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学校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要明确任务,加强领导;正面引导,丰富学生的道德认知;环境育人,潜移默化;讲究方法,循序渐进;活动育人,知行统一;实践育人,齐抓共管。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关键词:管理 引导 环境 方法 活动 实践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这不仅指出了学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还为学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那么学校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呢?
1、要明确任务,加强领导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全面落实《爱国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教育规律。要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在明确任务的同时,学校要加强领导,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德育网络,制定学校德育工作实施计划,建立由校长负责,支部统一领导,学校法制副校长配合,团队组织,家长学校,共建单位等各部门相互协调的工作管理机制。做到有目标,有培训,有检查,有评估,有总结。真正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组织保障落到实处。
2、正面引导,丰富学生的道德认知
学校要利用好课程教材资源。学校学科课程渗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要积极改进中小学品德与生活、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课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要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法制教育有机的统一于教材之中,统一于德育教育活动之中。要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丰富德育资源。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书是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青少年从书中得到道德的启发,从中寻找生活的榜样,会使他们受益终身。要利用好现代社会教育资源。电影、电视、网络、文化馆、科技馆、体育馆等资源。这些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但要引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身心的内容。在这方面,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以及他们所接触的范围,对学生加以正面引导,让学生分清是非,那些是对他们成长有益的东西就多宣传,多指导;那些是对他们成长无益且有害的东西,就要及时予以屏弃,让学生沿着健康的轨道成长。
3、环境育人,潜移默化
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更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利用其隐形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随时随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学校围墙、走廊、楼内墙壁、橱窗等都可以设立教育内容。如有一所学校,在楼道内设立了日常行为规范内容,图文并茂,有心理教育内容,想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内容;有伟人名人的图象及生平事迹。在草坪里有标牌“保护绿色就是保护你的美德”、“请爱护我,让我和你一同成长”;橱窗上写有终身受益的十大千古名句等等。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受环境影响,自觉去学、去做。
4、讲究方法,循序渐进
学校德育工作不能靠灌输,贵在疏导;不能靠压抑,贵在启发;不能靠一阵风,贵在持之以恒;不能靠一暴十寒,贵在循序渐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在于通过学生亲身体会,使自己的思想和道德自觉的提高并不断发展。一是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善于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因势利导的进行教育。二是要求教师创造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各种形式的体验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对于学生自我教育都是有益的。三是要求教师抓好典型。同龄人更易于接受同龄人的教育,在学生中树立典型,表彰品德优秀的学生事迹,都会激励学生“见贤思齐”,形成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行为。
5、实践育人,齐抓共管
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任务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都蕴涵着宝贵的思想道德内容。要丰富未成年人的节假日参观、旅游活动的思想道德内涵,精心组织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考察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之中。
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要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方案的制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及时反馈学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好的经验做法。通过家长学校,搞好家长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培训,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使家长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要发挥学校与共建单位与居民社区的教育作用,让他们承担起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真正把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的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学校是他们成长的摇篮、沃土,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培育德才兼备的亿万祖国建设大军,这是学校的使命所在。
关键词:管理 引导 环境 方法 活动 实践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这不仅指出了学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还为学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那么学校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呢?
1、要明确任务,加强领导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全面落实《爱国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教育规律。要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在明确任务的同时,学校要加强领导,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德育网络,制定学校德育工作实施计划,建立由校长负责,支部统一领导,学校法制副校长配合,团队组织,家长学校,共建单位等各部门相互协调的工作管理机制。做到有目标,有培训,有检查,有评估,有总结。真正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组织保障落到实处。
2、正面引导,丰富学生的道德认知
学校要利用好课程教材资源。学校学科课程渗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要积极改进中小学品德与生活、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课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要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法制教育有机的统一于教材之中,统一于德育教育活动之中。要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丰富德育资源。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书是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青少年从书中得到道德的启发,从中寻找生活的榜样,会使他们受益终身。要利用好现代社会教育资源。电影、电视、网络、文化馆、科技馆、体育馆等资源。这些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但要引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身心的内容。在这方面,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以及他们所接触的范围,对学生加以正面引导,让学生分清是非,那些是对他们成长有益的东西就多宣传,多指导;那些是对他们成长无益且有害的东西,就要及时予以屏弃,让学生沿着健康的轨道成长。
3、环境育人,潜移默化
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更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利用其隐形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随时随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学校围墙、走廊、楼内墙壁、橱窗等都可以设立教育内容。如有一所学校,在楼道内设立了日常行为规范内容,图文并茂,有心理教育内容,想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内容;有伟人名人的图象及生平事迹。在草坪里有标牌“保护绿色就是保护你的美德”、“请爱护我,让我和你一同成长”;橱窗上写有终身受益的十大千古名句等等。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受环境影响,自觉去学、去做。
4、讲究方法,循序渐进
学校德育工作不能靠灌输,贵在疏导;不能靠压抑,贵在启发;不能靠一阵风,贵在持之以恒;不能靠一暴十寒,贵在循序渐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在于通过学生亲身体会,使自己的思想和道德自觉的提高并不断发展。一是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善于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因势利导的进行教育。二是要求教师创造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各种形式的体验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对于学生自我教育都是有益的。三是要求教师抓好典型。同龄人更易于接受同龄人的教育,在学生中树立典型,表彰品德优秀的学生事迹,都会激励学生“见贤思齐”,形成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行为。
5、实践育人,齐抓共管
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任务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都蕴涵着宝贵的思想道德内容。要丰富未成年人的节假日参观、旅游活动的思想道德内涵,精心组织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考察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之中。
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要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方案的制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及时反馈学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好的经验做法。通过家长学校,搞好家长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培训,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使家长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要发挥学校与共建单位与居民社区的教育作用,让他们承担起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真正把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的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学校是他们成长的摇篮、沃土,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培育德才兼备的亿万祖国建设大军,这是学校的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