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半清醒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tng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日益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然而却存在严重的随波逐流现象,在文学课上媒体形象泛滥的现象更是令人堪忧,造成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和理解文学作品能力滑坡,语言感受能力和想象思维能力退化。教师要增强媒体效益意识,在解读文学作品时要慎用“多媒体教学”,不能用视听形象替代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多媒体教学 媒体效益意识 视听形象
  
  “口耳相传”的教学形式传承了几千年,然而现代多媒体一经诞生就以不可抗拒的魅力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大举进攻课堂教学,那“风满楼”的声势使多媒体成了“皇亲国戚”,如果不打出这面旗帜就羞于叫“优质课”。我认为:解读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时,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切忌不顾文学本身的特点而被这浪潮淹没。在文学课上,教师一定要慎用“多媒体教学”。
  诚然,“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真切化、形象化上绝非传统教学方式所能比拟。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巧妙借用CAI课件,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解说词运用文中的语句,融画文于一体,此外附加一些思考题。学生们一边听着缓慢的、充满感情的解说,一边欣赏研究纪念碑的结构、装饰、雕刻等,会很轻松地突破教学目标。然而,文学作为民族文化载体之一种,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主要靠形象表达感情和意蕴,在教读时不能盲目“随波逐流”,滥用媒体形象。我在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反复实践和不断学习中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要增强媒体效益意识,视频、画面要运用得合理
  前苏联巴克拉诺夫指出:“采用电化教学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离开这些,电教媒体也就谈不上比传统媒体的新与优。”[1]就中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而言,尤其要注意质量和效率。文学的感情和意蕴深藏在文学形象之中,文学形象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复杂性、深邃性等特点。多媒体教学提供的媒体形象以其直观化、感性化使学生很容易直接进入形象,简便、快捷,也使学生感到真切、自然。然而,这种视觉和声音符号又很容易造成学生解读文学形象时的平面化、感性化,使学生感情浮泛化、思维浅层化,长此以往,学生面对文学形象时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深度就会越来越萎缩。视觉、声音、色彩等种种感性形象以其强大的诱惑力迫使学生离开文字符号的同时也就日益造成学生感情的浮泛、思维的浅薄。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牛顿·麦诺曾这样抨击电视:“我请你们坐在电视机前……用眼睛盯着电视机直到电视台停止播送节目。我准保你看到的是茫茫一片荒原。”[2]这段话应引起我们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运用现代媒体手段时做深入思考。
  若一味追逐潮流而哗众取宠势必上出畸形的文学课。例如:一位老师教《在烈日和暴雨下》时,为了让学生更深体会祥子拉车的感受,从电影《骆驼祥子》中截取了两段视频让学生观看,以观看代替解读。难道一件被汗水浸透的褂子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出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全部痛苦吗?屏幕上的“道具雨”能够让学生对已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暴雨”身临其境吗?再高超的导演也难以传达出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原作的全部内涵。既然祥子的痛苦浸透在字里行间,何苦为图热闹而舍本逐末呢?教师能够饱含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能够投入进去,与祥子产生共鸣,再加之教师若能像于漪老师那样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去渲染,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即使不借助媒体形象,学生的感受也一定是深切而难忘的,语感上也会大有收益。反之,仅仅提供媒体形象,反倒阻塞了学生的创新通道。
  二、不能用视听形象替代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
  自多媒体手段被“热炒”之后,教师在制作课件上耗费了相当大的精力,而在备课、讲课时却忽略了如何引导学生咀嚼文学作品的语言,在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掩盖下,这一缺憾更不易被发现而引起重视了。我曾浏览过一个卖得很火的教学软件,其中《春》一课中的“春花图”确实花枝颤动、美不胜收,可“春草图”却只绿迹斑斑,难言其美。为什么?“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那“偷偷的”和“钻”用词之精妙岂靠直观视觉符号能够表现?“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意境的优美又有哪个摄影师能够捕捉并给以传达?文学语言只有耐心“品”方能知其“味”。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其语言的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等种种特点难于靠将语言转化为视觉形象来传达。文学作品教学语言品味极为重要,若只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视觉形象代替语言品味不仅会丧失文学韵味,而且会使学生失去语言感受力,在语言面前思维钝化,造成运用语言能力和理解文学作品能力的大滑坡。
  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功能是唤象托意。文学语言的造像造境功能不像造型艺术或影视艺术那样,直接造成诉诸视觉的形象,它不可能面面俱到、巨细无遗,它的造像是具体的、独特的,又是轮廓的、模糊不定的,需要通过读者思维中介才能转化成读者心中的意象。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一段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一段肖像描写勾画出对象的主要特征,但期间仍有空白和不确定性,像他的眉、眼、口、鼻、神态表情、长衫的颜色、破烂的程度等都未明确交待。正是文学语言的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形成了它的召唤性——唤象托意功能。读者从品味语言出发,激发想象机制,通过思维中介,对粗线条的象、境轮廓进行创造性“填补空缺”,才能把文学语言提供的意向可能性转化成意象现实性。这一转换过程中,品味语言是基础,品味才能实现文学语言唤象托意的功能。试想,如果以影视媒体形象替代了对这一段语言的品味,的确更直观更具体了,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学生由品味到想象的思维过程的丧失。如此,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以至思维能力如何提高?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全面推行,人文精神作为文学作品教学的价值目标已备受重视。语文教师千万不要把先进的教育手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混为一谈,我们一定要在增厚自己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进入瑰丽的文学殿堂。
  
  参考文献:
  [1]方琴凤.关于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2]丁林.电视文化应产生正面效应.中国艺术报,1996.
其他文献
摘 要: 青少年向往美,追求美,探索美的秘密,渴望美的享受。只有养成正确的审美能力,才能更好地感受美。  关键词: 中学生 审美观 培养方法    鸟爱青山鱼爱水,哪个少年不爱美。我经常看到一些青少年到新华书店里买几张漂亮的画,把它张贴在自己小房间的墙壁上;从礼品店里买来一些精美的礼品卡、工艺品放在自己的书桌上或赠给要好的朋友、同学;也曾看到一些青少年把杂志上、报纸上、挂历上、书籍上一些精美的图片
摘 要: 华裔美国作家黄忠雄的第一部小说《本垒》是对家园的很好阐释。本文集中讨论主人公兼叙述者雷恩斯福德·陈的旅行之路,通过一路旅行一路命名,目的在于寻找先辈们在美国的生活足迹,找到“根”的所在,从而揭示小说主人公申诉“还我美国”的过程。  关键词: 小说《本垒》 “还我美国” 旅行 命名    《本垒》是华裔美国作家黄忠雄的第一部小说,小说主人公兼叙述者雷恩斯福德·陈(Rainsford Cha
一、本课题研究的一般概述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教学实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等投入,取得尽可能强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简言之,教学实效性是指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的比例关系,低投入少、高产出(符合社会正确价值观的产出)是教学实效性的目标指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开始于第
摘 要: 中学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成熟的时期,人文素养是中学生重要的素质之一。在历史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标准,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历史教育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  关键词: 人文 人文素养 历史新课标 思想文化史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国民优良品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文”一词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是对
摘 要: 在网络发展的今天,伪科学、反人类、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使得一些学生沉迷网络。面对网瘾的教育,作者以五年制大专幼教专业舞蹈方向班学生为个案,提出网瘾问题,进行分析,有的放矢地进行解决,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以此为案例进行反思,研究总结走出网瘾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 五年制大专 网瘾 个案    计算机与因特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突破了人们在信息
摘 要: 加强初中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当务之急,在目前的中考制度下,语文现代文阅读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有必要加强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教学,掌握解答现代文的方法。本文从现代文阅读中的小说解题方法在现代文阅读中的作用为切入口,阐述了各种解题方法如何运用到小说中。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小说阅读 解题方法    纵观近年台州市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基本上有三十分左右,占了整份试卷分数的五分之一。由此可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几乎是每个大学生必需的考试。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作文是必考的内容,占有15%的分值,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作文和快速阅读作为第一部分要考的内容,其作答的好坏直接影响接下来的考试。作文写得既快又好,有利于学生在整个考试中保持平和的心态,更好地进行整场考试。  在作文的书写过程中,很多学生头疼考试要求中规定的120字(四级)和150字(六级),经常为了凑够
摘 要: 法制的建设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发展,法制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法制理论教育理论性强,不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技校教育也因为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忽略学生的法制教育,导致技校学生法制教育成为难点。技校应将法制教育落到实处,从生活出发,回归生活,自上而下树立强烈的法制意识,科学施教,注重实效。  关键词: 技校 法制教育 生活 实效 法制意识    乍一看,“法制”这个名词好像遥不可及,甚至有些高深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关注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练习题如何设计已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用好教材,把握教材习题的意图,因地制宜、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发习题资源,用多种方式改造习题,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是多姿多彩的,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一、教材习题使用中的几点误区  在使用新教材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书上的习题非常少,而配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位教师的影响就会在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有高尚人格魅力的班主任,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个动作,都会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要想带好一个班级,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班主任更应具有超凡的人格魅力。班主任的个人魅力是指学生对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