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11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制定,书法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到中小学课堂。然而有多少学生真正喜欢上书法课呢?我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做专题性的问卷调查。“你在书法课上有什么收获?”70%的调查对象认为“书法课就是枯燥、重复地写字、练字。”在我对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访谈时,他们有的说书法课就是练习写字的基本笔画,有的说书法课被数学、英语老师占用了;有的说书法课上学习了用毛笔写字;还有的说我觉得毛笔字非常难写等。
面对这样的结果,作为一名刚刚步入校外教育机构的书法教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书法,在书法课上有所收获、学以致用,成为我研究的首要课题。
于是我开始思考校外书法课的定位,一定要有别于校内书法课程。校外书法课程首先应该是对校内课程起到补充与延伸的作用;其次在知识内容的设置上特别要有所创新,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再有就是校外书法课程活动的形式要多样。为了突出兴趣培养,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精心设计鲜活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积极参与
(一)课程内容求新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为了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有所创新,具有一定的新意,我搜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反复学习研究,确定书法启蒙课的内容主要以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为代表的中国特有的书法工具所蕴含着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知识为第一部分内容。第二部分内容则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中国汉字的造字智慧,了解使用汉字过程中的“奇思妙想”,汉字在生活中不同领域的应用等,使学生发自内心认可中国汉字艺术的价值。第三部分内容是“汉字的创作”即:为“自己的名字”集字为主的简单集字创作过程。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汉字的魅力”单元课程的设计则是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体验、游戏等活动,使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汉字的创作”单元课程的设计是“汉字魅力”单元课程的延伸,主要以自己的名字为例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书法创作,从而进一步感悟、体会汉字不同书体的特点,体验进行简单的书法创作、篆刻拓稿上石的过程和乐趣。了解书法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从而宏扬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
(二)课程题目巧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设计探究“文房四宝”单元课程时,这四课的课题是我精心想了很久才确定下来的。我想既然是探究“文房四宝”从题目上就应该有一定的神秘感。于是就有了“以笔会友”“墨砚寻踪1” “墨砚寻踪2”“非宣莫属”这样的课题。相信看到以上这些题目后,学生们就会产生一些疑问,“以笔会友”难道是要和毛笔交朋友吗?“墨砚寻踪”看来要寻找墨和砚的踪迹吗?“非宣莫属”只听说过“非你莫属”这里的“宣”指的是宣纸吗?为什么要“非宣莫属”难道宣纸是不可替代的吗?这样从课程的题目上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课程内容目标明,引导学生的学以致用
我想学习书法,陶冶性情,练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事,更不可能在短期内学生上完几节课就能做到的。如何让学生上了几次课就能获得成功感,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是我设计这“汉字的创作”单元课程的主要想法和目的。
“汉字的创作”单元课程。设计这个单元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尝试、体验、进行简单的书法创作。这个单元,我让学生以“留下自己的美名”为主题进行书法集字创作。书法创作过程中“集字”创作是初学者进行创作的一个重要过程,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将自己的名字从五体书法字典和名家名帖中查找、记錄、描摹、书写练习等活动,使学生体验简单的为自己名字“集字”创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了解不同书体的笔划及字形的特点。最终通过几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用至少两到三种不同书体来把自己的名字写漂亮。通过这种形式就可以让学生学有所得,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精心设计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课程活动中主动探究
在探究“文房四宝”这个单元课程活动形式的设计中,基本上是以“观察、动手实验、体验、游戏、观看精彩视频”等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活动的学习。
(一)巧设游戏,增加活动环节的趣味性
如探究文房四宝?——“以笔会友”一课围绕探究毛笔相关的知识展开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本课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我精心设计了探究“笔杆上的文字”这个猜字意的游戏活动环节,通过这个探究活动,学生了解了关于毛笔的分类知识以及不同毛笔的材料、尺寸、性能、用途等知识。在学生掌握了以上知识的基础上我又设计 “判断抢答” “以笔会友”两个游戏,目的是以游戏的活动形式巩固以上毛笔分类知识,同时让学生掌握毛笔的性能,积累选择毛笔、使用毛笔的实际生活经验。
(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非宣莫属”一课是以“撕纸、滴水试纸、墨线试纸、揉纸、熨纸、泡纸”等动手实践活动贯穿全课,通过这些实践探究活动,学生了解到宣纸的五大特性,既宣纸的湿染性、吸墨性、柔韧性、胶着性、持久性。感受到了中国宣纸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的神奇和宣纸的价值,从而明白了中国书画用纸为什么非宣纸莫属的原因。在以上活动过程中,学生们都能积极地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不同领域的环境氛围中感染学生
在“汉字的魅力”单元课程中“走进汉字世界”一课主要采取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到琉璃厂,匾额博物馆进行参观,或课前让学生到家居广场、超市、服装店等场所进行市场调查。让学生在不同领域的环境氛围中了解中国汉字艺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明确汉字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最终,学生能够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灵活多变、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主动地探究。我想这就是学生喜欢校外书法启蒙课程的最好原因吧。
面对这样的结果,作为一名刚刚步入校外教育机构的书法教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书法,在书法课上有所收获、学以致用,成为我研究的首要课题。
于是我开始思考校外书法课的定位,一定要有别于校内书法课程。校外书法课程首先应该是对校内课程起到补充与延伸的作用;其次在知识内容的设置上特别要有所创新,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再有就是校外书法课程活动的形式要多样。为了突出兴趣培养,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精心设计鲜活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积极参与
(一)课程内容求新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为了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有所创新,具有一定的新意,我搜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反复学习研究,确定书法启蒙课的内容主要以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为代表的中国特有的书法工具所蕴含着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知识为第一部分内容。第二部分内容则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中国汉字的造字智慧,了解使用汉字过程中的“奇思妙想”,汉字在生活中不同领域的应用等,使学生发自内心认可中国汉字艺术的价值。第三部分内容是“汉字的创作”即:为“自己的名字”集字为主的简单集字创作过程。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汉字的魅力”单元课程的设计则是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体验、游戏等活动,使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汉字的创作”单元课程的设计是“汉字魅力”单元课程的延伸,主要以自己的名字为例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书法创作,从而进一步感悟、体会汉字不同书体的特点,体验进行简单的书法创作、篆刻拓稿上石的过程和乐趣。了解书法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从而宏扬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
(二)课程题目巧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设计探究“文房四宝”单元课程时,这四课的课题是我精心想了很久才确定下来的。我想既然是探究“文房四宝”从题目上就应该有一定的神秘感。于是就有了“以笔会友”“墨砚寻踪1” “墨砚寻踪2”“非宣莫属”这样的课题。相信看到以上这些题目后,学生们就会产生一些疑问,“以笔会友”难道是要和毛笔交朋友吗?“墨砚寻踪”看来要寻找墨和砚的踪迹吗?“非宣莫属”只听说过“非你莫属”这里的“宣”指的是宣纸吗?为什么要“非宣莫属”难道宣纸是不可替代的吗?这样从课程的题目上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课程内容目标明,引导学生的学以致用
我想学习书法,陶冶性情,练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事,更不可能在短期内学生上完几节课就能做到的。如何让学生上了几次课就能获得成功感,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是我设计这“汉字的创作”单元课程的主要想法和目的。
“汉字的创作”单元课程。设计这个单元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尝试、体验、进行简单的书法创作。这个单元,我让学生以“留下自己的美名”为主题进行书法集字创作。书法创作过程中“集字”创作是初学者进行创作的一个重要过程,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将自己的名字从五体书法字典和名家名帖中查找、记錄、描摹、书写练习等活动,使学生体验简单的为自己名字“集字”创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了解不同书体的笔划及字形的特点。最终通过几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用至少两到三种不同书体来把自己的名字写漂亮。通过这种形式就可以让学生学有所得,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精心设计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课程活动中主动探究
在探究“文房四宝”这个单元课程活动形式的设计中,基本上是以“观察、动手实验、体验、游戏、观看精彩视频”等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活动的学习。
(一)巧设游戏,增加活动环节的趣味性
如探究文房四宝?——“以笔会友”一课围绕探究毛笔相关的知识展开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本课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我精心设计了探究“笔杆上的文字”这个猜字意的游戏活动环节,通过这个探究活动,学生了解了关于毛笔的分类知识以及不同毛笔的材料、尺寸、性能、用途等知识。在学生掌握了以上知识的基础上我又设计 “判断抢答” “以笔会友”两个游戏,目的是以游戏的活动形式巩固以上毛笔分类知识,同时让学生掌握毛笔的性能,积累选择毛笔、使用毛笔的实际生活经验。
(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非宣莫属”一课是以“撕纸、滴水试纸、墨线试纸、揉纸、熨纸、泡纸”等动手实践活动贯穿全课,通过这些实践探究活动,学生了解到宣纸的五大特性,既宣纸的湿染性、吸墨性、柔韧性、胶着性、持久性。感受到了中国宣纸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的神奇和宣纸的价值,从而明白了中国书画用纸为什么非宣纸莫属的原因。在以上活动过程中,学生们都能积极地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不同领域的环境氛围中感染学生
在“汉字的魅力”单元课程中“走进汉字世界”一课主要采取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到琉璃厂,匾额博物馆进行参观,或课前让学生到家居广场、超市、服装店等场所进行市场调查。让学生在不同领域的环境氛围中了解中国汉字艺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明确汉字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最终,学生能够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灵活多变、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主动地探究。我想这就是学生喜欢校外书法启蒙课程的最好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