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与民族社会工作的实践路径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厘清和把握治理现代化与民族社会工作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聚焦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认为民族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过程具有推动民族地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提升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理念和强化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基础等优势.基于此,本文从交融团结、文化自信和区域发展等三个维度探讨了民族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其他文献
侧重《道德经》宗教内涵解读的海外译本并不多,学界对该类译本的研究也相对较少.美国学者德怀特·戈达德曾先后两次翻译《道德经》,初译倾向于从基督教的视角;复译偏向佛教的视角,被后人视为从宗教视角对《道德经》解读的典范.本文结合对译者复译动机的考察以及复译本中出现的诸多佛教视角的阐释,对比分析译者信仰转变前后完成的《道德经》英译文本,认为:两版译文既有句式和用词的重合之处,也有内容迥异的新解,体现了新译对旧译的继承与创新,而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的信仰转变是导致复译本部分内容与初译大相径庭的主要原因.
分析化学是农业院校的公共基础核心课程.本文在分析化学课程建设中尝试引入课程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结合思政元素的具体案例,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创造乐教爱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该课程的线上线下学习时,不仅学习分析化学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大学英语教学因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朝着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大学英语ESP教学是改革的必然需求.培养文化自觉意识是语言教学的哲学基础,是大学英语ESP教学的重要保障,它便于语言学习者充盈中国文化知识,鉴别吸收英语文化.文化自觉意识是提升国家文化实力必须奠定的基础,探讨自觉意识理论对提高新形势下外语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是大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关键举措.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目标和课程特点,结合“两性一度”的“金课”内涵,人力资源管理“金课”应体现教育性、高阶性、前沿性、探索性和体验性.建设人力资源管理“金课”,需要打造卓越的课程团队、构建科学的课程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评价体系.
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新目标、新原则和新要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然存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未能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问题.提升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质量的新路径主要包括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专题式教学,凝练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思想性;采用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利用雨课堂,将手机转变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
《如何教今日大学之基本国文》是阮真关于大学国文教育的经典论文,其中涉及当下仍在争论不休的,诸如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多个焦点问题.阮真特别重视大学国文的教学方法,强调在大学国文教学中,读作要联络;宜重文而不重质.
解构主义翻译观以辨证、动态和发展的角度审视翻译,认为文本没有终极意义,其意义总是存在于不确定性的状态.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译者可以决定文本的意义,原著要依赖译著才能延续自己的生命.这种理解从新的角度大大巩固了译者的地位,并积极肯定和支持译者的主体性.本文以《围城》的英译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来解释和论证作者的观点,主要从解构主义的不确定性角度阐述如何通过译文反映译者的任务,表现原文—译文,原语文化—译语文化,借以肯定译者主体性.
内蒙古博物院内陈列的蒙古族相关展品是内蒙古地区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同时也是对外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内蒙古博物院展品是集中华各民族文化特点于一身,因此文物名称翻译的目的并不单单由原语到目的语的译码重组过程,而是需要进行语言上的交流,实现目的语文化功能等值.本文以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为视角,对内蒙古文物名称的翻译进行评析,旨在探究内蒙古博物院文物名称翻译的语义补偿、文化补偿及文物名称翻译中存在的不足.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新时代塑造新形势,必然也提出新要求.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建设是促进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之举,也是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材建设滞后、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实际有效性.从内容、形式、表达上整体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转换,将对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推动作用.
服饰文化反映着一个民族独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外译对其文化的对外传播有着重要作用.《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文学性百科全书,书中着墨对人物服饰进行了描写,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在文化翻译观视角下,通过分析《红楼梦》中服饰源文及其杨译,探讨在进行服饰翻译时如何更好地体现中华文化,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