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开发的教师研训制度建构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s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本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新时代赋予学校的权利与义务,是丰富学生经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教师课程意识薄弱、课程能力不足等现状,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尝试建构项目申报、课程审议、主题研训、成果评价等制度,以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教育科研能力,优化课程实施成效,最终实现校本微型课程开发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精彩童年”微型课程;课程开发;教师研训制度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1B-0028-05
  伴随着校本微型课程开发的热潮,其作为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助力学生核心素养与能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已日趋凸显。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有不少校本课程因教师课程意识的薄弱和课程能力的欠缺,课程开发与研究动力不足、实效不强。基于这样的现状,学校急需寻求一条满足教师与课程共发展的有效路径。以笔者所在学校的省级重点课题“‘精彩童年’微型课程的校本开发研究”为例,我们尝试建构一系列基于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教师研训制度,以帮助教师提高课程能力,促进校本课程优效实施,实现助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
  一、项目申报与研修制度
  “‘精彩童年’微型课程的校本开发研究”主要是基于学生发展需求,为丰富学生童年经历而开发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微型校本课程的研究。在经过前期调查研究而确立的主题课程架构中,“精彩童年”主题课程由四大类课程构成,每一类课程由若干子课程构成,每个子课程又由一系列的子项目组成。为避免出现重复的研究项目和确保各项目的有效开展,我们制定项目申报与研修制度。
  (一)项目申报制度
  1. 项目内容契合主题
  子项目的开发是“精彩童年”主题课程的基石,为确保主题课程开发与研究方向的准确和课程目标的落实,子项目的申报内容应契合“精彩童年”这一主题,即项目研究内容需以精彩童年为价值取向,以丰富学生童年经历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凸显快乐、体验与成长等核心要素。
  2. 项目申报人人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1]在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教师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体,课程开发又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因此,我们鼓励每位教师参与到“精彩童年”主题课程开发中,人人参与项目申报,人人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人。
  3. 项目确立双向结合
  关于研究项目的最终确立,我们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线结合的模式。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人,学校要给予教师自主的开发空间,以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而教师根据学校课程方案,以学生需求为切入口,结合自身兴趣与特长,确立开发项目。对于某同类项目过多或项目重复的情况,学校课程领导小组会充分考虑教师个人意愿以及课程小组成员搭配的合理性,进行尽可能的优化调整。
  项目申报制度的创立,增强了教师课程意识,提供了课程开发平台。以主题课程中“不能错过的情感体验”课程组为例,小组成员经项目申报后确定了“懂得感恩、珍爱生命、悦纳自己、学会合作”等具体的课程開发项目,开发实施后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好评。
  (二)课程开发研修制度
  课程开发是一项较为复杂和艰巨的工作,需要研究主体积极实践、克服难点、不断反思。为避免研究工作有头无尾、流于形式或停滞不前,一系列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研修制度是推动课程开发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保障。在我校课程开发研修制度中,我们更为关注管理引领和实践反思两个层面。
  1. 管理引领
  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教科室主任等行政干部为核心成员,负责课程指导和管理工作。教科室做好相关科研培训工作,组织专家指导、理论学习、课程研讨等活动,确保各项研修活动的开展。课程领导小组、子课程开发组组长要避免只关注头尾而忽略过程的“两端管理”行为,对课程实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导检查,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控和指导。子课程开发组组长对该课程开发全面负责,定期汇报研究进展。
  2. 实践反思
  课程开发与研究需要全体成员积极参加相关的观摩、培训和研讨活动,主动学习与该课程相关的理论,做好学习摘要,并及时与其他成员分享资源和心得。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以课堂和实践活动为主阵地,实实在在地开展相关主题研究,定期上好展示课,及时反思,撰写课程开发随记。在研究过程中如遇问题,要主动反映,与课程开发小组共同商讨,根据需要可请领导小组或专家进行阶段指导,帮助研究科学化、深入化。注重研究资料的积累和管理,定期将研修活动资料上交领导小组,精心梳理成果资料。
  引领、管理、实践和反思的研修路径,大大提高了课程开发实效,形成了研修活动与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相互促进,课程、学生和教师都受益的共赢局面。
  二、课程审议制度
  课程开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单靠领导层或教师个体进行决策,难免会不够全面或出现偏差。此外,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开发者们集思广益,进行民主决策,通过审议来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因此,建立课程审议制度能够为课程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一)审议内容明确化
  以“‘精彩童年’微型课程校本开发研究”这一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实施为目标,审议应以课程建设的目标、方向、实施、成果、评价为内容。其中,在实际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价值的问题是审议活动的重要内容。
  (二)审议主体多元化
  首先,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主体的教师是课程审议的主要参与者,他们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及时提出审议需求,同时积极把审议结果付诸实践。其次,课程建设的一些重要决策、重大问题需要课程领导小组和核心成员的集体审议,而非某一个体能够决定。课程建设需要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也需要倾听实施对象——学生的需求与想法。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学生、家长、课程专家都应成为审议主体。审议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集体智慧的迸发,从而形成有利于课程发展的审议决策。   (三)审议分工责任化
  每一类审议主体都有明确分工和具体责任,确保审议活动能够有效开展。每一位课程参与者都有义务和权利基于自身实践和反思提出课程建设相关议题,同时在审议过程中认真倾听、积极发表见解,发挥参与讨论和决策的主动性,为推进审议和课程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子课程开发组组长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审议,站在课程建设的高度引导审议深入发展,引领审议过程民主有序,必要时做出适宜裁决。课程领导小组是审议群体的核心人员,在学校课程建设方向等方面对课程审议起引领和带头作用,对于一些重大问题和决策的审议负有直接责任。
  (四)审议形式灵活化
  审议形式可分为正式审议和非正式审议[2]。有目的、有准备、有过程记录和结论的审议一般为正式审议。其中根据审议主体的有机组合,可以分为子课程群体审议、子课程开发组组长群体审议、课程领导小组群体审议和由学生、家长与课程专家按需组成的专项群体审议。各类群体审议围绕问题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审议活动。学校也鼓励教师开展非正式的审议,课程组成员可以自主结合,无须固定时间和地点,就某一问题开展自由轻松的交流,在交流中获得新的感悟和启发。正式审议与非正式审议的结合,能够较好地发挥教师实践与反思的能动性。
  (五)审议安排具体化
  对于一些常规的正式审议活动,学校要有预期的计划和安排,这样才能发挥课程审议对课程开发的促进作用。一般需要安排学期初、开发前、开发中、开发后和学期末这样几次常规审议活动。学期初课程审议活动主要由课程领导小组发起,审议整个学期中课程开发目标和主要任务,起到顶层引领作用。课程开发前的审议由子课程开发组组长发起和组织,对于各开发项目的主题、目标、资源、实施、成果等内容开展审议,确保项目开展方向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课程开发中的审议由子课程开发组组长引领,一线教师即课程开发成员积极发起和参与,对具体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审议,探寻解决办法,以达到优化课程实施的效果。课程开发后的审议由子项目组长发起和组织,根据课程实施情况,分析前期审议过程中得出的策略是否可行,或提出新的问题,以达到对课程的有效调控。学期末的课程审议由课程领导小组发起,对整个学期的课程开发活动做整体梳理,审议课程相关决策的适切性,以全局的角度对课程开发提出见解。值得注意的是,在审议过程中需安排相关人员对审议内容做好详细记载,以便积累课程材料,作深入研究。(见表1)
  课程审议不仅有利于课程开发,也让教师在互相交流、资源分享、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过程中获得了专业成长。
  三、主题性系列化研训教研制度
  在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开展了不少研修活动,但真正解决的问题却不多,教师教研前后改变不大。这与教研活动主题零散、研究无持续性有很大的关系。需要对教研活动进行整体规划,通过开展主题性系列化的研修活动来解决“连续性缺失”[3]的问题,从而推动课程开发和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发展,因此主题性系列化研训教研制度必不可少。
  主题性系列化研训教研活动在目标上更具针对性,在研修过程中更具参与性和生成性,在研修效果上更能体现连续性与渐进性。具体思路是,把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炼为教研活动的主题,以教研活动为“过程载体”逐步破解问题,通过一次或多次教研活动来深入开展主题研究,从而在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中推动课程开发和促进教师发展。
  (一)课程开发教研内容
  研训教研活动主题化,主题内容系列化,即要求研修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指向“研讨主题”,而“研讨主题”即为课程开发中的实际问题。对具有研究价值的共性问题进行梳理和整理,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系列化的研究主题。
  (二)课程开发教研形式
  一个主题不一定是一次教研活动就能解决的,有可能需要多次、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来逐步深入。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开展教研活动。
  1.主题研讨式。围绕确立的主题,结合课程开发实际情况,开展全校性或小组间的研讨活动,集思广益,探寻问题解决有效手段。
  2.課例观察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堂观察,以课例为载体,通过研修课例发现问题或通过课例解决问题。
  3.沙龙交流式。根据主题引领,自主学习,进行自由的思维碰撞,激发创意或灵感,从而获得问题解决的策略。
  4.培训引领式。邀请省市级科研专家指导,围绕主题开展系列培训,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明确理念、掌握方法。
  5.网络研讨式。利用QQ群全面开展研讨互动,改变固定的教研形式。
  6.成果交流式。通过阶段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总结经验与不足,捕捉研究中的闪光点,促进相互学习和反思。
  主题性系列化研训活动需要全员参与、全面推进,学校要善于架构和引领,对每次活动做好充分的“前思”和计划安排,确保活动有效开展,激活教师研修兴趣,让教师在研修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四、成果评价与奖励制度
  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科学的评价是促进课程开发的重要一环。对于成果的评价更是判断课程成效的重要手段。评价应注重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同时体现评价的多元性,让评价真正发挥课程诊断和教师激励作用。而对于成果的奖励则是对教师课程开发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更是促进课程开发良性循环的有效方式。我校注重课程开发的成果评价与奖励,制定了相关制度以确保该环节公平规范地开展,为课程开发带去积极影响。
  (一)评价与奖励目标
  实施评价与奖励前,应明确评价与奖励的目的是为推动优质课程开发成果的形成,肯定广大教师在课程开发中所取得的成果,尊重和鼓励他们的创造性劳动,从而更好地发挥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后续我们也需围绕评价与奖励目标制定详细、可操作的具体方案。
  (二)评价与奖励委员会   校长即课程总负责人担任委员会组长,子课程组长担任评审委员。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课程开发成果评价标准,对课程开发相关成果进行评价,对课程开发团队或个人进行奖励。学生、家长、课程专家也是委员会的成员,负责参与评价和监督评价与奖励工作,确保评价与奖励的全面性和公平公正性。
  (三)评价与奖励细则
  1.各子项目开发者填报课程开发成果评价自评表。(见表2)
  2.评审小组根据制定的课程成果评价表,组织集中进行审核和分数评定。
  3.课程开发成果的评审结果以各评审人员的平均值为准。评价等第按照最终得分分为4个等级,计入绩效考核。
  4.课程开发成果若被评为A级,将作为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5.实行公示制度,任何个人或群体对所公布的评价和奖励结果有异议,可在公布之日起10日内向评审委员会提出。
  6.成果评价与奖励每学期进行一次。
  7.对弄虚作假或者剽窃他人开发成果的,学校将判定为“不合格”,并给予严肃处分。
  一系列的教师研训制度是我校“‘精彩童年’微型课程的校本开发研究”得以有序开展、扎实研究的保障。教师也在各类研训制度下扎实开展课程开发研究,其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得以提高。下阶段我们将深入了解教师的发展需求、反思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继续优化基于课程开发的教师研训制度,使其更好地为教师和課程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494.
  [2]陈丹琴,邱梅荣.浅论课程开发中的教师群体审议制度[J].学前教育研究, 2007(3):40.
  [3]杨荣波.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的整合[J].上海教育科研, 2010(7):56.
  责任编辑:丁伟红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Research and Training Systems
  Based 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U Yixing
  (Taicang Hi-Tech Zone No. 4 Primary School, Taicang 215400,China)
  Abstract: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based micro-curriculum is the right and obligation that the new era entrusts to schools, and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enrich students’ experiences and promote their comprehensive accomplishment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eachers’ weak awareness of curriculum and shortage of curriculum competence, our school has tried constructing the systems of project application, curriculum reviewing, theme research and training, and achievement evaluation to improve teachers’ competence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to optimize the efficiency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eventually to realize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school-based micro curriculum development.
  Key words: wonderful childhood micro curriculum;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chers’ research and training system
其他文献
摘要:专业是否需要转型受制于专业特性、行业发展和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强应用性、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变化性等要求该专业转型的及时性。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转型必须顺应国家政策要求,对接地方旅游经济发展需要,直面专业发展困境,准确把握专业国际化转型的基本概念及要点等。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转型的发展历程、推进路径和支撑保障等。  关键词:旅游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国际
摘要:昆山教育局在践行美好教育的进程中,着力探索“基于学生品格提升的家校合作共育”模式,根据昆山实际状况,在问题分析、方向引航、组织架构、师资培养、品牌建设、典型榜样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构建了本土化的家校合作共育模式,拓宽了家校合作共育的研究内容与视野,对区域推动家校合作共育,破解人民对优质教育的要求与供给之间的深层矛盾等产生了积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品格提升;区域推进;家校合作;家校共育 
最近有幸连续观摩了三位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分别是王崧舟老师的新概念作文、窦桂梅教师的《清平乐·村居》、潘文彬老师的《生命的林子》,名师们创新的执教理念、精当的课堂设计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名师语文课堂的密码在哪里?从中凸显出的语文的本质又是什么?  其实,无论是王老师的作文教学,还是窦老师、潘老师的阅读教学,尽管呈现给我们的是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但透过这繁花似锦、精彩纷呈的表面,笔者强烈地感受到那不断
摘要:国家确定了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战略,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此背景下,政产学研合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越发重要。太仓作为一个县级市,政产学研工作成效显著,政府在政产学研合作中作为引导者、管理者、监督者和服务者,在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运行机制。政产学研合作帮助太仓市聚集了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建立了一批依托知名高
摘要:学生的学习经常伴随各种错误,错误的背后是学生学习中的种种困难与疑惑。正视学业困难,提供需要的帮助,是教师的责任所在。基于一卷三测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次检测与后两次检测结果差异极其显著,二、三次检测结果没有显著变化,且重复错误率高,进而提出“变单一讲授为多样引导,关注概念性知识的过程理解;变消极定势为多层建构,积累事实性知识的立体认知;变关注结果为过程推进,建立程序性知识的本然机制;变知识习得
摘要:“未来教室”以其双轨展示、多元互动、自由板书、知识可视等特点,标志着当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文章从“未来教室”的静态演示、动态操作和智能互动这三大功能出发,结合具体课例,阐述了“未来教室”对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未来教室; 小学数学教学; 交互工具; 智能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B-0061-03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落实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课堂提问,因时因地选择有效的提问方式和提问类型,能够激活文字、激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深入思考,积极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质疑反思,从而有效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促使阅读内容真正成为思维品质发展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英语阅读;有效提问;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摘要:探索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是基于学校共同体制度的本质和薄弱学校发展的资源境遇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其价值在于创新了政府管理基础学校的模式,创建了优质教育资源跨校交流的平台,高效低成本地推进了薄弱学校发展等。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的价值呈现与过程深化,需要着力于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保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构建协同发展机制,实施动态评估,建立激励导向机制。  关键词:紧密型教育共同体;运作机制;评估机制;协同发
摘要:为破解高职烹饪英语教学面临的现实难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构建基于“教学做合一”理论的高职烹饪英语“双师协同”教学模式。本文以“烫干丝”模块为例,对高职烹饪英语“双师协同”教学模式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实效和教师成长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烹饪英语;双师协同;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2C/03C
摘要:新时代对教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系统掌握学科知识的学科型教师,是教师发展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在学科的某一领域有独特的理解和精深的研究,成为专业型教师。最终,教师应当以学术型教师为追求,研究课堂,研究儿童,把专业研究转化成教学成果,并最终转化为儿童发展。  关键词:教师发展;学科型教师;专业型教师;学术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