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刻意曲解是一种语用策略,体现了顺应的动态性,是一种意向性很强的顺应。刻意曲解策略的实现途径主要有谐音曲解、曲解缺失信息、曲解概念意义、曲解指称含义、曲解言语行为义和隐含意义、曲解预设,曲解话题。
关键词:顺应 刻意曲解 语用策略 实现途径
一、引言
刻意曲解是语言使用者有意利用一定的语境以及对方话语中形式或意义不确定的表述,曲解对方话语含义和意图,以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关于刻意曲解的基本运行机制、语用功能以及刻意曲解和误解的区别,国内外一些学者已经有所关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结合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对刻意曲解策略性的实现途径加以分析。
二、刻意曲解的顺应性
Verschueren.J(1999)认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使用过程是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原因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对语言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等值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指导下进行的。而语言使用的关键之一在于语言顺应性,顺应性是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的结果。”(1999:59-61)语言使用者做出语言选择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语境和交际目的选择和调整语言策略。刻意曲解是一种意识性很强的语言策略。说话人顺应语言因素、语境因素、心理因素,积极调控语言,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顺应性体现在刻意曲解的实现途径。
三、刻意曲解的实现途径
(一)谐音曲解
自然语言中有大量同音不同形,同音不同义现象。听话者可以有意利用谐音(音同或音近)曲解对方。因为语音上具有相似性,所以反馈信息看似合作,而实际是在曲解对方。选择谐音的话语片段,是为了选择不同于说话者的话语含义,来刻意曲解对方的话语意思和表达意图。听话者是在明确了对方话语意图的前提下,隐蔽地选择了不能使对方满意的反馈话语,来实现自己回避话题的目的。谐音曲解往往会造成诙谐幽默的氛围。如:
(1)鸠山:老人家,听李玉和说,有件特殊的东西交给您啦。
奶奶:啥东西?
鸠山:(表示漫不关心地说)密电码。
奶奶:(问铁梅)丫头,他说的是啥呀?
铁梅:(故意地)我知道,那天我爹回来的时候,随手放在盒子里了。
鸠山:可能就是那东西。
铁梅:说是非常……非常……
鸠山:非常重要的密电码。
铁梅:不,是非常好吃的萨其马。 (《红灯记》)
铁梅知道鸠山想要从她那得到有关“密电码”的信息,可“密电码”是机密信息,不能透露给别人,所以就将“密电码”曲解为“萨其马”,使鸠山的意图落空。铁梅故意利用语音上的相似性刻意曲解,使对话看似合作,其实是出于自己的目的刻意地回避话题,又不至于引起鸠山的怀疑,改变了自己的被动地位。
(二)曲解缺失信息
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往往力求省力、高效。以形式上尽量简短的表述传递相对丰富的信息。虽然表述者会先考虑到对方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再省略话语中双方共识信息,但有时省力的表述难免会增加对方理解的难度,有造成误解或刻意曲解的可能性。误解是由于对缺失信息不能正确、完整的还原;刻意曲解是在准确理解表述含义和意图的基础上有意误解。反馈话语暗中转换了话题,自然不会使对方满意,而使对话过程中出现波折或障碍。如:
(2)有一个客人贡献“不死之药”给楚王,他把药送到“谒者”那里,“谒者”捧着药入宫,遇见“中射之士”。“中射之士”问:“可以吃吗?”“谒者”说:“可以。”“中射之士”便把药抢过来一口吃了。楚王问罪,中射之士狡辩说:“‘谒者’告诉我可以吃,并没有说只有大王可以吃,所以这不是我的过错,而是‘谒者’没说清楚。”(《韩非子·说林上》)
“中射之士”利用了“谒者”的话语省略,故意将“可以(服用)”曲解为他可以吃,遂将药吃下。当然是出于自救的策略。
(三)曲解概念意义
自然语言本身就具有语义模糊的特点。有些词语具有多个义项,需要一定的语境加以提示和限定,才能确定其意义。多义词的词义复杂性往往会成为刻意曲解的诱因。如:
(3)牛津大学有个叫艾尔弗雷特的年轻人,因为有点诗才,全校闻名。一天晚上,他在同学面前朗诵自己新创作的一首诗。同学中有个叫查尔斯的说:“艾尔弗雷特的诗我非常感兴趣,他是从一本书中偷来的。”这话传到艾尔弗雷特的耳朵里,他非常恼火,要求查尔斯当众向他道歉。查尔斯想了想,答应了。他说:“我说的话很少收回。不过这一次,我承认是我错了。我本来以为艾尔弗雷特的诗是从我读的那本书里偷来的,但我到房里翻开那本书一看,发现那首诗仍然在那里。”(苑广才等编《语言幽默艺术》)
似乎查尔斯已经道歉了,但实际上他仍在坚持艾尔费雷特的诗是抄袭别人的观点,妙就妙在他利用“偷”字的多义性做了文章。“偷”有偷窃义,也可引申为“抄袭”。他虽承认了艾尔弗雷特的诗不是偷来的,但由于后面有一句“发现那首诗仍然在那里”,就足以证明艾尔弗雷特确实是抄袭了别人的诗。
(四)曲解指称含义
信息传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指称表达式,如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指示副词等。说话者认为对方可以在语境中确定其所指内容,但指称性词语本身的不确定性埋下了被借以刻意曲解的隐患。所以,有时听话者会故意借题发挥,偷换指称对象,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如:
(4)一次,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是谁说的?”有人用不熟悉的英语回答:“1755年巴特里克·亨利说的。”“对,回答的是日本学生,你们生长在美国却不知道。”这时从教师后面传来叫喊:“把日本人打倒!”女教师气得满脸通红,大声喝问:“谁?这是谁说的?”沉默了一会,教室一角有人回答:“1945年,罗斯福总统说的。”
老师在后一个问题中问的“谁”,是问哪个同学,并带有批评指责的语气。沉默后的回答却故意将老师的问题看作是类似于前一个问题的历史知识提问,回答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虽然不是老师期待的答案,却缓和了教室的尴尬气氛,不失为一个优选答案。
(五)曲解言语行为义和隐含意义
按照常规,听话者先理解作为语码的句子意义,再对句子意义进行语用充实,从暗含层面补足,找到最符合说话人语用期待的关联,并做出反馈,但当听话人对这种关联或深层隐含有所反感,就会刻意回避,为使反馈信息具有一定的可接受性和顺应性,便针对句子解码的直义做出反馈。如:
(5)妈妈:儿子,不要和皮特一起玩,他不是好孩子。
儿子:妈妈,可是皮特可以和我玩,因为我是好孩子。
妈妈确实陈述了一个不许儿子和坏孩子玩的命题,但该话语并非简单的陈述或以言指事,而是对儿子管教和约束,甚至是一种警告和命令。儿子却有意回避妈妈的意图,断章取义,就句子的本义与妈妈诡辩,以争取与皮特一起玩的机会。
(6)一位贵妇邀请著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第二天到她家里喝茶,帕格尼尼接受了邀请。贵妇非常高兴,告别时笑着对帕格尼尼说:“亲爱的艺术家,请你千万不要忘了明天来的时候带您的提琴。”“这是为什么?”帕格尼尼故作惊讶地说,“夫人,您是知道的,我的提琴从不喝茶。”(苑广才等编《语言幽默艺术》)
贵妇让帕格尼尼来喝茶时带上提琴,当然是期待能在喝茶的同时听到美妙的提琴演奏。她以委婉含蓄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意图,可帕格尼尼却故意回避对方的隐含意义,以提琴不喝茶为理由含蓄地拒绝了贵妇的请求。
(六)曲解预设
一个命题可以有不同的语句焦点,即使命题中的每一个词都不变,只要改变语句焦点,语句预设就会跟着变化。通过转变预设,在此基础上可以推导出令对方出乎意料的结论。如:
(7)一个外交官去见林肯时,发现他正在刷鞋。外交官很惊奇地问:“哎呀!总统先生,你还要给自己刷鞋吗?”林肯回答:“是呀,那你还要我给谁刷鞋呢?”
总统巧妙地转移了外交官话语焦点,自主地将“自己”作为其语义焦点,导致预设的转变,“人们不给自己刷鞋而是给别人刷鞋”这样的预设是是出乎意料的,取得了幽默的效果。
(七)曲解话题
话题连贯性是交际双方合作的体现和保证,口语交际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人们思维的延伸、跳跃,体现在话题交替过程中。有的学者按照交谈内容的重要性提出区分大话题和小话题。大话题是交际的主要线索,在整个交谈中处于主导地位;小话题则往往是无关紧要的,插科打诨的话语,是边缘性的话题。大小话题交替在口语中往往没有什么提示成分和语用标识。这样,在交际中一方若遇到一些不愿回答或不感兴趣的话题,就会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打断对方的攀谈或追问,改变自己的被动地位。如:
(8)一次,英国首相威尔森在竞选演说进行到一半时,突然底下响起了反对者的喊声:“狗屎、垃圾!”很明显,他在讥讽威尔森的演说。对此,威尔森微微一笑,平静地说:“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您提出的脏乱问题了。”
反对者的话语当然是针对威尔森演讲内容的批判和讽刺,而首相却借助语境,将其刻意地曲解为与演讲相关的脏乱问题,这一机警曲解使讥讽者哑口无言,竞选演说得以顺利进行。
四、结论
从顺应角度看,刻意曲解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是语言使用者从主观交际目的出发,自觉地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出灵活变通、协商选择。是说话人积极的话语调控,突出反应了意义生成或推理过程的动态性。刻意曲解体现了顺应的动态性,是意向性很强的顺应。就交际效果而言,利用刻意曲解可以取得积极的交际效果,可以使自己保全面子,化解尴尬气氛或摆脱困境,趋利避害;还可以缓解冲突,化解矛盾,调和人际关系。同时也不能忽视刻意曲解的负面影响,说话者也有可能是蓄谋的恶意曲解用以讥讽甚至陷害他人。
参考文献:
[1]何自然,申智奇.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2]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刘艳秋.语用误解与刻意曲解[J].外语研究,2006,(1).
[4]耶夫•维索尔伦 (著)钱冠连,霍永寿(译).语用学诠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孙亚.也谈刻意曲解[J].外语研究,2005,(2).
[6]Jef.Verschueren.UnderstandingPragmatics[M].london:Edward Arnold.1999.
(卜颖 邹瑞花, 渤海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顺应 刻意曲解 语用策略 实现途径
一、引言
刻意曲解是语言使用者有意利用一定的语境以及对方话语中形式或意义不确定的表述,曲解对方话语含义和意图,以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关于刻意曲解的基本运行机制、语用功能以及刻意曲解和误解的区别,国内外一些学者已经有所关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结合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对刻意曲解策略性的实现途径加以分析。
二、刻意曲解的顺应性
Verschueren.J(1999)认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使用过程是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原因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对语言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等值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指导下进行的。而语言使用的关键之一在于语言顺应性,顺应性是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的结果。”(1999:59-61)语言使用者做出语言选择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语境和交际目的选择和调整语言策略。刻意曲解是一种意识性很强的语言策略。说话人顺应语言因素、语境因素、心理因素,积极调控语言,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顺应性体现在刻意曲解的实现途径。
三、刻意曲解的实现途径
(一)谐音曲解
自然语言中有大量同音不同形,同音不同义现象。听话者可以有意利用谐音(音同或音近)曲解对方。因为语音上具有相似性,所以反馈信息看似合作,而实际是在曲解对方。选择谐音的话语片段,是为了选择不同于说话者的话语含义,来刻意曲解对方的话语意思和表达意图。听话者是在明确了对方话语意图的前提下,隐蔽地选择了不能使对方满意的反馈话语,来实现自己回避话题的目的。谐音曲解往往会造成诙谐幽默的氛围。如:
(1)鸠山:老人家,听李玉和说,有件特殊的东西交给您啦。
奶奶:啥东西?
鸠山:(表示漫不关心地说)密电码。
奶奶:(问铁梅)丫头,他说的是啥呀?
铁梅:(故意地)我知道,那天我爹回来的时候,随手放在盒子里了。
鸠山:可能就是那东西。
铁梅:说是非常……非常……
鸠山:非常重要的密电码。
铁梅:不,是非常好吃的萨其马。 (《红灯记》)
铁梅知道鸠山想要从她那得到有关“密电码”的信息,可“密电码”是机密信息,不能透露给别人,所以就将“密电码”曲解为“萨其马”,使鸠山的意图落空。铁梅故意利用语音上的相似性刻意曲解,使对话看似合作,其实是出于自己的目的刻意地回避话题,又不至于引起鸠山的怀疑,改变了自己的被动地位。
(二)曲解缺失信息
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往往力求省力、高效。以形式上尽量简短的表述传递相对丰富的信息。虽然表述者会先考虑到对方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再省略话语中双方共识信息,但有时省力的表述难免会增加对方理解的难度,有造成误解或刻意曲解的可能性。误解是由于对缺失信息不能正确、完整的还原;刻意曲解是在准确理解表述含义和意图的基础上有意误解。反馈话语暗中转换了话题,自然不会使对方满意,而使对话过程中出现波折或障碍。如:
(2)有一个客人贡献“不死之药”给楚王,他把药送到“谒者”那里,“谒者”捧着药入宫,遇见“中射之士”。“中射之士”问:“可以吃吗?”“谒者”说:“可以。”“中射之士”便把药抢过来一口吃了。楚王问罪,中射之士狡辩说:“‘谒者’告诉我可以吃,并没有说只有大王可以吃,所以这不是我的过错,而是‘谒者’没说清楚。”(《韩非子·说林上》)
“中射之士”利用了“谒者”的话语省略,故意将“可以(服用)”曲解为他可以吃,遂将药吃下。当然是出于自救的策略。
(三)曲解概念意义
自然语言本身就具有语义模糊的特点。有些词语具有多个义项,需要一定的语境加以提示和限定,才能确定其意义。多义词的词义复杂性往往会成为刻意曲解的诱因。如:
(3)牛津大学有个叫艾尔弗雷特的年轻人,因为有点诗才,全校闻名。一天晚上,他在同学面前朗诵自己新创作的一首诗。同学中有个叫查尔斯的说:“艾尔弗雷特的诗我非常感兴趣,他是从一本书中偷来的。”这话传到艾尔弗雷特的耳朵里,他非常恼火,要求查尔斯当众向他道歉。查尔斯想了想,答应了。他说:“我说的话很少收回。不过这一次,我承认是我错了。我本来以为艾尔弗雷特的诗是从我读的那本书里偷来的,但我到房里翻开那本书一看,发现那首诗仍然在那里。”(苑广才等编《语言幽默艺术》)
似乎查尔斯已经道歉了,但实际上他仍在坚持艾尔费雷特的诗是抄袭别人的观点,妙就妙在他利用“偷”字的多义性做了文章。“偷”有偷窃义,也可引申为“抄袭”。他虽承认了艾尔弗雷特的诗不是偷来的,但由于后面有一句“发现那首诗仍然在那里”,就足以证明艾尔弗雷特确实是抄袭了别人的诗。
(四)曲解指称含义
信息传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指称表达式,如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指示副词等。说话者认为对方可以在语境中确定其所指内容,但指称性词语本身的不确定性埋下了被借以刻意曲解的隐患。所以,有时听话者会故意借题发挥,偷换指称对象,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如:
(4)一次,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是谁说的?”有人用不熟悉的英语回答:“1755年巴特里克·亨利说的。”“对,回答的是日本学生,你们生长在美国却不知道。”这时从教师后面传来叫喊:“把日本人打倒!”女教师气得满脸通红,大声喝问:“谁?这是谁说的?”沉默了一会,教室一角有人回答:“1945年,罗斯福总统说的。”
老师在后一个问题中问的“谁”,是问哪个同学,并带有批评指责的语气。沉默后的回答却故意将老师的问题看作是类似于前一个问题的历史知识提问,回答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虽然不是老师期待的答案,却缓和了教室的尴尬气氛,不失为一个优选答案。
(五)曲解言语行为义和隐含意义
按照常规,听话者先理解作为语码的句子意义,再对句子意义进行语用充实,从暗含层面补足,找到最符合说话人语用期待的关联,并做出反馈,但当听话人对这种关联或深层隐含有所反感,就会刻意回避,为使反馈信息具有一定的可接受性和顺应性,便针对句子解码的直义做出反馈。如:
(5)妈妈:儿子,不要和皮特一起玩,他不是好孩子。
儿子:妈妈,可是皮特可以和我玩,因为我是好孩子。
妈妈确实陈述了一个不许儿子和坏孩子玩的命题,但该话语并非简单的陈述或以言指事,而是对儿子管教和约束,甚至是一种警告和命令。儿子却有意回避妈妈的意图,断章取义,就句子的本义与妈妈诡辩,以争取与皮特一起玩的机会。
(6)一位贵妇邀请著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第二天到她家里喝茶,帕格尼尼接受了邀请。贵妇非常高兴,告别时笑着对帕格尼尼说:“亲爱的艺术家,请你千万不要忘了明天来的时候带您的提琴。”“这是为什么?”帕格尼尼故作惊讶地说,“夫人,您是知道的,我的提琴从不喝茶。”(苑广才等编《语言幽默艺术》)
贵妇让帕格尼尼来喝茶时带上提琴,当然是期待能在喝茶的同时听到美妙的提琴演奏。她以委婉含蓄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意图,可帕格尼尼却故意回避对方的隐含意义,以提琴不喝茶为理由含蓄地拒绝了贵妇的请求。
(六)曲解预设
一个命题可以有不同的语句焦点,即使命题中的每一个词都不变,只要改变语句焦点,语句预设就会跟着变化。通过转变预设,在此基础上可以推导出令对方出乎意料的结论。如:
(7)一个外交官去见林肯时,发现他正在刷鞋。外交官很惊奇地问:“哎呀!总统先生,你还要给自己刷鞋吗?”林肯回答:“是呀,那你还要我给谁刷鞋呢?”
总统巧妙地转移了外交官话语焦点,自主地将“自己”作为其语义焦点,导致预设的转变,“人们不给自己刷鞋而是给别人刷鞋”这样的预设是是出乎意料的,取得了幽默的效果。
(七)曲解话题
话题连贯性是交际双方合作的体现和保证,口语交际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人们思维的延伸、跳跃,体现在话题交替过程中。有的学者按照交谈内容的重要性提出区分大话题和小话题。大话题是交际的主要线索,在整个交谈中处于主导地位;小话题则往往是无关紧要的,插科打诨的话语,是边缘性的话题。大小话题交替在口语中往往没有什么提示成分和语用标识。这样,在交际中一方若遇到一些不愿回答或不感兴趣的话题,就会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打断对方的攀谈或追问,改变自己的被动地位。如:
(8)一次,英国首相威尔森在竞选演说进行到一半时,突然底下响起了反对者的喊声:“狗屎、垃圾!”很明显,他在讥讽威尔森的演说。对此,威尔森微微一笑,平静地说:“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您提出的脏乱问题了。”
反对者的话语当然是针对威尔森演讲内容的批判和讽刺,而首相却借助语境,将其刻意地曲解为与演讲相关的脏乱问题,这一机警曲解使讥讽者哑口无言,竞选演说得以顺利进行。
四、结论
从顺应角度看,刻意曲解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是语言使用者从主观交际目的出发,自觉地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出灵活变通、协商选择。是说话人积极的话语调控,突出反应了意义生成或推理过程的动态性。刻意曲解体现了顺应的动态性,是意向性很强的顺应。就交际效果而言,利用刻意曲解可以取得积极的交际效果,可以使自己保全面子,化解尴尬气氛或摆脱困境,趋利避害;还可以缓解冲突,化解矛盾,调和人际关系。同时也不能忽视刻意曲解的负面影响,说话者也有可能是蓄谋的恶意曲解用以讥讽甚至陷害他人。
参考文献:
[1]何自然,申智奇.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2]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刘艳秋.语用误解与刻意曲解[J].外语研究,2006,(1).
[4]耶夫•维索尔伦 (著)钱冠连,霍永寿(译).语用学诠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孙亚.也谈刻意曲解[J].外语研究,2005,(2).
[6]Jef.Verschueren.UnderstandingPragmatics[M].london:Edward Arnold.1999.
(卜颖 邹瑞花, 渤海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