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写作文由于缺乏材料,不注意留心周围事物和动笔的习惯,因此写出的文章常常内容不具体,语句不通顺,标点符号不正确。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将作文教学当作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作文的辅导上加大了力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相应的提高。现将本人辅导写作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培养作文兴趣,抓好“想写”关,培养写作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数事实也证明兴趣是一个人勤学苦练的动力,是学好学习、干好事业的动力,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往往是凭着兴趣去学习的。对于作文也是这样,然而,以往那种封闭的作文教学,单一的作文训练方式已使学生产生了厌烦的情绪。长期以来,“模仿习作例文”“教师出题-----学生作文----老师修改”,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固定的公式,学生越来越不愿写,同时也越来越不会写,他们体会不到作文的乐趣,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头脑中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已是趋暗淡,渐渐地陷入了“畏文如虎”的困境。
高年级作文教学要想达到使学生独立“会写”的目的,必须首先抓好学生自己“想写”的问题。
1.坚持写日记,培养写的兴趣。
自三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每天学写日记。刚开始,要求很低,只要坚持写哪怕写一句通顺的话都可以。后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积累的丰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我的要求也相对提高了。要求写一段完整的话,并且要有中心。但是,只要求学生写是不会提起学生的写作欲望的。为了让他们坚持写且高高兴兴地写,我一方面将每天检查中发现的有趣的、新鲜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日记读给他们听,并极力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有时还会让个别学生谈谈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好,以次来激励其他学生仿效、比赛。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日记并不是什么秘密,他们倒是非常乐于和同学、老师共享写作的快乐。
2.采用灵活多样的写作训练形式。
事实证明单一的作文训练形式,已无法适应学生心理的需要,所以每次作文前教师要根据写作的要求和具体内容,设计好训练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除了在作文指导中坚持采用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两种形式以外,还要针对考试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给学生出一些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范围题作文等。同时,把一些形式新颖的练笔插到阅读教学当中,比如:在学完《小抄写员》、《小英雄雨来》之后,我让学生把它缩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故事;在学完《凡卡》之后,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续写或写《我与凡卡比童年》;在学完《游园不值》后,我让学生把诗句改写成一个小故事;我认为这样的小练笔,既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突出写作重点,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批改方法和作文评语的改革,调动学生热情。
除了进行大量的练笔外,对教材中要求写的作文,我是想办法改变批阅方式、增加作文评语的激励性,来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首先,在学生把作文交上来的时候,自己先全部浏览一遍,对写得非常好和写得相对较差的作文,加以标记,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把作文分发给大家,让学生互相传阅并要求学生对自己手中的作文加以批改(改错字、改标点、改病句、下批语等),并签上自己的名字。最后,我再组织大家针对几篇典型的文章进行评议并及时捕捉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学生从写到评再到改,参与了作文活动的全过程,使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偶尔,在全班面前特别提出在作文的某一方面表现非常突出的同学,以激励其他同学写好作文的愿望。
4、密切读写联系,抓好“促写”关。
《课标》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课内与课外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由此可见,作文和阅读是语文学科中不可分割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可以互相渗透,相得益彰,那么如何抓好“以读促写”这一环节呢?我的具体做法是:把作文教学和三类课文教学以及《读写例话》教学组织成一个整体,并把作文教学放到一定的位置。比如《鸟的天堂》一文,作者观察大榕树和鸟的角度不同,所运用的语言也就各有特点,对大榕树的描写突出了静态的美,对鸟的描写突出了动态的美。结合这课让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大核桃树和灞陵公园中的鱼儿的,然后仿写片段。另外,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任务在于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结构特点,其实学生分析的课文,也正是作者布局谋篇斟句酌字后的成果,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解剖章法探求思路,理解文章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使学生在阅读课中,便体会到了布局谋篇的奥妙。扩大阅读量,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受益。为了更好地以读促写,办好图书角、用好图书角的同时,在课余时间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学书籍,并鼓励学生把书带到学校中来,双休日鼓动学生到图书馆去读书。通过大量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还可以领略到写作技巧的奥妙,逐步提高了认识生活和感受生活的能力。另外,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摘录了许多优美的词句,为以后作文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5、在阅读积累方面,采取了这样一种方法,每天上课前有一位学生在小黑板上写一段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优美片段,在上课前两分钟内全班欣赏,接下来会有三位同学上台为大家朗诵阅读中搜集摘抄的优美段落。而上台演讲的内容阶段性地在改变,小黑板上的内容也不限制,丰富多彩。这样已经坚持了两年多了,我认为学生无论表达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明显地在提高。
6、加强作文指导,抓好“会写”关。
多读多写,自然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我更认为,教师科学的指导和传授必要的写作常识,对于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方法外,还要在作文指导上尝试“教师引路——学生议论——整理成篇”。在明确了写作要求后,让学生先选材构思。
二、培养多听的习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腹中无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下笔成文。怎样选择写作材料呢?除了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体验,广泛阅读外,多听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多听广播,电视中的朗读播音,对于培养语感,加强记忆大有好处。听多了,腹中作文材料也丰富了,下笔也轻而易举了。多听老师和同学的朗读,不但加深印象,而且也有助于储备写作素材。走出校门,走进生活,到群众中听他们轻松自如的谈话,往往是情趣盎然,妙语连珠,对写作也有益处。
三、培养多练的习惯。教会了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后,就要加强写作练习。训练是成熟的阶梯,我们要从立意的准确、新颖,选材的典型、充分,谋篇布局的合理、精巧,词句的严格、精美练起。勤写作,多修改,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学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勤记苦练,就能提高写作水平。
一、培养作文兴趣,抓好“想写”关,培养写作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数事实也证明兴趣是一个人勤学苦练的动力,是学好学习、干好事业的动力,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往往是凭着兴趣去学习的。对于作文也是这样,然而,以往那种封闭的作文教学,单一的作文训练方式已使学生产生了厌烦的情绪。长期以来,“模仿习作例文”“教师出题-----学生作文----老师修改”,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固定的公式,学生越来越不愿写,同时也越来越不会写,他们体会不到作文的乐趣,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头脑中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已是趋暗淡,渐渐地陷入了“畏文如虎”的困境。
高年级作文教学要想达到使学生独立“会写”的目的,必须首先抓好学生自己“想写”的问题。
1.坚持写日记,培养写的兴趣。
自三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每天学写日记。刚开始,要求很低,只要坚持写哪怕写一句通顺的话都可以。后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积累的丰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我的要求也相对提高了。要求写一段完整的话,并且要有中心。但是,只要求学生写是不会提起学生的写作欲望的。为了让他们坚持写且高高兴兴地写,我一方面将每天检查中发现的有趣的、新鲜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日记读给他们听,并极力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有时还会让个别学生谈谈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好,以次来激励其他学生仿效、比赛。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日记并不是什么秘密,他们倒是非常乐于和同学、老师共享写作的快乐。
2.采用灵活多样的写作训练形式。
事实证明单一的作文训练形式,已无法适应学生心理的需要,所以每次作文前教师要根据写作的要求和具体内容,设计好训练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除了在作文指导中坚持采用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两种形式以外,还要针对考试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给学生出一些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范围题作文等。同时,把一些形式新颖的练笔插到阅读教学当中,比如:在学完《小抄写员》、《小英雄雨来》之后,我让学生把它缩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故事;在学完《凡卡》之后,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续写或写《我与凡卡比童年》;在学完《游园不值》后,我让学生把诗句改写成一个小故事;我认为这样的小练笔,既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突出写作重点,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批改方法和作文评语的改革,调动学生热情。
除了进行大量的练笔外,对教材中要求写的作文,我是想办法改变批阅方式、增加作文评语的激励性,来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首先,在学生把作文交上来的时候,自己先全部浏览一遍,对写得非常好和写得相对较差的作文,加以标记,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把作文分发给大家,让学生互相传阅并要求学生对自己手中的作文加以批改(改错字、改标点、改病句、下批语等),并签上自己的名字。最后,我再组织大家针对几篇典型的文章进行评议并及时捕捉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学生从写到评再到改,参与了作文活动的全过程,使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偶尔,在全班面前特别提出在作文的某一方面表现非常突出的同学,以激励其他同学写好作文的愿望。
4、密切读写联系,抓好“促写”关。
《课标》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课内与课外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由此可见,作文和阅读是语文学科中不可分割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可以互相渗透,相得益彰,那么如何抓好“以读促写”这一环节呢?我的具体做法是:把作文教学和三类课文教学以及《读写例话》教学组织成一个整体,并把作文教学放到一定的位置。比如《鸟的天堂》一文,作者观察大榕树和鸟的角度不同,所运用的语言也就各有特点,对大榕树的描写突出了静态的美,对鸟的描写突出了动态的美。结合这课让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大核桃树和灞陵公园中的鱼儿的,然后仿写片段。另外,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任务在于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结构特点,其实学生分析的课文,也正是作者布局谋篇斟句酌字后的成果,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解剖章法探求思路,理解文章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使学生在阅读课中,便体会到了布局谋篇的奥妙。扩大阅读量,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受益。为了更好地以读促写,办好图书角、用好图书角的同时,在课余时间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学书籍,并鼓励学生把书带到学校中来,双休日鼓动学生到图书馆去读书。通过大量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还可以领略到写作技巧的奥妙,逐步提高了认识生活和感受生活的能力。另外,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摘录了许多优美的词句,为以后作文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5、在阅读积累方面,采取了这样一种方法,每天上课前有一位学生在小黑板上写一段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优美片段,在上课前两分钟内全班欣赏,接下来会有三位同学上台为大家朗诵阅读中搜集摘抄的优美段落。而上台演讲的内容阶段性地在改变,小黑板上的内容也不限制,丰富多彩。这样已经坚持了两年多了,我认为学生无论表达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明显地在提高。
6、加强作文指导,抓好“会写”关。
多读多写,自然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我更认为,教师科学的指导和传授必要的写作常识,对于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方法外,还要在作文指导上尝试“教师引路——学生议论——整理成篇”。在明确了写作要求后,让学生先选材构思。
二、培养多听的习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腹中无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下笔成文。怎样选择写作材料呢?除了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体验,广泛阅读外,多听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多听广播,电视中的朗读播音,对于培养语感,加强记忆大有好处。听多了,腹中作文材料也丰富了,下笔也轻而易举了。多听老师和同学的朗读,不但加深印象,而且也有助于储备写作素材。走出校门,走进生活,到群众中听他们轻松自如的谈话,往往是情趣盎然,妙语连珠,对写作也有益处。
三、培养多练的习惯。教会了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后,就要加强写作练习。训练是成熟的阶梯,我们要从立意的准确、新颖,选材的典型、充分,谋篇布局的合理、精巧,词句的严格、精美练起。勤写作,多修改,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学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勤记苦练,就能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