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马加爵谈过恋爱……

来源 :文汇百花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3333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大一的时候,北大一个诗人到我们学校演讲,他站在讲台上,举起一只胳膊,慷慨激昂的说:
  “同学们,上大学一定要谈恋爱!
  不谈恋爱这大学算白上了!”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诸如此类的话相比,也许马加爵更需要的是这样的“当头棒喝”。
  高中时看《逃学威龙》,张敏扮演的女老师对以周星驰同学为核心的众男生说:“明天去郊游,记得把你们的小女朋友都带上哦!”
  张敏的话让我心怦怦跳了好几天。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香港的老师怎么会这么开放,公然鼓励学生早恋!要知道,对于80年代前出生的内地人来说,早恋属于地下活动,得偷偷摸摸的进行。老师和家长们对于早恋一贯围追堵截,坚决棒打鸳鸯,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早恋成功的学生一般都能胜任保密部门的工作,也说不定能培养出几对郑秀文和许志安。
  现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中学生模样的情侣手牵手,主流社会对于早恋的态度也有所缓和,3月29日,著名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陈一筠在一次专题讲座中就提出:中学生之间的异性交往,不应把它看成是"早恋",而应当把它当成"早练",性质类似于实习,是在给以后的生活积累经验。北京第171中学的张琳老师则把专家的理论付诸实践,她在编排座位时,特意安排“互相有好感”的男生女生坐在一起。社会上对于张老师的做法众说纷纭,有人鼓掌叫好,有人则斥之为“馊主意”。但主流人群,也就是家长和老师们,仍然难以认同专家对于早恋的态度,至多不过采取“鸵鸟政策”,要想在影视作品里看到张敏那样的“豪言壮语”,估计同学似需努力。
  其实不光是早恋,学生时代的爱情在中国的成人眼中大都是种禁忌。仔细想想,爱情被当成靶子,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儿。古人可从来不认为红袖添香和寒窗苦读有什么矛盾。相反倒是传下了不少妻子全力支持、丈夫金榜题名的佳话。
  这种禁忌在文革时期达到了顶峰,这几年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步步败退,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主流价值观中仍有其一席之地。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年公民婚姻自由的权利不容侵犯,但各个学校的土政策里,“在校大学生不得结婚”这一条无不赫然在目。大学生谈恋爱是没人管了,学校里自动售套机随处可见,不过要是一不小心把肚子搞大了,还是难免被学校双双开除的命运。看来大学对待学生恋爱的逻辑并不比中学高明多少,一样是“鸵鸟”:你可以做爱,因为没法管;但怀孕不能容忍,那样就打破了双方心照不宣的默契。以此观之,学校管理人员改行去计划生育委员会任职,也应该不辱使命。
  上个月最轰动的事件莫过于马加爵的杀人、逃亡和落网。媒体关于马加爵的报道有一点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他从来没有谈过恋爱。据说他曾经鼓起勇气给一个女生写过一封情书,却被那位女生撕碎了。
  八卦一下:假如马加爵谈过恋爱,这场惨剧还会不会发生?
  马加爵在看守所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之所以杀害4名同学,就是因为感觉自己“众叛亲离”。从他给姐姐的信里看,除了父母的亲情外,他从来没有得到过别人的爱。马加爵为什么会如此残忍,至今仍然扑朔迷离。有人说他是天性凉薄,有人则归咎于社会不公和教育缺失。他或许不是拉斯科尔尼克夫,但也应当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变态。也许可以这么说,他萌动的杀机正来自于与他人沟通的绝望感。给干渴欲死的人一杯水就足以驱走死神,马加爵假如谈过恋爱,也许“他人即地狱”的观念就会改变。马加爵曾经给女生写情书,说明他也曾经憧憬过爱情。但他一被拒绝就失去了寻求爱的勇气,虽然有性格内向自卑的因素,但教育也难辞其咎。
  上大一的时候,北大一个诗人到我们学校演讲,他站在讲台上,举起一只胳膊,慷慨激昂的说:“同学们,上大学一定要谈恋爱!不谈恋爱这大学算白上了!”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诸如此类的老生常谈相比,也许马加爵更需要的是这样的“当头棒喝”。
  《天龙八部》里,无名老僧说少林寺七十二绝技都有戾气,唯有修习佛法方能克制;倘若沉迷武功而荒疏佛法,必定伤及自身。中国的学生从进入学校那天起就被教育要好好学习,但却很少有人告诉他们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爱。在传统的教育体系里,爱是可有可无甚至被故意忽视的东西。像马加爵这样二十来岁的青年,仍然是在漠视爱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于爱的渴求无人引导,有时甚至被故意引向歧途,只能凭借自己的本能摸索寻找,“礼失求诸野”,毛片遂成为青年人的朋友和导师,而这本应是师长们的职责。过于理性的生活必然趋于功利,缺乏爱的人生必定变得冷漠。其他孩子可以以天性的伸展突破这种畸形教育的局限,人格不至于残缺;马加爵却性格内向,偏偏又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结果被塑造成了一个活动的盆景。
  前几天上校友录,看到一位美女发牢骚,慨叹红颜易老知己难求,然后就号召大家集体发动起来为她介绍对象。有马加爵的荒芜人生做背景,这位美女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花痴简直是一种美德:多么热爱生活啊。
其他文献
我们对古巴的印象从何而来?也许只在电影或者电视的屏幕上到过这个加勒比海的小国,所有浮光掠影的印象里只不过是雪茄烟的手工作坊,街头凋敝的景象……或者只是我们自己的T恤上那个切·格瓦纳的头像?其实,让我们回想一下黑白电影里扭腰摆臀的曼波(Mambo),老式舞厅里残存的舞步伦巴(Rumba),以及脍炙人口的老歌《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这些令人难忘的旋律,你可能会称之为拉丁音乐,事实上它们全都源自古巴
期刊
从表面看,它们似乎没有共同之处:一种荡漾在酒杯里;而另一种矗立在苍苍长城下。但它们都能完美地凝固住流动着的美感,把瞬间变成永恒——与路易十三齐名的白兰地酒轩尼诗李察用它自己的方式,同这群建筑史上的杰作共舞。2003年8月30日,它在北京“长城脚下的公社”举行了“轩尼诗李察2003致礼”盛典。  轩尼诗李察干邑以轩尼诗公司创始人李察·轩尼诗的名字命名,以此向这位创始人的远见、力臻完美和超凡毅力致敬。
期刊
难题    “您听好了,”被告向他的辩护律师说:“如果我可以只蹲半年监狱,您将得到另外100块钱酬金。”法庭上,律师绞尽脑汁,滔滔不绝。被告如愿以偿。律师后来对别人说:“这可真是个棘手的问题,本来法官想判他无罪释放。”    能说英语    一个抢劫嫌疑犯在纽约的法庭上被提审时,法官问他能不能说英语。  他回答道:“会一点点儿。”   “你能用英语说点什么?”  “把你的钱交出来。”    法官的
期刊
我在新泽西开了个旧货店。  本尼第一次来店里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他。那天一个顾客在我们店买了台电脑,我帮他往门外他的车上搬。当我抱着装着键盘、扫描仪等东西的纸箱走到玻璃门前时,门外一个正要往店里进的小伙子帮我拉开了门,我说了声谢谢。我将纸箱放到车上,回过身来,才发现那个小伙子静静地站在门边,手还拉着门,在等着我进去。  这个小伙子就是本尼。是个白人。我第一眼看见他,就对他有了极好的印象。不光是他为我
期刊
我是古巴。但古巴是什么,是卡斯特罗和格瓦拉,是雪茄和女人的翘屁股,或许,是女人的翘屁股上摇晃的康加鼓?那片土地灵魂的密码就存于这两部电影——温·文德斯的纪录片《乐满哈瓦那》(Buena Vista Social Club)和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纪录片风格的电影《我是古巴》(I am Cuba)——之中,你很容易据此得出结论:哦,那是一个革命浪漫主义的国度。在《乐满哈瓦那》末尾,当莱·库德(Ry C
期刊
赫尔穆特·纽顿1920年出生于德国柏林,他手持澳大利亚护照,生活在欧洲摩纳哥的蒙特卡罗,2004年1月27日在好莱坞死于车祸后,遵照纽顿的遗愿,人们将他安葬在柏林郊外。   纽顿在16岁时成为德国著名女摄影家伊娃的助手,从此“时尚,裸露,肖像”是纽顿摄影的3个基本要素。“Less is more”则是他的摄影准则。纽顿用铺陈的欲望早就了视觉的阴谋,画面中的道具与精湛的光线控制,都散发着浓郁的恋物
期刊
虽然生物界的进化遵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规律,但发展至今,只有极少数野兽还存在同类相食的暴行。少数人的这类行为,可能证明了人类在动物界序列身份的低下    吃人不算谋杀?    2001年初,德国的一名电脑工程师阿明·迈韦斯在互联网上刊登了一则“广告”,“征集”自愿被杀和吃掉的人。另一个心理变态者、柏林43岁的电脑工程师布兰迪斯看到后非常兴奋,两人频繁地通过电子邮件讨论细节问题——  布兰迪斯:“你
期刊
  
期刊
日的余晖倾洒在湛蓝的地中海海面上,清凉的   海风夹杂着慵懒的夏日气息,轻轻吹抚着人们古铜色的健康肌肤;纵情的欢笑声荡漾在潮湿的空气中,久久不散。女人们散乱的秀发,男人们结实的胸膛,共同交织成动人的画面,所有的性感都在这里融化成了天然的美景,纵身其中,夜,不再黑暗;酒,不再醉人;寂寞,烦恼,也不复存在。  这里是隶属于西班牙的Ibiza小岛;这里是驰放音乐的发源地;这里亦是爱乐者们疯狂追
期刊
在上海我们见到了真实的彼得·索伯格,他那蓝色的车手服,金色的头发,毛头小伙子式的爽朗、无遮拦的热烈笑容,无不让人对他从事的运动产生了自然的好感  记:您在2003年的排名榜上不断攀升,并最终取得了年度车手总冠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您就取得了作为职业车手的最大胜利,您是怎样做到的?  彼:的确有很多人也对此感到很奇怪,在所有WRC(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的赛车手当中,我获得冠军的时间是有史以来最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