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是高中历史新课改的要求,是健全学生人格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为了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改变历史教师不正确的教育理念,其次要改变教学方法,构建一个开放的历史课堂;深入发掘研究教学文本,加强学生的实践。
高中历史 人文素养 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5-0089-01
1.人文素养的概念
人文素养也叫人文素质,指的是一个人在人文方面的修养和素养,在我国古代,“人文”主要是“教化”的意思,古人关于人文教化主要是强调通过学习使自身的内心修养得到提升,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有善心的人。到了近代,人文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文思想强调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人文素养是由知识、能力、情感等诸多因素综合形成的一个人内在品质;是一种隐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指导着人的生活方式和方法;人文素养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期教育力量的培养 。
2.高中历史课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國高中历史教师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比较缺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问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都是按照教材组织教学的,而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教材在编制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本位,没有与其他人文学科进行联系,这样历史教师根据教材施教,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方面自然比较缺乏。
(2)高考的压力
受高考升学问题的影响,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倾向于对学生历史知识的传授,历史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而不重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3)不正确的课堂评价体系
我国现行的课堂评价体系,重结果而轻过程,我们对于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考察,主要是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的,如果学生考的成绩不理解,那就说明教师教的不好,而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是否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如果学生考得比较好,那就说明教师教得好。在这种课堂评价体系之下,必然会出现考什么教什么的现象,历史教师所教的内容就是考试要考的,历史教师所考虑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考试内容,结果必然造成本来带有很大人文素养教育特点的历史课教学成了条文背诵的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想品德、审美情感、人文素养等方面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
(4)人文素养重视程度不够
几乎所有的高中历史老师都认识到对高中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是语文教师和思想政治教师的事情,与自己的历史课程无关,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能够掌握书本上所罗列的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能考得优异的成绩就足够了,没必要在书本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人生价值观等人文素养教育上浪费更多的时间,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措施
(1)推动教师教学理念转变
教师的教学理念改革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如前所述,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理念滞后是造成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受到制约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高中历史课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一是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让高中历史教师认识到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二是要掌握人文素养培养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把历史课程和语文、思想政治等课程联系起来,探讨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从而改变高中历史教师“重课本,轻素养”的现状。
(2)改变教学方法,构建开放的历史课堂
相比知识的传授,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更需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联系实际。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探讨历史知识后面蕴含着的人文素养。比如我在教学鸦片战争时,我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讲授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意义,然后让学生背诵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课外收集整理、分析鸦片战争的资料,然后帮助学生进行梳理,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意义。最后不进行限制地让学生自己谈谈学了这节课的体会,学生各抒己见,在表达过程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以及将来长大后报效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望。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就不会停留在表面,为了得高分,受到老师的表扬而如此表现,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
人文素养的培养还应该从课堂拓展到课外,和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在学习古代封建君主制度时,可以有意识地将课本知识和电视剧的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在封建君主制度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独立思考。
(3)深入发掘研究教学文本
虽然历史中蕴含着很多人文素养的内容,但高中历史课毕竟是历史课程,其主要内容还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介绍,因此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必须深入发掘教材,比如中国近代反侵略历史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追寻独立自主的爱国精神,再比如学习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时,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了解其内容,糟粕和精华,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等优秀的思想已经深入国人的骨髓,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结论和建议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既要关注人文内容素材的发掘,还要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提升课堂品味,增强人文体验,加强学生对人文思想的深刻理解。同时还需要注意几点:一是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并不是要把历史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或者语文课;二是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执行下去。
高中历史 人文素养 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5-0089-01
1.人文素养的概念
人文素养也叫人文素质,指的是一个人在人文方面的修养和素养,在我国古代,“人文”主要是“教化”的意思,古人关于人文教化主要是强调通过学习使自身的内心修养得到提升,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有善心的人。到了近代,人文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文思想强调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人文素养是由知识、能力、情感等诸多因素综合形成的一个人内在品质;是一种隐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指导着人的生活方式和方法;人文素养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期教育力量的培养 。
2.高中历史课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國高中历史教师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比较缺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问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都是按照教材组织教学的,而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教材在编制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本位,没有与其他人文学科进行联系,这样历史教师根据教材施教,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方面自然比较缺乏。
(2)高考的压力
受高考升学问题的影响,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倾向于对学生历史知识的传授,历史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而不重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3)不正确的课堂评价体系
我国现行的课堂评价体系,重结果而轻过程,我们对于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考察,主要是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的,如果学生考的成绩不理解,那就说明教师教的不好,而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是否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如果学生考得比较好,那就说明教师教得好。在这种课堂评价体系之下,必然会出现考什么教什么的现象,历史教师所教的内容就是考试要考的,历史教师所考虑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考试内容,结果必然造成本来带有很大人文素养教育特点的历史课教学成了条文背诵的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想品德、审美情感、人文素养等方面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
(4)人文素养重视程度不够
几乎所有的高中历史老师都认识到对高中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是语文教师和思想政治教师的事情,与自己的历史课程无关,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能够掌握书本上所罗列的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能考得优异的成绩就足够了,没必要在书本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人生价值观等人文素养教育上浪费更多的时间,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措施
(1)推动教师教学理念转变
教师的教学理念改革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如前所述,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理念滞后是造成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受到制约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高中历史课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一是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让高中历史教师认识到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二是要掌握人文素养培养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把历史课程和语文、思想政治等课程联系起来,探讨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从而改变高中历史教师“重课本,轻素养”的现状。
(2)改变教学方法,构建开放的历史课堂
相比知识的传授,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更需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联系实际。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探讨历史知识后面蕴含着的人文素养。比如我在教学鸦片战争时,我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讲授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意义,然后让学生背诵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课外收集整理、分析鸦片战争的资料,然后帮助学生进行梳理,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意义。最后不进行限制地让学生自己谈谈学了这节课的体会,学生各抒己见,在表达过程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以及将来长大后报效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望。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就不会停留在表面,为了得高分,受到老师的表扬而如此表现,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
人文素养的培养还应该从课堂拓展到课外,和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在学习古代封建君主制度时,可以有意识地将课本知识和电视剧的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在封建君主制度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独立思考。
(3)深入发掘研究教学文本
虽然历史中蕴含着很多人文素养的内容,但高中历史课毕竟是历史课程,其主要内容还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介绍,因此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必须深入发掘教材,比如中国近代反侵略历史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追寻独立自主的爱国精神,再比如学习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时,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了解其内容,糟粕和精华,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等优秀的思想已经深入国人的骨髓,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结论和建议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既要关注人文内容素材的发掘,还要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提升课堂品味,增强人文体验,加强学生对人文思想的深刻理解。同时还需要注意几点:一是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并不是要把历史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或者语文课;二是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执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