暗示:
“在那里,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曾经英雄逐霸的故事,曾经狂嘶的烈马,腾燃的狼烟,飞旋的胡舞,激奋的羯鼓,肃穆的佛子,缓行的商队,以及那六百里加急飞奔的长安信使……”。
这一段描写暗示了在西域变成沙漠之前的景象,那么看到这些我们就会想到,经历了哪三十六国呢?为什么最后消失了呢?是因为地球的变化吗?是因为人为的因素吗?还是有其它背后的原因?当然这些答案从文本里面是找不出来的,但是这样的设问能激发读者对西域以前历史的研究的关注。
2 对数字设问提出暗示:在《西风胡杨》中用的数字有好几处,但是数字设问仍会引起读者对胡杨更大的兴趣,也激发更多的人研究胡杨。
“能在零上40℃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40℃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
在这段话中,作者用了两个数字,这就使我们想到,这些温度是极限温度吗?也就是说胡杨耐高温就是零上40℃吗?耐低温是零下40℃吗?若不是,那么其耐高温的极限温度是多少呢?为什么即耐高温又耐低温呢?它怎么能耐盐碱呢?
3 对性质描述的暗示:胡杨的根能延伸地下20米,那么这个数字是准确数字吗?其它植物的根能不能达到呢?要是不能达到,能不能利用嫁接或者目前的一些技术使其达到呢?胡杨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成长呢?我们发展胡杨和保护胡杨的最佳措施是什么?看了这篇文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设问,但是作者认为更清楚地理解胡杨,了解胡杨,发展胡杨,利用胡杨这样的设问是必不可少的,也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达到对胡杨的真正保护。
四 结语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沙漠胡杨的写作和表现手法,《西风胡杨》是一篇佳作,不但能够从文学方面给人美的感受,同时也能激发人们对胡杨的保护,值得注意的是在读《西风胡杨》时,不能仅仅看到文本的字面意思,揭示文本中的种种暗示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只有通过暗示的揭示才能真正地了解胡杨,理解胡杨,发展胡杨和利用胡杨。
参考文献:
[1] 约翰·杜威,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课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 约翰·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 让·皮亚杰,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4] 凯瑟琳·梅休,王承绪译:《杜威学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宁爱萍,女,1972—,江苏常熟人,本科,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与文学研究,工作单位:常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