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探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制度建设事关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利保障和政治基石,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中包含着许多可供借鉴的政治遵循和作研究、学问的政治资料。在喜迎“十九大”的政治大生态背景下,顺着我党发展的历史沟渠去追溯第二代党中央领导人物的政治制度建设思想,不失为一种对当前政治的关心。
  【关键词】:政治制度建设;邓小平;政治
  一、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核心就是民主,围绕它铺开和进行,可以说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发展过程就是民主思想的发展过程。民主革命时期是这一思想的萌芽和初步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当中,邓小平主要是集中于对党与政权的关系、民主政治局面如何能够更好地打开等方面的阐述和解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则表明邓小平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的正式落成。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对政治制度建设的探索更上一层楼,先后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论断和意见。任何伟大思想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邓小平的民主政治思想就是这样。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邓小平的民主政治建设思想也变得更加完善。
  制度是指以法律、行政命令等形式存在的、要求人们必须要遵循的规范或规则。不难发现,它是伴随着人的发展而产生和发挥作用的。试想一下,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都比较低下,人类历史进程也发展缓慢,对权力的要求还没有演变成要制定专门的政治制度。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粗略的结论:社会的发展程度和对制度的刚性需求成正相关。政治制度是用来约束和管制人们的政治行为,是社会制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也是一个历史概念,并不是从来就有,而是伴随着国家产生。邓小平的政治制度建设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根本法宝。邓小平曾多次强调:“人民民主专政不能丢。”[1]可见人民民主专政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国必须牢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动摇。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要反对敌对分子。邓小平认为,虽然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不再是敌我矛盾,但是在一定阶段里,阶级斗争在一定的范围内仍然存在。
  其次是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人民代表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将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重视起来,铸成最坚固的政治群体,这就宛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后备军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制度前提和条件,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必须依赖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再次是加强政党制度的思想。政党制度建设的发展经历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变化过程,从八字方针到十六字方针,体现出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对邓小平对毛泽东政党思想的继承,邓小平说道:“我党要想与其他政党长期发展,这个原则是动摇不得的。[2]”,除此之外,党的制度建设也是要给予足够重视的,毛泽东尤其强调从思想上建党,邓小平与毛泽东的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他认同毛泽东的思想,曾指出:“制度是决定因素[3]”。奉其为“治国之道”。
  最后是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想。在民族关系问题上,毛泽东主张实行单一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各民族一律平等。邓小平坚持并完善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邓小平认为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正确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掌握好两点:一点是各民族之间要友好相处,共同交流、交融;另外一点那就是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掌握好这两点,民族关系才会更和谐和融洽。
  二、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設思想的重要作用
  第一,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当中的其中一个,要想在2020年将这一目标实现,重新审视邓小平的政治制度建设思想无疑是有益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系统,小康社会也是综合性的目标,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有政治层面的目标,有经济层面的,有文化层面的,有生态层面的。当前我国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背景下,挖掘邓小平的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精华可以说是添光加彩、如虎添翼。
  第二、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为坚持人民民主、建设法治政府确立了制度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做事的出发点和核心所在,也是我们用来判断我国的各项政治制度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邓小平认为只要政治制度建设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就可以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我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一定要确保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得到切实保护和体现,这也是检验政治制度是否恰当的不二法宝。
  第三,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是当前我国各项政治制度的“法典”式存在。邓小平的政治制度建设思想博大进深,规定了我国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的任何一项政治制度和政治政策的制定和出台,都是在遵循“经典”的基础上做出的小幅度调整,可以堪比我国第一部宪法的存在。我们对其要采取的态度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刻调整,不断变化,因时而化,因势而化。但是,我们断不可贸然将其奉为经典,“教条化”地对待它,不懂变通。
  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制度建设的思想,吸收了各民族的优秀成果,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更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优秀的参考范本,对实现全面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强大的指导性意义。实践证明,邓小平的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理论是符合我国特殊国情的正确的理论内容,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在解决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个根本问题中,邓小平通过完善基本政治制度,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民主与法制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用比较完备的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制度、法律制度,将社会主义政治结构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生活领域中的民主原则、法制原则联系在一起,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实践,逐步的形成了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上历经坎坷的国家,应该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地问题,用新的思想和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总设计师,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取得显著的成就。通过对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分析,以下这三条启示是最为重要的,也最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全面发展。
  首先,进行政治建设必须懂得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民主革命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我国各项政治制度的顺利进行需要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和统摄全局。回望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九十多年的历史,真真切切地论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巨大作用,无论是在哪一个历史阶段,哪一段艰苦阶段,都是中国共产党在背后支撑和掌控整个大局。所以,我们在新时代新阶段,处在新的历史方位,仍然要坚持党的领导不放松。
  其次,进行政治建设就有必要坚持依法治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项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安全有序的环境。依法治国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各部门都按照相关要求遵照法律条文和规定,使我国的各项政治生活都沿着正常轨道进行。
  最后,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自“十八大”出现的新的网络热词和政治术语。谈及到全面从严治党,本能地就该想到纯洁政治环境,全面从严治党是我国治国之重道、之利器,全面从严治党关系着我国未来发展和建设的全局,只有彻底地将政治生态环境搞好,才能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邓小平的政治制度建设思想是我国政治生活的制度性保障和约束,对政治上层建筑起着指导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探求邓小平的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着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注释: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7.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8.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7.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8.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其他文献
【摘要】:互联网+教育不仅解放了教授者,也真正降低了学习者的门槛,打造了5A学习环境(Anybody、Anywhere、Anytime、Anyway、Any course)。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5个任何”,在学习模式上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网上消费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在线教育认可度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模式正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  【关键词】:互联网+教
期刊
【摘要】:人类自从产生以来已经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从人猿到今天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也创造了大量的文明,这文明的产物就保存在了博物馆里,博物馆就变成了一个人类历史文化的保存的地方。博物馆的文物,不仅有人类发展的历史价值,还有美学价值、交流价值、旅游价值、政治价值等,让我们的现在文明更加的充实。文物价值是凝结在历史遗迹、遗物(包括精神和物质的遗物)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历史进步的标志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巧借多媒体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教学手段。  【关键词】:新课改;高效;情境;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所谓的情境教学就是老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创设的能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尽量采用情境教学,要让学生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写作目的所在。但是在很多课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可能
期刊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教育领域中为此进行了变革和创新。以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持为特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当今的大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互联网+背景下,梳理混合式教学模式特征,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现状,探究融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职英语教学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能力提升;高职英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教育领域
期刊
【摘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程都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在高中阶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与审美基础来安排美术课程内容。模块教学作为一种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通过模块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情趣,培养学生健康的美术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美术;模块教学;实施与评价  1、前言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
期刊
【摘要】:烛之武退秦师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谈判案例,其说明中国古人已经具备了很高的谈判技巧,对当代谈判也具有借鉴意义。基于此,笔者分析了烛之武退秦师的主要内容,对烛之武退一步海阔天空、晓之以弊、许之以利等谈判技巧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对我们高中生有所启发。  【关键词】:烛之武;退敌;说辞  1 烛之武退秦师的主要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讲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郑国的国君曾经对晋国的国君无礼,因此晋国和秦国
期刊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的厌倦和翻转课堂的调节,给学生带去不一样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自学、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计价 教学设计 成效 分析 体会  一、教学改革背景与思路  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从传统的计算工程量、套用定额结算为主,拓展到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前期投融资决策、风险管理、价值管理、投资战略规划、信息化等高端领域。工程造
期刊
【摘要】:新課标理念认为,音乐欣赏应当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其中特别强调了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采取营造情境、开展想象、丰富教学手段以及启迪思考式的教学手段,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与欣赏建立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音乐鉴赏观和音乐理解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  【关键词】:音乐欣赏;情感体验;新课标 
期刊
【摘要】:黔东南苗族“走门”仪式,属于当地苗族丧葬仪式的一部分,是一个举行完死者肉体的安葬仪式后,对死者灵魂进行招抚与超度的过渡仪式。其仪式过程呈现出的诸多符号被赋予特别的象征意义,既满足了人们内心情感的需要,又维系着社会秩序的平衡。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以白岩村的“走门”仪式为个案,对仪式过程中的符号象征进行研究。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走门”仪式;符号象征  宗教仪式的符号象征研究是宗教
期刊
何为“耕”?  “耕”即为精耕细作,就是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对硬文化(显性文化)的用心致力耕作。  “融”为何?“融”即融合,融会贯通。即对班级“软文化”(隐形文化)即习惯、品格、思想、精神、气质、修养等融合、融流、融释、融润……  首先,我精耕班级显性文化,因为只有细作班级显性文化,才能为班级文化的建设奠定深厚、肥沃的土壤。  我在显性文化方面主要重视耕织了以下几块“土地”:  1.干净的地面、整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