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特点 强化文化基因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xp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持续增长,尤其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聚集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随迁子女往往存在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兴趣低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全面提高随迁子女学校的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提升随迁子女教学质量,笔者所任教的随迁子女学校于2014年开展了“随迁子女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项目”。作为该项目的子项目“提升随迁子女语文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的负责人,笔者就子项目的初步研究成果做了汇报总结。
  一、文化基因与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学科的核心概念,提升语文素养是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而民族“文化基因”是语文素养的最主要的文化根基。已有研究认为,文化基因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变化的基本因子、基本要素, 其中最重要的是结晶在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系统中、升华为哲学核心理念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同时,文化基因被认为是“可以被复制的鲜活的文化传统和可能复活的传统文化的思想因子”。
  由此可见,文化基因与民族文化传承密切相关,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根本所在。语文教学有必要唤醒学生的文化基因,帮助他们寻找精神归属,这既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学科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塑造优秀的精神品质,也利于达成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终身发展打下扎实基础”的学科要求。
  二、 随迁子女在语文学习中的问题
  项目实践研究伊始,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发现随迁子女由于自身情况的特殊性,在语文素养方面有如下特征:
  1.学习基础薄弱,文学知识匮乏,文化视野狭窄,生活空间有限,对语文素养认知甚少。比如:他们会说错“四大名著”,会把语文学习仅仅理解为抄写和默写的单一行为,在上海没有去过本区甚至本社区以外的地方。
  2.未能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听说读写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作业质量偏低。比如:他们口语中夹杂大量的各地方言,书面表达表现出明显的口语化色彩等。
  3.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且忙于生计,家庭教育缺失;随迁子女家庭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资源和阅读环境。比如:很多孩子虽来到城市,但仍处于寄宿状态,甚至还要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何以进行有效的阅读呢?
  这些特征都反映出随迁子女的文化基因相对缺乏。《2012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分析报告》 显示,某随迁子女学校八年级学生理解文言文基本内容的能力比同区的平均值低了27分之多。
  实践研究中发现,对于远离自己家乡,难以完全融入城市生活,缺乏扎实语文素养培育的随迁子女来说,他们脑海中被嵌入的文学经典相对匮乏,血脉里深埋的民族文化基因尚未被唤醒,语文素养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滞和局限,因此需要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挖掘和强化随迁子女的文化基因。这种教育实践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同时符合让每位学生不仅享受公平的教育,而且享受同样的教育成功的时代要求。
  三、强化文化基因的实践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老师要“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依据个体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况,探索适应于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不断通过已知认识探求未知。”随迁子女教师更需如此。
  调查问卷显示,笔者所教的随迁子女中79%都有提高语文素养的强烈愿望,66%的学生认为自己需要在老师拓展的教学内容、引导的课外阅读中学习文学文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为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达成学科的基本要求,笔者进行了强化文化基因的教学实践。
  1.丰富生活知识,增加对文化基因的认识
  文化基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可以用眼观察,用心感受,用言行印证,可随迁子女们难以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就要注意鼓励他们从自身以及日常生活中主动发现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存在。比如:在他们带来各种节日食品品尝的时候,我会让他们想一想粽子、月饼、汤圆背后的故事,这些食物多数为“圆”形造型背后的内涵,与他们一起诵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再看一看天坛、围棋、古钱币、鸟巢、水立方的造型,聊一聊梁祝、窦娥的故事。这样,学生便对中华民族圆融文化的内涵略有感悟了,倘若再来学习有关“秋思”“乡愁”“怀人”“羁旅”等等况味的文学作品,相信会产生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
  2.课堂知识与生活结合,丰富对文化基因的体验
  教材中的文本是随迁子女最直接最有效,甚至是唯一的学习范例,能否引导他们从课本中汲取文学文化养分,决定了能否有效地唤醒其文化基因,提升其语文素养。这需要借助老师本身的有形资源和无形学识。
  以《小巷深处》为例,在思想内容上,学生对含辛茹苦的盲母对“我”这个孤儿付出的母爱是有感受的,但并不深,如何让他们对“我”多年后对养母的深深愧疚,对自己的追悔有认识,进而体会那种深沉的、博大的、普世的、穿越时空的父母之于子女的大爱呢?我先是让他们由这个“母亲”的眼神与竹杖,联想到那个属于“父亲”的背影与橘子,继而高声诵读《诗经》中“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喊出中国人普遍孝思至情的哀歌,再通过师生对话交流 “四大贤母”的儿女之忧,学生终于在心灵上受到触动,去品味作者复杂深邃的情感了。最后,我用自己追忆亡母的短文给学生示范写作,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观他们错别字多、词不达意的写作现状,但却有效地促使他们重新审视了一回父母的言行,读懂了一次父母的良苦用心,一篇篇情真意切感恩父母的习作水到渠成。
  3.调整教学内容,依据文化基因重组课文
  以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本的前四个单元为例,我进行了以“我爱故我在”为主题的课文重组,分别以父母之爱、同伴之爱、生命之爱、家国之爱、自然之爱来引领五组文章:(1)《小巷深处》《父爱无价》;(2)《笑》《哦!冬夜的灯光》;(3)《我不是懦夫》《生命之线》;(4)《芦花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诉衷情》《辛弃疾词二首》;(5)《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同时采用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归入“家国之爱”;《三衢道中》等归入“自然之爱”的办法重组每周一诗。   重组教材后,教师就可以集中充实课堂文学文化内容,比如将古人“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朴素的环保观念融入“自然之爱”的主题阅读;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强烈忧国意识融入“家国之爱”的主题阅读,更可以引入《把栏杆拍遍》这样精彩的文化散文,让学生借助它自主地完成对辛弃疾一系列词作的理解。
  4.灵活教学方式,捕捉心灵微光,播撒文化基因的种子
  随迁子女们就像一株株未经修剪的小苗,他们的言行和思维方式都相对自由,课堂上经常会有超出老师想象的“心灵微光”的闪现,这些与老师对话中碰撞出的火花是异常可贵的。倘若教师能够经由学生自己开启的思维路径来播撒文化基因的种子,那么这种对学生认知和情感的肯定,必然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在分析老年于勒的人物形象时,一个顽皮的男孩子第一个找到“布满皱纹的穷苦水手的手”和“一张衰老艰辛的脸”这些描写语句,并脱口而出“这个样子就和卖炭翁差不多!”多么奇妙而大胆的类比!我记住了他的这句精彩,在拓展课时完成了由于勒属于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到卖炭翁属于中唐古文运动倡导者白居易的现实主义文学的探源,再回溯盛唐后期忧国忧民再现中国现实主义文学高峰的“老杜”,进而追溯到可以兴、观、群、怨的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源头《诗经》。课后,我向班级里爱读书的学生介绍了许多中外文学中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补充他们的课外阅读。
  这一次对学生看似不规矩、不恰当的课堂回答的珍惜,促使我完成了对中华民族“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这一文化基因在他们心灵中的镶嵌,孩子们听得颇有兴致,那个闪现灵光的男孩子更是得意。我想,这些情绪的表达一定与他们发现自己民族拥有这样一脉相承、绵延不绝的文学传统有关。如果老师每一次都能及时捕捉到学生的异想天开,正确引导,他们的生命感、价值感、民族情怀、文化意识都会被渐渐唤醒。
  5.创新教学检测, 借用文化基因,检验学习成果
  随迁子女们的家庭环境复杂、学习习惯不佳、作业质量不高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教师必须合理设计课堂检测环节,即时完成当堂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测评,这样才能保证教与学的有效性。
  在对《孔子论学》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制定了这样的学习目标:(1)走近孔子其人;(2)深入理解孔子所论关于“学”的思想;(3)初步体会孔子其人与其“学习”言行的关系。与学生一起从为人、为学、论学三个方面立体地了解孔子,探求言行合一的孔子关于“学习”思想的形成根源和深刻内涵。为何要在四则简单的《论语》语录教学中融入浓浓的文化基因?柳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中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假如让教学止于文字表面,岂不是辜负了先贤智慧和民族经典?但这样大容量的课堂如何检测学习效果?我采用了“下水”写诗,与学生分享创作的方式,用一首古体诗,将有关孔子以及四则语录的思想内容全部纳入其中。课堂的最后五分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已学知识读懂这首诗,完成对学习效果的当堂检测。诗作如下:
  歌孔圣
  行仲得字丘以名,身出贵门貌不扬。少孤且贱行鄙事,年十有五志学忙。
  善为礼乐不知肉,通习六艺精思良。才高德尚人仰止,仁礼智信心神往。
  颠沛卫宋肠辘辘,炎凉陈蔡路茫茫。披风忍雨传仁道,欲酬志兮意不惶。
  言行合一罕有怠,思学并进少迷惘。学无厌兮不耻问,诲无倦兮固不让。
  弟子三千七十贤,万代师表举世上。编诗补易订春秋,师生语录智慧扬。
  逝者如斯三千载,儒学渊源永流长。生当祭孔扬国粹,大哉孔圣华夏光。
  这样的检测方式,让充满好奇心的他们兴致勃勃,很快在学习小组中展开热烈讨论,从而很好地巩固了学习内容。
  四、结语
  通过以上途径,我在语文教学中强化文化基因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35%的学生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录的内容以与民族文化基因相关联的知识为主,从汉字构型、成语典故、历史传说到文化精华不一而足;65%的学生走进了图书馆,百余人次的学生总共借阅了130本古今中外书籍,其中不乏《孟子》《史记》等文学史学典籍的学生读本;绝大多数同学表示感受到了语文成绩的进步,并对老师强化文化基因的教学方式表示接纳,对与文化基因相关的教学内容表示喜爱。
  随迁子女也是满载梦想的莘莘学子,他们也需要得到优质教育的惠泽。如果语文教师能基于他们的学习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唤醒民族文化基因,帮他们找寻到心灵的家园,随迁子女们定能在言行上更谦虚有礼,精神上更丰富充实,具备更多融入城市和社会的基本素养。只有教师以仁爱之心为每一个随迁子女提供优质的学科教学,随迁子女们才能真正地与城市孩子一样在蓝天下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当今教育强调要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构成语言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搜集、感受、探究、想象、创新等能力。《新课标》指出:“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课标》指出的搜
期刊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越是伟大的小说,它可以展开和阐释的空间就越大。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它提供的信息量非常丰富,而且这些信息结构复杂,含义丰富,展开空间很大。因此,我们在读《红楼梦》的时候,对《红楼梦》的人物思想、艺术的理解,会产生很多不同的看法。我所谈《红楼梦》的人物,都是我自己的想法,可能很多朋友自己也读了《红楼梦》,他的想法也和我不一样,这很正常,因
期刊
语文教育应当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课堂教学与生活的结合,将学生的潜力发展放在首位。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思考,学生迫切需要的东西是什么,教学活动是否调动了他们所有的感官。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总是注重理性分析,而忽视学生自身的直觉体验和创造性。其实,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个性心理自我构建的有效途径,就是体验。  “体验”就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感同身受的体味和体悟。按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的说法,它
期刊
在过去的时代,儒家所谓“五经”被尊奉到吓人的地步。对于这些典籍,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次第。一种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另一种是“《易》、《书》、《诗》、《礼》、(《乐》)、《春秋》”。前一种排列方法盛行于西汉以前,一般被认为是“今文”经学家的意见;后一种方法出现于西汉后期,一般被认为是“古文”经学家的意见。在这里,后一种排列次序看起来似乎更合理些,因为它是根据当
期刊
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不能满堂问,而要重视主问的预设,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了。那么,如何才能巧妙预设主问,真正达到“一问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呢?  一、依据文题预设主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揭示文章主题。依据文题来预设主问题,往往能抓住教学的重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智取生辰纲》一课,我们可以这样设问:谁“智取”?文中哪些方面能表现出“智”?围绕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去读课文
期刊
一、佳作展示的意义  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实际的作文教学状况,却始终不尽如人意。作文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害怕、厌恶写作文”是学生的普遍心理。据
期刊
新《课标》在作文方面改变了以往的提法,低年级叫做写话,中高年级叫做习作,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从整体上降低了作文的要求。而在现实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把儿童当做“准成人”来看待,小学作文教学要求一直高于课标的标准,严重地脱离了儿童的认知水平,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恐惧心理,失去了写作的兴趣。那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我认为:教师在教授作文时必须以儿童的眼光
期刊
每天放学,学生最关心的一句话是:“老师,今天的作业是什么?”回到家,家长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是:“你又干什么,作业做完了吗?”很多学生到家就是写作业,或者到补习班写作业。我们每天吃了饭散步,七点多了经常碰到小学生从补习班回家,他们还没有吃饭。素质教育推广十年了,可学生的作业负担越减越不轻,学生近视越来越多,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不乐观,这与学生作业过多是有必然联系的。在此,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作
期刊
德国兴趣班的“广泛撒网”之特点,正好符合学龄前儿童兴趣爱好广泛,一腔热情什么都想尝试的特点。在孩子的特长未定型之前,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都极其旺盛,乐于尝试不同的东西。孩子学什么不能“拍脑门”决定  国内很多父母给孩子报兴趣班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有个特长,而在德国,学龄前的兴趣班,重在激发兴趣,而不是培养特长,因此兴趣班的设置上也具备着“广泛撒网”的特点。  比如,我给我的女儿悠悠报的针对3-5岁孩子
期刊
上学的时候,老师问过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学习?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为了当科学家!”“为了有个好工作!”“为了学更多的知识!”“我妈让我考满分,上大学。”甚至有个小朋友说“为了赚很多钱好娶媳妇。”于是引起哄堂大笑。由此可见,在孩子们价值观尚未成熟的时候,他们的学习动机不尽相同,但确是最真实的思维反映。学习动机是激发并让孩子坚持学习活动,使他们的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