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颅内巨大肿瘤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y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婴儿颅内巨大肿瘤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及预后。

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18例婴儿颅内巨大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18例患儿中,8例行肿瘤切除手术,2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行脑室外引流术,7例拒绝行治疗。通过临床随访和影像学随访评估患儿的预后。

结果

8例行肿瘤切除手术的患儿中,5例行肿瘤全切除,1例行大部分切除,1例仅行活组织检查术,1例术中发生失血性休克而死亡。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4例,脑积水1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病理学结果显示: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其中1例为非典型脉络膜乳头状瘤),髓母细胞瘤1例,原始胚胎性肿瘤1例,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1例,神经上皮性肿瘤1例。7例行肿瘤切除手术的患儿中,2例术后失随访;余5例至末次随访时,1例生长发育较同龄人落后,1例有轻微的神经系统体征,余3例无异常。10例未行开颅手术的患儿中,2例失访,余8例均在出院后2个月内死亡。总体随访时间为2.0个月至3.7年。

结论

婴儿颅内巨大肿瘤罕见,其总体预后欠佳。应综合考虑肿瘤特点、手术风险及并发症等因素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儿的预后。

其他文献
探讨脑室镜手术治疗囊虫型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本文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小脑幕上脑室系统囊虫合并脑积水患者进行研究,术前影像学检查确定脑室有不同程度的扩张,术中采用脑室镜依次对侧脑室、第三脑室及中脑导水管进行探查,当探查到囊虫后使用活检钳准确夹除。使用脑室镜治疗脑囊虫型脑积水创伤小、有效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首选的手术方法。
期刊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脑池造瘘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I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采取神经内镜下脑池造瘘术治疗的儿童IACs患者,共31例。随访其临床疗效。结果31例患儿中,有症状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1.0%(20/22)。随访时间为13 ~36个月,平均(21.0±5.6)个月;与术前比较(中位数:52.5 ml;P25,P75
目的探讨通过脓肿腔内应用抗生素缩短细菌性脑脓肿患者全身抗生素应用疗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8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107例细菌性脑脓肿患者(共155个脓肿),均采用立体定向脓肿抽吸,并于脓肿腔内应用高浓度抗生素、结合全身抗生素疗法治疗,设为腔内治疗组。同时将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常规立体定向手术并结合全身抗生素治疗的51例细菌性脑脓肿患者设为常
目的探讨脑膜原发性尤文肉瘤(ES)/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2月至2017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学证实的脑膜ES/pPNETs患者,共12例,其中有4例肿瘤标本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易位基因检测。男/女=7/5;年龄为1~43岁,中位年龄为14.5岁;病程为2 d至7个月,中位时间为2个月。术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患者围手术期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64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肿瘤。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术前、术后低钠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64例患者中,术前存在低钠血症10例(6.1%)。2例术前存在低钠血症者发生症状性垂体卒中。术后发生低钠血症3
梅毒性神经系统树胶肿临床少见。本文报道的1例颅内及脊髓多发性梅毒性肉芽肿患者以脊髓占位的临床表现入院,术前误诊为左侧岛叶胶质母细胞瘤伴颈髓及腰髓转移而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L2~S5脊髓未见明显肿瘤性病灶,术后复查血清及脑脊液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定性均为阳性,使用青霉素治疗后复查MRI提示颅内及脊髓病灶明显缩小,确诊为梅毒性神经系统树胶肿,经过驱梅治
期刊
目的探讨小脑脑桥角区(CPA)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CPA区MPNST患者,共8例(占同期CPA病变的0.2%,3/3 500);另外纳入38例散发神经鞘瘤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结果8例MPNST患者中,男1例,女7例;诊断
目的探讨前床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策略,并分析影响患者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1例前床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切除肿瘤。采用Simpson分级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以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估患者的预后。应用单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患者肿瘤切除程度的因素。结果51例患者中,Simpson Ⅰ~
目的探讨多模态面神经联合监测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28例大型听神经瘤(肿瘤直径≥3 cm)患者,术中采用多模态面神经联合监测(设为监测组);纳入2013年3月至2016年11月术中未行多模态面神经联合监测的30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肿瘤的囊实性、肿瘤
目的探讨儿童颞叶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并经病理证实的7例儿童颞叶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治疗,其中经额颞入路6例,经颞枕入路1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7例儿童颞叶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患者中,6例首发症状为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