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职院校普遍进入了两级管理模式的背景下,处在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系部学生管理也面临传承、创新、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克服既有困难、正视当下不足、立足长远发展,“五体五融”联动体系的构建是高职院校系部学生管理的有效路径选择。
关键词 两级管理 系部学生管理 “五体五融”联动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党建(思政)研究课题“两级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优化系部学生管理路径研究”的成果。
作者简介:刘玲,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2-217-02
当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实行两级管理体制,随着这种大体制的规划和推行,高职院校各相关工作也都进入了两级管理的模式,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两级管理体制实行之初,就迅速进行了相应调整,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也是相当积极的。在这种大形势下,处在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系部学生管理也面临传承、创新、发展的挑战和机遇。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两级管理体制下系部在学生管理上不再是单一的事务执行单位,而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和相对独立性,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系部发展等都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当然,在巨大的机遇面前也要冷静思考,权力重心下移后,能否统筹整合资源,充分彰显专业特色,高度契合社会发展,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等都是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理性面对,长远规划的。而关键在于,要让看似杂乱无章的系部学生管理工作形成条理、责任清晰、目标明确,构建起科学、合理、长效、有序的管理体系。
一、系部学生管理问题透视
(一)条块分明而统筹不力
两级管理模式下,在系部的运行机制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两项,二者的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系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二者的管理工作相对独立,各行其是。虽然也都统一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下,但二者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各司其職、各唱各戏,仿若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二者都看重自己的管理特点和工作要求,相对固执单板,有“单兵作战”的倾向,虽然条块分明,但未能得到有效的统筹,没能实现充分的合力。
(二)工作交叉而职责不清
在系部的各项管理工作中,虽然基本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和性质各司其职,但因工作的对象皆为学生,也因此在许多方面的工作中是存在着必然的交叉。比如,在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中,专业实践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工作安排中,包括学生实践锻炼单位联络、课程安排、学分计算、成绩评定等在内的学生专业实践锻炼,按照工作性质,自然应该是由教学管理全权负责的,但在专业实践锻炼的过程,又与学生的纪律教育、常规管理、安全督查等工作密切相关,交叉明显。再如,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给学生布置了相关作业,但学生没有按照完成,有专业教师将学生不按照交作业的原因推给学生管理,认为是学生管理不善导致的。诸如种种此类情况,所以在系部的学生管理中存在着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这不仅会降低工作的效率,也会影响目标的实现,更会导致整个管理的混乱和系部的和谐。
(三)各司其职而信息不畅
系部的学生管理处于第一线,工作头绪多、内容杂、涉面广,在具体的管理中,由于各方不能有效及时的沟通,导致信息共享不畅通,使得学生管理难以有效开展。比如,对问题学生的管理。专业教师只满足于课堂教学,对学生上课出勤情况不能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和辅导员,班主任对于问题学生出现的异常行为未能及时同辅导员和专业老师进行有效沟通,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异常情况不能及时给予反馈等都会对问题学生的有效管理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会导致情况恶化。信息不能分享,沟通不能通畅,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执行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管理效率和实施效果。
(四)依赖学校而家教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主要集中在校园内,就是顶岗专业实践,也是在学校和企业的全程双重管理中进行的,所以从相对意义上讲,校园也就是一个集体化的封闭环境。学生管理工作就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环境展开,而且为了强化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系部往往实施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是全方位的“保姆”化包揽式的学生管理,这种管理内涵极为丰富,包括学习、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安全等多种教育管理内容,但这种学生管理看似全面,但其中却缺少了极为重要的家庭教育。这种学生管理并没将家庭教育看作是学生教育管理主体的一种,而仅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方式,忽视了系部与家庭之间的联动。
二、“五体五融”联动体系构建
两级管理模式下的高职院校系部学生管理处于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涉及学生的学习、思想、心理、生活、身体等多个方面,直接面对学生,对学生个体认知结构的形成、道德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个性心理的健全等都有着重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系部乃至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克服传统陋习、正视当下不足、立足长远发展,“五体五融”联动体系的构建是高职院校系部学生管理的有效路径选择。
(一)所谓“五体”,即系部学生管理应当明确五大主体: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党员联系人、专业导师和家长
1.专职辅导员。在当前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招生数不断增多,学生管理工作无论从广度和强度上都大大增强了,难度也不断加大。而且,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无论是思想水平和精神状态,还是学习习惯和处事方式都还不稳定、不成熟,波动性大、可塑性强,特别需要专职的教育管理者进行有效地引导。专职辅导员这样的专职教育管理者,既满足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也缓解了学生管理人员较少的压力。
2.班主任。专职辅导员面向系部的学生管理整体,主要是对涉及学生的学风建设、党团工作、就业指导、奖助贷、社会实践、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而系部的学生管理也要有相应的精、细、化管理,而班主任是最佳的实施者。不同于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主要是由相关专业老师兼任,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深入引导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想、生活、习惯等进行富有针对性的管理。 3. 党员培养联系教师。党中央一直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的系部学生管理中落实这一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而学生党员从培养期开始就要配备培养联系教师,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教育管理和引导培养。党员培养联系教师对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较高,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专职管理人员,都必须是立场坚定、经验丰富、善教优管的资深教师党员。
4.专业导师。专业导师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特点和内涵,掌握专业发展动态和趋向,培养良好的专业学习方法和习惯,对专业学习中的疑难困惑及时“授业”、“解惑”,让学生在增强专业学习目的性的同时,能合理地做好大学生涯设计和职业发展规划,从更深层次上优化系部学生管理,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5.家长。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体系中,对大学之前的家庭教育历来倍受重视,而相当多的家庭都将大学前的教育目标定位于大学,一旦目标达成,相应的家庭教育就淡化了。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认知,家长们将学生送入大学后,对自身在大学教育中,应当继续强化教育责任没有足够理解和重视,更多的认为自己的教育使命基本完成,将学生的进一步教育完全托付给大学。家长在学生的大学教育管理中,因为血缘亲情,有着大学教育管理所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对学生的人格完善、道德修养、习惯养成有着重大影响。
(二)“五融”联动是基于上下统筹、内外兼修、家系合力的思考和管理实践的总结,力争实现高职院校系部学生工作的优化管理
1.院系两级学生管理体系融合。推行院系两级学生管理模式,实现了新时期精干、简洁、高效的总体管理要求。因管理层次减少、权力重心下移,管理效率大大提高,系部学生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显著提升。新的形势下,院系两级管理要避免观念僵化、权责不清、过分干预等潜在问题,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走院系两级学生管理体系融合之路。学院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明确职责,抓好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工作,同时也要注意行使行之有效的监督之责,既要充分调动系部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要有效引导合理规范。系部学生管理要同学院学生管理目标一致,在特色发展的同时,强化制度建设,科学行使权力,高效实施管理。
2.全员育人与优化管理融合。高职院校系部全员育人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学生本身存在的个体差异,相关管理工作应该明确内涵、分清层次,引入各类教育管理主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体系,优化学生管理。首先,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实现全员育人的观念认同和思想统一。其次,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既明晰各教育管理主体的权责,也要强化统筹协调。再次,以实现管理工作的长效运行为着力点,加强系部全员育人队伍建设。最后,以特色发展为重点,全力营造系部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3.专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高职院校系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想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与专业实践相融合。系部思想政治教育同专业实践相融合,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纳入专业实践的考核;要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重视同学生专业实践的企业文化相结合,要注意吸收专业实践企业的文化中,同思想政治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并加以运用,引导学生确立积极的就业态度和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实践证明,结合专业实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内容等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目标实现。
4.典型引导与常规管理融合。由于当前社会转型,多元思潮并存,学生受到的思想影响较为复杂,而且学生个体本身发展的基础也不尽相同。所以,处于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系部,在具体的工作中,会遭遇许多新困难,产生诸多新困惑。这是客观的,但重要的是迎难而上,这就需要在平时的管理中,抓好常规管理。常规管理是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石。常规管理能够制度化、规范化并取得实效,也就保证了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但一味地注重常规管理,会因其普通、琐碎、具体,而易产生松懈、厌烦情绪。所以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要融入典型引领。典型引领是深化系部学生管理的有效激励措施,坚持由面到点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再由点到面推介典型、宣传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榜样示范、激励引领作用,全面推动系部学生管理良好局面的形成。
5.家庭教育同系部教育融合。高職院校的学生一般离家庭较远,传统的家庭教育从空间上失去了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的淡化,甚或是舍弃。高职学生远离家庭独自求学,一方面契合此成长期渴望独立的内在需要,一方面客观上因此父母与子女之间保持了必要的距离,深化了血缘亲情。对于家长而言,不是思考家庭教育的重要与否问题,而是考虑随着空间的变化和学生自身成长的发展以及院系教育模式的改变,适时改变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更好地履行起家庭教育的神圣职责。家长应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对子女大学期间的状况进行及时了解,加强同子女的沟通,针对大学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鼓励、关怀和督促。对于系部的学生管理而言,要通过家长会、系部与家庭互访、即时通讯以及对新媒体的利用等方式和途径,重视并加强家庭教育在系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影响,增进系部与家庭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淡化系部学生管理的刚性色彩,因家庭教育的介入而更重视心理教育和感情上的交流,让系部学生管理“刚柔并济”,更具温情,也更具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彦.管理理念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5).
[2]凤启龙、许苏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机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刘玲.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发展着力点.教育评论.2014(1).
关键词 两级管理 系部学生管理 “五体五融”联动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党建(思政)研究课题“两级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优化系部学生管理路径研究”的成果。
作者简介:刘玲,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2-217-02
当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实行两级管理体制,随着这种大体制的规划和推行,高职院校各相关工作也都进入了两级管理的模式,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两级管理体制实行之初,就迅速进行了相应调整,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也是相当积极的。在这种大形势下,处在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系部学生管理也面临传承、创新、发展的挑战和机遇。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两级管理体制下系部在学生管理上不再是单一的事务执行单位,而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和相对独立性,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系部发展等都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当然,在巨大的机遇面前也要冷静思考,权力重心下移后,能否统筹整合资源,充分彰显专业特色,高度契合社会发展,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等都是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理性面对,长远规划的。而关键在于,要让看似杂乱无章的系部学生管理工作形成条理、责任清晰、目标明确,构建起科学、合理、长效、有序的管理体系。
一、系部学生管理问题透视
(一)条块分明而统筹不力
两级管理模式下,在系部的运行机制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两项,二者的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系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二者的管理工作相对独立,各行其是。虽然也都统一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下,但二者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各司其職、各唱各戏,仿若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二者都看重自己的管理特点和工作要求,相对固执单板,有“单兵作战”的倾向,虽然条块分明,但未能得到有效的统筹,没能实现充分的合力。
(二)工作交叉而职责不清
在系部的各项管理工作中,虽然基本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和性质各司其职,但因工作的对象皆为学生,也因此在许多方面的工作中是存在着必然的交叉。比如,在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中,专业实践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工作安排中,包括学生实践锻炼单位联络、课程安排、学分计算、成绩评定等在内的学生专业实践锻炼,按照工作性质,自然应该是由教学管理全权负责的,但在专业实践锻炼的过程,又与学生的纪律教育、常规管理、安全督查等工作密切相关,交叉明显。再如,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给学生布置了相关作业,但学生没有按照完成,有专业教师将学生不按照交作业的原因推给学生管理,认为是学生管理不善导致的。诸如种种此类情况,所以在系部的学生管理中存在着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这不仅会降低工作的效率,也会影响目标的实现,更会导致整个管理的混乱和系部的和谐。
(三)各司其职而信息不畅
系部的学生管理处于第一线,工作头绪多、内容杂、涉面广,在具体的管理中,由于各方不能有效及时的沟通,导致信息共享不畅通,使得学生管理难以有效开展。比如,对问题学生的管理。专业教师只满足于课堂教学,对学生上课出勤情况不能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和辅导员,班主任对于问题学生出现的异常行为未能及时同辅导员和专业老师进行有效沟通,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异常情况不能及时给予反馈等都会对问题学生的有效管理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会导致情况恶化。信息不能分享,沟通不能通畅,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执行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管理效率和实施效果。
(四)依赖学校而家教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主要集中在校园内,就是顶岗专业实践,也是在学校和企业的全程双重管理中进行的,所以从相对意义上讲,校园也就是一个集体化的封闭环境。学生管理工作就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环境展开,而且为了强化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系部往往实施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是全方位的“保姆”化包揽式的学生管理,这种管理内涵极为丰富,包括学习、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安全等多种教育管理内容,但这种学生管理看似全面,但其中却缺少了极为重要的家庭教育。这种学生管理并没将家庭教育看作是学生教育管理主体的一种,而仅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方式,忽视了系部与家庭之间的联动。
二、“五体五融”联动体系构建
两级管理模式下的高职院校系部学生管理处于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涉及学生的学习、思想、心理、生活、身体等多个方面,直接面对学生,对学生个体认知结构的形成、道德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个性心理的健全等都有着重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系部乃至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克服传统陋习、正视当下不足、立足长远发展,“五体五融”联动体系的构建是高职院校系部学生管理的有效路径选择。
(一)所谓“五体”,即系部学生管理应当明确五大主体: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党员联系人、专业导师和家长
1.专职辅导员。在当前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招生数不断增多,学生管理工作无论从广度和强度上都大大增强了,难度也不断加大。而且,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无论是思想水平和精神状态,还是学习习惯和处事方式都还不稳定、不成熟,波动性大、可塑性强,特别需要专职的教育管理者进行有效地引导。专职辅导员这样的专职教育管理者,既满足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也缓解了学生管理人员较少的压力。
2.班主任。专职辅导员面向系部的学生管理整体,主要是对涉及学生的学风建设、党团工作、就业指导、奖助贷、社会实践、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而系部的学生管理也要有相应的精、细、化管理,而班主任是最佳的实施者。不同于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主要是由相关专业老师兼任,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深入引导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想、生活、习惯等进行富有针对性的管理。 3. 党员培养联系教师。党中央一直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的系部学生管理中落实这一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而学生党员从培养期开始就要配备培养联系教师,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教育管理和引导培养。党员培养联系教师对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较高,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专职管理人员,都必须是立场坚定、经验丰富、善教优管的资深教师党员。
4.专业导师。专业导师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特点和内涵,掌握专业发展动态和趋向,培养良好的专业学习方法和习惯,对专业学习中的疑难困惑及时“授业”、“解惑”,让学生在增强专业学习目的性的同时,能合理地做好大学生涯设计和职业发展规划,从更深层次上优化系部学生管理,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5.家长。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体系中,对大学之前的家庭教育历来倍受重视,而相当多的家庭都将大学前的教育目标定位于大学,一旦目标达成,相应的家庭教育就淡化了。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认知,家长们将学生送入大学后,对自身在大学教育中,应当继续强化教育责任没有足够理解和重视,更多的认为自己的教育使命基本完成,将学生的进一步教育完全托付给大学。家长在学生的大学教育管理中,因为血缘亲情,有着大学教育管理所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对学生的人格完善、道德修养、习惯养成有着重大影响。
(二)“五融”联动是基于上下统筹、内外兼修、家系合力的思考和管理实践的总结,力争实现高职院校系部学生工作的优化管理
1.院系两级学生管理体系融合。推行院系两级学生管理模式,实现了新时期精干、简洁、高效的总体管理要求。因管理层次减少、权力重心下移,管理效率大大提高,系部学生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显著提升。新的形势下,院系两级管理要避免观念僵化、权责不清、过分干预等潜在问题,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走院系两级学生管理体系融合之路。学院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明确职责,抓好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工作,同时也要注意行使行之有效的监督之责,既要充分调动系部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要有效引导合理规范。系部学生管理要同学院学生管理目标一致,在特色发展的同时,强化制度建设,科学行使权力,高效实施管理。
2.全员育人与优化管理融合。高职院校系部全员育人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学生本身存在的个体差异,相关管理工作应该明确内涵、分清层次,引入各类教育管理主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体系,优化学生管理。首先,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实现全员育人的观念认同和思想统一。其次,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既明晰各教育管理主体的权责,也要强化统筹协调。再次,以实现管理工作的长效运行为着力点,加强系部全员育人队伍建设。最后,以特色发展为重点,全力营造系部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3.专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高职院校系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想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与专业实践相融合。系部思想政治教育同专业实践相融合,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纳入专业实践的考核;要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重视同学生专业实践的企业文化相结合,要注意吸收专业实践企业的文化中,同思想政治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并加以运用,引导学生确立积极的就业态度和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实践证明,结合专业实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内容等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目标实现。
4.典型引导与常规管理融合。由于当前社会转型,多元思潮并存,学生受到的思想影响较为复杂,而且学生个体本身发展的基础也不尽相同。所以,处于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系部,在具体的工作中,会遭遇许多新困难,产生诸多新困惑。这是客观的,但重要的是迎难而上,这就需要在平时的管理中,抓好常规管理。常规管理是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石。常规管理能够制度化、规范化并取得实效,也就保证了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但一味地注重常规管理,会因其普通、琐碎、具体,而易产生松懈、厌烦情绪。所以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要融入典型引领。典型引领是深化系部学生管理的有效激励措施,坚持由面到点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再由点到面推介典型、宣传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榜样示范、激励引领作用,全面推动系部学生管理良好局面的形成。
5.家庭教育同系部教育融合。高職院校的学生一般离家庭较远,传统的家庭教育从空间上失去了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的淡化,甚或是舍弃。高职学生远离家庭独自求学,一方面契合此成长期渴望独立的内在需要,一方面客观上因此父母与子女之间保持了必要的距离,深化了血缘亲情。对于家长而言,不是思考家庭教育的重要与否问题,而是考虑随着空间的变化和学生自身成长的发展以及院系教育模式的改变,适时改变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更好地履行起家庭教育的神圣职责。家长应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对子女大学期间的状况进行及时了解,加强同子女的沟通,针对大学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鼓励、关怀和督促。对于系部的学生管理而言,要通过家长会、系部与家庭互访、即时通讯以及对新媒体的利用等方式和途径,重视并加强家庭教育在系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影响,增进系部与家庭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淡化系部学生管理的刚性色彩,因家庭教育的介入而更重视心理教育和感情上的交流,让系部学生管理“刚柔并济”,更具温情,也更具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彦.管理理念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5).
[2]凤启龙、许苏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机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刘玲.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发展着力点.教育评论.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