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459-01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常州地区近五年来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情况,探讨血标本不合格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筛查准确率。方法 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中,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要求,对血标本进行审核,不合格的血标本按照不合格原因进行分类登记、统计。结果 129418份标本中,不合格标本为3574份,占标本总数的2.76%。因血点不完全渗透、血点小、血斑重叠和血清外渗原因导致血标本不合格的占总不合格血标本数的78.96%。夏季与其它季节相比,血片不合格率要高。结论 针对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需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血标本质量。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不合格;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集组织管理、标本采集、实验技术、临床诊断和公众教育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而血片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流程中重要环节之一,血标本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1]。本文汇总我中心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接收的71家分娩机构送检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共129418份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不合格血标本原因,探讨对策,以提高血标本的送检质量,减少新生儿重复采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常州市各分娩单位送检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的所有血标本,共129418份。
1.2 方法
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中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要求,对血标本进行审核,不合格的血标本按照不合格原因进行分类登记,统计各类不合格血标本数及所占比例,并针对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对策。
2 结果
129418份标本中,不合格标本为3574份,占标本的总数的2.76%。
2.1 不合格血标本年度分布: 5年中筛查不合格血片发生率见表1,总发生率达2.76%。各年度血片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5.91,P=0.000)。不同年份的不合格率经两两比较,2012年与2008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43,P=0.175),与2009年、2010年、2011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较2009年低,较2010年、2011年升高。
2.2 按不合格原因分类:在3574份不合格血标本中,因血点不完全渗透、血点
小、血斑重叠和血清外渗原因导致血标本不合格的,占总不合格血标本数的
78.96%。详见表2。
3 讨论
3.1 我市129418份血标本中,不合格血标本为3574份,占2.76%,较文献报道高[2,3]。与福建省419289份血标本中不合格标本4020份,不合格率0.9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52,P=0.000)。近三年来,不合格血片发生率有所上升,分析原因:1、审核血标本越来越规范。2、部份基层采血单位采血人员不固定,调动较多,对于更新的人员培训不到位。
3.2 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血点不完全渗透、血点小、血斑重叠和血清外渗,占总不合格血标本数的78.96%。分析原因:1、采血部位与挤压手法不当导致血量少,血点小。2、滤纸接觸到皮肤或血液未完全渗透时就移至第二采血点,造成血点未完全渗透。3、采集部位血液流出不畅时,为使血斑达到直径8mm要求,操作人员反复在同一点上挤血,造成血斑重叠。4、采集部位第一滴血未擦去或过度挤压后造成血清外渗。其他导致不合格血标本的原因,如血标本递送时间长、血斑受潮、血斑受损、未采血等,考虑与血标本采集人员责任心不强,或未严格按照血片采集技术规范要求操作等因素有关。
3.3 本研究表明:夏季与其它季节相比,血片不合格率要高,分析原因: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4] , 易受外界温度影响。夏季宝宝穿的少,有的甚至把脚裸露在空气中,在冷空调环境中,易造成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导致采血难度增加,不合格率也就增加了;而其他三个季节宝宝衣服相对穿的多,在暖空调环境中保暖佳,新生儿血运好, 采血就容易。
4 对策
4.1 加大宣传,提高责任心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针对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在新生儿早期,临床症状未表现之前进行普查,筛查出的患儿通过及时诊疗,可以避免痴呆儿等严重后果的发生,保障其正常的体格和智能发育的系统服务;是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第三级预防措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开展,对个人、家庭、社会都很重要,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5]。而血片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流程中重要环节之一,血片采集正确与否直接决定孩子的命运。需要充分利用孕妇学校等形式,加大新生儿疾病筛查宣传力度,请家长认真配合,同时向采血人员普及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相关知识,提高采集和送检过程中的责任心,按要求规范完成血片采集工作。
4.2 加强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由于采集的血标本质量是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的准确性,近年来,市新筛中心不断加强基层培训、质量控制,努力提高基层单位采血人员的质量意识。按《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规范要求,采血人员必须接受正规培训,严格掌握采血时间、部位、方法,以及血片的合格标准,并正确填写采血卡片内容[6]。对采集的血标本要实行签名制度。针对不合格原因,在采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1、采血部位:在内外踝水平连线的足跟两侧进针。2、第一滴血擦去,再次流出呈一大滴后,用采血卡片上的滤纸轻触血滴,使血液自行吸入滤纸中,滤纸不能接触皮肤。3、不可在同一血斑上重复滴入血液。4、如血流不畅,可把局部皮肤放松,然后从较大范围向伤口推压,忌在局部用力挤捏,以免组织液挤出使血液稀释。5、夏季采血时注意保暖。
4.3 严格把关,提高血标本质量
市筛查中心收到血标本后,在实验室分析之前,有专人负责验收,严格按照血片采集技术规范要求,对血标本进行审核,不合格的血标本直接通过电话及时告知质控员或采血人员,解释不合格原因,并要求立即通知新生儿家属,安排重新采血;另外,将每例不合格血标本按不合格原因分类登记,月末汇总分析,总结不合格原因,将结果反馈给分管各区的相关质控员和采血人员,针对不合格原因开展进一步的指导和质控,从而达到减少不合格血标本的数量,不断提高血标本质量,减少新生儿重复采血,减轻采血人员工作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顾学范.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2
[2] 朱文斌,陈涵强 ,赵红 et al. 4020份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09,24(36):5156.
[3] 续薇, 赵旭, 单洪丽. 3051份不合格血标本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9,32(5):587.
[4] 张朝佑1 人体解剖学[M] 1 第2 版1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9161
[5] 满晓玮,张知新,顾学范.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成本-效益分析 中国卫生经济, 2011,30(5):91.
[6] 蔡伟兰, 黄家义, 彭玉兰.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的护理体会 现代护理, 2011,8(17):126.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常州地区近五年来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情况,探讨血标本不合格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筛查准确率。方法 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中,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要求,对血标本进行审核,不合格的血标本按照不合格原因进行分类登记、统计。结果 129418份标本中,不合格标本为3574份,占标本总数的2.76%。因血点不完全渗透、血点小、血斑重叠和血清外渗原因导致血标本不合格的占总不合格血标本数的78.96%。夏季与其它季节相比,血片不合格率要高。结论 针对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需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血标本质量。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不合格;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集组织管理、标本采集、实验技术、临床诊断和公众教育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而血片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流程中重要环节之一,血标本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1]。本文汇总我中心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接收的71家分娩机构送检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共129418份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不合格血标本原因,探讨对策,以提高血标本的送检质量,减少新生儿重复采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常州市各分娩单位送检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的所有血标本,共129418份。
1.2 方法
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中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要求,对血标本进行审核,不合格的血标本按照不合格原因进行分类登记,统计各类不合格血标本数及所占比例,并针对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对策。
2 结果
129418份标本中,不合格标本为3574份,占标本的总数的2.76%。
2.1 不合格血标本年度分布: 5年中筛查不合格血片发生率见表1,总发生率达2.76%。各年度血片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5.91,P=0.000)。不同年份的不合格率经两两比较,2012年与2008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43,P=0.175),与2009年、2010年、2011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较2009年低,较2010年、2011年升高。
2.2 按不合格原因分类:在3574份不合格血标本中,因血点不完全渗透、血点
小、血斑重叠和血清外渗原因导致血标本不合格的,占总不合格血标本数的
78.96%。详见表2。
3 讨论
3.1 我市129418份血标本中,不合格血标本为3574份,占2.76%,较文献报道高[2,3]。与福建省419289份血标本中不合格标本4020份,不合格率0.9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52,P=0.000)。近三年来,不合格血片发生率有所上升,分析原因:1、审核血标本越来越规范。2、部份基层采血单位采血人员不固定,调动较多,对于更新的人员培训不到位。
3.2 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血点不完全渗透、血点小、血斑重叠和血清外渗,占总不合格血标本数的78.96%。分析原因:1、采血部位与挤压手法不当导致血量少,血点小。2、滤纸接觸到皮肤或血液未完全渗透时就移至第二采血点,造成血点未完全渗透。3、采集部位血液流出不畅时,为使血斑达到直径8mm要求,操作人员反复在同一点上挤血,造成血斑重叠。4、采集部位第一滴血未擦去或过度挤压后造成血清外渗。其他导致不合格血标本的原因,如血标本递送时间长、血斑受潮、血斑受损、未采血等,考虑与血标本采集人员责任心不强,或未严格按照血片采集技术规范要求操作等因素有关。
3.3 本研究表明:夏季与其它季节相比,血片不合格率要高,分析原因: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4] , 易受外界温度影响。夏季宝宝穿的少,有的甚至把脚裸露在空气中,在冷空调环境中,易造成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导致采血难度增加,不合格率也就增加了;而其他三个季节宝宝衣服相对穿的多,在暖空调环境中保暖佳,新生儿血运好, 采血就容易。
4 对策
4.1 加大宣传,提高责任心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针对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在新生儿早期,临床症状未表现之前进行普查,筛查出的患儿通过及时诊疗,可以避免痴呆儿等严重后果的发生,保障其正常的体格和智能发育的系统服务;是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第三级预防措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开展,对个人、家庭、社会都很重要,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5]。而血片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流程中重要环节之一,血片采集正确与否直接决定孩子的命运。需要充分利用孕妇学校等形式,加大新生儿疾病筛查宣传力度,请家长认真配合,同时向采血人员普及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相关知识,提高采集和送检过程中的责任心,按要求规范完成血片采集工作。
4.2 加强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由于采集的血标本质量是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的准确性,近年来,市新筛中心不断加强基层培训、质量控制,努力提高基层单位采血人员的质量意识。按《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规范要求,采血人员必须接受正规培训,严格掌握采血时间、部位、方法,以及血片的合格标准,并正确填写采血卡片内容[6]。对采集的血标本要实行签名制度。针对不合格原因,在采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1、采血部位:在内外踝水平连线的足跟两侧进针。2、第一滴血擦去,再次流出呈一大滴后,用采血卡片上的滤纸轻触血滴,使血液自行吸入滤纸中,滤纸不能接触皮肤。3、不可在同一血斑上重复滴入血液。4、如血流不畅,可把局部皮肤放松,然后从较大范围向伤口推压,忌在局部用力挤捏,以免组织液挤出使血液稀释。5、夏季采血时注意保暖。
4.3 严格把关,提高血标本质量
市筛查中心收到血标本后,在实验室分析之前,有专人负责验收,严格按照血片采集技术规范要求,对血标本进行审核,不合格的血标本直接通过电话及时告知质控员或采血人员,解释不合格原因,并要求立即通知新生儿家属,安排重新采血;另外,将每例不合格血标本按不合格原因分类登记,月末汇总分析,总结不合格原因,将结果反馈给分管各区的相关质控员和采血人员,针对不合格原因开展进一步的指导和质控,从而达到减少不合格血标本的数量,不断提高血标本质量,减少新生儿重复采血,减轻采血人员工作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顾学范.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2
[2] 朱文斌,陈涵强 ,赵红 et al. 4020份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09,24(36):5156.
[3] 续薇, 赵旭, 单洪丽. 3051份不合格血标本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9,32(5):587.
[4] 张朝佑1 人体解剖学[M] 1 第2 版1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9161
[5] 满晓玮,张知新,顾学范.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成本-效益分析 中国卫生经济, 2011,30(5):91.
[6] 蔡伟兰, 黄家义, 彭玉兰.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的护理体会 现代护理, 2011,8(1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