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肩负着提高小学生智力水平以及提升他们品德的重任,通过语文进行品德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将品德教学融入到小学语文中的意义及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以此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品德教学;交融分析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读书习字的基础课程,作为教师在教导学生读书习字的同时,还肩负着启蒙和指导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责任。
一、将品德教学融入到小学语文中的意义
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决定了语文教育必须以品德教育为基础,思想品格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塑造小学生灵魂的教育,所以如何对小学生实施思想品格教育,就成了学校当前重点落实素质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决定了品德教学脱离不了语文教学的辅助,道德课程的教学情境与语文课程同质,所表达的理性体验离不开语文的感性基础,德育的实践结果更离不开语文情感的心灵体会。所以说两个学科的结合促进了认知体验,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将理解与实践相互结合,在教学中互為基础、互相促进。
二、将品德教学融入到小学语文中的方法
(一)优化语文教学环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对学生所受教育的有效培养,就必须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一个明智的教师与一个不明智的教师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明智的教师比较重视品德教学环境的建立,而不明智的教师则不重视品德教学环境的建立。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没有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来对品德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很难保证品德的渗透效果。由此可见,在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品德课堂环境的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地关系到了对小学语文各个科目的品德渗透和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儿童的心理情况以及对德育要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德育情境,能够促进小学生全面身心都能够融入到一个活跃的品德课堂气氛之中。
(二)找出语文学习与品德教育的切合点。
语文阅读教学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渠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主动去发掘和利用教材当中的各种教育因子,找准语言培养和训练之间的切合点,进行对思想品德的培养。例如,在《开国大典》一课中,老师可以播放《开国大典》影片的片段,让学生谈一谈对哪个镜头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样可以唤起学生的爱国心,从而实现了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联系实际,深化品德教育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正面启发、引导学生们联系实际,在领悟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抒发自己的感受,相互促进、相互启发,从而加深对课文意义的熏陶和影响。例如,在《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结合他们的真实人生和“小萝卜头”来对其特点进行分析。以小萝卜头所吃的都是残羹冷饭,所居住的都只能是阴暗潮湿的牢房,所穿的都只能是破旧的衣服,用的几乎是拿不着的笔头去来与自己对比,讨论一下这次对比的感觉,从而引出了对小萝卜头悲惨境遇的深切同情,激发小学生对于国民党和反动派的痛恨,受到了要重新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的教育,明白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转变自己的行为。
(四)完善语文教学中评价机制
为了使小学语文教学中品德渗透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学校必须改变原有的语文教学中品德渗透的评价机制,实现品德渗透评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品德渗透评价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几种品德渗透评价原则:第一种是发展性原则。应重视教师的发展要求,将我们对于教师每一次变化和成长过程列为最终的评价内容,使得教师能够加强对自身成长的重视;第二个原则是全面化原则。学校不仅需要高度地重视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水平,还应当高度地重视对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在开展品德渗透工作评价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只将对教师的业绩进行评价标准,还应该高度地注重对教师的工作流程,注重对教师开展品德渗透工作时所采取和使用的各种教育手段。第三种方法是多元化原则,学校应该高度重视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根据实际情况来研究建立一套完善的指导教师评估、校领导、家长和其他学生共同参加的指导和评估机制,并研究出以学校自身为基础的各种教师岗位评估方法,实现了终结性的评价与形成性的评价、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有机地结合,淘汰以往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估标准的评估方式;第四种则是可行性原则,学校在研究开展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对品德渗透效果的评价工作时,应该始终坚持可行性原则,需要根据所在学校的地域环境以及具体条件的差异,来选择最合适的品德教师进行评价的方法,并不断地予以完善,从而保证品德渗透评价的合理性及准确性。
在完善语文教学品德渗透评价机制时,可以根据评价原则以及评价内容,来对评价途径进行合理调整,评价途径可以是教师自评、同事互评以及领导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与家长评价。如果教师评价不合格,那么应该对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道德水平,使教师加强对品德渗透的重视。积极寻找品德与语文之间的平衡点,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品德的有效渗透,使学生们在掌握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习到一定的德育知识,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与品德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仅要读书识字还要知书达礼,不仅要育才而且更要育德。在实际当中应将两者有机结合,交融互补,从而提升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江燕群,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09年第7期
[2]冷观志,浅谈小学语文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现代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4期
[3]蔡毅强.文化自信视域下荀子教育思想的现代意蕴[J].教育评论,2017(12):106-110.
关键词:小学语文;品德教学;交融分析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读书习字的基础课程,作为教师在教导学生读书习字的同时,还肩负着启蒙和指导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责任。
一、将品德教学融入到小学语文中的意义
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决定了语文教育必须以品德教育为基础,思想品格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塑造小学生灵魂的教育,所以如何对小学生实施思想品格教育,就成了学校当前重点落实素质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决定了品德教学脱离不了语文教学的辅助,道德课程的教学情境与语文课程同质,所表达的理性体验离不开语文的感性基础,德育的实践结果更离不开语文情感的心灵体会。所以说两个学科的结合促进了认知体验,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将理解与实践相互结合,在教学中互為基础、互相促进。
二、将品德教学融入到小学语文中的方法
(一)优化语文教学环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对学生所受教育的有效培养,就必须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一个明智的教师与一个不明智的教师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明智的教师比较重视品德教学环境的建立,而不明智的教师则不重视品德教学环境的建立。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没有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来对品德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很难保证品德的渗透效果。由此可见,在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品德课堂环境的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地关系到了对小学语文各个科目的品德渗透和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儿童的心理情况以及对德育要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德育情境,能够促进小学生全面身心都能够融入到一个活跃的品德课堂气氛之中。
(二)找出语文学习与品德教育的切合点。
语文阅读教学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渠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主动去发掘和利用教材当中的各种教育因子,找准语言培养和训练之间的切合点,进行对思想品德的培养。例如,在《开国大典》一课中,老师可以播放《开国大典》影片的片段,让学生谈一谈对哪个镜头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样可以唤起学生的爱国心,从而实现了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联系实际,深化品德教育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正面启发、引导学生们联系实际,在领悟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抒发自己的感受,相互促进、相互启发,从而加深对课文意义的熏陶和影响。例如,在《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结合他们的真实人生和“小萝卜头”来对其特点进行分析。以小萝卜头所吃的都是残羹冷饭,所居住的都只能是阴暗潮湿的牢房,所穿的都只能是破旧的衣服,用的几乎是拿不着的笔头去来与自己对比,讨论一下这次对比的感觉,从而引出了对小萝卜头悲惨境遇的深切同情,激发小学生对于国民党和反动派的痛恨,受到了要重新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的教育,明白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转变自己的行为。
(四)完善语文教学中评价机制
为了使小学语文教学中品德渗透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学校必须改变原有的语文教学中品德渗透的评价机制,实现品德渗透评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品德渗透评价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几种品德渗透评价原则:第一种是发展性原则。应重视教师的发展要求,将我们对于教师每一次变化和成长过程列为最终的评价内容,使得教师能够加强对自身成长的重视;第二个原则是全面化原则。学校不仅需要高度地重视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水平,还应当高度地重视对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在开展品德渗透工作评价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只将对教师的业绩进行评价标准,还应该高度地注重对教师的工作流程,注重对教师开展品德渗透工作时所采取和使用的各种教育手段。第三种方法是多元化原则,学校应该高度重视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根据实际情况来研究建立一套完善的指导教师评估、校领导、家长和其他学生共同参加的指导和评估机制,并研究出以学校自身为基础的各种教师岗位评估方法,实现了终结性的评价与形成性的评价、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有机地结合,淘汰以往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估标准的评估方式;第四种则是可行性原则,学校在研究开展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对品德渗透效果的评价工作时,应该始终坚持可行性原则,需要根据所在学校的地域环境以及具体条件的差异,来选择最合适的品德教师进行评价的方法,并不断地予以完善,从而保证品德渗透评价的合理性及准确性。
在完善语文教学品德渗透评价机制时,可以根据评价原则以及评价内容,来对评价途径进行合理调整,评价途径可以是教师自评、同事互评以及领导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与家长评价。如果教师评价不合格,那么应该对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道德水平,使教师加强对品德渗透的重视。积极寻找品德与语文之间的平衡点,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品德的有效渗透,使学生们在掌握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习到一定的德育知识,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与品德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仅要读书识字还要知书达礼,不仅要育才而且更要育德。在实际当中应将两者有机结合,交融互补,从而提升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江燕群,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09年第7期
[2]冷观志,浅谈小学语文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现代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4期
[3]蔡毅强.文化自信视域下荀子教育思想的现代意蕴[J].教育评论,2017(12):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