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业是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一种工具。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只有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确立分层递进的先进教学观,充分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要求的练习,才能使学生们在作业的天地中享受充分的“自由”。
关键词:分层作业;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作业量; 分层评价
新课程理念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分层作业的方式,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优发展,真正让作业对每个学生都适合并且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教学中我们也看到“一刀切”这一传统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这也导致了一种现象: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下面谈谈我对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丰富作业类型,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作业做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在设计时更应该着眼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涉及到“听、说、读、写”各个层面的练习,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从以下几类着手:
1.布置预习学习内容的作业。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相当不错的自学能力,课前让学生从“初读课文”和摘录“好词、好句、形近字、多音字、小问号、资料袋”两个方面入手,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尽其所能对课文进行预习,有准备地进入课堂更有利用学生发挥潜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2.布置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根据课时目标把握课时目标,布置作业紧紧围绕目标。
3.布置口头识记的作业。如: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二会字的识记等。
4.布置观察、收集类作业。这类作业往往能为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为学生写作准备第一手资料。在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时布置学生提前观察家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体会浓浓的亲情。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抓住生活细节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5.布置亲子互动类作业。如:1)推荐书目,鼓励亲子共读,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的同时也解决了课外阅读面广,涉及问题较多,教师不能一一兼顾的问题,提高了阅读效率。2)布置学生把学到的课文讲给家长听,检测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发挥的家庭教育一对一因材施教的特长。3)写心里话读给家长听,促进亲子关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了解学生“消化能力”
1.了解学生知识基础。
同一个班集体内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尽相同,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是分层布置作业的前提。基础知识不过关的学生由于受字、词掌握漏洞,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接受新知识较为困难,如果布置作业时一把尺子衡量,无异于揠苗助长。根据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分为四类。基础C层:没有掌握学过的生字词语,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新知识较为困难。基础B层:学过的生字词语掌握情况良好,句子的理解能力及语文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良好。基础C层:对已学知识掌握良好,并具备相当好的学习能力,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解决,积累到丰富相关知识,学有余力。
2.了解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同样的字词有的学生写一两遍就记住了,有的学生可能四、五遍都记不住,有的题目部分学生可能独立完成且游刃有余,有的学生可能独立完成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受到已有知识的限制,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表现出的学习能力总会比其他学生强一些,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作业,合理提出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感觉,那么学生在做作业时困难少一些,成就感多一些,兴趣浓一些,质量一定会高一些。
3.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启蒙老师,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文化水平较高,面有的家长也可能不识字,可想而知,学生所受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不同层次水平教育下的孩子,他们的能力及习惯也是参差不齐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避免在教学中对家庭教育寄予过高的期望,也有利于利用家庭资源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也能使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孩子都能得到提高。亲子互动类作业,许多孩子不一定能在家庭内完成,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后可以在班集体内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
如在作文教学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和家长谈谈自己了解到的新闻,以及自己的看法并听听家长的见解”。有的孩子家庭情况特殊父母忙于做生意加之受文化程度影响无法对孩子讲的情况给予正确判断,在交流时让这些孩子先说说,集体帮他完善。和家长谈得较成功的也让他说一说,这样两头的学生同时都得到的提高。
再如查阅资料的作业,有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他们都能借助外在的力量解决。而有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的原因,导致类似的作业不能完成,如果老师在这方面过份要求,无形中也会给孩子在思想方面带来负面的影响,作业中把类似的作业设计为选做提,鼓励学生通过不同渠道了解要查阅的知识,及时进行资料交流,弥补部分学生的不足。体现分层作业,分层对待,灵活对待。
三、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1.基础C层学生常布置书写生字、新词,及时布置字词复习类作业,弥补字词掌握的缺陷,提高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促进字词的学习能力提高。同时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适量布置语文常识类作业,如“修改病句、扩句、缩句等”对于当天所学课文内容配套练习根据其能力圈划部分,鼓励完成。
2.基础B层学生,在巩固生字、新词的同时,通过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布置和课时相关的练习并要求学生能按时完成并能提出练习中的问题探讨、解决,此类学生思维能力居中,作业中常常会出现不会做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允许学生作业中的遗留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家长或同学之力探讨解决问题。
3.基础A类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强,反映较快。在生字新词的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在做作业时以听写代抄写,减少抄抄写写的作业,在掌握课时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布置提高题和拓展提,或是同样的作业给予更高的要求,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新,积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如: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对小问号一栏和资料袋一栏给予A类学生的要求会更高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答”“收集有价值的东西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谈谈预习感悟”等灵活机动,有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作业尽可能开小灶给他们,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交流时给予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即有助于孩子们增强自学兴趣同时也给予C类学生学习的机会。
四、分层评价完成情况
虽然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千差万别,但是孩子好胜、好强的天性是共同的,给每个孩子成功的喜悦,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够得着”的成就感,分层作业在这一方面展示了其优越性。但也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几个小问题:
1.个别孩子偷懒,消极殆工,本可以完成的很好的练习,由于懒惰或是粗心完成不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独具慧眼,对于做不了和不愿做了学生区别对待,合理评价,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避免混水摸鱼的现象。
2.孩子的学习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原本属于C类的学生可能通过努力达到B类的水平,老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并改变作业布置方案。
3.不用有色眼镜看待每一位学生,拓展性的题目,或是较难的题目鼓励所有学生试着完成,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评价,给学生试一试的勇气和决心。
分层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去深入研究学生,研究作业,为每一个孩子送上适合他们“口味”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精美“礼物”。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10-16
关键词:分层作业;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作业量; 分层评价
新课程理念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分层作业的方式,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优发展,真正让作业对每个学生都适合并且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教学中我们也看到“一刀切”这一传统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这也导致了一种现象: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下面谈谈我对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丰富作业类型,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作业做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在设计时更应该着眼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涉及到“听、说、读、写”各个层面的练习,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从以下几类着手:
1.布置预习学习内容的作业。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相当不错的自学能力,课前让学生从“初读课文”和摘录“好词、好句、形近字、多音字、小问号、资料袋”两个方面入手,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尽其所能对课文进行预习,有准备地进入课堂更有利用学生发挥潜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2.布置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根据课时目标把握课时目标,布置作业紧紧围绕目标。
3.布置口头识记的作业。如: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二会字的识记等。
4.布置观察、收集类作业。这类作业往往能为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为学生写作准备第一手资料。在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时布置学生提前观察家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体会浓浓的亲情。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抓住生活细节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5.布置亲子互动类作业。如:1)推荐书目,鼓励亲子共读,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的同时也解决了课外阅读面广,涉及问题较多,教师不能一一兼顾的问题,提高了阅读效率。2)布置学生把学到的课文讲给家长听,检测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发挥的家庭教育一对一因材施教的特长。3)写心里话读给家长听,促进亲子关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了解学生“消化能力”
1.了解学生知识基础。
同一个班集体内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尽相同,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是分层布置作业的前提。基础知识不过关的学生由于受字、词掌握漏洞,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接受新知识较为困难,如果布置作业时一把尺子衡量,无异于揠苗助长。根据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分为四类。基础C层:没有掌握学过的生字词语,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新知识较为困难。基础B层:学过的生字词语掌握情况良好,句子的理解能力及语文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良好。基础C层:对已学知识掌握良好,并具备相当好的学习能力,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解决,积累到丰富相关知识,学有余力。
2.了解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同样的字词有的学生写一两遍就记住了,有的学生可能四、五遍都记不住,有的题目部分学生可能独立完成且游刃有余,有的学生可能独立完成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受到已有知识的限制,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表现出的学习能力总会比其他学生强一些,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作业,合理提出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感觉,那么学生在做作业时困难少一些,成就感多一些,兴趣浓一些,质量一定会高一些。
3.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启蒙老师,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文化水平较高,面有的家长也可能不识字,可想而知,学生所受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不同层次水平教育下的孩子,他们的能力及习惯也是参差不齐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避免在教学中对家庭教育寄予过高的期望,也有利于利用家庭资源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也能使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孩子都能得到提高。亲子互动类作业,许多孩子不一定能在家庭内完成,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后可以在班集体内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
如在作文教学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和家长谈谈自己了解到的新闻,以及自己的看法并听听家长的见解”。有的孩子家庭情况特殊父母忙于做生意加之受文化程度影响无法对孩子讲的情况给予正确判断,在交流时让这些孩子先说说,集体帮他完善。和家长谈得较成功的也让他说一说,这样两头的学生同时都得到的提高。
再如查阅资料的作业,有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他们都能借助外在的力量解决。而有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的原因,导致类似的作业不能完成,如果老师在这方面过份要求,无形中也会给孩子在思想方面带来负面的影响,作业中把类似的作业设计为选做提,鼓励学生通过不同渠道了解要查阅的知识,及时进行资料交流,弥补部分学生的不足。体现分层作业,分层对待,灵活对待。
三、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1.基础C层学生常布置书写生字、新词,及时布置字词复习类作业,弥补字词掌握的缺陷,提高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促进字词的学习能力提高。同时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适量布置语文常识类作业,如“修改病句、扩句、缩句等”对于当天所学课文内容配套练习根据其能力圈划部分,鼓励完成。
2.基础B层学生,在巩固生字、新词的同时,通过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布置和课时相关的练习并要求学生能按时完成并能提出练习中的问题探讨、解决,此类学生思维能力居中,作业中常常会出现不会做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允许学生作业中的遗留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家长或同学之力探讨解决问题。
3.基础A类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强,反映较快。在生字新词的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在做作业时以听写代抄写,减少抄抄写写的作业,在掌握课时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布置提高题和拓展提,或是同样的作业给予更高的要求,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新,积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如: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对小问号一栏和资料袋一栏给予A类学生的要求会更高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答”“收集有价值的东西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谈谈预习感悟”等灵活机动,有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作业尽可能开小灶给他们,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交流时给予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即有助于孩子们增强自学兴趣同时也给予C类学生学习的机会。
四、分层评价完成情况
虽然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千差万别,但是孩子好胜、好强的天性是共同的,给每个孩子成功的喜悦,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够得着”的成就感,分层作业在这一方面展示了其优越性。但也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几个小问题:
1.个别孩子偷懒,消极殆工,本可以完成的很好的练习,由于懒惰或是粗心完成不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独具慧眼,对于做不了和不愿做了学生区别对待,合理评价,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避免混水摸鱼的现象。
2.孩子的学习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原本属于C类的学生可能通过努力达到B类的水平,老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并改变作业布置方案。
3.不用有色眼镜看待每一位学生,拓展性的题目,或是较难的题目鼓励所有学生试着完成,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评价,给学生试一试的勇气和决心。
分层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去深入研究学生,研究作业,为每一个孩子送上适合他们“口味”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精美“礼物”。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