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科与语文和英语这些学科有本质的区别,不是仅仅背背课文、背背词汇就可以获得很不错的成绩,它也不如音乐、美术、体育学科那样招学生喜欢。数学学科中,数字、算式等常让学生感到十分枯燥,甚至会让学生感到头疼,此外再加上教师常通过口头、习题讲解的方式来向学生传授知识,通过大量的习题来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点,从而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其数学能力即使在教师的指导下也很难得到提高。信息技术以其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与高效性等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使得原本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被打破,教学的内容、手段与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成为了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融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45-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大力开发向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数学活动中去。把现代信息技术引进数学课堂教学上,变抽象为具体,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扩大他们的视野,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声形俱全的教学情境,充分使形象思維迅速过渡到抽象思维,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发展思维。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很大。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创设现实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借助了信息思维。可见,他们对形象直观、色彩鲜明的事物必然是很感兴趣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探究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如何在教学统计之中整理、收集数据。比如小明花了十分钟在路口统计路过的各种机动车的数量,并制作成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通过电脑创设教学情境,将课本上的插图编辑成为实景,利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路过的摩托车、小汽车和大客车等,让学生在这样一个实景中来收集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多媒化特点,创造一种虚拟的现实生活情境,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学习数学建立在一种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更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数学能力的养成。如在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购物》第一课教学时,教师通过展示精心制作的家长与子女购买文具实况的课件,采用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方式,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进而加深对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的认识。在《购物》第三节《去商店》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购物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书店里的儿童图书,教师采用“问一问、买一买、算一算”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购物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切合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在《三角形的特性》教学中,教师将应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实例,如鼎、停放中的摩托车、农村房屋的椽梁、医用支架、无线电发射塔、实验用的烧杯支架等制成实物课件,则有益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于社会生产实践的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新课程理念下,“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逐渐转变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践证明,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研究性学习形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在学习主观能动性、促进技能形成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在教学《数据的搜集与整理》这节课时,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录像,提出问题:统计进入校门的男女学生人数。结果学生统计的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面对这个情况,教师随即引导学生: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统计吗?当有学生提出可否和同学一起合作来统计时,教师立即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用分工合作的办法进行统计,小组内一个人数男生,一个人数女生,一个人记录,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产生了很好的合作效果,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探究的活动中,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同时感知了数学思想方法。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各学科中都迅速得到适用和推广。
三、利用多媒体淡化教学重难点,增加信息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激活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全方位地调动和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建立合理的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大化,效率最大化,促进学生愉悦、高效发展。教学中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化解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除了准确点拨、讲解外,还要根据内容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定能受到明显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既而抽象概括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看成单位“1”。利用多媒体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1”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可以平均分成2份、3份……最后到若干份,然后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可以得出“分数的意义”。这样不仅淡化了重难点,而且学生参与探索属性的意识也随之增强。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分层练习教学,提高学习效益
利用多媒利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实现了因材施教,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多媒体技术在分层教学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而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制作了分层练习。例如在《分数的加减》这一章节的练习课的课件中,把习题总共分成了容易、较难、难这三个层次。学生从容易入手,每做一题都可以立刻得到评分,并及时的得到鼓励。在完成了基础题后就可以向较难、难这两个层次挑战,这样不仅能使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完成容易的题目,得到鼓励,从而恢复学习数学的信心,还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增强探索钻研的精神,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成,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爱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6:34.
[2]赵和生.浅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神州,2013,31:152.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融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45-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大力开发向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数学活动中去。把现代信息技术引进数学课堂教学上,变抽象为具体,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扩大他们的视野,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声形俱全的教学情境,充分使形象思維迅速过渡到抽象思维,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发展思维。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很大。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创设现实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借助了信息思维。可见,他们对形象直观、色彩鲜明的事物必然是很感兴趣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探究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如何在教学统计之中整理、收集数据。比如小明花了十分钟在路口统计路过的各种机动车的数量,并制作成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通过电脑创设教学情境,将课本上的插图编辑成为实景,利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路过的摩托车、小汽车和大客车等,让学生在这样一个实景中来收集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多媒化特点,创造一种虚拟的现实生活情境,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学习数学建立在一种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更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数学能力的养成。如在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购物》第一课教学时,教师通过展示精心制作的家长与子女购买文具实况的课件,采用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方式,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进而加深对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的认识。在《购物》第三节《去商店》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购物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书店里的儿童图书,教师采用“问一问、买一买、算一算”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购物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切合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在《三角形的特性》教学中,教师将应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实例,如鼎、停放中的摩托车、农村房屋的椽梁、医用支架、无线电发射塔、实验用的烧杯支架等制成实物课件,则有益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于社会生产实践的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新课程理念下,“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逐渐转变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践证明,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研究性学习形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在学习主观能动性、促进技能形成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在教学《数据的搜集与整理》这节课时,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录像,提出问题:统计进入校门的男女学生人数。结果学生统计的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面对这个情况,教师随即引导学生: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统计吗?当有学生提出可否和同学一起合作来统计时,教师立即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用分工合作的办法进行统计,小组内一个人数男生,一个人数女生,一个人记录,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产生了很好的合作效果,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探究的活动中,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同时感知了数学思想方法。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各学科中都迅速得到适用和推广。
三、利用多媒体淡化教学重难点,增加信息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激活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全方位地调动和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建立合理的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大化,效率最大化,促进学生愉悦、高效发展。教学中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化解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除了准确点拨、讲解外,还要根据内容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定能受到明显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既而抽象概括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看成单位“1”。利用多媒体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1”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可以平均分成2份、3份……最后到若干份,然后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可以得出“分数的意义”。这样不仅淡化了重难点,而且学生参与探索属性的意识也随之增强。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分层练习教学,提高学习效益
利用多媒利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实现了因材施教,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多媒体技术在分层教学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而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制作了分层练习。例如在《分数的加减》这一章节的练习课的课件中,把习题总共分成了容易、较难、难这三个层次。学生从容易入手,每做一题都可以立刻得到评分,并及时的得到鼓励。在完成了基础题后就可以向较难、难这两个层次挑战,这样不仅能使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完成容易的题目,得到鼓励,从而恢复学习数学的信心,还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增强探索钻研的精神,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成,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爱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6:34.
[2]赵和生.浅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神州,2013,3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