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个万花筒,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把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就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即生活,生活即数学,进一步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距离,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故意穿着扣错扣眼的上衣和卷着一只裤管的裤子走进教室,引起学生哄堂大笑,从追问笑因引出轴对称图形,再引导学生观察人体正面,让学生说出哪些是对称的,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现实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似图形. 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如此以境生趣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诱导生活化的概念教学
多数学生对于数学缺乏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不能理解数学中的概念. 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拗口,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简直就成了一些学生学习的拦路虎. 这就需要我们用学生平时比较熟悉的,生动的语言形式对其进行形象地诱导,使其能轻而易举地掌握概念.
例如,教学“加法交换律”时,用同学们熟悉的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引出问题:算一算,早上3个,晚上4个,共吃几个?早上4个,晚上3个,共吃几个?学生发现:3 + 4 = 7,4 + 3 = 7,3 + 4 = 4 + 3. 让学生再举出生活中有哪些交换的例子?学生马上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交换. 比如:买文具时先买笔,再买橡皮,或先买橡皮再买笔,总价钱不变. 为了理解“约数和倍数”这两个概念的相互依存关系,可举出:王华和钱青是一对好朋友的例子,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生动说明: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
三、训练生活化的思维体验
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它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 有些学生对于知识不能理解,就是不能很好地沟通其内外之间的联系. 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为学生提供对生活经验的体验,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体验,通过“再创造”学习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道题:“165 - 97 = 165 - 100 + 3.”有些学生对于减去100后为什么要加3感到难以理解. 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学了,你拿着妈妈给你的165元零花钱去新华书店购买学习用书,买五本书一共要花97元钱,求你还剩下多少钱?(列式“165 - 97”)你付给售货员一张100元,还剩下多少钱?(列式“165 - 100”)售货员要找给你多少钱?你现在还剩多少钱?(板书“+3”)这样,十分抽象的思维过程就让学生亲身的体验揭示出来了,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对于知识能不理解吗?
四、 联系生活化的数学问题
我们的学生之所以惧怕解答数学问题,多数是由于所碰到的数学问题都是脱离学生生活,艰涩难懂的.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如果我们善于把数学问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后,再去理解数量关系,在理解数量关系后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那么相信学生解答数学问题会轻松得多.
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甲、乙两队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人合修几天可以完成?学生对修路不熟悉,不能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 于是,我把它改成我班的两名同学要完成60朵小红花的制作,王军单独做10天完成,张丽单独做15天完成,如果两人一起做,几天能完成?出示此题后,可配上图,让学生形象地感知,理解. 然后把“60朵”这个条件去掉再解答,学生很快理解了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 书本上的一部分例题和习题都可以改编成生活中熟悉的、可操作的问题,使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建立联系,搭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激起学生的联想和创意.
五、 布置生活化的课外练习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因此,我们的作业也完全可以跳出死背猛练的圈子,让学生暂时扔掉手中的笔,走出沉闷的书房,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去摸索,去演练.
例如,在教《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前,布置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再让学生尝试用硬纸做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第二天带到课堂里. 通过这一系列的课前预习,第二天教学,多数学生在教师的适度点拨和同学的相互交流中都迅速地总结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加深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再如,在教学《统计》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统计自己家的碗筷盆勺,记录下来,制成统计表,整理过后再向妈妈提提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这类作业不仅及时地帮助学生巩固了当天所学的知识,锻炼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整理分析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达到了“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应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如此的贴近,体会到学习数学是为实际生活服务的. 这样,学生对学习数学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把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就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即生活,生活即数学,进一步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距离,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故意穿着扣错扣眼的上衣和卷着一只裤管的裤子走进教室,引起学生哄堂大笑,从追问笑因引出轴对称图形,再引导学生观察人体正面,让学生说出哪些是对称的,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现实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似图形. 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如此以境生趣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诱导生活化的概念教学
多数学生对于数学缺乏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不能理解数学中的概念. 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拗口,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简直就成了一些学生学习的拦路虎. 这就需要我们用学生平时比较熟悉的,生动的语言形式对其进行形象地诱导,使其能轻而易举地掌握概念.
例如,教学“加法交换律”时,用同学们熟悉的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引出问题:算一算,早上3个,晚上4个,共吃几个?早上4个,晚上3个,共吃几个?学生发现:3 + 4 = 7,4 + 3 = 7,3 + 4 = 4 + 3. 让学生再举出生活中有哪些交换的例子?学生马上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交换. 比如:买文具时先买笔,再买橡皮,或先买橡皮再买笔,总价钱不变. 为了理解“约数和倍数”这两个概念的相互依存关系,可举出:王华和钱青是一对好朋友的例子,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生动说明: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
三、训练生活化的思维体验
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它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 有些学生对于知识不能理解,就是不能很好地沟通其内外之间的联系. 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为学生提供对生活经验的体验,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体验,通过“再创造”学习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道题:“165 - 97 = 165 - 100 + 3.”有些学生对于减去100后为什么要加3感到难以理解. 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学了,你拿着妈妈给你的165元零花钱去新华书店购买学习用书,买五本书一共要花97元钱,求你还剩下多少钱?(列式“165 - 97”)你付给售货员一张100元,还剩下多少钱?(列式“165 - 100”)售货员要找给你多少钱?你现在还剩多少钱?(板书“+3”)这样,十分抽象的思维过程就让学生亲身的体验揭示出来了,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对于知识能不理解吗?
四、 联系生活化的数学问题
我们的学生之所以惧怕解答数学问题,多数是由于所碰到的数学问题都是脱离学生生活,艰涩难懂的.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如果我们善于把数学问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后,再去理解数量关系,在理解数量关系后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那么相信学生解答数学问题会轻松得多.
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甲、乙两队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人合修几天可以完成?学生对修路不熟悉,不能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 于是,我把它改成我班的两名同学要完成60朵小红花的制作,王军单独做10天完成,张丽单独做15天完成,如果两人一起做,几天能完成?出示此题后,可配上图,让学生形象地感知,理解. 然后把“60朵”这个条件去掉再解答,学生很快理解了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 书本上的一部分例题和习题都可以改编成生活中熟悉的、可操作的问题,使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建立联系,搭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激起学生的联想和创意.
五、 布置生活化的课外练习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因此,我们的作业也完全可以跳出死背猛练的圈子,让学生暂时扔掉手中的笔,走出沉闷的书房,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去摸索,去演练.
例如,在教《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前,布置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再让学生尝试用硬纸做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第二天带到课堂里. 通过这一系列的课前预习,第二天教学,多数学生在教师的适度点拨和同学的相互交流中都迅速地总结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加深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再如,在教学《统计》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统计自己家的碗筷盆勺,记录下来,制成统计表,整理过后再向妈妈提提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这类作业不仅及时地帮助学生巩固了当天所学的知识,锻炼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整理分析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达到了“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应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如此的贴近,体会到学习数学是为实际生活服务的. 这样,学生对学习数学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