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之有理 听之有获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sang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纲要》指出,评价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评课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既对照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过程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评课是观摩活动后经验提升的关键环节,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深化课程改革有着深远意义。
  现实教学中,因为理论缺乏、经验不足、策略不当、目的不明确等原因导致很多老师不愿评课,不敢评课,不会评课。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及参加各类教研活动的经验,对典型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地点、场合、对象不同列举常见评课方式,并就如何巧用记录、精择内容、活用理论等方面浅谈评课技巧。
  关键词:评课 问题 类型 技巧
  一、观摩活动后评课存在的典型问题
  1.事不关己,竭力回避。很多年轻教师对待评课态度是“事不关己”,认为评课是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事,自己只负责听。因此,听课时拼命往前挤,争得最佳位置,听课后以种种借口溜之大吉,实在无法逃脱就往人堆里躲藏,生怕被主持人点名评课。
  2.千篇一律,套用程式。这一类型的评课不去考虑领域特质、教材特点、班级实际等,所有活动都套用程式,千篇一律进行评课。诸如“目标基本达成,课堂教学效果很好”“教态自然大方,语气亲切”“场地器材使用布置合理”“过程清晰,环节过渡自然”“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学生很感兴趣”等等。此类评课始终流于表面,难中要害。
  3.只谈问题,不提建议。评课时,大部分教师都能发现并提出一大堆问题,但这些问题多而泛,缺乏内在逻辑。一会而谈教材分析,一会而说师生互动,让听者思绪混乱,不得要领。最致命的弱点是只道其然而不道其所以然,从头评到尾没有任何实质性建议和策略。显然很难以让人信服并有所收获。
  4.舍本逐末,吹毛求疵。有些老师评课时竭力“求异”,因此听课时不关注教学重难点、课堂组织结构、师生互动等关键问题,而是吹毛求疵,紧抓一些细小琐碎、偶发性错误不放,甚至将其无限放大。这类评课舍本逐末,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毫无益处。
  归纳以上几种常见的评课“症状”,究其原因是老师们对评什么?怎么评?有何策略和技巧等掌握不足。本文结合一些实例,浅谈体育教师评课常用方式和技巧。
  二、根据对象、场合选择适宜评课方式
  评课没有固定模式,但根据听课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不同,可以选择下列不同类型的评课方式。
  1.全面型和点子型:全面型就是评课时从设计意图、选材、目标、重难点、过程设计、教法学法、活动效果等全方位进行评价,使授课者对整个活动从设计到执教都有收获,这一类型适合师徒结对时的评价。点子型就是想到一点说一点,可以没有侧重。比较适合两年内新教师对他人进行评课,有利于减轻新教师评课压力,调动评课积极性。
  2.谦逊型和直入型:先对开课教师和承办单位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然后说说本节课突出的优点,最后谈一两点小小的建议。谦逊型适合到某些学校参观考察,对方所提供的优质课观摩。直入型就是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如集体磨课就比较适合这一方法。
  3.命题型和总结型:命题型就是课前将听课教师分成几组,各组对不同重点进行评价,如有的评课堂提问、有的评器材使用、有的评环节过度等,本校教研时比较适合这一方法。总结型就是对整个活动共性问题进行概括提升,然后抛出个性问题供大家思考和探讨。教研组长组内评课、教导处评课或某些教研活动的主持人适合这一评课方法。
  三、评课可以借助的技巧
  1.巧借符号做好听课记录。要评好课首先要听好课。听课前要充分了解教材、班级学生特点、教学目标、重难点等关键问题,做到“有备而听”。
  课堂教学过程随着时间流动步步展开,具有不可逆性和不重复性(除非借助摄像)。有些细节与灵感转瞬即逝,忽略某些细节会影响对教学活动的整体认知,错失灵感会让评课亮点流失。所以为了短短几十分钟内搜集大量的信息,老师们要边听、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最大限度汇总来自各个层面的信息。实践中运用,发现巧借符号可以提高听课效率。例如,对教师语言描述较多来不及记录时,可以写上关键词跟上“……”,听到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打上“ ?”明显值得自己学习的闪光点打上“☆”,出现显著知识性错误打“×”,自己突然有好的构想画上“⊙”并写上关键词,承上启下的环节用“↖↘”表示,教师积极鼓励性评价画上“*”,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标上“←→”,使用器材画上“□”,需要总结处写上“……”等等。
  如此一来,整个记录一目了然。听课结束后,只需利用几分钟时间将同类符号标注的信息收集在一起,加以概括整理,就可以思路清晰开始评课了。
  2.择其要点确定评课内容。评课时可以选择的着眼点有很多,如果按大范围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教材处理、教法学法、教师素养、学生发展等几大块。具体评价要素可参照下列表格。
  ■
  各大块内容可以选择的要素还有许多,评课时根据研讨主题、授课对象不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类合作式”“聚焦式”等多方式评课。只要抓住其中一方面内容,就会让评课者有话可言。
  3.利用沟通进行对话评课。评课过程可以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即人与知识(教材)的对话、人与他者(执教者、其他教师)的对话、人与自己(反思、学习)的对话。
  俗话说,情不通则理不得。评课者切忌盛气凌人,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他人头上,常常用“绝对”“一定”“坚决”等词汇来陈述自己的意见,把话说得很决绝。这样一来缺少了和执教者、其他听课教师沟通学习的机会,二来让听者很难以心悦诚服。
  可以用商量的口气和同行质疑研讨,在互动对话中边沟通、边交流、边解决问题。如一次语言活动听课者认为环节顺序前后安排颠倒,但在评课时没有立刻否定,而是向执教者请教:“这个环节我和你的意见不一样,请您说说这样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是什么?”根据对方阐述的理由双方互换意见,最后达成共识。在评课过程中能与教材、他人、自己很好地进行对话,评课活动就会变得民主而高效。
  4.精彩建议生成方案重构。对自己提出质疑的环节,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并要有理有据。例如,有位老师上《拍球、接力》 ,我建议在拍球接力时小组之间相距远些 ,并告诉他原因是太近小学生转身时非常容易碰撞,容易造成伤害事故。他听了以后频频点头,表示赞同。良好的氛围,让我们打开了沟通的大门,他又问,我都一一作了解答和设想,在场的老师都用赞许的眼光看着我们。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建议,这一环节完全可以按我建议重构。后来,那位新老师尝试了我说的方法,向我反馈效果非常理想。
  5.活用理论充实评课内涵。就事论事的评课会让人觉得内容单薄,如果能借助大家熟悉的教学理论,就会大大提升评课内涵,增强信服度。如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布鲁纳的支架式教学理论等等,都可以为我们的评课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因此,要多阅读书籍,开阔视野,了解至少两种以上教学理论的精髓,评课时就可以底气十足加以运用。让听课的其他老师明白根据什么理论、提出什么建议、如何改进,最后心服口服。
  评课是每位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门学问,一堂课评得精、评得深,于人于己都是受益无穷的。老师们应该形成的“对话”评课的理念,讲究方式,运用技巧,让自己评之有理,使他人听之有获!
  参考文献:
  [1] 顾志跃.如何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陈银忠.提高校本评课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 马杨旭,于波.一次别开生面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J]体育教育,2011(2).
  (责编 张宇)
其他文献
一、习作存在现实问题  正视我们的习作现状,如“五子登科(帮老奶奶拎篮子、公交车上让位子、星期天捡钱夹子、在家帮忙扫屋子、为邻居阿姨管孩子)”现象普遍存在,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没有内容可写的情况是很严重。记得班中有个学生,每周上交的日记是陪妈妈逛商场,今天买了鞋子,明天买了袜子,只换了一下商品的名称;也有一个学生甚至不写老师布置的作文,理直气壮地说没有可写的内容。虽然这样的孩子是个别现象,
期刊
摘要:习作教学难,难在学生觉得无内容可写,处于“无米下锅”的状态,难在教师批改费时费力,指导无力,难在学生体会不到习作的快乐,没有动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尝试着从习作内容、习作批改、习作动力三方面入手,对有效习作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习作 内容 批改 动力  我们的作文教学似乎遭遇了冰山,触摸不到温暖绚烂的春天。我尝试着做了以下三件事。  一、习作内容——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阅读
期刊
关于中年级段的习作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作了八条基本要求,概括总结为以下三点:1.乐于书面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实际运用方面:尝试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学会用书信、便条交际;学会修改习作;学会使用冒号、引号。中年级的习作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一阶段旨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朗读,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咀嚼、消化,领会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新课标呼吁朗读,提倡感悟。在阅读教学中,则要求对课文应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在读中练。人们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读的作用。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朗读必定会成为语文课堂的一道靓丽风景。  一、课前教师的读  在课前,教师必须认
期刊
翻开低段语文课本,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插图既有描绘景色的,又有描绘人物与动物的,虽然内容不同,但都极具趣味性、直观性、启迪性,它们都与课文的结合非常密切,是对课文内容的有力补充。可以说,这些插图使得课文的内涵更丰厚丰满。然而,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舍其取它,引用大量的、花哨的课件进行教学,很少有教师真正关注过这些形神俱备的插图,白白浪费了唾手可得的有效资源。  笔者综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以往的教学实践
期刊
人是身心的统一整体。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学生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心两者是紧密联系的,不健康的身体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心理上长期的不健康状态,也会导致身体的异常和病态。因此,在注重学生生理健康的同时,我们必须切实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  目前,我国在校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人数很多,大学生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也不在少数,大学生因承
期刊
摘要:语文课不仅要向学生展示祖国语言文字的美,还要利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利用它在无痕育人方面的优势,适时地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这样既能加强思想教育,又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中学生是富有热情的,他们的感情最真挚,最容易受到感染和熏陶。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挖掘德育的因素,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从而渗透道德教育,提高觉悟。  关键词:语
期刊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可爱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每当我的耳畔响起稚嫩的童声,我都不禁感慨万千:我们当老师的,被誉为“辛勤的园丁”,承担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责任重于泰山,从教二十年,我笔耕舌耘在美丽的校园,用心血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每当发现奇花异朵,我更是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细心呵护,像为文惠君解牛的庖丁一样“意为止,行为迟”,唯恐有失,碰伤她,而使她过早凋
期刊
校园文化建设,对改善学校风气,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生的精神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要求每一门课程以及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为此,学校总务处在校园环境的规划,教育教学经费的拨入、分配、使用等方面,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增加收入,节约开支,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一、环境育人  “学校无闲处,处处教育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一种直观的
期刊
摘要:追求人性与唯美自由的浪漫诗人徐志摩,从未停止其探寻的脚步。《再别康桥》是集中体现诗人早期创作及思想轨迹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旖旎缱绻的感情抒发,诗歌的三美原则,都体现了诗人艺术创作在从古老国度到西方唯美主义,从立志实业救国到投身文学与思想的大潮中日臻完美。  關键词:徐志摩 再别康桥 艺术追求  徐志摩曾在《吸烟与文化》一文中深情地说过:“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