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删枝去叶,抓关键句法
關键句常常是命题者反复提及的词句或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关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要求略)
丹麦人奥斯特发现导线上通电流会使附近的磁针偏转,法拉第由此想到磁铁也能使通电导线移动,于是他发明了电动机。后来法拉第又想到,电能生磁,反过来呢?他立刻做实验,最后终于发现磁也能生电,这一发现导致了发电机的诞生。
【审题分析】
“反过来”在材料中出现了多次,显然是关键词。它指不拘泥常规思维,能多向思维、逆向思维。这样原本“山重水复疑无路”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可以立意为:换个角度天地新;打破思维定式;创新。
【提纲】
打破思维定式
开头:从一个生活现象说起,谈什么是思维定式。
其次,分析思维定式的害处。
再次,探究思维定式的成因。
接着,谈成功的人恰恰敢于打破思维定式,与众不同,独树一帜。
最后,谈如何打破思维定式。
由果溯因法
世间事物往往都是互相联系的。审新材料作文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就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要求略)
一位根雕艺术大师在退休前告诉自己最得意的两个徒弟:谁能最先找来奇形怪状与众不同的树根,他就把根雕绝活传给谁。听完师傅的话,师弟马上就动身到木料场里去挑拣,又带上铁锹去地里挖,他费了很大力气,挖出的根也没能让师傅满意。师兄则把出远门的各种物资都准备好了才出发。他不辞辛苦地到各种环境恶劣的偏僻山区、林区,在石缝中、沟壑间、悬崖峭壁上去寻找,果然找到了让师傅满意的好根。他虽然比师弟晚找来树根,却得到了师傅的真传。后来师弟问师兄为什么能找到好根,师兄说:“只有在最险恶最艰苦的环境中生长出的根才是根雕人需要的,因为这样的条件会迫使它们变化出各种形态去适应,所谓环境造根就是这个道理。”
【审题分析】
从师兄的角度看,他找到好根的真正原因是他懂得并利用了好根的生长规律,可立意为:顺应规律;成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从师弟的角度可立意为:做事不能急功近利;要选准奋斗方向;方向错误必然事倍功半。
【提纲】
顺应规律
开头:分析原材料,探究师兄胜于师弟的原因——顺应规律。
过渡:自然界如此,人生亦如此。
分论点1:顺应人的学习规律,培养其兴趣特长,也有助于他走向成功。
分论点2:顺应国家的发展规律,才能促使它健康发展,令国家繁荣昌盛。
分论点3:顺应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可保人类安居乐业。
结尾:引用诗句,揭示中心论点。
突破生活表象,挖掘材料寓意
有寓意的新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可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要求略)
一个缺了一角的圆很不快乐,他动身去找失落的一角。他一路滚动一路唱着歌,因为缺了一角,不能滚得很快,所以有时候会停下来跟小虫说说话,或者闻闻花香,有时候超越甲虫,有时候甲虫也超越他。他穿过沼泽和丛林,他上山、下山……他找到过太大的、太小的、太方的、太尖的,就当他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找到了那个最适合自己的一角。他很高兴,开始向前滚动,因为不再缺少什么,他越滚越快,快得停不下来……
【审题分析】
这则寓言故事,可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缺了一角的圆”可看作有缺陷的人,把圆寻找一角的过程看作人们奋斗的過程,由此联想到与此类似的人生、现象等。可以立意为:过程与结果;勇敢面对缺陷;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珍惜不完美的人生。
【提纲】
不完美的完美
开头:缺了一角的圆的遭遇,让我想到人生。
分论点1:凡事要忌讳完美。
分论点2:错误让人生厚重。
分论点3:改变能丰富人生。
结尾:总括全文,强化论点: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
甄别情感态度,明确褒贬法
有些新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仔细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才能确立准确的立意角度。
【文题呈现】
高考过后,国内某著名高校的官方网站突然瘫痪,不是因为黑客攻击,而是因为网站首页上的一张照片——一位回眸一笑的学士服美女。网友评论,这是该校使出的招生“撒手锏”。不少名校闻风而动,有的首页上的美女长发飘飘,有的端庄美丽。不仅有晒美女的,还有不少名校争相晒大楼、晒美景之类的。
专家评论道:秀一秀学子的美丽和校园的美景自然无可非议,但一座知识殿堂最值得骄傲和炫耀的,恐怕不是让人目力所及的美,而应是充盈的智慧和思想。
【审题分析】
这则材料讲的是高校招生时使用的“美人计”“美景计”等,这样的招生方式让庄严的学府瞬间变得温婉可人。但各大高校作为知识殿堂,秀的是漂亮“脸蛋”而不是智慧“大脑”,总让人觉得不合时宜,因为大学招生靠的应该是名师、学校的学术地位等。高校此举显然不合适。由此可以联想到社会上一些主要靠作秀吸引人,而不是靠真正的好产品吸引人的现象。作文应围绕“人应该注重内涵,而不能只靠外表”这一点进行立意。
【提纲】
要秀就秀内涵吧
开头:概括材料。陈述否定高校此举的理由。
理由1:自然界(桂花、河蚌)
理由2:人(历史上,花木兰;现实生活:“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
结尾:重申观点——人生在世,要秀就秀内涵吧。
關键句常常是命题者反复提及的词句或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关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要求略)
丹麦人奥斯特发现导线上通电流会使附近的磁针偏转,法拉第由此想到磁铁也能使通电导线移动,于是他发明了电动机。后来法拉第又想到,电能生磁,反过来呢?他立刻做实验,最后终于发现磁也能生电,这一发现导致了发电机的诞生。
【审题分析】
“反过来”在材料中出现了多次,显然是关键词。它指不拘泥常规思维,能多向思维、逆向思维。这样原本“山重水复疑无路”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可以立意为:换个角度天地新;打破思维定式;创新。
【提纲】
打破思维定式
开头:从一个生活现象说起,谈什么是思维定式。
其次,分析思维定式的害处。
再次,探究思维定式的成因。
接着,谈成功的人恰恰敢于打破思维定式,与众不同,独树一帜。
最后,谈如何打破思维定式。
由果溯因法
世间事物往往都是互相联系的。审新材料作文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就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要求略)
一位根雕艺术大师在退休前告诉自己最得意的两个徒弟:谁能最先找来奇形怪状与众不同的树根,他就把根雕绝活传给谁。听完师傅的话,师弟马上就动身到木料场里去挑拣,又带上铁锹去地里挖,他费了很大力气,挖出的根也没能让师傅满意。师兄则把出远门的各种物资都准备好了才出发。他不辞辛苦地到各种环境恶劣的偏僻山区、林区,在石缝中、沟壑间、悬崖峭壁上去寻找,果然找到了让师傅满意的好根。他虽然比师弟晚找来树根,却得到了师傅的真传。后来师弟问师兄为什么能找到好根,师兄说:“只有在最险恶最艰苦的环境中生长出的根才是根雕人需要的,因为这样的条件会迫使它们变化出各种形态去适应,所谓环境造根就是这个道理。”
【审题分析】
从师兄的角度看,他找到好根的真正原因是他懂得并利用了好根的生长规律,可立意为:顺应规律;成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从师弟的角度可立意为:做事不能急功近利;要选准奋斗方向;方向错误必然事倍功半。
【提纲】
顺应规律
开头:分析原材料,探究师兄胜于师弟的原因——顺应规律。
过渡:自然界如此,人生亦如此。
分论点1:顺应人的学习规律,培养其兴趣特长,也有助于他走向成功。
分论点2:顺应国家的发展规律,才能促使它健康发展,令国家繁荣昌盛。
分论点3:顺应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可保人类安居乐业。
结尾:引用诗句,揭示中心论点。
突破生活表象,挖掘材料寓意
有寓意的新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可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要求略)
一个缺了一角的圆很不快乐,他动身去找失落的一角。他一路滚动一路唱着歌,因为缺了一角,不能滚得很快,所以有时候会停下来跟小虫说说话,或者闻闻花香,有时候超越甲虫,有时候甲虫也超越他。他穿过沼泽和丛林,他上山、下山……他找到过太大的、太小的、太方的、太尖的,就当他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找到了那个最适合自己的一角。他很高兴,开始向前滚动,因为不再缺少什么,他越滚越快,快得停不下来……
【审题分析】
这则寓言故事,可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缺了一角的圆”可看作有缺陷的人,把圆寻找一角的过程看作人们奋斗的過程,由此联想到与此类似的人生、现象等。可以立意为:过程与结果;勇敢面对缺陷;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珍惜不完美的人生。
【提纲】
不完美的完美
开头:缺了一角的圆的遭遇,让我想到人生。
分论点1:凡事要忌讳完美。
分论点2:错误让人生厚重。
分论点3:改变能丰富人生。
结尾:总括全文,强化论点: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
甄别情感态度,明确褒贬法
有些新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仔细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才能确立准确的立意角度。
【文题呈现】
高考过后,国内某著名高校的官方网站突然瘫痪,不是因为黑客攻击,而是因为网站首页上的一张照片——一位回眸一笑的学士服美女。网友评论,这是该校使出的招生“撒手锏”。不少名校闻风而动,有的首页上的美女长发飘飘,有的端庄美丽。不仅有晒美女的,还有不少名校争相晒大楼、晒美景之类的。
专家评论道:秀一秀学子的美丽和校园的美景自然无可非议,但一座知识殿堂最值得骄傲和炫耀的,恐怕不是让人目力所及的美,而应是充盈的智慧和思想。
【审题分析】
这则材料讲的是高校招生时使用的“美人计”“美景计”等,这样的招生方式让庄严的学府瞬间变得温婉可人。但各大高校作为知识殿堂,秀的是漂亮“脸蛋”而不是智慧“大脑”,总让人觉得不合时宜,因为大学招生靠的应该是名师、学校的学术地位等。高校此举显然不合适。由此可以联想到社会上一些主要靠作秀吸引人,而不是靠真正的好产品吸引人的现象。作文应围绕“人应该注重内涵,而不能只靠外表”这一点进行立意。
【提纲】
要秀就秀内涵吧
开头:概括材料。陈述否定高校此举的理由。
理由1:自然界(桂花、河蚌)
理由2:人(历史上,花木兰;现实生活:“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
结尾:重申观点——人生在世,要秀就秀内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