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7. 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470-02
【摘要】 目的 加强普通病区的医疗垃圾收集管理,防止医源性感染。方法 应用5S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经典步骤对医疗垃圾进行管理,完善医疗垃圾收集处理的制度、流程和职责,并由专人不定时检查整改。结果 病区的医疗垃圾收集分类明确,容器选择合理,处理及时到位,人人知晓收集流程,杜绝了因医疗垃圾而引起的院内感染。 结论 5S管理法能有效规范病区医疗垃圾的收集。
【关键词】 医疗垃圾;普通病区;5S管理法
“5S”管理是日本企业的一种独特管理方法,5S是5个日文的简称,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1]。医疗垃圾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对医疗垃圾的有效管理是控制疾病扩散的重要环节和途径[2]。医院一大部分的医疗垃圾是在普通病区产生的,所以普通病区医疗垃圾的收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此,我们医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运用了5S管理法管理医疗垃圾的收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普通病区医疗垃圾收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各类医疗垃圾之间混放或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
生活垃圾是指:病人或医务人员用过的生活废弃物,如报纸、瓜皮果壳、纸巾、杂物等。医疗垃圾又可分为:感染性垃圾、损伤性垃圾、病理性垃圾、化学性垃圾、药物性垃圾。由于临床上部分医务人员对垃圾分类概念不清或习惯不良等原因,经常会出现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混放的现象,严重违反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的医疗垃圾收集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1.2 部分人员对医疗垃圾收集规范认识不够
部分在职医务人员、实习医生或护士、保洁人员、配餐员、后勤人员等对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不熟悉,处理程序不了解,意识不强,无相关的奖罚制度,导致各类垃圾随意丢弃、垃圾满出桶外、垃圾无分类放置等不规范的现象。
1.3 各病区缺乏医疗垃圾收集的制度流程
1.3.1 垃圾无定量管理,经常会发现医疗垃圾过满洒落地上,垃圾运送人员因各种原因无法及时下病区输送垃圾,工作人员不知医疗垃圾在病区内的允许储放时间,无法起监督提醒的作用。各类医疗垃圾无封口、无标签、无分袋的现象屡屡出现。
1.3.2 病区内缺乏专人管理医疗垃圾,各类垃圾桶无定位放置,无明确的标识,无定时监督自查的措施,未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导致院感检查均出现较多的问题,存在不安全现象。
2 5S管理法的实施
2.1 管理目标
病区内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在职临床医生护士、实习医生或护士、保洁人员、配餐员、后勤人员等都要重视医疗垃圾带来的危害,明确医疗垃圾分类,分清医疗垃圾储存容器,正确收集医疗垃圾,人人知晓医疗垃圾收集制度及流程,杜绝院感发生。
2.2 实施前准备
首先成立科室5S活动管理小组,由院感护士担任组长兼总负责人,全面监督管理科室医疗垃圾收集情况,再由全科人员参与,并召开动员大会,学习5S管理相关知识,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尤其是保洁人员也要参与。做到人人知晓“5S”,人人参与“5S”。
2.3 实施的内容和方法
(1)整理:对科内所有医疗垃圾产生区域进行一次彻底的整理,根据临床各个空间的主要用途,将垃圾收集桶分为需要与不需要,将需要的垃圾收集桶留下,不需要的丢弃。严格按医疗垃圾的分类标准准备垃圾收集桶。通过整理,各个空间都非常干净,无遗留死角,无不必要的垃圾桶。
(2)整顿:首先结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建立科室医疗垃圾收集管理制度及流程、奖惩制度,并上墙明示。将配置室、诊疗室及垃圾处置室等垃圾产生较多的区域列入重点管理区域,设专人管理,责任到人。以5S的“三定”原则,即“定点、定容、定量”,结合临床实际操作的简便性及不违反无菌原则的标准来确立垃圾桶的放置地点,结合垃圾的分类、垃圾的量,确定垃圾桶的种类及大小,分别标上标识,并严格按要求定量管理(要求垃圾桶满2/3时需及时倾倒)。垃圾桶的种类可按颜色分为:黄色(感染性、损伤性、药物性、病理性、化学性)、白色(一次性物品外包装袋)、黑色(生活垃圾)、红色(放射性垃圾)。
(3)清扫:责任人每天对各区域的垃圾收集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将不规范的现象记录或拍下照片,制作多媒体并加以点评或下达反馈意见书[3],每月汇总一次,月初晨会后进行全面反馈,并与个人考核挂钩。
(4)清洁: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各班严格按照垃圾收集管理制度和流程执行,严格垃圾分类,保持各个区域环境整洁不留卫生死角。
(5)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是5S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这一步,我们必须强调人人按制度行事,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工作中养成尽职尽责的习惯[4]。在刚开始实施阶段组长需增加督促检查的力度和次数,检查结果与个人考核成绩挂钩,对于不合理之处及时提出再大会讨论整改,渐渐养成人人“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达到人人“5S”的好习惯。
3 效果
通过对科室医疗垃圾收集管理进行5S管理法后,科室人员对医疗垃圾收集规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各类医疗垃圾分类明确,各个垃圾收集容器、放置地点符合院感要求,标识明确,各个区域环境亮丽,无卫生死角,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了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杜绝了因医疗垃圾而引起的院内感染。
4 讨论
4.1 提高了全体医务人员对医疗垃圾收集处理相关知识的认识 通过对《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医疗垃圾收集处理工作的相关知识,人人知晓垃圾分类,标识明显,彻底杜绝了垃圾混放现象。既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也降低了院感的发生率。
4.2 进一步完善了医疗垃圾处理相关制度及流程 在细化医疗垃圾处理制度及流程的过程中,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和讨论,从而提高了医务人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
4.3 改善病区环境提升医院的形象 实施5S管理后,病区的环境整洁、舒适,无卫生死角,无臭味,提升了病人及家属对科室和整个医院的印象,大大提高了医院的信誉度,从而给医院带来了经济效益。
4.4 提高了医务人員的职业素养 通过5S管理活动,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明显增强,人人养成按规章制度行事、认真负责、相互监督的良好工作习惯,提高工作主动性,提升人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高玲,胡平.5S管理法在手术间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8(2):97-98.
[2] 艾德梅,鞠建新,王颖.医院医疗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4):38-38.
[3] 黄晓琴,汪玉霞,张林,等.“五常法”在洁净手术室保洁维护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531-532
[4] 吕卫多,丁群芬,黄益花.5S管理法在精神科陪护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1):42-43
[5] 徐炯,祝红梅.浅谈5S管理法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6):530-531
【摘要】 目的 加强普通病区的医疗垃圾收集管理,防止医源性感染。方法 应用5S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经典步骤对医疗垃圾进行管理,完善医疗垃圾收集处理的制度、流程和职责,并由专人不定时检查整改。结果 病区的医疗垃圾收集分类明确,容器选择合理,处理及时到位,人人知晓收集流程,杜绝了因医疗垃圾而引起的院内感染。 结论 5S管理法能有效规范病区医疗垃圾的收集。
【关键词】 医疗垃圾;普通病区;5S管理法
“5S”管理是日本企业的一种独特管理方法,5S是5个日文的简称,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1]。医疗垃圾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对医疗垃圾的有效管理是控制疾病扩散的重要环节和途径[2]。医院一大部分的医疗垃圾是在普通病区产生的,所以普通病区医疗垃圾的收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此,我们医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运用了5S管理法管理医疗垃圾的收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普通病区医疗垃圾收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各类医疗垃圾之间混放或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
生活垃圾是指:病人或医务人员用过的生活废弃物,如报纸、瓜皮果壳、纸巾、杂物等。医疗垃圾又可分为:感染性垃圾、损伤性垃圾、病理性垃圾、化学性垃圾、药物性垃圾。由于临床上部分医务人员对垃圾分类概念不清或习惯不良等原因,经常会出现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混放的现象,严重违反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的医疗垃圾收集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1.2 部分人员对医疗垃圾收集规范认识不够
部分在职医务人员、实习医生或护士、保洁人员、配餐员、后勤人员等对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不熟悉,处理程序不了解,意识不强,无相关的奖罚制度,导致各类垃圾随意丢弃、垃圾满出桶外、垃圾无分类放置等不规范的现象。
1.3 各病区缺乏医疗垃圾收集的制度流程
1.3.1 垃圾无定量管理,经常会发现医疗垃圾过满洒落地上,垃圾运送人员因各种原因无法及时下病区输送垃圾,工作人员不知医疗垃圾在病区内的允许储放时间,无法起监督提醒的作用。各类医疗垃圾无封口、无标签、无分袋的现象屡屡出现。
1.3.2 病区内缺乏专人管理医疗垃圾,各类垃圾桶无定位放置,无明确的标识,无定时监督自查的措施,未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导致院感检查均出现较多的问题,存在不安全现象。
2 5S管理法的实施
2.1 管理目标
病区内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在职临床医生护士、实习医生或护士、保洁人员、配餐员、后勤人员等都要重视医疗垃圾带来的危害,明确医疗垃圾分类,分清医疗垃圾储存容器,正确收集医疗垃圾,人人知晓医疗垃圾收集制度及流程,杜绝院感发生。
2.2 实施前准备
首先成立科室5S活动管理小组,由院感护士担任组长兼总负责人,全面监督管理科室医疗垃圾收集情况,再由全科人员参与,并召开动员大会,学习5S管理相关知识,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尤其是保洁人员也要参与。做到人人知晓“5S”,人人参与“5S”。
2.3 实施的内容和方法
(1)整理:对科内所有医疗垃圾产生区域进行一次彻底的整理,根据临床各个空间的主要用途,将垃圾收集桶分为需要与不需要,将需要的垃圾收集桶留下,不需要的丢弃。严格按医疗垃圾的分类标准准备垃圾收集桶。通过整理,各个空间都非常干净,无遗留死角,无不必要的垃圾桶。
(2)整顿:首先结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建立科室医疗垃圾收集管理制度及流程、奖惩制度,并上墙明示。将配置室、诊疗室及垃圾处置室等垃圾产生较多的区域列入重点管理区域,设专人管理,责任到人。以5S的“三定”原则,即“定点、定容、定量”,结合临床实际操作的简便性及不违反无菌原则的标准来确立垃圾桶的放置地点,结合垃圾的分类、垃圾的量,确定垃圾桶的种类及大小,分别标上标识,并严格按要求定量管理(要求垃圾桶满2/3时需及时倾倒)。垃圾桶的种类可按颜色分为:黄色(感染性、损伤性、药物性、病理性、化学性)、白色(一次性物品外包装袋)、黑色(生活垃圾)、红色(放射性垃圾)。
(3)清扫:责任人每天对各区域的垃圾收集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将不规范的现象记录或拍下照片,制作多媒体并加以点评或下达反馈意见书[3],每月汇总一次,月初晨会后进行全面反馈,并与个人考核挂钩。
(4)清洁: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各班严格按照垃圾收集管理制度和流程执行,严格垃圾分类,保持各个区域环境整洁不留卫生死角。
(5)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是5S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这一步,我们必须强调人人按制度行事,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工作中养成尽职尽责的习惯[4]。在刚开始实施阶段组长需增加督促检查的力度和次数,检查结果与个人考核成绩挂钩,对于不合理之处及时提出再大会讨论整改,渐渐养成人人“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达到人人“5S”的好习惯。
3 效果
通过对科室医疗垃圾收集管理进行5S管理法后,科室人员对医疗垃圾收集规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各类医疗垃圾分类明确,各个垃圾收集容器、放置地点符合院感要求,标识明确,各个区域环境亮丽,无卫生死角,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了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杜绝了因医疗垃圾而引起的院内感染。
4 讨论
4.1 提高了全体医务人员对医疗垃圾收集处理相关知识的认识 通过对《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医疗垃圾收集处理工作的相关知识,人人知晓垃圾分类,标识明显,彻底杜绝了垃圾混放现象。既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也降低了院感的发生率。
4.2 进一步完善了医疗垃圾处理相关制度及流程 在细化医疗垃圾处理制度及流程的过程中,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和讨论,从而提高了医务人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
4.3 改善病区环境提升医院的形象 实施5S管理后,病区的环境整洁、舒适,无卫生死角,无臭味,提升了病人及家属对科室和整个医院的印象,大大提高了医院的信誉度,从而给医院带来了经济效益。
4.4 提高了医务人員的职业素养 通过5S管理活动,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明显增强,人人养成按规章制度行事、认真负责、相互监督的良好工作习惯,提高工作主动性,提升人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高玲,胡平.5S管理法在手术间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8(2):97-98.
[2] 艾德梅,鞠建新,王颖.医院医疗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4):38-38.
[3] 黄晓琴,汪玉霞,张林,等.“五常法”在洁净手术室保洁维护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531-532
[4] 吕卫多,丁群芬,黄益花.5S管理法在精神科陪护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1):42-43
[5] 徐炯,祝红梅.浅谈5S管理法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6):5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