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浅显凝练,论述严密生动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o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本呈现
  人需要锻炼
  ◎杨 绛
  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他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说的都是以上的道理。
  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他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章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就是说,不能偏心眼儿。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所谓格物致知。
   了解自己不容易。头脑里的智力是很狡猾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得对自己毫无偏爱,像侦探侦察嫌疑犯那么窥伺自己,在自己毫无防备、毫无掩饰的时候——例如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或心满意足、得意忘形时,捉住自己平时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愿。在这种境界,有诚意摆正自己的心而不自欺的,会憬然警觉:“啊!我自以为没这种想头了,原来是我没有看透自己!”一个人如能看明自己是自欺欺人,就老实了,就不偏护自己了。这样才会认真修身。修身就是管制自己的情欲,超脱“小我”,而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能这样,一家子可以很和洽。家和万事兴。家家和洽,又国泰民安,就可以谋求国际间的和谐共荣,双赢互利了。在这样和洽的境界,人类就可以齐心追求“至善”。这是孔子教育人民的道理。孟子继承发扬并充实了孔子的理论。
  我上文所讲的,都属“孔孟之道”。“孔孟之道”无论能不能实现,总归是一个美好的理想,比帝国主义、民族主义、资本主义都高出许多了。
  理想应该是崇高的,难于实现而令人企慕的,才值得悬为理想。如果理想本身就令人不满,就够不上理想了。比如西方宗教里的天堂:上帝坐在宝座上,圣人环坐左右,天使吹喇叭,好人都在天堂上齐声欢唱,赞美上帝,什么事也不干。这种天堂不是无聊又无趣吗?难怪有些诗人、文人说,天堂上太无聊,他们连宗教也不热心了。我国有自称的道家,讲究烧炼的法术,要求做“半仙”或“地仙”,能带着个肉体,肆无忌惮地享受肉欲而没有人世间的苦恼。这是我国历代帝王求仙的目的。只是人世间没有这等仙道,只能是妄想而已。
  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的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选自《走到人生边上》,有删改)
  技法提炼
  1.言简意赅显严密
  作者以浅显凝练的语言、严密的论述,强调了自我修养于己于国的重要性。在议论文中,要说明事理,就必须有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而反映这些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词句、段落,也必须是准确、严密的。议论文的准确性、严密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握语言的分寸感;二是用词贴切,语句规范;三是恰当地进行修饰与限制。考生需要在深刻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在精练上下功夫,做到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在议论文中,即使是叙述事实、援引事例,也基本采用概括叙述的方法。
  2.比喻说理显生动
  比喻论证,即运用人们熟悉的、容易理解的具体事物打比方,来论证生疏、难以理解的抽象道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比喻论证中,论据是喻体,论点是本体,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的特点。作者善用比喻说理,开篇以顽铁炼成钢和黄金炼成纯金作喻,形象地阐明了观点;结尾再将人世比作炼钢的工厂及操场、教室,告诫人们要不怕吃苦,勇于修炼自身。
  3.引用论证显丰厚
   为了证明修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古语、谚语,既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又在信手拈来的引述中使文章显示出丰厚的文化底蕴。运用引用论证法,考生要注意所引用的名言警句要有针对性,要合理、恰当同时还要简洁,不宜过多。论述是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名言,目的就是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
  我仿我秀
  浅斟慢饮人生茶
  ◎姚云炀
  人生如茶。
  若把光阴比作水,人生便是茶叶,只有在光阴的浸泡下,人生才能褪尽铅华,把最纯粹的天性悄无声息地释放出来,融入水中,让生命浸润清香。
  然而人生这杯茶,有它最好的饮用期。若太着急,茶叶的味道还没释放出来,或是水太烫,都会让品茶之旅不甚愉快,以至于尝不出人生的本味;拖得久了,茶叶的味道又过于浓烈,或是水已转凉,同样会让品茶之行留有遗憾,尝不出生活的新鲜,人生的美好。
  因此,浅斟慢酌,用时光积淀化成的山泉煮水,以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为火,慢煮静待,待时机正好时饮用,方能得其真味。
  常有人抱怨,生活太累,工作压力太大,别人都比自己过得好……结果搞得自己满心焦虑,水温未好便着急泡人生之茶,不但茶叶的味道不能充分释放,连喝茶的心情都没有了,最后只能无奈苦笑。这样,非但不能体会到喝茶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还会觉得疲惫。太过关注别人的茶,而不珍惜眼前的幸福,累在“身”,更累在“心”。
  还有人抱怨,生活太空虚,自己曾经为了过上好日子而辛苦打拼,等到什么都拥有了,却依旧对未来很迷茫。人生在世不过百年,若太过追求未来而忽视当下,如同烧水时想着喝茶时的享受,泡茶时又想着喝茶时的乐趣,心手不一,便不能全心全意做好眼前的事。人生的每个节点都需要我们用心经营,想得太多,在意太多,自然体会不到过程中的乐趣。
  如果太累,那就让心静下来吧。自然地生活,才能“诗意地栖居”。未来自有未来的模样,先品味眼前这杯氤氲着清香的茶,用心寻找生活的乐趣,把握当下,才最有意义。
  茶,半分为苦,半分为甜;人,半分回味,半分留恋。
  请君浅斟慢饮,人生的苦痛喜乐,都在心间。
  ◆点评
  本文与《人需要锻炼》一文一样,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以茶作喻,论述了人怎样才能摆脱劳累,回归幸福的道理。作文立意深刻,文采斐然,兼之精当的比喻、大段的对偶,表现出考生不凡的见解。
  【袁慶峰/供稿】
其他文献
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018年11月17日,101岁的程开甲院士走完最后的人生路。一个月后,这位一度隐姓埋名多年的“两弹一星”元勋,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之后,又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程开甲,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
期刊
若你是一朵鲜花,你是否愿意用尽自己的所有力量,为他人而盛开呢?   一个人所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但一个人为他人乃至世界奉献的精神是无限的。揆诸古今,从不缺乏牺牲小我而成就大我的人。他们是用尽生命的力量绽放的一朵为他人而盛开的鲜花。  “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神农氏)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族,而醫道自此始矣。”神农为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正确是我们要坚持的立场,善良是我们要坚持的品格。如果两者不可兼得,你该如何选择?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矛盾和纠结,也常常有让我们遗憾的结果。  这一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病文展示  何叹明月照沟渠   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作者林奕含生前接受
期刊
应考锦囊  奏议是我国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在中国古代社会,奏议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文体,源远流长,蔚为大观。按古代文章学分类,奏议属应用文体的公牍文,几千年间,名目繁多,包括章、表、奏、疏、议、上书、封事、策、札子等。明清时期又有题本、题奏、奏摺等名称,体皆大同小异,只是在功能方面略有区别。随着社会政体的变革,奏议这种文体已经失去它原有的应用价值,但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它对研究中国历史、
期刊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在过去的50多年里,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2020年4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郁铭芳因病于上海逝世,享年93岁。郁铭芳于1948年毕业于上海私立东吴大学,曾任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20世纪50年代,他参加筹建我国首家自行建设的合成纤维实验工厂,纺出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根合成学纤维,成为我国化纤领域的奠基
期刊
技法点拨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是文之源,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用真情者才能入文,为情造文才能动人,否则文章干瘪空洞,何谈读者共鸣?考场作文亦是如此。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感情真挚的考场作文呢?   1.写真人   考场作文要想打动人,“讲真人”是第一要务。很多时候,作文空洞乏味,平淡无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所讲之人要么“千人一面”,要么胡编乱造,生搬硬
期刊
内容切题、点题明确的作文,思路清晰、切中肯綮,不会偏题、跑题。在高考作文的写作中,如果切题是“1”,考生的写作才华就是“0”,这些“0”只有跟在切题这个“1”后面才有意义,否则就会“‘一’失万无”。从高考阅卷情况来看,完全跑题的情况并不多见,但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跑偏”或“旁逸斜出”的情况却时有发生。扣题,追求的是主旨紧扣题意确立,素材紧扣题意遴选,情节紧扣题意展开,人物紧扣题意刻画,环境紧扣
期刊
要把中国刑法学搞上去,使我们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对于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刑法学泰斗高铭暄来说,过去的2019年可以说是收获之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收获了“人民教育家”的荣誉称号。至此,他几乎已成为教育领域的“大满贯”选手。   高铭暄是我国刑法学专业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也是当代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是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也是唯一一
期刊
2020年高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考生的作文备考也到了关键时刻。如何让自己的高考作文走出失分雷区,获得高分呢?阅卷老师结合自己的高考阅卷经验及考生平时的写作情况,列举出以下失分误区及规避策略供考生借鉴。  雷区一:审题不准,偏离题旨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重中之重,考生如果审题不准,就会导致作文“全盘皆输”。根据高考作文评分规则,第一类作文,是选准角度的作文,符合题意,有希望得到48分以上;第二类作文
期刊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12年前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惊全世界,时隔一周,国务院决定把2008年5月19日至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的重大伤亡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也举行了全国性哀悼活动。国旗法规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