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我认知,是高中生成长发展的关键环节。不合理的自我认知,会影响学生的自我定位。学生自我认知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因此,本文针对自我认知视域下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培养提出合理策略,以期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自我认知;高中生;认知能力;策略研究
学生自我认知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不合理的自我认知,会影响学生的自我定位,偏离成长方向。加强高中生的自我认知教育,是实现新时期高中生自我成长的关键。[1]当前高中生思想状况表现为时代感强,认同感强,参与意识强,责任意识弱,践行能力弱,辨别能力弱,因此,科学提高高中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尤为重要。
一、自我认知能力概述
自我认知是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自我认知是人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包括对自己性格的了解程度及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等反省调整。自我认知是完成自我意识统合的基础,是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概念等,恰当认识自我是自我调节的重要前提。[2]自我认知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主体的认知活动。科学地构建由主体自身各种认识和评价能力要素所组成的主体的自我认知结构,突出地表现在确立认知目的、认知视角、认知视域和认知标准等方面。通过自我的内在的自知意识对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省思,通过获取他人对我的评价信息进行上行和下行层次的比较,以及社会化中的自我角色的定位来实现自我认知。[3]
自我认知可分为自我观察与评价,自我观察表现为对自己的感知意向,自我评价侧重于对自己的期望。日常生活学习中自我认知在个人生存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自我认知是个体把握外部世界的前提,不了解自己无法认识客观环境事务物,自我认知是衡量个体自觉性的指标,是掌握管理的助推器。只有认识到自我的定位方向目标才能自发做事,只有把握自身优劣势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产生自我教育效应。自我认知是自我改造的有效途径,通过自我评价不断改造自己的思想,可持续地实现自我洞察完善。自我认知是观察外部世界的前提和自我洞察的思想武器,对个性倾向形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个人的性格对自身成长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兴趣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每个人都希望做感兴趣的事情,可以产生成就感。高中生进行自我定位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兴趣,有利于发挥才能。要注重培养综合能力,正确评估自身的能力,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做好评价分析,明确优劣势,促进未来发展。
二、高中生自我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1、改变态度和观念,促进高中生释放自我
首先,合理引导高中生对自我进行重新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当下的自我的问题都是一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己的逐渐强大,这种暂时的情境会慢慢趋好。因此需要引导高中生坦然面对现状,主动接受当下的自己。其次,加强高中生对特质性自尊的了解,也就是对自我进行更全面的认识。认识自我是每个人要终身学习的话题,一个人会因为你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对自我的认识有所改变,也会因为环境的变化,体验和经历的不断丰富,发生自我认识的变化。因此对于自我的评价和认知要经常进行,这种不断根据变化调整对自己认识的过程,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特质性自尊水平。最后,在操作层面上,调整自己的特质性自尊水平要学习训练自己乐观看待问题的能力。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这些道理不是说来听听的,而是要在自己的做事中有所体现。任何不快乐的事情发生了,都要学会从中找到几点这件事情带来的好处。[4]
2、搭建平台,在行动中帮助高中生找到价值感
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对自我的价值感和存在感的足球和感知也是不同的,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相对更容易完成自己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而家庭困难的学生,想要达成自己内心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渴望相对困难,且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学校可以通过搭建朋辈教育平台、学生互帮互助联盟、励志榜样之窗等多样化平台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让更多人看到和感受到他们的优秀,如可以在朋辈教育中构筑朋辈教育工程联盟,积极发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力量,让他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还可以通过公共环境的构建,加大宣传力度,让加油正能量十足、具有榜样作用的学生群体,通过社会化传播途径,包括多媒体推送,传统海报、展板等的宣传,帮他们找到自我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学业和自我进步上寻求进一步发展的动力。[5]
3、分门别类,教师合理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老师从最基本的尊重、理解、爱护的角度出发,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成为师长,更要做朋友。引导学生深入自己的内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需求。为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为自己的人生树立目标,引导他们成为变成自己想成为的“榜样”。同时,在心理层面帮助学生正确的面对困难与困境,正确认识自己,引导学生树立多思考、总有办法的观念,遇事冷静思考,正确地分析困难和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环境适应能力。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勇于担负责任是成熟的标志。好的内容要通过好的方法来实施。在充分摸清楚学生相关情况、认真分析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后,要善于进行分类,这就要求心理辅导必须具有针对性,若是学习上的问题就要进行学习辅导,若是情感上出现问题则进行情感辅导,若是性格存在一定缺陷则进行性格辅导,若是存在人际交流障碍则进行人际交往辅导等。[6]
三、结语
自我认识能力提升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确定自我成长和发展方向。高中生自我认知教育应贯穿始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只有学生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才能积极求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涛.校园文化视域下如何提升高职学生自我认知能力[J].文教资料,2020,(05):137-138.
[2]自我认知的实现途径[J].公安研究,2013,(05):94.
[3]王静.自我认知视域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9,(09):75-78.
(作者单位:新疆实验中学)
【关键词】自我认知;高中生;认知能力;策略研究
学生自我认知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不合理的自我认知,会影响学生的自我定位,偏离成长方向。加强高中生的自我认知教育,是实现新时期高中生自我成长的关键。[1]当前高中生思想状况表现为时代感强,认同感强,参与意识强,责任意识弱,践行能力弱,辨别能力弱,因此,科学提高高中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尤为重要。
一、自我认知能力概述
自我认知是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自我认知是人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包括对自己性格的了解程度及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等反省调整。自我认知是完成自我意识统合的基础,是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概念等,恰当认识自我是自我调节的重要前提。[2]自我认知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主体的认知活动。科学地构建由主体自身各种认识和评价能力要素所组成的主体的自我认知结构,突出地表现在确立认知目的、认知视角、认知视域和认知标准等方面。通过自我的内在的自知意识对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省思,通过获取他人对我的评价信息进行上行和下行层次的比较,以及社会化中的自我角色的定位来实现自我认知。[3]
自我认知可分为自我观察与评价,自我观察表现为对自己的感知意向,自我评价侧重于对自己的期望。日常生活学习中自我认知在个人生存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自我认知是个体把握外部世界的前提,不了解自己无法认识客观环境事务物,自我认知是衡量个体自觉性的指标,是掌握管理的助推器。只有认识到自我的定位方向目标才能自发做事,只有把握自身优劣势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产生自我教育效应。自我认知是自我改造的有效途径,通过自我评价不断改造自己的思想,可持续地实现自我洞察完善。自我认知是观察外部世界的前提和自我洞察的思想武器,对个性倾向形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个人的性格对自身成长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兴趣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每个人都希望做感兴趣的事情,可以产生成就感。高中生进行自我定位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兴趣,有利于发挥才能。要注重培养综合能力,正确评估自身的能力,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做好评价分析,明确优劣势,促进未来发展。
二、高中生自我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1、改变态度和观念,促进高中生释放自我
首先,合理引导高中生对自我进行重新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当下的自我的问题都是一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己的逐渐强大,这种暂时的情境会慢慢趋好。因此需要引导高中生坦然面对现状,主动接受当下的自己。其次,加强高中生对特质性自尊的了解,也就是对自我进行更全面的认识。认识自我是每个人要终身学习的话题,一个人会因为你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对自我的认识有所改变,也会因为环境的变化,体验和经历的不断丰富,发生自我认识的变化。因此对于自我的评价和认知要经常进行,这种不断根据变化调整对自己认识的过程,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特质性自尊水平。最后,在操作层面上,调整自己的特质性自尊水平要学习训练自己乐观看待问题的能力。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这些道理不是说来听听的,而是要在自己的做事中有所体现。任何不快乐的事情发生了,都要学会从中找到几点这件事情带来的好处。[4]
2、搭建平台,在行动中帮助高中生找到价值感
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对自我的价值感和存在感的足球和感知也是不同的,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相对更容易完成自己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而家庭困难的学生,想要达成自己内心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渴望相对困难,且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学校可以通过搭建朋辈教育平台、学生互帮互助联盟、励志榜样之窗等多样化平台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让更多人看到和感受到他们的优秀,如可以在朋辈教育中构筑朋辈教育工程联盟,积极发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力量,让他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还可以通过公共环境的构建,加大宣传力度,让加油正能量十足、具有榜样作用的学生群体,通过社会化传播途径,包括多媒体推送,传统海报、展板等的宣传,帮他们找到自我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学业和自我进步上寻求进一步发展的动力。[5]
3、分门别类,教师合理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老师从最基本的尊重、理解、爱护的角度出发,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成为师长,更要做朋友。引导学生深入自己的内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需求。为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为自己的人生树立目标,引导他们成为变成自己想成为的“榜样”。同时,在心理层面帮助学生正确的面对困难与困境,正确认识自己,引导学生树立多思考、总有办法的观念,遇事冷静思考,正确地分析困难和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环境适应能力。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勇于担负责任是成熟的标志。好的内容要通过好的方法来实施。在充分摸清楚学生相关情况、认真分析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后,要善于进行分类,这就要求心理辅导必须具有针对性,若是学习上的问题就要进行学习辅导,若是情感上出现问题则进行情感辅导,若是性格存在一定缺陷则进行性格辅导,若是存在人际交流障碍则进行人际交往辅导等。[6]
三、结语
自我认识能力提升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确定自我成长和发展方向。高中生自我认知教育应贯穿始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只有学生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才能积极求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涛.校园文化视域下如何提升高职学生自我认知能力[J].文教资料,2020,(05):137-138.
[2]自我认知的实现途径[J].公安研究,2013,(05):94.
[3]王静.自我认知视域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9,(09):75-78.
(作者单位:新疆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