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班级管理是小学教育管理中最基础的管理,班级管理不能单纯的依靠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者的计划,更需要礼仪文化的感知和引导,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重视班级的礼仪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礼仪修养,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有利于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落实。本文分析了基于礼仪文化的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礼仪文化;小学班级管理;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212-02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班级管理的好坏关系着学生启蒙教育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班级管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就目前教育管理现状而言,小学生破坏课堂纪律、违反学校规定、不服从教师正面教育等现象屡禁不止,管理难和难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现实问题。传统班级管理是依靠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只是制度层面的管理,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礼仪文化在班级中的有效深入,能促使学生逐渐克服不守礼、不文明的习惯,提升个人素养,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进而促进了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展开[1]。
一、礼仪文化对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
所谓礼仪文化,是指时代的文明行为规范,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礼仪文化是指维护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狭义礼仪文化具体来说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流相处良好的行为规范。它包括个人的仪容仪表、礼貌礼节、行为举止等方面,即被人们所接受又被人们共同遵守。礼仪文化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基础的交往行为规范。结合小学目前的教育实况,把礼仪文化教育融入到班级管理中,不仅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继承和發扬,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班级管理中落实礼仪文化教育,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帮助班主任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全面提升师生的礼仪文化素养,推动学生个人和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提升学校的育人能力和办学质量。加强小学生的礼仪文化教育,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礼仪文化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提高自我认识,开展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礼仪文化的学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学生自身礼仪文化修养的提升,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班级,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班级的有效管理。
二、礼仪文化视野下小学班级管理对策
(一)礼仪文化固化于制
首先,将礼仪文化融入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中,通过对学生的礼仪文化教育,使其自觉规范自我行为,尊重教师的教导地位,敬畏学校的校纪校规,服从班级管理的制度,完善自我的发展。在班级制度管理和学生综合评定表中增加礼仪文化的内容,例如仪容仪表、好人好事等方面的内容,将学生每天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记录在册,提高学生遵守礼仪规范的程度。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最基层的管理人员,其行为举止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实现礼仪文化对班级管理的促进,首要前提是提升班主任个人文化修养和管理素质。学校要对教师礼仪文化水平和管理经验、处理能力进行观察和考核,按能力和优势划分岗位,为班级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学校要重视班主任教师和任课教师的礼仪文化的提升,加大学习和培训力度,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的覆盖率和效果。最后,学校还要将礼仪文化列入教师的考核项,结合班级管理的成效,作为绩效管理和晋升的参考标准,以此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提升小学班级管理的水平[3]。
(二)礼仪文化内化于心
小学生受基础应试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大,礼仪文化素养有待提升,因此在小学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礼仪文化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礼仪文化的教育,重视传统和现代的有效结合,满足现代学生的发展需要,不仅要汲取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更要推陈出新,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派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礼仪文化的内在价值,明白礼仪规范的重要意义,才能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学生的礼仪文化培养、学生日常的生活、班级管理工作三者结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班主任将日常行为规范纳入班级的考核管理中,对学生的行为和学习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加强学生文化礼仪的修养,实现班级的高效管理,进一步促进小学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礼仪文化外化于行
小学学校的领导要重视礼仪文化的教育工作,在政策和制度等各方面给予支持还要有意识有计划的开展礼仪文化活动,为学生的礼仪文化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学习环境,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礼仪文化氛围,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可以在教室设立知识乐园、张贴名人名言等宣传礼仪文化知识。在班级中展开礼仪写作,鼓励学生积极宣导礼仪文化教育等。通过良好礼仪文化氛围的渲染和熏陶,学生在日常中对个人的语言行为由相互监督转变为自我监督。最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形成了完整的道德理念和行为标准,利用礼仪演讲、诗歌朗诵比赛、礼仪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历练,学生人人知礼、守礼,相互尊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情谊,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有利于班级管理活动的展开,实现了学生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过程。
三、礼仪文化视野下小学班级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小学教育管理人员要在管理中树立育人的观念,并始终把育人作为教育和管理的第一目标。在处理学生不尊重教师等违背礼仪文化的行为时,班级管理者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礼仪文化教育。小学班级管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礼仪文化的感知和引导作用,科学开展相关礼仪文化活动,将礼仪文化有效的深入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实现班级管理工作和各项活动的推广。同时,小学管理人员和教师还要创新管理观念,在探索中总结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礼仪文化建设,增强学生学习礼仪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修养,提高班级凝聚力。教师是班级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礼仪文化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充分利用礼仪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影响,根据实际的管理需要将礼仪文化巧妙的运用到具体工作中,有效的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四、结语
礼仪文化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促进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还能够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学校要加强礼仪文化的教育工作。作为管理者,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转变思想,重视礼仪文化对教书育人的重要意义,做礼仪文化的传播者,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修养的同时,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雅丽.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级管理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
[2]明莉.谈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实践反思[J].学周刊,2018(35).
[3]谢素静.论小学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10).
【关键词】礼仪文化;小学班级管理;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212-02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班级管理的好坏关系着学生启蒙教育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班级管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就目前教育管理现状而言,小学生破坏课堂纪律、违反学校规定、不服从教师正面教育等现象屡禁不止,管理难和难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现实问题。传统班级管理是依靠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只是制度层面的管理,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礼仪文化在班级中的有效深入,能促使学生逐渐克服不守礼、不文明的习惯,提升个人素养,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进而促进了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展开[1]。
一、礼仪文化对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
所谓礼仪文化,是指时代的文明行为规范,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礼仪文化是指维护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狭义礼仪文化具体来说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流相处良好的行为规范。它包括个人的仪容仪表、礼貌礼节、行为举止等方面,即被人们所接受又被人们共同遵守。礼仪文化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基础的交往行为规范。结合小学目前的教育实况,把礼仪文化教育融入到班级管理中,不仅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继承和發扬,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班级管理中落实礼仪文化教育,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帮助班主任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全面提升师生的礼仪文化素养,推动学生个人和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提升学校的育人能力和办学质量。加强小学生的礼仪文化教育,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礼仪文化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提高自我认识,开展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礼仪文化的学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学生自身礼仪文化修养的提升,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班级,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班级的有效管理。
二、礼仪文化视野下小学班级管理对策
(一)礼仪文化固化于制
首先,将礼仪文化融入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中,通过对学生的礼仪文化教育,使其自觉规范自我行为,尊重教师的教导地位,敬畏学校的校纪校规,服从班级管理的制度,完善自我的发展。在班级制度管理和学生综合评定表中增加礼仪文化的内容,例如仪容仪表、好人好事等方面的内容,将学生每天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记录在册,提高学生遵守礼仪规范的程度。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最基层的管理人员,其行为举止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实现礼仪文化对班级管理的促进,首要前提是提升班主任个人文化修养和管理素质。学校要对教师礼仪文化水平和管理经验、处理能力进行观察和考核,按能力和优势划分岗位,为班级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学校要重视班主任教师和任课教师的礼仪文化的提升,加大学习和培训力度,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的覆盖率和效果。最后,学校还要将礼仪文化列入教师的考核项,结合班级管理的成效,作为绩效管理和晋升的参考标准,以此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提升小学班级管理的水平[3]。
(二)礼仪文化内化于心
小学生受基础应试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大,礼仪文化素养有待提升,因此在小学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礼仪文化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礼仪文化的教育,重视传统和现代的有效结合,满足现代学生的发展需要,不仅要汲取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更要推陈出新,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派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礼仪文化的内在价值,明白礼仪规范的重要意义,才能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学生的礼仪文化培养、学生日常的生活、班级管理工作三者结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班主任将日常行为规范纳入班级的考核管理中,对学生的行为和学习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加强学生文化礼仪的修养,实现班级的高效管理,进一步促进小学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礼仪文化外化于行
小学学校的领导要重视礼仪文化的教育工作,在政策和制度等各方面给予支持还要有意识有计划的开展礼仪文化活动,为学生的礼仪文化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学习环境,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礼仪文化氛围,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可以在教室设立知识乐园、张贴名人名言等宣传礼仪文化知识。在班级中展开礼仪写作,鼓励学生积极宣导礼仪文化教育等。通过良好礼仪文化氛围的渲染和熏陶,学生在日常中对个人的语言行为由相互监督转变为自我监督。最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形成了完整的道德理念和行为标准,利用礼仪演讲、诗歌朗诵比赛、礼仪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历练,学生人人知礼、守礼,相互尊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情谊,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有利于班级管理活动的展开,实现了学生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过程。
三、礼仪文化视野下小学班级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小学教育管理人员要在管理中树立育人的观念,并始终把育人作为教育和管理的第一目标。在处理学生不尊重教师等违背礼仪文化的行为时,班级管理者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礼仪文化教育。小学班级管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礼仪文化的感知和引导作用,科学开展相关礼仪文化活动,将礼仪文化有效的深入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实现班级管理工作和各项活动的推广。同时,小学管理人员和教师还要创新管理观念,在探索中总结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礼仪文化建设,增强学生学习礼仪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修养,提高班级凝聚力。教师是班级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礼仪文化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充分利用礼仪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影响,根据实际的管理需要将礼仪文化巧妙的运用到具体工作中,有效的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四、结语
礼仪文化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促进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还能够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学校要加强礼仪文化的教育工作。作为管理者,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转变思想,重视礼仪文化对教书育人的重要意义,做礼仪文化的传播者,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修养的同时,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雅丽.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级管理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
[2]明莉.谈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实践反思[J].学周刊,2018(35).
[3]谢素静.论小学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