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在互动中很容易产生摩擦,幼儿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情绪很容易发生变化,幼儿欺负行为阻碍了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同时也使得幼儿的情绪变差,求知意识消减,幼儿欺负行为的长期存在,潜移默亿的造成了幼儿的交流障碍,呈现出隐隐的是社交工具,欺负与被欺负两者之间均难以健康的成长,教师应在教育的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干预,免于幼儿之间互相打闹影响学习气氛,保障幼儿的安全,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使得幼儿从幼年时期认识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规避成长过程中,幼儿受到不良的心理干预形成错误的认知思维,帮助幼儿走向健康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幼儿欺负行为 干预策略 研究
幼儿欺负行为很常见,幼儿集体一同学习,难免会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小则可以轻易化解,幼儿很快又和好如初,难则长时间存在,造成幼儿之间的不团结,幼儿的心理上出现被欺负的阴影,其欺负他人的幼儿也难以被尊重,始终游离在自我的世界中,内心缺乏爱才会以暴力的行为表达自己,针对幼儿欺负行为中的参与者,应给予正确的指引,无论在欺负行为中处于主体地位还是被动地位,都应及时的帮助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引领幼儿走出认知误区,认识到自己言行的对错,保障幼儿的教育活动能够正常的开展,将幼儿养成的不良习惯逐渐改掉,形成自我约束力和自我保护力。
一、幼儿欺负行为的影响
(1)对欺负者的影响
在幼儿的欺负行为中应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欺负者作为欺负事件的发起者,通常应从根源上改善欺负者的心理问题,使得幼儿形成正确的交往意识,欺负者惯于以大欺小,或者恃强凌弱,在攻击的过程中,欺负者的安全意识很差,也可能会受到攻击的反作用而受伤,且以欺负他人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长此以往幼儿难以服从管教,提前进入叛逆时期,脾气也更加暴躁,难以冷静的思考问题,欺负者的欺负行为,也容易影响他人,扰乱纪律,影响集体活动正常开展和进行,长期发展下去将形成不良的社会秩序。
(2)对被欺负者的影响
幼儿的欺负行为不仅不利于欺负者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对被欺负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对周围人或集体造成消极影响。欺负行为严重影响了被欺负者的个性发展,长期被欺負,容易使被欺负者变得胆小紧张。有学者研究发现,经常受欺负会导致幼儿的情绪抑郁,注意力不集中,逐渐丧失自尊,变得消极敏感,神情恍惚,精神状态变差,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自杀。研究证实,无论是作为欺负者还是被欺负者,卷入到欺负行为当中都会给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二、幼儿欺负行为的对策
(1)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幼儿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基础。首先,教师要密切关注班级中存在的欺负现象,对和他人友善交往的行为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经常欺负和伤害他人的行为进行及时批评纠正,杜绝欺负行为。其次,在班级中营造一个远离欺负行为的环境。创设和谐的区域环境,并鼓励幼儿在班级活动过程中和同伴积极交流,友好相处。再次,教育幼儿遇到交往冲突时要冷静,对事情正确归因,合理地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在遇到事情时,能够主动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敢于承认错误并去改正。
(2)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树立正确的交往榜样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幼儿的许多欺负行为都是从环境中通过观察习得的。因此,家长和教师的榜样示范对幼儿解决人际冲突的方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幼儿园里,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幼儿的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师要以身示范,言传身教,规范自己的言行,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不小心撞到幼儿要及时当面向幼儿说对不起,请求幼儿的原谅,在道歉的过程中启示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幼儿有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职业道德,为幼儿做好榜样示范,正确引导每个孩子养成正确的交往习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幼儿的发展。
(3)帮助幼儿与他人建立平等的交往关系
教师和家长在幼儿的交往中给予适当的帮助,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能与别人互相帮助。教师可以适时组织幼儿玩一些互帮互助的游戏,例如,在“瘸子和瞎子”的游戏中,让幼儿一个扮演瘸子,一个扮演瞎子,相互帮助,完成游戏中的任务,在游戏中使幼儿和他人建立互帮互助、平等友好的交往关系。此外,在交往的过程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时,教育幼儿要敢于拒绝别人,而不是一味忍让与顺从,勇敢坚决地说不,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自身利益。
(4)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自信
首先,帮助幼儿树立自信。要在行为上改变幼儿,教师和家长应当鼓励幼儿,在走路的时候抬头挺胸,眼睛向前看,和别人说话时应看着对方的眼睛,充满自信心。其次,家长和教师应鼓励幼儿学会合作与交流。父母在生活中拉近与孩子的距离,鼓励幼儿多与父母和老师交流,适时地让幼儿自己做主,也可以引导幼儿和同伴一起玩一些具有合作意义的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寻找自己的价值感。再次,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自尊,并学会拒绝别人。有研究发现,受欺负者的自尊要比一般人的低,提高自尊对受欺负者人格健全发展非常重要。
三、结束语
欺负行为是幼儿群体中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欺负行为给学校造成了紧张甚至有时是暴力的氛围,这不仅污染了教育的环境,而且还影响每个幼儿的学习、安全感与幸福感,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幼儿欺负行为的表现及其危害,并采取积极的引导措施,有效预防和消除幼儿的欺负行为,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教育课题。
参考文献
[1]李莉.学校欺负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其干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 (4):8-10.
[2]庞丽娟.幼儿同伴社交类型特征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 (3):20-28.
[3]陈世平.小学儿童欺负行为与个性特点和心理问题倾向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03,(1):55-58.
[4]伏干,刘强.儿童在欺负行为事件中的行为反应[J]学前教育研究,2009(11):37-41.
关键词:幼儿欺负行为 干预策略 研究
幼儿欺负行为很常见,幼儿集体一同学习,难免会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小则可以轻易化解,幼儿很快又和好如初,难则长时间存在,造成幼儿之间的不团结,幼儿的心理上出现被欺负的阴影,其欺负他人的幼儿也难以被尊重,始终游离在自我的世界中,内心缺乏爱才会以暴力的行为表达自己,针对幼儿欺负行为中的参与者,应给予正确的指引,无论在欺负行为中处于主体地位还是被动地位,都应及时的帮助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引领幼儿走出认知误区,认识到自己言行的对错,保障幼儿的教育活动能够正常的开展,将幼儿养成的不良习惯逐渐改掉,形成自我约束力和自我保护力。
一、幼儿欺负行为的影响
(1)对欺负者的影响
在幼儿的欺负行为中应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欺负者作为欺负事件的发起者,通常应从根源上改善欺负者的心理问题,使得幼儿形成正确的交往意识,欺负者惯于以大欺小,或者恃强凌弱,在攻击的过程中,欺负者的安全意识很差,也可能会受到攻击的反作用而受伤,且以欺负他人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长此以往幼儿难以服从管教,提前进入叛逆时期,脾气也更加暴躁,难以冷静的思考问题,欺负者的欺负行为,也容易影响他人,扰乱纪律,影响集体活动正常开展和进行,长期发展下去将形成不良的社会秩序。
(2)对被欺负者的影响
幼儿的欺负行为不仅不利于欺负者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对被欺负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对周围人或集体造成消极影响。欺负行为严重影响了被欺负者的个性发展,长期被欺負,容易使被欺负者变得胆小紧张。有学者研究发现,经常受欺负会导致幼儿的情绪抑郁,注意力不集中,逐渐丧失自尊,变得消极敏感,神情恍惚,精神状态变差,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自杀。研究证实,无论是作为欺负者还是被欺负者,卷入到欺负行为当中都会给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二、幼儿欺负行为的对策
(1)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幼儿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基础。首先,教师要密切关注班级中存在的欺负现象,对和他人友善交往的行为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经常欺负和伤害他人的行为进行及时批评纠正,杜绝欺负行为。其次,在班级中营造一个远离欺负行为的环境。创设和谐的区域环境,并鼓励幼儿在班级活动过程中和同伴积极交流,友好相处。再次,教育幼儿遇到交往冲突时要冷静,对事情正确归因,合理地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在遇到事情时,能够主动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敢于承认错误并去改正。
(2)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树立正确的交往榜样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幼儿的许多欺负行为都是从环境中通过观察习得的。因此,家长和教师的榜样示范对幼儿解决人际冲突的方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幼儿园里,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幼儿的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师要以身示范,言传身教,规范自己的言行,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不小心撞到幼儿要及时当面向幼儿说对不起,请求幼儿的原谅,在道歉的过程中启示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幼儿有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职业道德,为幼儿做好榜样示范,正确引导每个孩子养成正确的交往习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幼儿的发展。
(3)帮助幼儿与他人建立平等的交往关系
教师和家长在幼儿的交往中给予适当的帮助,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能与别人互相帮助。教师可以适时组织幼儿玩一些互帮互助的游戏,例如,在“瘸子和瞎子”的游戏中,让幼儿一个扮演瘸子,一个扮演瞎子,相互帮助,完成游戏中的任务,在游戏中使幼儿和他人建立互帮互助、平等友好的交往关系。此外,在交往的过程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时,教育幼儿要敢于拒绝别人,而不是一味忍让与顺从,勇敢坚决地说不,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自身利益。
(4)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自信
首先,帮助幼儿树立自信。要在行为上改变幼儿,教师和家长应当鼓励幼儿,在走路的时候抬头挺胸,眼睛向前看,和别人说话时应看着对方的眼睛,充满自信心。其次,家长和教师应鼓励幼儿学会合作与交流。父母在生活中拉近与孩子的距离,鼓励幼儿多与父母和老师交流,适时地让幼儿自己做主,也可以引导幼儿和同伴一起玩一些具有合作意义的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寻找自己的价值感。再次,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自尊,并学会拒绝别人。有研究发现,受欺负者的自尊要比一般人的低,提高自尊对受欺负者人格健全发展非常重要。
三、结束语
欺负行为是幼儿群体中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欺负行为给学校造成了紧张甚至有时是暴力的氛围,这不仅污染了教育的环境,而且还影响每个幼儿的学习、安全感与幸福感,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幼儿欺负行为的表现及其危害,并采取积极的引导措施,有效预防和消除幼儿的欺负行为,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教育课题。
参考文献
[1]李莉.学校欺负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其干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 (4):8-10.
[2]庞丽娟.幼儿同伴社交类型特征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 (3):20-28.
[3]陈世平.小学儿童欺负行为与个性特点和心理问题倾向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03,(1):55-58.
[4]伏干,刘强.儿童在欺负行为事件中的行为反应[J]学前教育研究,2009(11):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