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日益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然而却存在严重的随波逐流现象,在文学课上媒体形象泛滥的现象更是令人堪忧,造成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和理解文学作品能力滑坡,语言感受能力和想象思维能力退化。教师要增强媒体效益意识,在解读文学作品时要慎用“多媒体教学”,不能用视听形象替代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多媒体教学 媒体效益意识 视听形象
“口耳相传”的教学形式传承了几千年,然而现代多媒体一经诞生就以不可抗拒的魅力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大举进攻课堂教学,那“风满楼”的声势使多媒体成了“皇亲国戚”,如果不打出这面旗帜就羞于叫“优质课”。我认为:解读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时,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切忌不顾文学本身的特点而被这浪潮淹没。在文学课上,教师一定要慎用“多媒体教学”。
诚然,“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真切化、形象化上绝非传统教学方式所能比拟。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巧妙借用CAI课件,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解说词运用文中的语句,融画文于一体,此外附加一些思考题。学生们一边听着缓慢的、充满感情的解说,一边欣赏研究纪念碑的结构、装饰、雕刻等,会很轻松地突破教学目标。然而,文学作为民族文化载体之一种,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主要靠形象表达感情和意蕴,在教读时不能盲目“随波逐流”,滥用媒体形象。我在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反复实践和不断学习中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要增强媒体效益意识,视频、画面要运用得合理
前苏联巴克拉诺夫指出:“采用电化教学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离开这些,电教媒体也就谈不上比传统媒体的新与优。”[1]就中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而言,尤其要注意质量和效率。文学的感情和意蕴深藏在文学形象之中,文学形象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复杂性、深邃性等特点。多媒体教学提供的媒体形象以其直观化、感性化使学生很容易直接进入形象,简便、快捷,也使学生感到真切、自然。然而,这种视觉和声音符号又很容易造成学生解读文学形象时的平面化、感性化,使学生感情浮泛化、思维浅层化,长此以往,学生面对文学形象时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深度就会越来越萎缩。视觉、声音、色彩等种种感性形象以其强大的诱惑力迫使学生离开文字符号的同时也就日益造成学生感情的浮泛、思维的浅薄。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牛顿·麦诺曾这样抨击电视:“我请你们坐在电视机前……用眼睛盯着电视机直到电视台停止播送节目。我准保你看到的是茫茫一片荒原。”[2]这段话应引起我们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运用现代媒体手段时做深入思考。
若一味追逐潮流而哗众取宠势必上出畸形的文学课。例如:一位老师教《在烈日和暴雨下》时,为了让学生更深体会祥子拉车的感受,从电影《骆驼祥子》中截取了两段视频让学生观看,以观看代替解读。难道一件被汗水浸透的褂子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出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全部痛苦吗?屏幕上的“道具雨”能够让学生对已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暴雨”身临其境吗?再高超的导演也难以传达出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原作的全部内涵。既然祥子的痛苦浸透在字里行间,何苦为图热闹而舍本逐末呢?教师能够饱含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能够投入进去,与祥子产生共鸣,再加之教师若能像于漪老师那样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去渲染,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即使不借助媒体形象,学生的感受也一定是深切而难忘的,语感上也会大有收益。反之,仅仅提供媒体形象,反倒阻塞了学生的创新通道。
二、不能用视听形象替代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
自多媒体手段被“热炒”之后,教师在制作课件上耗费了相当大的精力,而在备课、讲课时却忽略了如何引导学生咀嚼文学作品的语言,在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掩盖下,这一缺憾更不易被发现而引起重视了。我曾浏览过一个卖得很火的教学软件,其中《春》一课中的“春花图”确实花枝颤动、美不胜收,可“春草图”却只绿迹斑斑,难言其美。为什么?“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那“偷偷的”和“钻”用词之精妙岂靠直观视觉符号能够表现?“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意境的优美又有哪个摄影师能够捕捉并给以传达?文学语言只有耐心“品”方能知其“味”。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其语言的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等种种特点难于靠将语言转化为视觉形象来传达。文学作品教学语言品味极为重要,若只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视觉形象代替语言品味不仅会丧失文学韵味,而且会使学生失去语言感受力,在语言面前思维钝化,造成运用语言能力和理解文学作品能力的大滑坡。
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功能是唤象托意。文学语言的造像造境功能不像造型艺术或影视艺术那样,直接造成诉诸视觉的形象,它不可能面面俱到、巨细无遗,它的造像是具体的、独特的,又是轮廓的、模糊不定的,需要通过读者思维中介才能转化成读者心中的意象。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一段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一段肖像描写勾画出对象的主要特征,但期间仍有空白和不确定性,像他的眉、眼、口、鼻、神态表情、长衫的颜色、破烂的程度等都未明确交待。正是文学语言的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形成了它的召唤性——唤象托意功能。读者从品味语言出发,激发想象机制,通过思维中介,对粗线条的象、境轮廓进行创造性“填补空缺”,才能把文学语言提供的意向可能性转化成意象现实性。这一转换过程中,品味语言是基础,品味才能实现文学语言唤象托意的功能。试想,如果以影视媒体形象替代了对这一段语言的品味,的确更直观更具体了,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学生由品味到想象的思维过程的丧失。如此,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以至思维能力如何提高?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全面推行,人文精神作为文学作品教学的价值目标已备受重视。语文教师千万不要把先进的教育手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混为一谈,我们一定要在增厚自己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进入瑰丽的文学殿堂。
参考文献:
[1]方琴凤.关于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2]丁林.电视文化应产生正面效应.中国艺术报,1996.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多媒体教学 媒体效益意识 视听形象
“口耳相传”的教学形式传承了几千年,然而现代多媒体一经诞生就以不可抗拒的魅力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大举进攻课堂教学,那“风满楼”的声势使多媒体成了“皇亲国戚”,如果不打出这面旗帜就羞于叫“优质课”。我认为:解读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时,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切忌不顾文学本身的特点而被这浪潮淹没。在文学课上,教师一定要慎用“多媒体教学”。
诚然,“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真切化、形象化上绝非传统教学方式所能比拟。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巧妙借用CAI课件,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解说词运用文中的语句,融画文于一体,此外附加一些思考题。学生们一边听着缓慢的、充满感情的解说,一边欣赏研究纪念碑的结构、装饰、雕刻等,会很轻松地突破教学目标。然而,文学作为民族文化载体之一种,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主要靠形象表达感情和意蕴,在教读时不能盲目“随波逐流”,滥用媒体形象。我在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反复实践和不断学习中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要增强媒体效益意识,视频、画面要运用得合理
前苏联巴克拉诺夫指出:“采用电化教学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离开这些,电教媒体也就谈不上比传统媒体的新与优。”[1]就中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而言,尤其要注意质量和效率。文学的感情和意蕴深藏在文学形象之中,文学形象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复杂性、深邃性等特点。多媒体教学提供的媒体形象以其直观化、感性化使学生很容易直接进入形象,简便、快捷,也使学生感到真切、自然。然而,这种视觉和声音符号又很容易造成学生解读文学形象时的平面化、感性化,使学生感情浮泛化、思维浅层化,长此以往,学生面对文学形象时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深度就会越来越萎缩。视觉、声音、色彩等种种感性形象以其强大的诱惑力迫使学生离开文字符号的同时也就日益造成学生感情的浮泛、思维的浅薄。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牛顿·麦诺曾这样抨击电视:“我请你们坐在电视机前……用眼睛盯着电视机直到电视台停止播送节目。我准保你看到的是茫茫一片荒原。”[2]这段话应引起我们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运用现代媒体手段时做深入思考。
若一味追逐潮流而哗众取宠势必上出畸形的文学课。例如:一位老师教《在烈日和暴雨下》时,为了让学生更深体会祥子拉车的感受,从电影《骆驼祥子》中截取了两段视频让学生观看,以观看代替解读。难道一件被汗水浸透的褂子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出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全部痛苦吗?屏幕上的“道具雨”能够让学生对已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暴雨”身临其境吗?再高超的导演也难以传达出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原作的全部内涵。既然祥子的痛苦浸透在字里行间,何苦为图热闹而舍本逐末呢?教师能够饱含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能够投入进去,与祥子产生共鸣,再加之教师若能像于漪老师那样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去渲染,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即使不借助媒体形象,学生的感受也一定是深切而难忘的,语感上也会大有收益。反之,仅仅提供媒体形象,反倒阻塞了学生的创新通道。
二、不能用视听形象替代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
自多媒体手段被“热炒”之后,教师在制作课件上耗费了相当大的精力,而在备课、讲课时却忽略了如何引导学生咀嚼文学作品的语言,在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掩盖下,这一缺憾更不易被发现而引起重视了。我曾浏览过一个卖得很火的教学软件,其中《春》一课中的“春花图”确实花枝颤动、美不胜收,可“春草图”却只绿迹斑斑,难言其美。为什么?“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那“偷偷的”和“钻”用词之精妙岂靠直观视觉符号能够表现?“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意境的优美又有哪个摄影师能够捕捉并给以传达?文学语言只有耐心“品”方能知其“味”。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其语言的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等种种特点难于靠将语言转化为视觉形象来传达。文学作品教学语言品味极为重要,若只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视觉形象代替语言品味不仅会丧失文学韵味,而且会使学生失去语言感受力,在语言面前思维钝化,造成运用语言能力和理解文学作品能力的大滑坡。
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功能是唤象托意。文学语言的造像造境功能不像造型艺术或影视艺术那样,直接造成诉诸视觉的形象,它不可能面面俱到、巨细无遗,它的造像是具体的、独特的,又是轮廓的、模糊不定的,需要通过读者思维中介才能转化成读者心中的意象。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一段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一段肖像描写勾画出对象的主要特征,但期间仍有空白和不确定性,像他的眉、眼、口、鼻、神态表情、长衫的颜色、破烂的程度等都未明确交待。正是文学语言的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形成了它的召唤性——唤象托意功能。读者从品味语言出发,激发想象机制,通过思维中介,对粗线条的象、境轮廓进行创造性“填补空缺”,才能把文学语言提供的意向可能性转化成意象现实性。这一转换过程中,品味语言是基础,品味才能实现文学语言唤象托意的功能。试想,如果以影视媒体形象替代了对这一段语言的品味,的确更直观更具体了,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学生由品味到想象的思维过程的丧失。如此,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以至思维能力如何提高?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全面推行,人文精神作为文学作品教学的价值目标已备受重视。语文教师千万不要把先进的教育手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混为一谈,我们一定要在增厚自己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进入瑰丽的文学殿堂。
参考文献:
[1]方琴凤.关于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2]丁林.电视文化应产生正面效应.中国艺术报,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