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探讨Fogarty球囊导管在前臂动静脉内瘘失功再次手术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将40例急性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对照组行原位动静脉内瘘重建术。观察2组患者术后透析时血流量、内瘘3、6、12个月通畅率及再次血栓、肿胀手综合征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3个月内瘘透析时血流量、内瘘通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再次血栓、肿胀手综合征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6个月与12个月时间点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失功动静脉内瘘效果满意,长期通畅率较常规手术组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 Fogarty球囊导管 动静脉内瘘(AVF) 应用
自体前臂动静脉内瘘(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首选的血管通路,血管通路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透析及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生存[1]。由于单次超滤过多引起透析时低血压、内瘘使用年限、高龄、糖尿病、血管粥样硬化、血管纤细等不良血管条件,而导致上臂内瘘失功,需再次建立合适的血管通路。如果能够在失功内瘘原位处再次建立内瘘,那么对于保存宝贵的浅静脉,减少使用人造血管及长期导管的使用有重要意义。Fogarty导管在取出血栓的同时,又利用导管球囊机械扩张的作用,提高内瘘的通畅率。2010年7月-2014年10月,我们对40例上臂内瘘失功的血透患者用Fogarty导管扩张后重新建立AVF。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及门诊血透病人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20-75岁。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并使用前臂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在原位重新建立AVF,采用的是头静脉桡动脉端端吻合。
1.2入选标准:(1)血透患者;(2)血管通路为前臂动静脉内瘘;(3)内瘘功能不良致不能满足血透要求。
1.3内瘘失功定义:原可充分满足透析要求的动静脉内瘘,现已不能满足顺利血液透析的要求。
1.4治疗方法:同侧头静脉重建AVF的方法.0.5%利多卡因局麻。桡骨茎突处行横切口或纵切口,分离出头静脉及桡动脉吻合端,有血栓的取出血栓,伴有动脉瘤给以切除。随机分为两组,Fogarty导管组(观察组)和常规手术组(对照组)。常规手术组手术方法:取栓及肝素盐水冲洗后,修剪吻合端后再次吻合。Fogarty导管组手术方法:近端根据静脉直径选择Fogarty6F或5F取栓导管。向头静脉插入取栓导管,向球囊内注入肝素盐水,球囊直径超过血管直径10%~20%,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拉出导管取栓至血流通畅,并扩张头静脉。分别阻断桡动脉和头静脉血流,修剪头静脉及桡动脉,以肝素盐水冲洗,用7-0无损伤血管缝线连续或间断外翻行端端吻合。两组因头静脉已经动脉化,内瘘的成熟时间较首次手术者均明显变短,导管组由于头静脉经过导管充分扩张,成熟时间较短。一般拆线后就可穿刺透析,且能达到满意流量。40例患者用同侧头静脉重建AVF均成功。内瘘血流量均能满足透析要求。
两组均观察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分别统计疗效。
1.5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透析血流量≥300ml/min;(2)有效:透析血流量≥200ml/min∪<300ml/min可顺利完成透析;(3)无效:血流量<200ml/min,不能顺利完成血透。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处理。用χ2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等效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3、6、12月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情况如下表。
2.1组间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3副作用。观察组:出现4例出现远端肢体麻木,无血栓形成和血肿。患者术肢远端动脉搏动存在,无肢体发冷、运动丧失、感觉减退等症状。对照组出现2例血栓形成,3例肢体麻木。见表3。
3.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AVF失功情况比较常见,一般需采用手术方法重建AVF。再次手术重建AVF如果采用对侧桡动脉头静脉瘘及其他部位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再次重建内瘘,患者表浅静脉动脉化还需时间,需要留置导管,增加感染机会。因此,再次利用已经动脉化的头静脉重建AVF,既避免了浪费宝贵的浅静脉,又节省了内瘘成熟时间。Fogarty导管取栓兼顾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根据血管内径调节球囊大小,便于血管吻合,还可解决头静脉的狭窄,对血管内膜损伤不大[2]。
用Fogarty导管重建AVF的注意事项:手术切口尽量靠近首次手术吻合口,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扩张的静脉。使用7-0无损伤血管缝线连续缝合,血管边缘保持外翻及平整,吻合口可有一定角度,避免扭曲。Fogarty导管以插入静脉的长度以30cm为宜,逐步深入;血管狭窄处牵拉导管的动作要轻柔且迅速,重复2~3次,对静脉局部狭窄部分进行缓慢扩张,直到牵拉导管感觉顺畅。合并静脉瘤时可以一并切除。
参考文献:
[1]J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a8一cular access:update 2000.Am J Kidney Dis,2001,37:S137-81.
[2]范隆华,叶建荣,符伟国,等.急性上肢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50-51.
关键词: Fogarty球囊导管 动静脉内瘘(AVF) 应用
自体前臂动静脉内瘘(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首选的血管通路,血管通路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透析及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生存[1]。由于单次超滤过多引起透析时低血压、内瘘使用年限、高龄、糖尿病、血管粥样硬化、血管纤细等不良血管条件,而导致上臂内瘘失功,需再次建立合适的血管通路。如果能够在失功内瘘原位处再次建立内瘘,那么对于保存宝贵的浅静脉,减少使用人造血管及长期导管的使用有重要意义。Fogarty导管在取出血栓的同时,又利用导管球囊机械扩张的作用,提高内瘘的通畅率。2010年7月-2014年10月,我们对40例上臂内瘘失功的血透患者用Fogarty导管扩张后重新建立AVF。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及门诊血透病人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20-75岁。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并使用前臂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在原位重新建立AVF,采用的是头静脉桡动脉端端吻合。
1.2入选标准:(1)血透患者;(2)血管通路为前臂动静脉内瘘;(3)内瘘功能不良致不能满足血透要求。
1.3内瘘失功定义:原可充分满足透析要求的动静脉内瘘,现已不能满足顺利血液透析的要求。
1.4治疗方法:同侧头静脉重建AVF的方法.0.5%利多卡因局麻。桡骨茎突处行横切口或纵切口,分离出头静脉及桡动脉吻合端,有血栓的取出血栓,伴有动脉瘤给以切除。随机分为两组,Fogarty导管组(观察组)和常规手术组(对照组)。常规手术组手术方法:取栓及肝素盐水冲洗后,修剪吻合端后再次吻合。Fogarty导管组手术方法:近端根据静脉直径选择Fogarty6F或5F取栓导管。向头静脉插入取栓导管,向球囊内注入肝素盐水,球囊直径超过血管直径10%~20%,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拉出导管取栓至血流通畅,并扩张头静脉。分别阻断桡动脉和头静脉血流,修剪头静脉及桡动脉,以肝素盐水冲洗,用7-0无损伤血管缝线连续或间断外翻行端端吻合。两组因头静脉已经动脉化,内瘘的成熟时间较首次手术者均明显变短,导管组由于头静脉经过导管充分扩张,成熟时间较短。一般拆线后就可穿刺透析,且能达到满意流量。40例患者用同侧头静脉重建AVF均成功。内瘘血流量均能满足透析要求。
两组均观察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分别统计疗效。
1.5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透析血流量≥300ml/min;(2)有效:透析血流量≥200ml/min∪<300ml/min可顺利完成透析;(3)无效:血流量<200ml/min,不能顺利完成血透。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处理。用χ2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等效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3、6、12月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情况如下表。
2.1组间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3副作用。观察组:出现4例出现远端肢体麻木,无血栓形成和血肿。患者术肢远端动脉搏动存在,无肢体发冷、运动丧失、感觉减退等症状。对照组出现2例血栓形成,3例肢体麻木。见表3。
3.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AVF失功情况比较常见,一般需采用手术方法重建AVF。再次手术重建AVF如果采用对侧桡动脉头静脉瘘及其他部位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再次重建内瘘,患者表浅静脉动脉化还需时间,需要留置导管,增加感染机会。因此,再次利用已经动脉化的头静脉重建AVF,既避免了浪费宝贵的浅静脉,又节省了内瘘成熟时间。Fogarty导管取栓兼顾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根据血管内径调节球囊大小,便于血管吻合,还可解决头静脉的狭窄,对血管内膜损伤不大[2]。
用Fogarty导管重建AVF的注意事项:手术切口尽量靠近首次手术吻合口,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扩张的静脉。使用7-0无损伤血管缝线连续缝合,血管边缘保持外翻及平整,吻合口可有一定角度,避免扭曲。Fogarty导管以插入静脉的长度以30cm为宜,逐步深入;血管狭窄处牵拉导管的动作要轻柔且迅速,重复2~3次,对静脉局部狭窄部分进行缓慢扩张,直到牵拉导管感觉顺畅。合并静脉瘤时可以一并切除。
参考文献:
[1]J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a8一cular access:update 2000.Am J Kidney Dis,2001,37:S137-81.
[2]范隆华,叶建荣,符伟国,等.急性上肢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