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历史学科毕业班复习教学探索的角度,根据近年来历史学科中考试卷的命题,本着帮助历史学困生在初三复习阶段提高学业成绩的目的,从非选择题的审题、答题、常见题型的答题方法指导等几个方面,分享了一些心得做法。
关键词:学困生;方法指导
苏霍姆斯林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人好好学习的愿望。”初三年级的学困生,在学业上已经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打击,严重缺乏学习的成就感。学生的成就感又称“成就动机”,是推动学生努力取得成就的原动力,而解题能力的提高,正确率的提升,无疑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历史学科而言,非选择题是学困生最大的拦路虎。对此,笔者从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的角度,谈谈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业成绩的一点尝试。
一、审题常规
1.找出关键词。读题时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知识点中出现过的词或句等,能找出几个找出几个,并在它们下面画直线标明。
2.圈出问题。读题时把要求回答的问题连同问题的限定词用圆圈圈出来,可以使问题清楚,避免漏题。
3.注意分值。注意每道题的分值,可以根据分值判断几个得分点。一般而言,1分对应1个得分点,借此可以判断需要回答几个要点,避免漏分。
4.图表信息。以图表作为材料,看图时,注意图表的名称、要求回答的问题在图表中对应的时间段、人物、图例中的时间、事件、图中地点等信息。
二、答题常规
1.三道非选择题,第一大题是七年级中国古代史内容,第二大题是八年级中国近現代史内容,第三大题是九年级世界史内容。明确这一点,对于历史学困生而言,开卷翻书就有了基本目标。
2.根据要求回答的问题,对照画出的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对应的知识点回答问题。
3.强调一些基本答题规范。如书写笔画一定要清楚正确;回答目的要有“为了”;答案中的历史术语表述要完整;文件著作要有完整的书名号;措施、标志、作用、意义、影响要有动词;作用、意义、影响常使用使、促进了、推动了、有利于等开头;变化类问题常表述为“从……到……”或“从……变为……”;启示类问题常表述为“要……”等。
三、填空题
1.先根据填空题的大题号和内容,确定答题的基本范围是在哪册书。第一大题是七年级中国古代史内容,第二大题是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第三大题是九年级世界史内容。一般而言,填空题只会是一册书的内容。
2.翻书作答。填空题是以书为本,一切内容都要以书本表述为准。
3.注意顺序。填空题每格都有序号,按序号作答,且一般而言,答案也是按课本书目顺序出现。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空格答案不在课文正文内,而是出现在单元导读或课前导入。所以,在相应课文正文部分找不到答案,要试试查找单元导读、课前导入。
4.答案填好后,要把答案代入空格读一读,保持语句通顺、符号完整、字词符号不重复。
四、非选择题几种命题情况的一般答题方法
1.题目中出现“据/根据/依据材料,指出、列举”或“材料认为”字样,先用波浪线在相关字样下画线,提示自己用下面的方法作答: ①答案一般在材料中有,结合问题,直接用材料中的原话作答; ②偶尔材料中没有答案的,再结合知识点作答,在课本上找到相关知识点内容,再在其中找出与材料相符合的内容作答。对于学困生而言,直接建议他们用材料中的原话作答。
2.题目中出现“根据/依据材料,概括/归纳/分析” 字样,先用波浪线在相关字样下画线,提示自己用下面的方法作答:①答案一般在材料中有,但不能照抄,可作减法,去掉定语等限定词;或调整词语顺序,但意思相同;或找出答案句中关键词,连词成句;②材料中有时没有明显答案,可结合知识点作答,在课本上找到相关知识点内容,再在其中找出与材料相符合的内容作答;③知识点中也没有的,结合材料内容组织语言作答。对于学困生而言,直接建议他们在材料中找出答案,再用减法去掉定语等限定词作答。
3.题目中只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字样,答案一般不在材料中,先用波浪线在相关字样下画线,提示自己用下面的方法作答: ①翻书作答,要根据问题,对应知识点中相关内容作答。 ②知识点中没有相关内容,可根据题目中各段材料和前几题中的问题内容,结合本问题找出答题角度,再组织语言作答。对于学困生而言,主要采用第1种方法作答。
4.题目中出现“根据/结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字样,先用波浪线在相关字样下画线,提示自己用下面的方法作答:①答案可能在材料中有或有一部分,结合问题,在材料中找出答案句,再根据问题的限定词如“归纳”“指出”等答题规范作答,必要时结合知识点作答。②答案不在材料中,根据问题在课本上找到相关知识点内容,再在其中找出与材料相符合的内容作答。 ③材料和知识点中都没有相关内容,则根据题目中各段材料内容,结合问题找出答题角度,再组织语言作答。对于学困生而言,主要采用前两种方法作答。
5.题目中出现“综上所述,……” 字样,先用波浪线在相关字样下画线,提示自己用下面的方法作答:①此类题型往往是开放型题目,需要自己组织语言解答,答题角度往往来自于题目中的各段材料及相关问题。注意材料与问题中涉及的时间段发生的历史事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②如果书上有相关的知识点,可结合知识点,在课本上找到相关知识点内容,再在其中找出与材料相符合的内容作答。③其中,“谈认识/作用/关系”等类题目可以利用问题中的关键词或句来造句作答。④有的非选择题在材料之前会有一段阐述性的语句,其中有时会隐藏着最后一小题的答案或答题角度。此类型题目对于学困生而言非常难,可以根据问题的类别作一些针对性的归纳或方法指导以供学生采用,如归纳主题类、启示类、认识类、趋势类、评价类的、地位类、转变类、因素类、特点类的问题等。实在感觉困难无法作答的,直接放弃以节约时间。
上述解题方法,适用于全体学生,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师要做的是,把复杂难以掌握的方法去掉,直接告之以简单的易于掌握的方法,让他们从解题中比较容易看到自己的进步,感觉到对各类命题有应对的方法,较之以往有多得分的可能,就能帮助学困生克服对一些题型的恐惧心理,树立正确的答题态度,再加上针对性的解题训练与经常的鼓励,学业成绩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关键词:学困生;方法指导
苏霍姆斯林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人好好学习的愿望。”初三年级的学困生,在学业上已经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打击,严重缺乏学习的成就感。学生的成就感又称“成就动机”,是推动学生努力取得成就的原动力,而解题能力的提高,正确率的提升,无疑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历史学科而言,非选择题是学困生最大的拦路虎。对此,笔者从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的角度,谈谈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业成绩的一点尝试。
一、审题常规
1.找出关键词。读题时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知识点中出现过的词或句等,能找出几个找出几个,并在它们下面画直线标明。
2.圈出问题。读题时把要求回答的问题连同问题的限定词用圆圈圈出来,可以使问题清楚,避免漏题。
3.注意分值。注意每道题的分值,可以根据分值判断几个得分点。一般而言,1分对应1个得分点,借此可以判断需要回答几个要点,避免漏分。
4.图表信息。以图表作为材料,看图时,注意图表的名称、要求回答的问题在图表中对应的时间段、人物、图例中的时间、事件、图中地点等信息。
二、答题常规
1.三道非选择题,第一大题是七年级中国古代史内容,第二大题是八年级中国近現代史内容,第三大题是九年级世界史内容。明确这一点,对于历史学困生而言,开卷翻书就有了基本目标。
2.根据要求回答的问题,对照画出的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对应的知识点回答问题。
3.强调一些基本答题规范。如书写笔画一定要清楚正确;回答目的要有“为了”;答案中的历史术语表述要完整;文件著作要有完整的书名号;措施、标志、作用、意义、影响要有动词;作用、意义、影响常使用使、促进了、推动了、有利于等开头;变化类问题常表述为“从……到……”或“从……变为……”;启示类问题常表述为“要……”等。
三、填空题
1.先根据填空题的大题号和内容,确定答题的基本范围是在哪册书。第一大题是七年级中国古代史内容,第二大题是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第三大题是九年级世界史内容。一般而言,填空题只会是一册书的内容。
2.翻书作答。填空题是以书为本,一切内容都要以书本表述为准。
3.注意顺序。填空题每格都有序号,按序号作答,且一般而言,答案也是按课本书目顺序出现。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空格答案不在课文正文内,而是出现在单元导读或课前导入。所以,在相应课文正文部分找不到答案,要试试查找单元导读、课前导入。
4.答案填好后,要把答案代入空格读一读,保持语句通顺、符号完整、字词符号不重复。
四、非选择题几种命题情况的一般答题方法
1.题目中出现“据/根据/依据材料,指出、列举”或“材料认为”字样,先用波浪线在相关字样下画线,提示自己用下面的方法作答: ①答案一般在材料中有,结合问题,直接用材料中的原话作答; ②偶尔材料中没有答案的,再结合知识点作答,在课本上找到相关知识点内容,再在其中找出与材料相符合的内容作答。对于学困生而言,直接建议他们用材料中的原话作答。
2.题目中出现“根据/依据材料,概括/归纳/分析” 字样,先用波浪线在相关字样下画线,提示自己用下面的方法作答:①答案一般在材料中有,但不能照抄,可作减法,去掉定语等限定词;或调整词语顺序,但意思相同;或找出答案句中关键词,连词成句;②材料中有时没有明显答案,可结合知识点作答,在课本上找到相关知识点内容,再在其中找出与材料相符合的内容作答;③知识点中也没有的,结合材料内容组织语言作答。对于学困生而言,直接建议他们在材料中找出答案,再用减法去掉定语等限定词作答。
3.题目中只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字样,答案一般不在材料中,先用波浪线在相关字样下画线,提示自己用下面的方法作答: ①翻书作答,要根据问题,对应知识点中相关内容作答。 ②知识点中没有相关内容,可根据题目中各段材料和前几题中的问题内容,结合本问题找出答题角度,再组织语言作答。对于学困生而言,主要采用第1种方法作答。
4.题目中出现“根据/结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字样,先用波浪线在相关字样下画线,提示自己用下面的方法作答:①答案可能在材料中有或有一部分,结合问题,在材料中找出答案句,再根据问题的限定词如“归纳”“指出”等答题规范作答,必要时结合知识点作答。②答案不在材料中,根据问题在课本上找到相关知识点内容,再在其中找出与材料相符合的内容作答。 ③材料和知识点中都没有相关内容,则根据题目中各段材料内容,结合问题找出答题角度,再组织语言作答。对于学困生而言,主要采用前两种方法作答。
5.题目中出现“综上所述,……” 字样,先用波浪线在相关字样下画线,提示自己用下面的方法作答:①此类题型往往是开放型题目,需要自己组织语言解答,答题角度往往来自于题目中的各段材料及相关问题。注意材料与问题中涉及的时间段发生的历史事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②如果书上有相关的知识点,可结合知识点,在课本上找到相关知识点内容,再在其中找出与材料相符合的内容作答。③其中,“谈认识/作用/关系”等类题目可以利用问题中的关键词或句来造句作答。④有的非选择题在材料之前会有一段阐述性的语句,其中有时会隐藏着最后一小题的答案或答题角度。此类型题目对于学困生而言非常难,可以根据问题的类别作一些针对性的归纳或方法指导以供学生采用,如归纳主题类、启示类、认识类、趋势类、评价类的、地位类、转变类、因素类、特点类的问题等。实在感觉困难无法作答的,直接放弃以节约时间。
上述解题方法,适用于全体学生,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师要做的是,把复杂难以掌握的方法去掉,直接告之以简单的易于掌握的方法,让他们从解题中比较容易看到自己的进步,感觉到对各类命题有应对的方法,较之以往有多得分的可能,就能帮助学困生克服对一些题型的恐惧心理,树立正确的答题态度,再加上针对性的解题训练与经常的鼓励,学业成绩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