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益,更需要监督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zhofp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这是《当代教育学(第四版)》对教育的定义。读了中国财富的“教育变革,公益何为”之后,我想浅谈一下,中国当代教育中,公益究竟何为。
  首先,我想先谈一谈“公益”。记不清是什么时候的新闻,一名男子通过众筹的方式创建了一个公益组织,专门帮助农村留守的贫困儿童解决上学难的问题,但他猥亵儿童,并以教育公益基金支持作为交换。当然,他受到了应有的法律惩罚。那么我想问,留在这些留守儿童内心里的烙印,如何去除?他们在一个对性别模糊不清的年纪,被迫受到生理和心灵上的煎熬。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主观来说,这名男子内心的恶魔已经打败了他内心的天使;客观来说,被害者由于农村的物质条件,难以使她们获得早期性教育,从而树立强烈的自我保护观念。除此两点之外,我觉得最需要我们反思的,恰恰是公益本身,2013年6月,经广州市政府同意,广州市民政局组织的慈监委成立。那么,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公益呢?答案令人意想不到,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裸捐”的活动;明万历十八年河南虞城县乡绅杨东明组织创立了第一个同善会。我国可能是第一个拥有公益组织的国家。然而发展至今,我国第一个公益慈善组织监督机构竟是两年前才刚刚成立的。这如何不让我们反思?成立监督机构并不困难,只是我们都没有把焦点放在监督机构上,我们所在意的都是公益组织数目的多少,我们没有考虑到质量的问题,我想,中国目前公益走下坡路的原因就在于此。权力需要监督,事关中国孩子未来的教育公益更需要监督。
  发展教育公益,我们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质基础,然而,“教育”和“公益”放在一起,却总让我们觉得矛盾,“教育”需要大量的投资;而“公益”,则往往意味着没啥钱。在中国,从出生供到大学毕业,平均每个孩子的花费是100万元。那么在美国呢?众所周知,美国人只供孩子念书到高中,大学学费是由助学贷款,做兼职得来的。美国人供养一个孩子也需要22.1万美元(经通胀调整后的数字约为29.2万美元)。供养一个孩子确实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持,那么这物质支持从何而来,我们可以靠“众筹”;我们可以靠“爱心募捐”,方式有很多种,虽然现在的公益组织总是喊着没钱,但是,缺少的都是发现资源的眼睛,有了做好教育公益的心,缺钱什么的都是假命题。
  再一个问题,我想谈谈对公益教育的约束问题。2011年韩国有一部电影获得第14届意大利乌迪内远东国际电影节黑龙观众奖——《熔炉》。这部电影讲述了特殊学校从老师到校长集体犯罪猥亵聋哑儿童最终在法庭上逃脱处罚的故事,改编自韩国的真实事件,这部电影一经上映,就引起轰动。官官相护的血淋淋事实让我们必须反思,县级政府被收买,市级政府在做什么,教育局为什么总在冷眼旁观?!任何一个公益都需要被有力监督……
  还是一部电影——《小达瑟》。这部电影以自闭症儿童小达瑟的视角,勾画出了来自星星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我们教育公益应该关注的不只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还有这些特殊的孩子,我们需要激发出他们的潜能,还他们一个和正常孩子一样的完满人生。
  另外一部电影《芭比》,则讲述韩国农村智障女儿被非法领养至美国,以性命拯救另外一个患病小女孩的故事。因为她的父亲是智障,他没有能力去保护好这个孩子,我们教育公益关注的除了受教育的主体孩子之外,更希望能够从他们的家庭入手,不能让悲剧重演。
其他文献
过去几年的职业公益人角色,我基本是在蒙眼摸索前进,或许是竞争对手不够强,或者是真的很努力,结果看来,似乎爬得很快。但我一直很想解开那块眼布,机缘巧合,最近与为创业企业提供支持的摩西团伙伴一起,贴身接触了几家企业,摩西团帮助创业者将创业盲区显性化,完成以价值为核心的战略与商业模式设计,打通从产品市场到资本市场的价值闭环。过程中,免不了往公益套用,发现很多在商业领域已成常识和规律的理论,在公益领域还未
期刊
对于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而言,树立品牌非常重要。  25年前,希望工程在项目设计时,我就提出要有六个要素:1、群体需求;2、社会关注;3、政府支持;4、符合宗旨;5、国际接轨;6、树立品牌。当时就提出了“树立品牌”,现在看来,关于项目设计的这六条,对于今天也依然实用。  我还把公益机构的品牌建设归纳为“三部曲”:第一步,先做项目,做出项目品牌,这一点在希望工程特别明显,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只知道项目,不
期刊
中国、美国都曾做过调查,每天每人大概需要喝两升水。因为饮用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两升水也就成了计算一个人健康风险的依据。国家新的饮用水标准是106项指标,此指标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化学性危害,第二类是微生物学危害,第三类是放射性危害,第四类是感官性危害。总而言之,潜伏在饮用水中的“隐形杀手”有很多,它们始终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由此,我们需要明白城市饮用水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水质问题
期刊
在中国人民大学对面的茶室见到杨庆祥,他显得比实际年纪要年轻一点。新书《80后,怎么办?》刚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对一代人做文化社会学考察,对杨庆祥来说是超出专业领域的工作。《80后,怎么办?》的主体文章写于2011-2012年。2013年《天涯》第6期发表了它的删节版,题目改为《希望我们可以找到那条路》。由于受到北岛、李陀的赞赏,文章旋即又以原标题在《今天》2013年秋季号上全文刊出。这次发表
期刊
全球最大电子消费品展之一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 )本月在德国柏林举行,记者凯蒂·柯林斯在采访期间架不住“生物黑客”汉内斯·舍布拉德和叶夫根尼·切列示涅夫的“诱惑”,在体内植入了微芯片,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能够人机互联的半机器人(cyborg),本文就是他以第一人称讲述的变身故事。  临时起意的“变身”计划  一年一度的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 )通常都有一套很公式化的体验:肯定会有新
期刊
我们先从一个故事开始。  2011年,是《凤凰周刊》的资深调查记者邓飞发起现在广为人知的“免费午餐”项目的第一年。他后来说,正是在这一年,有两个人对他推动“免费午餐”产生过很大影响,并成为他的精神导师,一个是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会长何道峰先生,一个是北京大学新闻系教授师曾志女士。  邓飞从一开始就致力发动更多的人参与,500名记者成为了发起人,而这理论依据是何道峰会长告诉邓飞,公益本质上就是社会运动
期刊
随着艺人徐静蕾、叶璇等公开表示接受了“冻卵”手术,“冻卵”越来越受关注。虽然我国相关法规不允许单身女性冷冻卵子,已婚女性想要“冻卵”也有严格限制,但近年随着都市女性婚育观念转变,趁年轻冷冻健康卵子的需求不断增加。  你真的了解“冻卵”吗?如果政策许可,你会考虑“冻卵”吗?你是否支持放开对“冻卵”的政策限制?针对广州育龄女性进行了街头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女性对这一高冷的技术知之不多,但她们最关注冷
期刊
在丹麦,一种新的趋势正在出现:越来越多女性成为“新式单身妈妈”——主动选择使用捐赠的精子生育后代,而不是徒劳地寻找或等待所谓的“真命天子”。每10个“捐赠宝宝”中就有1个是“新单妈”所生,而这些女性的选择得到了充分的社会肯定和支持。  “‘每个人都有爸爸,’我儿子的朋友有一天这么跟他说。‘不,我就没有。’我儿子回答。”45岁的安娜·帕特丽夏·莱斯多芙说。她是哥本哈根一位律师。“他现在7岁,但从两岁
期刊
在读给“留守儿童”送温暖的公益项目报道时,你有没有注意过照片上孩子的眼神?如果你注意过,就经常会发现他们有一种奇怪的漠然的表情,而不是大众通常所期待的开心、感激或者好奇。每次见到这种漠然,我都非常心疼。作为一个曾经的“留守儿童”,当大人们品头论足地说你妈妈去哪里工作了,你想不想她,你有什么愿望时,我当然知道他们期待我说什么,但我往往选择假装听不懂,自己“关灯”。当时,大人们往往不能理解我心里的愤怒
期刊
北方飘雪,南方知寒。  又到了盘整一年的时刻。新的“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公益人物、组织出炉,公益界的盛典如期而至。  2015年中国社会大基调不变,但变局已生。媒体人或许更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就算再混沌无觉者,也将会被变化裹挟着前行;就算是坚守不移者,也能感受到周边的松动决堤,物是人非。  而总结变化的实质,或许就是原有的社会组织板块正在消解,个人的能量和魅力正在崛起,“众公益时代”借互联网变革之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