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人这一角度来看,公开课中的人可分三类:上课教师、学生、听课教师。如果说,在日常课中,我们强调“教学相长”,那么,在公开课中就应强调“教、学、研(研究者,即听课教师)相长”。换言之,在公开课上,上课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又要关注听课教师,正确处理好与这两者的关系,使自己、学生、听课教师能在公开课上相伴而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基于此,教师公开课前的准备工作应考虑:其一,力争与学生相伴而行。学生,是教育教学的最终关注者,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公开课上有所收获,执教者应与学生相伴而行,切实关注其在公开课上的成长。因此公开课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是真实。时下,公开课做假并不是什么秘密:上课前预先渗透上课内容,甚至一遍遍排演,只图公开课表面顺利、热闹。反对公开课表演、作秀的声音此起彼伏,原因就在于,这种公开课往往撇下学生,只把它看成是上课教师表演与展示的舞台而已。可以说,这种撇下学生只关注自我的公开课,上与不上没有什么区别,它已失去了作为“课”的意义。那些只为展示教师而上的公开课必然受到大家的反对,“表演”“作秀”也必然成为它的代名词。因此,公开课应真实,它是我们与学生相伴而行的基础。其二,力争与听课教师相伴而行。公开课有别于日常课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它承载了更多的教师之间相互研讨的使命。因此,公开课前除了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外,还要关注听课教师,并力求与其相伴而行,以期通过讨论、借鉴提高日常课的教学效率。说到底,公开课应可学、可用,有研讨和借鉴的价值。因此,课前准备要考虑:一是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手段要立足常规,不能总想着标新立异。现在,虽不再提倡带着一支粉笔进课堂,以展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但也不能把课堂搞得花里胡哨。如不能为了上公开课,动用全校力量,准备声、光、影等各种手段,甚至训练带有专业色彩的学生表演。这类课除了让听课教师羡慕、感叹之外,别无他用,听课教师无从学起——不具备那样的设备条件,也不具备那样的专业人士从旁相助。这类课不具备研讨、借鉴价值,也就失去了公开课存在的意义。二是教学要有特色。现在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四通八达,只要你想搜索,网上各种教案都有,这也造成了当下的公開课“千课一面”——普遍缺少自己的思考,对教材的处理大同小异。这样的公开课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我们强调:公开课前的准备不能盲目借鉴名师、特级教师的亮点拼凑教案,应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包括两方面:一是专题特色。公开课多是围绕某一专题展开的,那么就应该有这一专题的特色,能在这专题研究上给听课教师以研讨、借鉴价值。二是有独特的处理特色。同一教学内容,可能有很多人上过,但必须有自己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反映在教学过程之中,展现独特的处理之处,形成上课风格。一是为他人——给他人学习借鉴,二是为自己——便于他人批评指点,帮助提高。
公开课前如若考虑了这些,我们才可以骄傲地说:公开课上,我们教、学、研相伴而行!(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埭头中心小学)■
公开课前如若考虑了这些,我们才可以骄傲地说:公开课上,我们教、学、研相伴而行!(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埭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