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写作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pp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大纲关于学生习作的要求是这样的:“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确实,上作文课时,总有部分学生见到题目后,不是去分析题目、组织材料、设计表达方法,而是去翻阅各种各样的“文选”,查找各种各样有关的资料,东拼西凑、改头换面,稍加改动,便成了自己的作文。这些文章乍一看来,不觉怎样,可要是细细品味,却往往是千篇一律,人物张冠李戴,内容枯燥无味,远离身边的人和事,脱离了生活,很少有真情实感,根本起不到作文的作用。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要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
  
  兴趣是人要做好每件事的原动力,人只有对做好某件事有兴趣,才能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富有创造性地去做,并力图做得完美。因此,教师要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喜欢写作,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就必须首先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我们应该指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小事入手,从自己熟悉的小人物入手,因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着眼点不要太高,不要只追求写出什么大事、奇闻;否则,往往会造成小事不愿写而大事又写不成,既丢了西瓜,又捡不到芝麻。
  学生们当中每天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提示学生去写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他们觉得亲切,有话可说。例如:《我的同桌》、《我的小朋友》、《我的老师》等等,所用这些都是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只要教师加以点拨,学生笔下的人、事便会像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重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小作者笔下的人充满喜乐哀愁。这样写来,学生并不觉得在写什么作文,而是在同伙伴或老师讲故事、谈家常,越说越有劲,越说越有兴趣,越说越有感情,如此一来,在谈笑中,学生便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搜集素材、构思情节的写作技巧。
  初中教材中有许多篇鲁迅先生的文章,其中一篇《故乡》写的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事情,对主人公闰土的描述,作者并没有用什么华丽的辞藻、生花的妙笔,写的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用朴朴实实的语言写的实实在在的事,就因作者写的是自己童年的真人真事,才使文章使人读来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贴近生活,仿佛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
  朱自清先生的纪实散文《背影》全篇读来,并没有写让读者惊心动魄、翻天覆地的大事,几句极普通的语言,几件再平凡不过的小事,却表现出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让人读来无不为父子的真情实感所打动。作者之所以能写出具有如此感染力的名篇,就是因为他写的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事,这些真情实感激起了作者的创作激情,才有了今日表达父子感情的名篇——《背影》。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手巧的家妇没有米也做不出可口的饭菜,再大的作家没有对日常杂事、各种人物的细心观察,也写不出留世名篇。巴金说:“五十年来我在小说里写人,我总是按照我的观察、我的理解,按照我所熟悉的人,按照我亲眼看见的人写出来的。”如此看来,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环节,人们在写作中说明、描述客观事物,表现事物的形态、性状、特征都需要以观察作基础。
  为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无论是观察人还是事或者物,都应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
  例如:《我最熟悉的人》,这是我在一次作文课上为学生出的一个题目,题目出来了,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马上写,而是引导学生选定自己要描写的人物,然后先从容易观察到的外貌开始写起,学生并不感觉困难,很快就能将要描写的人物的肖像勾画出来,进而逐步引导学生过度到观察人的言行、习惯特征等,围绕着自己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结合自己所观察到的人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描述。这样一来,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物就是“我所熟悉的人”。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想象和联想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作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写作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写作过程中,从取材立意、布局谋篇到表达方法和语言运用,各个环节都必须借想象和联想作中介才能使写作得以最后完成。想象和联想贯穿了文章写作的始终。
  从多年的写作教学经验来看,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作文水平的高低。选材得当、立意新颖但离开了丰富的想象的文章就显得平淡无味,号召力和感染力明显下降,作文的意义也就失去了。所以说,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一个重要的问题。
  1、多看多想
  想象力来源于客观现实,来源于生活实践,丰富、深厚的生活积累是想象力的物质基础。见多识广、阅历广泛、经验丰富,就能为展开联想提供条件。为此,我提倡学生多看身边的人、物、事,多想这些人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多想这些物为什么这样生这样长,然后放开思想大胆的将你所想写出来。
  2、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
  想象往往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喜怒哀乐都会刺激大脑皮层,引起表象的运动,从而产生想象与联想。
  巴金说:“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跟一些人在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苦。”正是这种情感体验的动力,才使作家创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来。
  可见,对现实冷淡,对周围事物不关心,没有情感,是很难调动想象力的,也就很难写出情真意浓的文章。
其他文献
教学板书是一堂课的灵魂。好的教学板书既要求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完整的把握,体现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是本节知识内容的整体再现,又要求老师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完整透彻的分析,将复杂、抽象、众多的教学内容简单明了,高度概括,又要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下面以“教育科学出版社”初三思想品德第十四课“小平,您好”中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例谈板书设计构思。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部分内容
期刊
一、精益求精,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准确的科学态度    化学是一门严肃的自然科学,它是通过可知的物质世界,研究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再把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运用到未知领域中去,从而得出研究未知领域的方法和理论,并指导实践。任何重大的发现都要靠化学实验予以证实;任何一点小小的失误都将造成巨大损失,延缓科学发展。因此,严谨、求实、准确的态度是从事科学的工作者必备的品德。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科学家的优秀事
期刊
【摘要】幼儿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激发幼儿合作兴趣,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指导幼儿掌握合作的技巧,为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合作能力培养  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所以,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是我们早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对孩子今后能否取得成功相当重要。
期刊
语文课上,匠心独运的导入语,往往以其新颖、奇趣、敏慧之美,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那么,语文课导语设计的形式有哪些呢?    一、讲述故事,扣人心弦    用扣人心弦的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之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在讲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时,可用这样一件小事开头:“著名作家冯骥才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阅读中积累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说的是积累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富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在
期刊
【摘要】朗读背诵是很重要的语文学习方法。朗读背诵优秀诗文可以丰富词汇、增强语感、升华思想、发展创新思维,可以激发想象力提高审美水平。所以,在语文学习中必须重视朗读背诵。  【关键词】朗读背诵 重要作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加强朗读背诵训练是达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朗读背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期刊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建设;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教师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教师的言行、道德行为不仅仅反映出自己的师德水平的高低,而且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师德高尚是兴校之本,师德建设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而在一个学校的教师队伍中,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可以说班主任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因此,中小学阶段,应加强班主任师德的建设。中小学生由于年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之一。逐步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然而,每次作文,很多学生总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好不容易憋出一篇文章,也往往空洞苍白、干瘪无味。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开端。只有经常观察、善于观察,才能对事物有个清楚而全面的了解。对于刚学习作文的小学生来说,引导其学会观察就显得更加
期刊
坚持以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推动今后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就需要我们立足我国义务教育的新起点,适应国家发展的新需求,回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应对世界变化的新趋势,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调整和转变不合时宜的发展机制和方式,着力破解制约义
期刊
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突发事件,如何利用突发事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教师综合运用教育手段的能力的表现,是教师灵活运用教育原则临场应变的技巧,这种能力教育学称之为“教育机智”。教师的教育机智不是天赋,而是靠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磨练和在经验的总结中逐渐形成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技巧。下面我想通过几个教育案件的解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