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有位著名的文化学者在一次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作为评委在讲评文化知识问答时,竟把成语“杯水车薪”中的“车”读作“jū”,观众立刻哗然,这位专家事后还理直气壮地辩解说,“车”字古音读“jū”嘛。不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车”有两个读音,一为“chē”,另一个读音读“jū”,但只有在象棋中的“车”作为棋子读作“jū”,在一般成语和古诗词中,“车”应读作“chē”。这是一般文学常识。如成语“杯水车薪”、“闭门造车”、“前车之鉴”等,其中的“车”字均读作“chē”。在古诗中也如此,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兵车行》诗中的“车辚辚马萧萧”句中及标题中的“车”应读作“chē”;还有杜牧的《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句中的“车”;以及李商隐的《乐游原》诗中的“向晚意不知,驱车登古原”中的“车”,皆应读作“chē”音,而不能读成“jū”音,这也是今人古人所共识的。
但是,我们认为在古代诗文中表示人名姓氏、地名、国名的词语,应仍按古音读为好,因为这些词语的读音,多是根据当时各民族语或方言的汉译音,至今仍保留下来,所以应读古音为宜。例如古人名:“伍员(文称伍子胥)”应读作wǔyūn,“丽阝食其”应读作lìyìjī,“呼韩邪”应读作hūhányè,“冒顿单于”应读作mòdúchányú,“成吉思汗”应读作chénɡjísīhán;在姓氏中,“解”应读作xiè,“单”应读作shàn,“万俟”(复姓)应读作mòqí,“尉迟”(复姓)应读作yùchí,“铅陵”(复姓)应读作yánlínɡ,等等。在古国名中,例如唐代时位于西藏新疆一带的古国“吐蕃”,应读作tǔbō,“吐谷浑”应读作tǔyùhūn,“大月氏”应读作dàròuzhi,“龟兹”应读作qiūcí,“大宛”应读作dàyuān,以及我国东北部的“高句丽”应读作ɡāoɡōulí等;古地名中,“康居”应读作kānɡqū,“涡河”应读作ɡuōhé,“阿房宫”应读作ēpánɡɡōnɡ,等等。
但是我们经常听到大学教师或中学教师在课堂上,把蒙古大帝“成吉思汗”中的“汗”读成hàn,把“大月氏”中的“月”读成“yuè”,把秦始皇的“阿房宫”读成āfánɡɡōnɡ,在讲唐代文成公主远嫁给吐蕃国王松赞干布时,把“蕃”读作“fán”等。
也难怪他们读错音,因为从权威性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只能查到这类词的现代读音,而无古代读音。例如“吐蕃”的“蕃”字条,只有“fán”和“fān”两个读音;如果查“吐蕃”词条,第一版对“吐蕃”的标音也是“tǔfán”,直到2002年的修订补充版,才把“吐蕃”的读音修正方“tǔbō”,看来这种修正是经过审慎考证的。
我们认为,作为国家权威性的《现代汉语词典》,在贯彻汉字字形、字音规范标准的同时,还担负着确定词汇规范和读音范围的任务,在标出现代读音的同时,也应附带标出一些多音词的古代读音。因为汉语词(字)典中的拼音,不仅规范了汉字的读音,而且还展示出汉语的多音特点。很多汉字正是因为其特有的历史意义而拥有了两个或多个标准化读音,即既有现代读音,也有古代读音。这不仅体现了汉语本身的特点,也记载了汉语演变发展的历史信息。如果不记录这些汉语的变迁,就满足不了语言使用者查考有关资料的需要。因此,这些具有历史特点的古代读音,应该得到保护和维持。
在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一些古今读音不同的同一词语,尤其是在读古诗文时,对这类词语如何读,是读今音还是读古音,这是值得我们语文工作者讨论的问题。
对于来自古典文献的词语或成语,如何读法?例如成语“乐山乐水”出自《论语·雍也》中“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说聪明的人爱好水,仁义的人爱好山。这里的“乐”音如何读?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乐”有两个读音:一是lè,即快乐的意思,二是yuè,即音乐的意思。lè音的第②个义项,是“乐于”,含有“兴趣、爱好”之意。但在黎锦熙编的《汉语词典》中,“乐”的读音有四个:lè、yuè、luò、yào,前三个是现代汉语读音,后一个是古代汉语读音,“乐水乐山”或“乐山乐水”均出于《论语》,当然应该读古音yào。但多数人往往把“乐山乐水”中的“乐”读成“lè”,何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乐”lè的第②个义项有“乐于”之意,含有“兴趣和爱好”之意,况且还有“乐(lè)此不疲”的成语,那么我们今天就不一定非把“乐”读作古音“yào”,而读作“lè”音也未尝不可。
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读古诗文时古代的个别人名、姓氏、国名、地名应保留读古音,而对一般词语就不必作苛刻要求,即不一定非读古音不可,我们应以“从今”、“从众”为宜。但在讲解古诗词中的平仄韵律时,可以适当指出因韵律的要求,一些词语需读古音,才合辙押韵。
(通讯地址:100083北京语言大学23楼
2门902号,作者为教授)
但是,我们认为在古代诗文中表示人名姓氏、地名、国名的词语,应仍按古音读为好,因为这些词语的读音,多是根据当时各民族语或方言的汉译音,至今仍保留下来,所以应读古音为宜。例如古人名:“伍员(文称伍子胥)”应读作wǔyūn,“丽阝食其”应读作lìyìjī,“呼韩邪”应读作hūhányè,“冒顿单于”应读作mòdúchányú,“成吉思汗”应读作chénɡjísīhán;在姓氏中,“解”应读作xiè,“单”应读作shàn,“万俟”(复姓)应读作mòqí,“尉迟”(复姓)应读作yùchí,“铅陵”(复姓)应读作yánlínɡ,等等。在古国名中,例如唐代时位于西藏新疆一带的古国“吐蕃”,应读作tǔbō,“吐谷浑”应读作tǔyùhūn,“大月氏”应读作dàròuzhi,“龟兹”应读作qiūcí,“大宛”应读作dàyuān,以及我国东北部的“高句丽”应读作ɡāoɡōulí等;古地名中,“康居”应读作kānɡqū,“涡河”应读作ɡuōhé,“阿房宫”应读作ēpánɡɡōnɡ,等等。
但是我们经常听到大学教师或中学教师在课堂上,把蒙古大帝“成吉思汗”中的“汗”读成hàn,把“大月氏”中的“月”读成“yuè”,把秦始皇的“阿房宫”读成āfánɡɡōnɡ,在讲唐代文成公主远嫁给吐蕃国王松赞干布时,把“蕃”读作“fán”等。
也难怪他们读错音,因为从权威性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只能查到这类词的现代读音,而无古代读音。例如“吐蕃”的“蕃”字条,只有“fán”和“fān”两个读音;如果查“吐蕃”词条,第一版对“吐蕃”的标音也是“tǔfán”,直到2002年的修订补充版,才把“吐蕃”的读音修正方“tǔbō”,看来这种修正是经过审慎考证的。
我们认为,作为国家权威性的《现代汉语词典》,在贯彻汉字字形、字音规范标准的同时,还担负着确定词汇规范和读音范围的任务,在标出现代读音的同时,也应附带标出一些多音词的古代读音。因为汉语词(字)典中的拼音,不仅规范了汉字的读音,而且还展示出汉语的多音特点。很多汉字正是因为其特有的历史意义而拥有了两个或多个标准化读音,即既有现代读音,也有古代读音。这不仅体现了汉语本身的特点,也记载了汉语演变发展的历史信息。如果不记录这些汉语的变迁,就满足不了语言使用者查考有关资料的需要。因此,这些具有历史特点的古代读音,应该得到保护和维持。
在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一些古今读音不同的同一词语,尤其是在读古诗文时,对这类词语如何读,是读今音还是读古音,这是值得我们语文工作者讨论的问题。
对于来自古典文献的词语或成语,如何读法?例如成语“乐山乐水”出自《论语·雍也》中“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说聪明的人爱好水,仁义的人爱好山。这里的“乐”音如何读?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乐”有两个读音:一是lè,即快乐的意思,二是yuè,即音乐的意思。lè音的第②个义项,是“乐于”,含有“兴趣、爱好”之意。但在黎锦熙编的《汉语词典》中,“乐”的读音有四个:lè、yuè、luò、yào,前三个是现代汉语读音,后一个是古代汉语读音,“乐水乐山”或“乐山乐水”均出于《论语》,当然应该读古音yào。但多数人往往把“乐山乐水”中的“乐”读成“lè”,何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乐”lè的第②个义项有“乐于”之意,含有“兴趣和爱好”之意,况且还有“乐(lè)此不疲”的成语,那么我们今天就不一定非把“乐”读作古音“yào”,而读作“lè”音也未尝不可。
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读古诗文时古代的个别人名、姓氏、国名、地名应保留读古音,而对一般词语就不必作苛刻要求,即不一定非读古音不可,我们应以“从今”、“从众”为宜。但在讲解古诗词中的平仄韵律时,可以适当指出因韵律的要求,一些词语需读古音,才合辙押韵。
(通讯地址:100083北京语言大学23楼
2门902号,作者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