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边界”作为对未来教育发展态势的一种预期,不仅源于技术的驱动,对解决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现状和社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培养方案,从更新教学内容、整合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以及加强实践环节等方面论述了无边界教育理论在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关键词】无边界理论;人才培养;信息管理
美国通用公司从20个世纪80年代起,率先启用“无边界”理念开发和管理企业,创造了独树一帜的人才开发管理模式,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创新了蜚声全球的企业文化,其成功经验和实践启示发人深思。随着“无边界理论”在各行各业的渗透应用,“无边界教育”也已成为一个用来描述教育中的一些新出现的变革和特征的重要名词。
一、无边界教育理论概述
所谓“无边界教育”,是指跨越常规的时间和地域界线所提供的教育。无边界教育不仅体现了信息技术开放、共享、无处不在的无边界特性,更重要的是,作为对未来教育发展态势的一种预期,无边界教育使教育活動跨越了传统模式中的制度、形式、机构、空间和时间上的边界,形成一种信息时代的新型教育形态。其本质的内涵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并进而形成理解、共存的教育体制,为学生提供符合其需要的教育。具体来说,主要提现了教育主体的多样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和教育方式的开放性。
“无边界学习”是指通过打破学校、学科等界限,通过课程资源的广域化组织,突破既有的知识中心、教材中心的定势,实现学习内涵的无边界;通过教学组织方式的调整,突破既有的课堂中心定势,实现学习方式的无边界;通过师生关系的调整,突破已有的教师中心的定势,实现教法的无边界,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关乎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和个体经验情感世界的整体性学习。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无边界学习实质上是指模糊边界、柔化边界,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为开阔的平台和空间。
二、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现状及需求结构
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有四个要素: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的培养模式、有潜质的培养对象和优秀的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类所需人才的重任,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不明确
上海纽约大学首任常务副校长杰弗里·雷蒙先生,在一次研讨会上,介绍了美国一流大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数学分析能力、语言能力、专注力、文化有效性、逻辑能力、好奇心、移情力、综合能力、创造力。而我国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上非常的不明确,雷同现象明显,特色不突出,而且大多将目标的确立与社会的当即需要联系紧密,忽视了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
(二)师资队伍不强
高校的持续发展、育人质量的稳步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强弱。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职工多为本地人,近年来虽然有所改观,但本地人比重依旧偏大,这是地缘上;从亲缘上讲,两人及其以上的亲属在一个院校工作的也不在少数;从学缘上讲,留校的和省内院校毕业的教职员工较多。这样一种近缘性是制约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
(三)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
受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高校及教师存在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由于未能明确实践训练目标,从而无法完善实践培训体系,无法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各个高校的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没有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无法发挥实践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四)投入机制不健全
由于现在很多高校大力开办新兴专业,前期很难凸显专业建设效果,因此高校在前期也不会投入太多的财力和物力,往往将大部分财力、物力投放在一些重点专业建设上。同时,由于新兴专业应用性很强,如果没有高校在公关和经费上的支持,很难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优化人才培养途径
结合培养方案,重新构建科学、合理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推行基于宽厚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
(一)明确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标准
针对现在很多专业学科群交叉专业,涉及知识面广,知识体系繁杂的特点,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将其专业主干课程作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充分的、不间断的课内外实践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才培养方向,体现了知识、能力、市场等几个方面的导向作用。通过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使培养计划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通过教与学的结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目的在于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根据专业培养的总体方向和目标设计一套最优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既能满足国家相关要求、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根据社会需求,构建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的创新实践培养体系,即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基础层—专业层—研究与创新层三个层次的培养体系,逐步由掌握基本实践技能,过渡到系统设计思想的培养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提高,到管理沟通、数据资料处理及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的提升。突破传统的课堂、校园的有限边界,突破课程体系中的知识架构,综合利用各种新媒体、新技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并灵活运用知识服务平台引导学生自学,在实战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结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教育方面,信息革命加剧了学科之间的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寻求新的创新突破以及新的学科生长点。各个高校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学校定位及社会实际需求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洪军.用“无边界”理念开发管理人才资源[J].人才开发,2005,20(7):32.
【关键词】无边界理论;人才培养;信息管理
美国通用公司从20个世纪80年代起,率先启用“无边界”理念开发和管理企业,创造了独树一帜的人才开发管理模式,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创新了蜚声全球的企业文化,其成功经验和实践启示发人深思。随着“无边界理论”在各行各业的渗透应用,“无边界教育”也已成为一个用来描述教育中的一些新出现的变革和特征的重要名词。
一、无边界教育理论概述
所谓“无边界教育”,是指跨越常规的时间和地域界线所提供的教育。无边界教育不仅体现了信息技术开放、共享、无处不在的无边界特性,更重要的是,作为对未来教育发展态势的一种预期,无边界教育使教育活動跨越了传统模式中的制度、形式、机构、空间和时间上的边界,形成一种信息时代的新型教育形态。其本质的内涵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并进而形成理解、共存的教育体制,为学生提供符合其需要的教育。具体来说,主要提现了教育主体的多样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和教育方式的开放性。
“无边界学习”是指通过打破学校、学科等界限,通过课程资源的广域化组织,突破既有的知识中心、教材中心的定势,实现学习内涵的无边界;通过教学组织方式的调整,突破既有的课堂中心定势,实现学习方式的无边界;通过师生关系的调整,突破已有的教师中心的定势,实现教法的无边界,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关乎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和个体经验情感世界的整体性学习。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无边界学习实质上是指模糊边界、柔化边界,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为开阔的平台和空间。
二、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现状及需求结构
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有四个要素: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的培养模式、有潜质的培养对象和优秀的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类所需人才的重任,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不明确
上海纽约大学首任常务副校长杰弗里·雷蒙先生,在一次研讨会上,介绍了美国一流大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数学分析能力、语言能力、专注力、文化有效性、逻辑能力、好奇心、移情力、综合能力、创造力。而我国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上非常的不明确,雷同现象明显,特色不突出,而且大多将目标的确立与社会的当即需要联系紧密,忽视了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
(二)师资队伍不强
高校的持续发展、育人质量的稳步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强弱。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职工多为本地人,近年来虽然有所改观,但本地人比重依旧偏大,这是地缘上;从亲缘上讲,两人及其以上的亲属在一个院校工作的也不在少数;从学缘上讲,留校的和省内院校毕业的教职员工较多。这样一种近缘性是制约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
(三)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
受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高校及教师存在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由于未能明确实践训练目标,从而无法完善实践培训体系,无法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各个高校的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没有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无法发挥实践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四)投入机制不健全
由于现在很多高校大力开办新兴专业,前期很难凸显专业建设效果,因此高校在前期也不会投入太多的财力和物力,往往将大部分财力、物力投放在一些重点专业建设上。同时,由于新兴专业应用性很强,如果没有高校在公关和经费上的支持,很难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优化人才培养途径
结合培养方案,重新构建科学、合理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推行基于宽厚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
(一)明确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标准
针对现在很多专业学科群交叉专业,涉及知识面广,知识体系繁杂的特点,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将其专业主干课程作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充分的、不间断的课内外实践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才培养方向,体现了知识、能力、市场等几个方面的导向作用。通过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使培养计划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通过教与学的结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目的在于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根据专业培养的总体方向和目标设计一套最优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既能满足国家相关要求、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根据社会需求,构建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的创新实践培养体系,即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基础层—专业层—研究与创新层三个层次的培养体系,逐步由掌握基本实践技能,过渡到系统设计思想的培养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提高,到管理沟通、数据资料处理及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的提升。突破传统的课堂、校园的有限边界,突破课程体系中的知识架构,综合利用各种新媒体、新技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并灵活运用知识服务平台引导学生自学,在实战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结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教育方面,信息革命加剧了学科之间的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寻求新的创新突破以及新的学科生长点。各个高校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学校定位及社会实际需求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洪军.用“无边界”理念开发管理人才资源[J].人才开发,2005,2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