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就如何促使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动态转向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做好这一动态转向工作在推动整个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英语专业 文學课程 英美文学 动态转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a)-0084-01
笔者认为,当前各个高校所开展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在知识点设置与知识框架构建方面侧重于对英美文学的母语文本翻译和作家作品的一般化评介研究,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运用新视野与新思维来帮助学生构建起全球化、现代化的英语学习时代特征,整个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在审美体系方面呈现出浓厚的中国本土特色。据此,如何对当前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的切入点进行有效扩展,使其能够顺利、高效的完成动态转向工作,进而促使外国文学研究实现理论观念的转变,已成为当前各高校英语专业,尤其是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育工作者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现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1 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需要由单一文本结构向文本—— 视听研究结构转变
就我国而言,当前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研究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以文本为载体的研究,只不过有的以英文原著为研究对象,有的则以“原著+汉译版”为研究对象。这种形式的文学课程研究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单一文本结构形式的研究。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兴起,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研究理念也不能再局限于单一的文本结构模式,研究理念向着文本—— 视听综合性演技结构发展是必须也是必然的。
1.1 文学名著改编为影视艺术的普遍性要求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由单一文本机构向文本—— 视听结构转变
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推动作用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促使这些传统意义上单一文本结构形式的文学名著需要以一种新型的影视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将文本结构与视听结构相结合艺术表现形式要求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理念需要向文本—— 视听研究结构方面进行动态转向。
1.2 文学名著改变为影视艺术后所收获的特殊消费群体要求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由单一文本结构向文本—— 视听结构转变
在当前视听艺术表现形式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作用下,许多人往往是在观看过电视剧或电影后才去阅读原著小说的,可以说,是这种视听形式的影视艺术表现形式所呈现出的特殊视觉与听觉感受满足了观看者在某些方面的特殊需求,进而激发他们对于原著文学的兴趣爱好。我们需要认识到,文学化的影像能够以银幕或荧屏空间中的字幕、影像为载体,帮助读者关注到整个影视作品中蕴含的文学艺术特质。人们的思维特质也能够将各种感官吸收到的影响、情节还原为文字文本,进而完成对整个文学名著的动态观察。
2 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需要向多维度审美理念转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推动作用下,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环境开始呈现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心理学、哲学、社会学、自然学等综合性学科在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推动作用下,也开始与文学学科有机融合。英美文学的这种时代性特征要求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理念及时做出一些恰当的转变,首当其冲的就是文学课程审美理念的转变。笔者认为,在英语专业文学课程多元化、多极化的发展背景下,多维度的审美理念是整个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动态转向的必然选择与发展趋势。笔者深知,如果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审美理念缺少了向多维度方向动态转变的这一过程,学生们就会在实用主义气氛的影响下,感觉到自身文化感知与西方英美文学理念之间的差距与陌生感。英语专业教学也因而容易面临着极为尴尬的发展局面。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西方英语文学名著文本(包括不同版本的译本)是通过抽象符号的形式表现的,读者在解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认识偏差。而名著的研究者的审美理念却是动态发展,能够与时俱进的,只有在英美文学与各个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构建起学生多维度的审美理念,才能实现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动态转向。
3 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向现代主义的荒诞性转变
纵观当前历史发展进程下的西方国家现代主义思潮,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现代主义思潮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多元化、开放化艺术体系的一种表现特征,这一思潮影响下的英美文学呈现出“反传统”的发展趋势,在各种艺术形式下的文学著作无论是从选题题材还是从艺术渲染技巧上来说,都打上了深刻的反传统烙印。这一时期的英美文学解构者着重反映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部世界发展变化趋势,而是其内心深处的行为感知。这种行为感知也可以理解为现代主义荒诞性的最核心表现形式。我们往往认为,英美文学如果以这种现代主义的荒诞性表现形式呈现在广大民众面前,将使他们深刻感受到整个社会在工业化、科技化发展过程中所存在或隐含的精神危机,同时使他们认识到在这种高度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个体在强大社会群体中的渺小性与荒诞性。笔者认为英美文学在这一时期所呈现出的特殊时代特征同样要求我们在进行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动态转向作业过程中加以特别关注。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现代主义英美文学作品价值进行认识与评价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学作品题材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当中,而是应该从荒诞载体的深层结构中去洞察、去把握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这也是我们进行整个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动态转向中的最基本转向。
4 结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社会建设日益完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对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事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英美文学作为我国当前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最关键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日趋重要。本文通过对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的动态转向工作切入点的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武智军.语文课标中课程理念之我见 [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5).
[2] 王红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介质转换—— 以《英美文学》课程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
[3] 赵莹.论文学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J].现代交际,2011(5).
[4] 黄丽莎.生命安全教育如何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1(17).
[5] 曾青梅,曾芝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与审美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关键词:英语专业 文學课程 英美文学 动态转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a)-0084-01
笔者认为,当前各个高校所开展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在知识点设置与知识框架构建方面侧重于对英美文学的母语文本翻译和作家作品的一般化评介研究,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运用新视野与新思维来帮助学生构建起全球化、现代化的英语学习时代特征,整个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在审美体系方面呈现出浓厚的中国本土特色。据此,如何对当前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的切入点进行有效扩展,使其能够顺利、高效的完成动态转向工作,进而促使外国文学研究实现理论观念的转变,已成为当前各高校英语专业,尤其是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育工作者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现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1 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需要由单一文本结构向文本—— 视听研究结构转变
就我国而言,当前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研究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以文本为载体的研究,只不过有的以英文原著为研究对象,有的则以“原著+汉译版”为研究对象。这种形式的文学课程研究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单一文本结构形式的研究。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兴起,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研究理念也不能再局限于单一的文本结构模式,研究理念向着文本—— 视听综合性演技结构发展是必须也是必然的。
1.1 文学名著改编为影视艺术的普遍性要求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由单一文本机构向文本—— 视听结构转变
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推动作用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促使这些传统意义上单一文本结构形式的文学名著需要以一种新型的影视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将文本结构与视听结构相结合艺术表现形式要求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理念需要向文本—— 视听研究结构方面进行动态转向。
1.2 文学名著改变为影视艺术后所收获的特殊消费群体要求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由单一文本结构向文本—— 视听结构转变
在当前视听艺术表现形式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作用下,许多人往往是在观看过电视剧或电影后才去阅读原著小说的,可以说,是这种视听形式的影视艺术表现形式所呈现出的特殊视觉与听觉感受满足了观看者在某些方面的特殊需求,进而激发他们对于原著文学的兴趣爱好。我们需要认识到,文学化的影像能够以银幕或荧屏空间中的字幕、影像为载体,帮助读者关注到整个影视作品中蕴含的文学艺术特质。人们的思维特质也能够将各种感官吸收到的影响、情节还原为文字文本,进而完成对整个文学名著的动态观察。
2 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需要向多维度审美理念转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推动作用下,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环境开始呈现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心理学、哲学、社会学、自然学等综合性学科在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推动作用下,也开始与文学学科有机融合。英美文学的这种时代性特征要求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理念及时做出一些恰当的转变,首当其冲的就是文学课程审美理念的转变。笔者认为,在英语专业文学课程多元化、多极化的发展背景下,多维度的审美理念是整个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动态转向的必然选择与发展趋势。笔者深知,如果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审美理念缺少了向多维度方向动态转变的这一过程,学生们就会在实用主义气氛的影响下,感觉到自身文化感知与西方英美文学理念之间的差距与陌生感。英语专业教学也因而容易面临着极为尴尬的发展局面。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西方英语文学名著文本(包括不同版本的译本)是通过抽象符号的形式表现的,读者在解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认识偏差。而名著的研究者的审美理念却是动态发展,能够与时俱进的,只有在英美文学与各个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构建起学生多维度的审美理念,才能实现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动态转向。
3 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向现代主义的荒诞性转变
纵观当前历史发展进程下的西方国家现代主义思潮,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现代主义思潮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多元化、开放化艺术体系的一种表现特征,这一思潮影响下的英美文学呈现出“反传统”的发展趋势,在各种艺术形式下的文学著作无论是从选题题材还是从艺术渲染技巧上来说,都打上了深刻的反传统烙印。这一时期的英美文学解构者着重反映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部世界发展变化趋势,而是其内心深处的行为感知。这种行为感知也可以理解为现代主义荒诞性的最核心表现形式。我们往往认为,英美文学如果以这种现代主义的荒诞性表现形式呈现在广大民众面前,将使他们深刻感受到整个社会在工业化、科技化发展过程中所存在或隐含的精神危机,同时使他们认识到在这种高度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个体在强大社会群体中的渺小性与荒诞性。笔者认为英美文学在这一时期所呈现出的特殊时代特征同样要求我们在进行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动态转向作业过程中加以特别关注。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现代主义英美文学作品价值进行认识与评价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学作品题材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当中,而是应该从荒诞载体的深层结构中去洞察、去把握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这也是我们进行整个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动态转向中的最基本转向。
4 结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社会建设日益完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对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事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英美文学作为我国当前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最关键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日趋重要。本文通过对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理念的动态转向工作切入点的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武智军.语文课标中课程理念之我见 [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5).
[2] 王红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介质转换—— 以《英美文学》课程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
[3] 赵莹.论文学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J].现代交际,2011(5).
[4] 黄丽莎.生命安全教育如何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1(17).
[5] 曾青梅,曾芝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与审美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