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击高考
核心考点
近几年来,地理高考以城市与环境为切入点的试题屡见不鲜。究其根源,城市一方面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另一方面也是自然对人类社会反馈最强烈的区域。目前,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也产生了世界普遍关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应该使学生获得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有关城市的基础知识。而这部分内容既涉及人文科学又涉及自然科学,内容广泛而复杂,为命题者提供了广阔的考查空间。
考情解读
以城市与环境为线索,以区域图为载体,以热点问题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职能、空间规划及影响、城市等级差异的原因、城市区位因素和发展条件分析、城市化的表现、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等城市与环境的相关问题。近年来,相关内容高考考查次数之多、范围之广、所赋分值之高,使其成为近年高考的一大热点。如2017年课标Ⅲ,第5~6题(8分);2016年课标Ⅰ,第4~6题(12分);2017年课标Ⅲ,第4题(3分);2017年课标Ⅰ,第2题(4分);2015年课标Ⅱ,第1题(4分);2018年全国Ⅰ,第4题(4分);2018年全国Ⅱ,第2,5题(8分),12题(10分)。
命题视角
该类试题多以选择题或综合题的形式出现,近几年综合题比重较大,分值一般在4~8分,难度系数0.6左右。城市功能区、城市区位与城市化问题是常考点,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与城市化过程示意图的分析。城市与城市化一直是热点关注问题,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加倍重视城市化产生的现象和问题、城市化带来的影响等。预計城市与城市化仍然是2019年高考的命题热点。综合考查学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文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原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二、思维构建
知识网络(图1)
重点剖析
1.城市
含义: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2.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表1)。
(2) 社会经济因素(表2)。
3.城市等级、城市职能、服务范围、城市数目之间的关系(图2、图3)
4. 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表3)
5.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1)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图4)。
(2)交通通达性与城市功能用地类型的关系(表4)。
(3)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5)。
6.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指住宅区与工业区),主要考虑五个方面:第一,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两者之间的联系。第二,工业用地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应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地区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也要有便利的联系,以方便工人上下班。第三,合理布局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减少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住宅用地要建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污染企业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并注意与盛行风和河流的关系。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在季风区,则布局在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有水污染的企业,一定要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第四,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带内可植树造林,安排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第五,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7.常见地租曲线图
地租曲线图是用来表示城市内部地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的图示,一般呈现从市中心向四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常见的地租曲线图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
在判读地租曲线图时,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的通达度这两方面。从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水平两方面看,一般在地租最高峰处和次高峰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城市外围形成工业区。常见类型如下所示。
复习策略
本专题的复习应以高中地理的“城市与环境”为主线,并将初中地理中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具体做法是充分利用图像(分布图、示意图、景观图等) 落实有关地理知识,掌握在城市规划中为改善城市环境而进行城市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工业的布局原则进行复习,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分清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相互联系,达到巩固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在城市聚落的复习备考中,一是要以初中地理中“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城市”作为基础知识,以高中地理必修内容作为基本原理。用这些原理分析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它们的城市化进程特点。这是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二是要从城市自身、城市内部结构、城市空间分布特点,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布局、城市规划与城市所在地的地形、气候、河流、铁路、土地利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要关注热点问题,我国农材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的关系问题,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和保护,如北京——张家口市为迎接 2022 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进行的城市建设、纳西古城保护等热点问题,这些热点和所学政、史、地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加强跨学科综合训练。 备考思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里及表;知识储备→方法技巧→探究创新。过程:以城市环境为线索进行复习时,首先要构建知识网络,其次要形成分析问题的模式或程序,如水能分析模式、航运分析模式等;再次要善于联想与开拓,做到触类旁通。
高考以能力立意,但能力源于知识,虽然高考考查的知识点只是全部知识点的一部分,这有限的内容仅仅是对学科内容的抽取,但这种抽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且每年高考试题都是变化的、求新的、不可准确预测的。因此,地理备考要夯实基础。在此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可将复习方式由结论性知识的获取转向对知识形成的分析。
三、真题透视
试题回放
(2016年江苏卷)图11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11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①
核心考点
近几年来,地理高考以城市与环境为切入点的试题屡见不鲜。究其根源,城市一方面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另一方面也是自然对人类社会反馈最强烈的区域。目前,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也产生了世界普遍关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应该使学生获得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有关城市的基础知识。而这部分内容既涉及人文科学又涉及自然科学,内容广泛而复杂,为命题者提供了广阔的考查空间。
考情解读
以城市与环境为线索,以区域图为载体,以热点问题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职能、空间规划及影响、城市等级差异的原因、城市区位因素和发展条件分析、城市化的表现、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等城市与环境的相关问题。近年来,相关内容高考考查次数之多、范围之广、所赋分值之高,使其成为近年高考的一大热点。如2017年课标Ⅲ,第5~6题(8分);2016年课标Ⅰ,第4~6题(12分);2017年课标Ⅲ,第4题(3分);2017年课标Ⅰ,第2题(4分);2015年课标Ⅱ,第1题(4分);2018年全国Ⅰ,第4题(4分);2018年全国Ⅱ,第2,5题(8分),12题(10分)。
命题视角
该类试题多以选择题或综合题的形式出现,近几年综合题比重较大,分值一般在4~8分,难度系数0.6左右。城市功能区、城市区位与城市化问题是常考点,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与城市化过程示意图的分析。城市与城市化一直是热点关注问题,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加倍重视城市化产生的现象和问题、城市化带来的影响等。预計城市与城市化仍然是2019年高考的命题热点。综合考查学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文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原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二、思维构建
知识网络(图1)
重点剖析
1.城市
含义: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2.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表1)。
(2) 社会经济因素(表2)。
3.城市等级、城市职能、服务范围、城市数目之间的关系(图2、图3)
4. 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表3)
5.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1)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图4)。
(2)交通通达性与城市功能用地类型的关系(表4)。
(3)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5)。
6.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指住宅区与工业区),主要考虑五个方面:第一,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两者之间的联系。第二,工业用地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应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地区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也要有便利的联系,以方便工人上下班。第三,合理布局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减少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住宅用地要建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污染企业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并注意与盛行风和河流的关系。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在季风区,则布局在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有水污染的企业,一定要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第四,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带内可植树造林,安排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第五,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7.常见地租曲线图
地租曲线图是用来表示城市内部地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的图示,一般呈现从市中心向四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常见的地租曲线图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
在判读地租曲线图时,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的通达度这两方面。从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水平两方面看,一般在地租最高峰处和次高峰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城市外围形成工业区。常见类型如下所示。
复习策略
本专题的复习应以高中地理的“城市与环境”为主线,并将初中地理中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具体做法是充分利用图像(分布图、示意图、景观图等) 落实有关地理知识,掌握在城市规划中为改善城市环境而进行城市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工业的布局原则进行复习,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分清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相互联系,达到巩固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在城市聚落的复习备考中,一是要以初中地理中“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城市”作为基础知识,以高中地理必修内容作为基本原理。用这些原理分析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它们的城市化进程特点。这是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二是要从城市自身、城市内部结构、城市空间分布特点,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布局、城市规划与城市所在地的地形、气候、河流、铁路、土地利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要关注热点问题,我国农材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的关系问题,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和保护,如北京——张家口市为迎接 2022 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进行的城市建设、纳西古城保护等热点问题,这些热点和所学政、史、地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加强跨学科综合训练。 备考思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里及表;知识储备→方法技巧→探究创新。过程:以城市环境为线索进行复习时,首先要构建知识网络,其次要形成分析问题的模式或程序,如水能分析模式、航运分析模式等;再次要善于联想与开拓,做到触类旁通。
高考以能力立意,但能力源于知识,虽然高考考查的知识点只是全部知识点的一部分,这有限的内容仅仅是对学科内容的抽取,但这种抽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且每年高考试题都是变化的、求新的、不可准确预测的。因此,地理备考要夯实基础。在此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可将复习方式由结论性知识的获取转向对知识形成的分析。
三、真题透视
试题回放
(2016年江苏卷)图11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11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