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之所以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和接受,主要是这种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己的探索来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讨论和交流,形成互助学习的气氛;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效用,让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讨论、 分析和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取得有成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对自主与自能、套路与创新和开放题三个点进行了反思,分析如下:
1.学生“自主”不等于“自能”
【案例】初一级新教材“游戏公平吗”课,教师把学生分成各小组,让他们自主探索:“怎样设计游戏使双方公平?”教师通过转盘演示和创设情境,同时各小组准备了转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索。有的学生完成了,却不知所以然,只觉得好玩,开始还能认真一会,紧接着就互相开玩笑,爬上爬下,东窜西窜,热闹非凡,秩序一片混乱。
【反思】这样的课堂,学生是在“游戏”还是在“探索”?我们说课堂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教师创造民主、平等、自由的气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探索者。然而,自主不等于自能,不等于自会,也不等于不要教师教和指导。学生自主有余,似乎成为学习的主人,却收效甚微。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不能自主,不会自主。
因此,小组合作的“自主探索”,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及认知规律设计探索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跳一跳摘果子的感觉”;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设置“套路”抑制“创新”
【案例】摸到红球的概率教学。老师设计了任务,让小组合作解决。
用4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设计一个摸球游戏。
1、使得摸到白球的概率为1/2,摸到红球的概率也是1/2
2、摸到白球的概率为1/2,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概率都是1/4
你能用8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分别设计满足如上条件的游戏吗?各小组的学生经过操作、合作、交流后,派代表汇报……结果各组回答都是一样。
【反思】常言道:问题是智慧的窗口,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我们知道只有当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案例中的小组“探索”,事先设定问题“套路”,无需经过学生的“头脑风暴”,也无需经过讨论,一目了然的“形式化的小组合作学习”现象又成为数学课堂的一道风景线。看似学生都在积极参与,但是否有“探索”性?是否是课堂的主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场“学生演员”依据剧本的成功演出罢了。
那么,课堂教学又怎样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呢?首先,教师要创设问题的情境,围绕知识诞生的原始情境中发生的问题来建设合作学习的依据,而不是教给学生课本中“专家”式的答案。其次,设置的基本问题应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应是开放性的,这样就意味着他们有多种研究和讨论的路线,以期提出新问题,而不是诱导出教师所预期的“那个”答案。再次,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而精心构造的,这种问题能够适应各种兴趣和各种学习风格,使学生可以得出连老师也未能考虑到的独特答案和创造性方法。
3.一味“开放”忽略“一般”
【案例】整式的除法的教学:8abc÷2ab(-2/3abc)。平时罗嗦惯了的教师认识到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感悟。于是不敢过多的讲话,惟恐占据学生的时间;不敢评论,惟恐压制学生的个性。所以教师只是充当“点将官”的角色,充分让学生民主,由学生解,由学生讲,学生把各种解法都搬上了黑板。
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就鼓励学生解题各取所好。案例中的例题是一道重点要培养学生代数初步思想,可是就是未见教师对本题“一般性”解法进行总结性的归纳,对“普遍性”的解题原理进行概括。有些后进生或者思维慢的学生,提笔不知所措,不得不东张西望,随着做得快的同学写计算过程。
【反思】教学中引进“开放题”不应流于形式,脱离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意图盲目“开放”,即过分的开放以至认为任何一种解答都可以接受,而失去普遍性、一般性,那就与数学的精神背道而弛,使学生陷入思维的“误区”。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所提倡的解法多样化的开放性训练,是从培养学生教学素养,发展学生教学思维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层的目的,是从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角度提出的,绝不是形式越多越好。因此,数学教学中的解法多样化应区别与趣味数学的游戏,应当有效地组织学生会从多种解法中分析、辨别出最佳或较佳的方法,当然不是教师主观指定的解法,而是同类问题中均可使用、简单方便,具有一般性的方法。
1.学生“自主”不等于“自能”
【案例】初一级新教材“游戏公平吗”课,教师把学生分成各小组,让他们自主探索:“怎样设计游戏使双方公平?”教师通过转盘演示和创设情境,同时各小组准备了转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索。有的学生完成了,却不知所以然,只觉得好玩,开始还能认真一会,紧接着就互相开玩笑,爬上爬下,东窜西窜,热闹非凡,秩序一片混乱。
【反思】这样的课堂,学生是在“游戏”还是在“探索”?我们说课堂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教师创造民主、平等、自由的气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探索者。然而,自主不等于自能,不等于自会,也不等于不要教师教和指导。学生自主有余,似乎成为学习的主人,却收效甚微。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不能自主,不会自主。
因此,小组合作的“自主探索”,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及认知规律设计探索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跳一跳摘果子的感觉”;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设置“套路”抑制“创新”
【案例】摸到红球的概率教学。老师设计了任务,让小组合作解决。
用4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设计一个摸球游戏。
1、使得摸到白球的概率为1/2,摸到红球的概率也是1/2
2、摸到白球的概率为1/2,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概率都是1/4
你能用8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分别设计满足如上条件的游戏吗?各小组的学生经过操作、合作、交流后,派代表汇报……结果各组回答都是一样。
【反思】常言道:问题是智慧的窗口,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我们知道只有当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案例中的小组“探索”,事先设定问题“套路”,无需经过学生的“头脑风暴”,也无需经过讨论,一目了然的“形式化的小组合作学习”现象又成为数学课堂的一道风景线。看似学生都在积极参与,但是否有“探索”性?是否是课堂的主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场“学生演员”依据剧本的成功演出罢了。
那么,课堂教学又怎样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呢?首先,教师要创设问题的情境,围绕知识诞生的原始情境中发生的问题来建设合作学习的依据,而不是教给学生课本中“专家”式的答案。其次,设置的基本问题应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应是开放性的,这样就意味着他们有多种研究和讨论的路线,以期提出新问题,而不是诱导出教师所预期的“那个”答案。再次,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而精心构造的,这种问题能够适应各种兴趣和各种学习风格,使学生可以得出连老师也未能考虑到的独特答案和创造性方法。
3.一味“开放”忽略“一般”
【案例】整式的除法的教学:8abc÷2ab(-2/3abc)。平时罗嗦惯了的教师认识到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感悟。于是不敢过多的讲话,惟恐占据学生的时间;不敢评论,惟恐压制学生的个性。所以教师只是充当“点将官”的角色,充分让学生民主,由学生解,由学生讲,学生把各种解法都搬上了黑板。
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就鼓励学生解题各取所好。案例中的例题是一道重点要培养学生代数初步思想,可是就是未见教师对本题“一般性”解法进行总结性的归纳,对“普遍性”的解题原理进行概括。有些后进生或者思维慢的学生,提笔不知所措,不得不东张西望,随着做得快的同学写计算过程。
【反思】教学中引进“开放题”不应流于形式,脱离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意图盲目“开放”,即过分的开放以至认为任何一种解答都可以接受,而失去普遍性、一般性,那就与数学的精神背道而弛,使学生陷入思维的“误区”。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所提倡的解法多样化的开放性训练,是从培养学生教学素养,发展学生教学思维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层的目的,是从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角度提出的,绝不是形式越多越好。因此,数学教学中的解法多样化应区别与趣味数学的游戏,应当有效地组织学生会从多种解法中分析、辨别出最佳或较佳的方法,当然不是教师主观指定的解法,而是同类问题中均可使用、简单方便,具有一般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