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构成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两个关键元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家校的联系与沟通,关键就是班主任。本文将谈一谈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和家长沟通交流,共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关键词:家校合作 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和偶然出现的因素。由此可见,家庭是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学校则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构成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两个关键元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现阶段家校关系现状分析
(1)家校合作不紧密,缺乏沟通交流的状况。
目前,家校合作的形式主要有家长会、微信群、校信通,沟通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成绩、在校的表现情况。看似形式也比较多样,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往往不是很理想。比如家长会,虽然已成体系,但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班主任和老师很难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一般情况,学生在学校出了问题了,班主任才和家长沟通,这样一种低层次的消极被动的合作方式成为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重要内容。家长往往带有抵触情绪,认为教师在“告状”。
(2)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存在互不信任、相互推诿的状况。
班主任和家长相互不信任,班主任埋怨学生行为习惯差,家长的素质低,不能很好的配合学校工作;家长则抱怨学校教学质量差,教师水平低,甚至认为班主任是故意找事,家长和班主任之间呈现出相互不信任的尴尬状态。
二、现阶段家校关系现状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家校合作的紧密度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有:
(1)从家长角度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家长:
1.“后勤”式家长
许多家庭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想尽一切办法上优质学校,选择优质教源,认为孩子上了重点学校,基本上就有了升学的保障。教育孩子的事情完全撒手,认为如何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作为家长,自己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就已经是尽到了职责。这一些他们仅将自己定位于子女衣食住行的供应者、教育费用的负担者、学校教育的评价者的角色。而忽略了孩子的性格塑造、行为习惯、情感素养的培养。
2.‘无奈”式家长
有些家庭,由于经济原因、工作原因等,不得已把孩子送到托管班或亲属、老人身边,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自己在生活、交往、身体等各方面的问题,当遇到问题时,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对,无人来点拨、引导他们顺利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孩子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这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虎爸虎妈”式家长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从小有独立的人格以及优良的作风,很多家长都会实施“虎爸虎妈”式的教育,认为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最好的,对学校教育、对老师的关心不以为然,有时间甚至和老师“唱对台戏”。
(2)从学校角度
班主任作为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对于家校合作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日常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班主任:
1.“高高在上”式班主任
有些班主任,在家长面前,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教育权威的架子,往往和家长沟通时,常常使用一些命令式的语句,“你应该怎么怎么样”、 “希望家長不要怎么怎么样”,没有平心静气地和家长沟通交流,收到的效果甚微。
2.“急于求成”式班主任
班主任在工作中,缺乏耐性,总是奢望和家长沟通一次,学生马上就要很大的改变,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总是滔滔不绝,完全没有考虑到目标应该如何分步实现。急于求成,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挫败感。
3.“添油加醋”式班主任
班里总会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经常犯错误,一旦这些学生出现问题,有些班主任就会带着有色眼镜,也不调查,火急火燎和家长沟通, “添油加醋”,把学生批评的一无是处,这种沟通往往被学生及家长反感,从而不信任班主任。
三、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交流策略交流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二者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希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孩子的腾发插上翅膀。家校之间要建立良性联动机制,有效的沟通是关键。作为学校教育的执行者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时,还应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1)班主任要真诚相待,忌“高高在上”。
班主任和家长彼此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学生。因此,班主任和家长交流时,谈话时,要语气温和,态度真诚,要为学生之错而忧,为学生之退而急,给家长以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学生的感觉,这样才会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2)班主任要有耐心,忌“急于求成”。
任何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不是一蹴而就。每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班主任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在和家长沟通时,一定要循序渐进,有耐心,决不能奢望通过一次或两次简短的沟通,就让学生有一个“质变”。班主任一定要明白只有经历了很多次“量变”才可以发生“质变”。
(3)班主任要实事求是,忌“添油加醋”。
班主任找家长谈话,多半是学生出了问题。首先,班主任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达到体罚的目的。作为班主任,遇到学生犯错误时,一定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地指出过失,忌“添油加醋”,忌“翻旧账”。
在教育中,存在“5+2=0”的教育现象,即孩子在学校学习5天,在家里待2天,因为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同,所以导致教育效果为零。抚育子女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使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心不同,缺一不可。学校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老师不能代替父母。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应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相互辅助,紧密合作。只有家校紧密合作,才会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吴斌.加强家校沟通 凝聚教育合力[J]
[2]董志斌.“家校合作”现状调查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3(03)
关键词:家校合作 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和偶然出现的因素。由此可见,家庭是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学校则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构成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两个关键元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现阶段家校关系现状分析
(1)家校合作不紧密,缺乏沟通交流的状况。
目前,家校合作的形式主要有家长会、微信群、校信通,沟通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成绩、在校的表现情况。看似形式也比较多样,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往往不是很理想。比如家长会,虽然已成体系,但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班主任和老师很难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一般情况,学生在学校出了问题了,班主任才和家长沟通,这样一种低层次的消极被动的合作方式成为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重要内容。家长往往带有抵触情绪,认为教师在“告状”。
(2)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存在互不信任、相互推诿的状况。
班主任和家长相互不信任,班主任埋怨学生行为习惯差,家长的素质低,不能很好的配合学校工作;家长则抱怨学校教学质量差,教师水平低,甚至认为班主任是故意找事,家长和班主任之间呈现出相互不信任的尴尬状态。
二、现阶段家校关系现状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家校合作的紧密度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有:
(1)从家长角度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家长:
1.“后勤”式家长
许多家庭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想尽一切办法上优质学校,选择优质教源,认为孩子上了重点学校,基本上就有了升学的保障。教育孩子的事情完全撒手,认为如何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作为家长,自己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就已经是尽到了职责。这一些他们仅将自己定位于子女衣食住行的供应者、教育费用的负担者、学校教育的评价者的角色。而忽略了孩子的性格塑造、行为习惯、情感素养的培养。
2.‘无奈”式家长
有些家庭,由于经济原因、工作原因等,不得已把孩子送到托管班或亲属、老人身边,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自己在生活、交往、身体等各方面的问题,当遇到问题时,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对,无人来点拨、引导他们顺利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孩子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这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虎爸虎妈”式家长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从小有独立的人格以及优良的作风,很多家长都会实施“虎爸虎妈”式的教育,认为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最好的,对学校教育、对老师的关心不以为然,有时间甚至和老师“唱对台戏”。
(2)从学校角度
班主任作为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对于家校合作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日常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班主任:
1.“高高在上”式班主任
有些班主任,在家长面前,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教育权威的架子,往往和家长沟通时,常常使用一些命令式的语句,“你应该怎么怎么样”、 “希望家長不要怎么怎么样”,没有平心静气地和家长沟通交流,收到的效果甚微。
2.“急于求成”式班主任
班主任在工作中,缺乏耐性,总是奢望和家长沟通一次,学生马上就要很大的改变,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总是滔滔不绝,完全没有考虑到目标应该如何分步实现。急于求成,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挫败感。
3.“添油加醋”式班主任
班里总会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经常犯错误,一旦这些学生出现问题,有些班主任就会带着有色眼镜,也不调查,火急火燎和家长沟通, “添油加醋”,把学生批评的一无是处,这种沟通往往被学生及家长反感,从而不信任班主任。
三、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交流策略交流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二者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希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孩子的腾发插上翅膀。家校之间要建立良性联动机制,有效的沟通是关键。作为学校教育的执行者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时,还应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1)班主任要真诚相待,忌“高高在上”。
班主任和家长彼此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学生。因此,班主任和家长交流时,谈话时,要语气温和,态度真诚,要为学生之错而忧,为学生之退而急,给家长以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学生的感觉,这样才会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2)班主任要有耐心,忌“急于求成”。
任何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不是一蹴而就。每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班主任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在和家长沟通时,一定要循序渐进,有耐心,决不能奢望通过一次或两次简短的沟通,就让学生有一个“质变”。班主任一定要明白只有经历了很多次“量变”才可以发生“质变”。
(3)班主任要实事求是,忌“添油加醋”。
班主任找家长谈话,多半是学生出了问题。首先,班主任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达到体罚的目的。作为班主任,遇到学生犯错误时,一定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地指出过失,忌“添油加醋”,忌“翻旧账”。
在教育中,存在“5+2=0”的教育现象,即孩子在学校学习5天,在家里待2天,因为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同,所以导致教育效果为零。抚育子女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使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心不同,缺一不可。学校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老师不能代替父母。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应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相互辅助,紧密合作。只有家校紧密合作,才会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吴斌.加强家校沟通 凝聚教育合力[J]
[2]董志斌.“家校合作”现状调查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3(03)